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讀“茅五劍”是指中國三大系列名酒,分別指茅臺系列、五糧液系列和劍南春系列。這三大系列名酒是中國最負盛名的白酒。一些高端的白酒商鋪往往把這三種名酒作為招攬顧客眼光和提高品味的招牌,意欲五糧液的古糧精髓、茅臺的醇和水質和劍南春的千秋盛世悠悠的
導 讀 “茅五劍”是指中國三大系列名酒,分別指茅臺系列、五糧液系列和劍南春系列。這三大系列名酒是中國最負盛名的白酒。
一些高端的白酒商鋪往往把這三種名酒作為招攬顧客眼光和提高品味的招牌,意欲五糧液的古糧精髓、茅臺的醇和水質和劍南春的千秋盛世悠悠的歷史文化。
“茅五劍”是指中國三大系列名酒,分別指茅臺系列、五糧液系列和劍南春系列。這三大系列名酒是中國最負盛名的白酒。一些高端的白酒商鋪往往把這三種名酒作為招攬顧客眼光和提高品味的招牌,意欲五糧液的古糧精髓、茅臺的醇和水質和劍南春的千秋盛世悠悠的歷史文化。
茅臺酒
茅臺酒,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它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茅臺酒特點為“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于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
1
產品特點
茅臺酒是中國大曲醬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稱為“國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醬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細膩、入口柔綿、清冽甘爽、酒體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臺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中國醬香型風格的典型。
茅臺酒液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現已知香氣組成成分多達300余種。茅臺酒香氣成分眾多,有人贊譽“風味隔壁三家醉,雨后開瓶十里芳”。茅臺酒香而不艷,在釀制過程中從不加半點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穩定在52°—54°之間,曾長期是全國名白酒中度數最低的。具有喉嚨不痛、也不上頭、能消除疲勞、安定精神”等特點。”
茅臺酒
生產工藝
茅臺酒的酒窖建設也頗有講究。從窖址選地、窖區走向、空間高度,到窖內溫濕度控制、透氣性能,以及酒甕的形式、容量、甕口泥封的技術等,都極為嚴格。這些都是關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氣純度再提高的關鍵。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檢查,開關透氣孔,控制溫濕度。
茅臺酒的釀制技術被稱作“千古一絕”。茅臺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個生產工藝,生產周期7個月。蒸出的酒入庫貯存4年以上,再與貯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陳釀酒混合勾兌,最后經過化驗、品嘗,再裝瓶出廠銷售。
茅臺酒以本地優糯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發酵七次)、七次取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茅臺酒廠第一車間
在此期間,要經歷重陽下沙、端午踩曲、長期貯存等工藝環節的淬煉,制酒生產一年一個生產周期,順應季節變換,歷經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釀制而成的基酒還需在陶壇中經過三年以上的貯存,最后,采用酒勾酒的方式將一百余種不同酒齡、不同香型、不同輪次、不同酒度等各有特色的基酒進行組合,形成了茅臺酒的典型風格。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高是指茅臺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茅臺酒大曲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曲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后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茅臺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曲貯存時間長;茅臺酒基酒酒齡長。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須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茅臺酒大曲貯存時間長達6個月才能流入制曲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茅臺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臺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臺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臺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茅臺酒工藝的季節性生產指茅臺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茅臺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期進行,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采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臺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高溫生產時節,便于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征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裝茅臺酒用的酒瓶,最初是用本地生產的缸甕,從清朝咸豐年間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質壇形酒瓶,有裝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號。后曾一度改為微扁長方形酒瓶。民國四年(1915年)以后,改用圓柱形、體小嘴長的黃色陶質釉瓶。建國后,才改為白色陶瓷瓶和人們見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樸實大方。
產地環境
茅臺酒因產于遵義赤水河畔的茅臺鎮而得名。由于茅臺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20世紀60、70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臺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證明了茅臺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臺酒不可克隆,為此茅臺酒2001年成為中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茅臺酒廠區建于赤水河上游,水質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且無污染。峽谷地帶微酸性的紫紅色土壤,冬暖夏熱、少雨少風、高溫高濕的特殊氣候,加上千年釀造環境,使空氣中充滿了豐富而獨特的微生物群落。
原料要求
茅臺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臺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臺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臺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后形成茅臺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茅臺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也是茅臺酒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茅臺酒富含一定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水質要求
釀制茅臺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故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的詠句贊美赤水河。茅臺鎮還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于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云霧密集。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濕的雨霧之中。這種特殊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于酒料的發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時也部分地對茅臺酒中香氣成分的微生物產生、精化、增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如果離開這里的特殊氣候條件,酒中的有些香氣成分就根本無法產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
歷史淵源
茅臺酒作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建國后,茅臺酒又多次獲獎,遠銷世界各地,被譽為“世界名酒、“祖國之光”。[11]
茅臺鎮
茅臺酒之所以被譽為“國酒”,是由其悠久的釀造歷史、獨特的釀造工藝、上乘的內在質量、深厚的釀造文化,以及歷史上在中國政治、外交、經濟生活中發揮的無可比擬的作用、在中國酒業中的傳統特殊地位等綜合因素決定的,是三代偉人的厚愛和長期市場風雨考驗、培育的結果。亦得到人民群眾在實際的生活品味和體驗中的贊譽之聲,因而當之無愧。
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釀酒。
漢代,今茅臺鎮一帶有了“枸醬酒”。《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臺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后,將此酒帶回長安,敬獻武帝,武帝飲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這成為茅臺酒走出深山的開始,此后,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于世。
唐宋以后,茅臺酒逐漸成為歷代王朝貢酒,通過南絲綢之路,傳播到海外。
到了清代,茅臺鎮酒業興旺,“茅臺春”、“茅臺燒春”、“同沙茅臺”等名酒聲名鵲起。“華茅”就是茅臺酒的前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燒房”將其產酒正式定名為茅臺酒。清《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臺“酒冠黔人國”。
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一九五一年,政府通過贖買、沒收、接管的方式將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恒興(賴茅)三家私營釀酒作坊合并,實施三茅合一政策——國營茅臺酒廠成立。[5]
生產情況
2015年,茅臺酒銷售收入419.12億元,利潤227.22億元。
2016年,茅臺酒及系列酒基酒共生產約為6萬噸,其中茅臺酒基酒約為3.9萬噸,系列酒基酒約為2.1萬噸。茅臺酒實現銷售量同比增長37.6%,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40.6%。[13]
2017年,茅臺酒基酒產量達42771噸,完成年計劃的130.9%,入庫合格率為99.96%。[14]
產品榮譽
國際獎項
1985年,茅臺酒獲法國巴黎國際美食及旅游委員會金桂葉獎。
1986年,茅臺酒獲法國巴黎第十二屆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牌獎。
茅臺酒
1989年,茅臺酒獲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金獎。
1991年,茅臺酒獲北京第二屆國際博覽會金獎。
1992年,茅臺酒獲日本東京第四屆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
1992年,茅臺酒獲首屆美國國際名酒大賽金獎。
1992年,茅臺酒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最高金獎。
1993年,法國波爾多國際酒展,53°、43°、38°茅臺酒被授予特別榮譽獎。
1994年,茅臺酒獲第五屆亞太國際貿易博覽會金獎。
1994年,在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80周年國際名酒品評會上,茅臺酒榮獲紀特別金獎第一名。
國內獎項
1952年,茅臺酒獲全國土產交流會名酒。
1953年,茅臺酒獲全國第一屆評酒會國家名酒金獎。
1963年,茅臺酒獲全國第二屆評酒會國家名酒金獎。
1979年,茅臺酒獲全國第三屆評酒會國家名酒金獎。
1984年,茅臺酒獲全國第四屆評酒會國家名酒金獎。
1989年,茅臺酒獲全國第五屆評酒會國家名酒金獎。
1989年,茅臺酒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1990年,茅臺酒獲輕工部金獎。
茅臺酒
1991年,茅臺酒系列產品獲全國出口優質產品稱號。
1992年,茅臺酒獲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優質獎。
1992年,茅臺酒獲中華百絕博覽會特別獎。
1993年,茅臺酒獲中國黃果樹山水風光游暨中國國際名酒節榮獲特別獎。
1994年,茅臺酒獲中國名優精品金獎。
1994年,茅臺酒獲全國最暢銷國產商品——金橋獎。
1999年,茅臺酒通過“綠色食品”認證。
2001年,茅臺酒通過“有機食品”認證。
2001年,茅臺酒通過“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認證。
2001年,茅臺酒通過ISO9002品質管制體系認證。
2001年,茅臺酒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2003年0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茅臺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13年0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調整“茅臺酒”(貴州茅臺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名稱和保護范圍。
地理標志
地域保護
茅臺酒(貴州茅臺酒)產地范圍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內,南起茅臺鎮地轄的鹽津河出水口的小河電站為界,北止于茅臺酒廠一車間的楊柳灣,并以楊柳灣羊叉街路上到茅遵公路段為北界,東以茅遵公路至紅磚廠到鹽津河南端地段為界,西至赤水河以赤水河為界,約7.5平方千米。從該范圍往南延伸,地處赤水河峽谷地帶,東靠智動山、馬福溪主峰,西接赤水河,南接太平村以堰塘溝界止,北接鹽津河小河口與原范圍相接,延伸面積約7.53平方千米,總面積共約15.03平方千米。
技術要求
原料
1.高粱:貴州省仁懷市及金沙縣、習水縣現轄行政區域內生產的糯高粱(俗稱紅纓子),淀粉含量不低于60%,其中支鏈淀粉占總淀粉的比例不低于88%,并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2.小麥:淀粉含量不低于60%,并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3.水:水源位于赤水河與鹽津河交匯處赤水河上段,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要求。
釀造環境
制酒制曲區域土壤為紫紅土,海拔420至600米。
生產工藝流程及特點
1.生產工藝流程:
茅臺酒的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四個大的工序:
茅臺酒生產工藝流程
2.主要工藝流程及要求:
(1)制曲:小麥經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間隔入倉發酵40天后拆曲,貯存6個月后投入制酒生產。
(2)制酒:
①投料階段:重陽開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下沙高粱經破碎后加熱水潤糧,次日加母糟蒸糧,下甑攤晾,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勻堆積,達到工藝要求,入窖發酵30天后開窖取醅,再與造沙經破碎、潤糧后的高粱拌勻,從蒸糧開始重復上述工序。
②餾酒階段:餾酒階段共有7個輪次,每個輪次均經攤晾、加曲、堆積、入窖和餾酒操作。
制酒過程共經歷9次蒸煮(餾),8次攤晾、加曲、堆積、入窖,7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
(3)貯存勾兌:基酒(輪次酒)分醬香、醇甜香、窖底香3種典型體貯存于陶壇中,將不同輪次、不同典型體、不同酒度、不同酒齡的基酒進行勾兌,勾兌后貯存于陶壇。貯存勾兌工序至少歷經3年。
(4)包裝:勾兌后的酒經檢驗合格后,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裝出廠。
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項目52%vol53%vol43%vol色澤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清澈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香氣醬香突出、老熟香明顯、幽雅細膩、空杯留香持久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持久醬香顯著、幽雅細膩、空杯留香持久口味老熟味顯著、幽雅細膩、醇厚、豐滿、回味悠長持久醇厚豐滿、回味悠長豐滿醇和、回味悠長風格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醇厚、豐滿、老熟香味舒適顯著、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具有貴州茅臺酒獨特風格
2.理化指標:
項目52%vol53%vol43%vol酒精度(20℃)/(%vol)52.053.043.0總酯(以乙酸乙酯計)/(克/升)≥2.502.502.00注:酒精度允許公差為±1%vol。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志
茅臺酒(貴州茅臺酒)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茅臺酒(貴州茅臺酒)的法定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18]
相關事件
2018年5月25日,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行業及相關方意見,對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出的“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申請,復審決定“不予注冊”。
2018年8月13日,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宣布,放棄“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申請,撤銷訴訟申請,并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致歉。
2018年10月,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國酒”字樣今后要在茅臺的宣傳中剔除。
五糧液
五糧液是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一種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這5種糧食發酵釀制而成的濃香型大曲白酒,產于四川省宜賓市,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四川省的六朵金花之一。
1
產品特點
五糧液是中國最著名的白酒之一,是中國馳名商標。五糧液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以“包包曲”為動力,經陳年老窖發酵,長年陳釀、精心勾兌而成,并以“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酒味全面”的獨特風格聞名于世。
2
產地環境
宜賓地處“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區,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川、滇、黔三省結合部,是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適宜微生物的生存,構成得天獨厚的釀酒環境。
宜賓位于北緯27°50′—29°16′,東經103°36′—105°20′,年平均降雨量高達1200毫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6℃,宜賓年平均日照1018.2小時,常年溫差和晝夜溫差小,濕度大,非常有利于釀酒原料的生長,是農作物在同緯度地帶氣候最佳地區之一。
宜賓擁有一種獨特的弱酸性黃泥粘土,粘性強,吸水、保水性好,密封性好,富含磷、鐵、鎳、鈷等多種礦物質,是制作釀酒窖池的絕好天然材料。
好酒必有好水。岷江發源于岷山南麓,流經多雨叢林地區,沿途水土保持良好,常年清澈透明,無污染,水質清澈,口感甘潤爽口,微甜,酸堿適中,富含偏硅酸、鍶、硒等微量元素,是釀酒生產的上品。
3
歷史淵源
宜賓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屬于南亞熱帶到暖濕帶的立體氣候,山水交錯,風景秀麗,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在歷史上,各族人們依據各自傳統和風俗習慣曾釀制了不同的風味特色的美酒。諸如先秦時期僚人釀制的清酒、秦漢時期僰人釀制的蒟醬酒、三國時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紅果釀制的果酒等,無不閃爍著古代中國人對釀酒技術的獨到見解和聰明才智。
隨著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合,宜賓地區的釀酒技術不斷提高。到了南北朝時期,彝族人采用小麥、青稞或玉米等糧食混合釀制了一種咂酒,從此開啟了采用多種糧食釀酒的先河。
唐代,當地酒坊采用四種糧食釀制了一種“春酒”。詩人杜甫在品嘗了春酒之后,即興涌出“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的佳句。“春酒”后來便改名為“重碧酒”了。
宋代,宜賓紳士姚氏酒坊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酒,酒質甚美。宋代詩人黃庭堅在品嘗了“姚子雪曲”之后,給出了“杯色爭玉,白云生谷”、“清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而這與1963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的評酒專家給予五糧液的“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稱”的評價有著驚人的相似。這足以證明當時的五糧液酒的釀制技術已經趨于成熟。
明朝初年,宜賓陳氏繼承了姚氏產業,并不斷發展壯大,“五糧液”迄今使用的老窖,就是明代建造的,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不僅如此,陳氏酒坊在繼承“姚子雪曲”生產工藝的基礎上,還總結出“陳氏秘方”,從而使得釀酒工藝更加完整、酒質更趨穩定。這就是五糧液的前身。當時上層人士將“五糧液”稱之為“姚子雪曲”,下層人士將之稱之為“雜糧酒”。
清宣統元年(1909年),陳氏秘方傳人鄧子均將自家釀酒帶到一個家宴上,晚清舉人楊慧泉品嘗了該酒以后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雖雅,但不能體現此酒的韻味。此酒是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更名為‘五糧液’是一個雅俗共賞的名字,而且顧名可思其義。”自此“姚子雪曲”改名“五糧液”。已有百年歷史。[5][6]
4
生產情況
2003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16.89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33億元、凈利潤7.03億元
2006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18.97萬噸,實現酒類主營業務收入733337.37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中披露:本期消費稅為54327.52萬元。
2008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五糧液系列酒7.58萬噸,同比2007年減少22.5%。實現營業收入79.33億元,增長8.25%。[9]
2009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8.45萬噸,比2008年同期增長11.48%。
2016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量14.87萬噸,較2015年13.74萬噸增長8.25%。實現營業總收入245.44億元,較2015年216.59億元增長13.32%。
5
榮譽記錄
五糧液酒繼1915年首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之后,相繼在世界各地博覽會上共獲39次國際金獎。
1995年,五糧液在“第十三屆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上再獲金獎,并被第五十屆世界統計大會評為“中國酒業大王”
2002年6月,五糧液在巴拿馬“第二十屆國際商展”上,再次榮獲白酒類唯一金獎。同時,五糧液還四次蟬聯“國家名酒”稱號,四度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章,“五糧液”商標1991年被評為首屆中國“十大馳名商標”,經過多年的打造“五糧液”品牌連續在中國白酒制造業和食品行業“最有價值品牌”中排位第一,2012年品牌價值達659.19億元。
2018年12月18日,五糧液入選2018年度(第十五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326。
2019年8月27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9年亞洲品牌500強榜單,五糧液排名第40。
劍南春
劍南春是中國傳統名酒,產于四川省綿竹市,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
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的唐朝,據《后唐書·德宗本紀》記載,在盛唐時期劍南春被選為宮廷御酒。它是現代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中國名酒,也是中國至今唯一尚存的大唐名酒,其傳統釀造技藝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白酒簡介
劍南春酒的前身劍南燒春,是正史記載的大唐御酒。《唐國補史》劍南春入載正史劍南春榮膺“大唐國酒”并被錄入《唐國補史》、《德宗本紀》,成為載入正史的當代中國名酒。
2005年,劍南春率先獲批使用“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
2008年,劍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位列劍南春“雙國寶”之一。
2016年1-2月[6],劍南春銷售已超過20億元。其水晶劍南春銷量和營收同比增長近30%,其北京和天津市場,其水晶劍南春銷量增長超過了50%。
2015年10月27日,劍南春集團公司在六朝古都南京舉辦了“劍指百億,共贏未來”的主旨宣講。會上,劍南春提出了在未來5年內實現銷售破百億的目標。
系列品牌
劍南春系列劍南春珍藏級劍南春珍藏品劍南春[劍南春國寶劍南春公元779劍南春10年年份酒劍南春15年年份酒(紅瓶)劍南春典藏30年(藍寶石)劍南春典藏30年(紅寶石)劍南系列劍南道劍南道
劍南醇劍南醇(精品)
銀劍南銀劍南A3
金劍南金劍南K6金劍南K9
劍南尊劍南尊(經典)劍南尊(鴻運)
劍南液劍南液(精制)劍南液(佳品)劍南液(精品)劍南紅劍南紅(519)劍南紅(1558)劍南紅(紅典裝)劍南紅(精釀)
劍南福劍南福(佳品)劍南福(窖藏)劍南福(3)劍南福(6)劍南福(9)
劍南國寶劍南國寶(貴賓級)劍南國寶(鑒賞級)
劍南老酒劍南老酒(陳壇)劍南老酒(陳窖)劍南老酒(陳釀)劍南留香劍南飄香劍南留香劍南醇香劍南盛世劍南盛世(特曲)劍南盛世(特曲)窖藏劍南盛世(特曲)精品劍南盛世(特曲)精制
劍南嬌子劍南嬌子(青花)劍南嬌子(紅盒)劍南嬌子(綿柔紅盒)劍南嬌子(綿柔金盒)天地蓋
劍南燒坊劍南燒坊(唐坊)劍南燒坊(宋坊)劍南燒坊(元坊)劍南燒坊(綿柔型)(紅壇)劍南燒坊(紅金)劍南燒坊(紅鉆劍南燒坊(小燒)
劍南老窖劍南老窖·老窖池精釀劍南老窖精釀劍南老窖劍南老窖.精品劍南老窖.特曲劍南老窖(天醇)劍南老窖2004劍南老窖2006
原漿酒原漿酒(純糧)原漿酒(原味)原漿酒(醇香)原漿酒(紅瓷)(青瓷)原漿酒(精釀)原漿酒(精制)原漿酒(藍瓷)
其他系列御供御供
官坊官坊(G3)官坊(G6)官坊(G9)玉尊玉尊(金)精品紅精品黃紅花喜慶
小劍酒小劍酒
綿竹醇年畫綿竹醇
綿竹酒醇和綿竹酒
天成祥天成祥
好運道好運道
東方紅東方紅東方紅1949
唐之春唐之春(珍品)唐之春(佳品)唐之春(窖藏)綿竹大曲紅標綿竹大曲老號綿竹大曲百年同順漢唐雄風漢唐雄風(禮盒)漢唐雄風(精品)漢唐雄風(特制)漢唐雄風(佳釀)
壺中歲月壺中歲月(新御)壺中歲月(新宋)壺中歲月(金禮盒)壺中歲月(紅盒)
100%年份酒
劍南春年份酒為什么能保證100%夠年份?
第一,劍南春突破了陳釀年份酒酒齡鑒別的世界性難題,首創了“揮發系數鑒別年份酒”的科學方法并據此制定了劍南春年份酒的內控指標。[105]
第二,劍南春年份酒使用的基礎酒是在“天益老號”等老作坊古窖池中精心釀造的優質基礎酒中,精選部分優質酒經長期貯存達到規定酒齡年限的基礎酒。劍南春擁有9萬多平米的陶壇儲酒庫,這些條件為高端年份酒生產提供了根本保障。[105]
第三,劍南春年份酒的生產由質檢部門對貯存滿15年和30年的基礎酒進行多項指標的測定,再由酒體設計專家對15年和30年貯存期的基礎酒進行精心挑選、組合,定型后必須達到劍南春年份酒揮發系數內控指標。[105]
生產情況
地理環境
劍南春產地四川省綿竹市,處于北緯30度的釀酒黃金段,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這樣的山水和氣候形成了綿竹深厚的土層,肥沃的土質,土壤有機質高,微酸性土壤占68.07%,這些都為劍南春提供了釀酒環境。
西蜀文化古城綿竹,素有酒鄉之稱,這里是中國名酒劍南春的故鄉,也是川酒發源地之一。
劍南春產于四川綿竹。是唐代時人們以“春”名酒,綿竹又位于劍山之南,故名“劍南春”。這里釀酒已有1000 多年歷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間(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劍南道燒春之名,據唐人所 著書中記載:“酒則有……滎陽之土窖春……劍南之燒春。”“劍南之燒春”就是綿竹產的名酒。
綿竹釀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酒文化特別豐富。從綿竹的史料和收藏的文物可以出,延續二千四百年的劍南春酒不僅是四川酒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值得令人挖掘、研究。
釀造工藝
窖
“窖”,就是釀酒的發酵池。一般來說,窖池總是越老越好。
酒之精髓,在于窖。窖齡越長,其香越幽,其味越正,其品越高。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窖池之優劣,直接影響酒的質量和品味,
“天益老號”窖池中的微生物,千百年來生生不息,形成了別具一格自成體系的微觀生態環境,對劍南春基礎酒的品質起著關鍵的保證作用。
釀
劍南春的釀造,是嚴格采取傳統工藝,在千年老窖中微生物固態自然發酵而成,窖香濃郁,渾然天成,非假以數十上百年時日,不能達此境界。
藏
貯藏是白酒傳統工藝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俗話說,姜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
貯藏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工藝過程,這種過程是復雜的、緩慢的物化反應過程,是傳統白酒生產工藝不可缺少的工序。
貯藏期的長短、貯藏容器材質的優良與否,與白酒儲存后的質量密切相關。
陳釀的酒要放在陶罐中,上用棕蓋置于陰涼的房內,經過較長時間緩慢的物化反應,其味更醇、其香更濃。
包裝
劍南春引進先進的包裝生產線,從洗瓶到灌裝、壓蓋都是自動化生產,在這條先進包裝生產線上有許多質檢員,專門從事包裝質量檢驗,保證了包裝生產質量。
生產原料
水
劍南春釀酒用水全部取自城西的中國名泉——玉妃泉,[2][106]該泉經國家地礦專家鑒定:低鈉無雜質,富含硅、鍶等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可與嶗山礦泉水媲美,故一致定為“中國名泉”。
糧
劍南春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糧”為原料,產自川西千里沃野。
高粱:糯高粱中含支鏈淀粉較多、粘性較大、吸水性強,是歷史悠久的優質釀酒原料。
大米:大米中含淀粉量在70%以上,蛋白質含量在7%-8%左右。由于大米質地純凈、結構疏松、蛋白質、脂肪和纖維含量少,利于糊化,用大米做原料釀出來的酒具有爽凈的特點。
糯米:是釀酒的優質原料,經發酵,能使酒體優美甜香、味濃醇厚。
小麥: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粘著力強、營養豐富、易糊化,且出酒率高,發酵中產生的熱量大,常作配料使用。
玉米:營養豐富,是釀酒的理想原料。
曲
曲藥,古稱 “酴”,乃酒之魂,《說文》段注:“此亦訓酒母,則今之酵也”。
劍南春使用的曲,是采用千百年積累的傳統工藝措施,并結合現代科學手段而成的獨特品種,依靠這種天然微生物接種制作的大曲藥,不僅能保證產量,更重要的是保證釀制過程中各種復雜香味物質的生化合成。
飲食文化
名稱由來
劍南春名字的由來
四川的綿竹縣素有“酒鄉”之稱,綿竹縣因產竹產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名聞遐邇的名酒——“劍南燒春”,為皇族貢品,有“劍南貢酒”之名。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相傳李白為喝此美酒曾在這里竟把皮襖賣掉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佳話。北宋蘇軾稱贊這種蜜酒“三日開翁香滿域”,“甘露微濁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見一斑。劍南春的前身為綿竹大曲酒,創于1662年的清康熙初年,陜西三原縣人朱煜,因見綿竹水好,便移居至此,辦起了最早的曲酒作坊名“朱天益酢坊”。據《綿竹縣志》記載,當時的綿竹大曲達到了“味醇香,色味白,狀若清露”的美妙境地。
劍南春在品質保證上形成了規范。從原料進庫開始,保管、粉碎、配料、加工、儲藏、勾兌、嘗品、包裝出廠。共有260多個環節,大的方面就有20多項重要的。劍南春最大成果就是體現在技術創新,創新成果在全國也是最多的企業。[107]
歷史淵源
巴山鐘靈,蜀水毓秀。在巴蜀大地上,有一條成U形的名酒帶,坐落在這條名酒帶的綿竹,釀酒歷史已有四千余年,廣漢三星堆蜀文化遺址出土的酒具和綿竹金土村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銅壘,提梁壺等精美酒器以及東漢時期的釀畫像磚,三國《晉書》所載史料,都可使人追尋到隱隱的歷史灰線,感觸到劍南酒發展的時代脈動。
戰國
綿竹坐落在著名的U型釀酒帶,釀酒歷史已有四千余年,廣漢三星堆蜀文化遺址出土的陶酒具和綿竹金土村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銅罍,提梁壺等精美酒器,東漢時期的釀酒畫像磚等文物考證,《華陽國志·蜀志》、《晉書》等史書記載都可證實:綿竹產酒不晚于戰國時期。
唐朝
在唐朝,百業興旺,綿竹成熟釀酒技藝下誕生的“劍南燒春”傾動朝野。唐人李肇的《唐·國史補》對天下名酒記載道:“酒則有……烏程之若下,劍南之燒春……”,劍南燒春更作為宮廷御酒而被載于《后唐書·德宗本記》。這是載入正史的四川名酒,也是中國尚存的唐代名酒,是綿竹酒文化史上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因此,劍南春一直以“唐時宮廷酒 盛世劍南春”為傳承宗旨。
宋朝
時至宋代,綿竹釀酒技藝在傳承前代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釀制出“鵝黃”、“蜜酒”,其中“蜜酒”被作為獨特的釀酒法收于李保的《續北山酒經》,被宋伯仁《酒小史》列為名酒之中。明代徐炬《酒譜》中記載:“西蜀道士楊世昌造蜜酒。”蜜酒鵝黃的出現,為中國文學史,也為中國酒文化史留下了千古美談。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與綿竹道士楊士昌的趣聞,南宋大詩人陸游的劍南詩稿等許多文壇佳話蘊于其中。
明朝
明末清初,戰亂不斷,人口銳減,綿竹農業荒蕪,經濟蕭條。依附于農業發達而產生的劍南春傳統釀造技藝受到巨大威脅。直到清康熙年間才逐漸恢復,出現了朱、楊、白、趙等較大規模釀酒作坊。劍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綿竹縣志》記載:“大曲酒,邑特產,味醇厚,色潔白,狀若清露。”清末,綿竹釀酒作坊已有上百家,著名大曲坊已增到18家,綿竹商貿因此更為昌盛,出現了“山程水陸貨爭呼,坐賈行商日夜圖。濟濟直如綿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的繁榮景象。
天下知名
二十世紀初,綿竹大曲在多次四川國貨展覽會上,獲得獎章、獎狀。 1932年首獲準使用注冊商標而名揚天下。自1913年開始,綿竹相繼有50余家酒店、 酒行、酒莊在成都西市,綿竹大曲成為成都“酒壇一霸”。
四十年代初,綿竹酒業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大曲酒作坊增至38家,老窖200多個,年產350多噸 ,并遠銷重慶、南京、上海等地。
綿竹大曲獲獎 1922年獲四川省勸業會一等獎。
1928年獲四川省國貨展覽會獎章、獎狀。
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義全和”等十二家大曲酒,獲四川省優秀酒類獎憑。
1932年四川省舉辦第一次名產展覽會,綿竹縣提供多種產品參展,其中“垣豐泰”大曲坊釀造的大曲酒,首次被批準使用注冊商標,以嶄新的時代風貌引起了一 番轟動。(摘自《劍南春史話》)
黃金時代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劍南春人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獨特的釀酒工藝,生產出了聲譽卓著的中國名酒劍南春。
六十年代,劍南春生產工藝完全成熟。
七十年代,劍南春開始出口,遠銷日本、港、澳,并榮登全國八大名酒金榜。
八十年代,劍南春一期工程的擴建,現代科技的應用和一系列的技術改革,系列產 品實現了全優。從此,劍南春進入了萬紫千紅的黃金時代。
九十年代,劍南春人認真研究市場規律,針對市場制定的營銷策略、“科學投放”等措施,使他們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五十年代 一九五一年五月,國營綿竹縣酒廠宣告成立,這個廠就是今天“四川省綿竹劍南春 酒廠”的前身。一九五八年三月,酒廠從改變釀酒原料入手,進行科技攻關,試驗出一種綿竹釀酒史上從未有過的新原料,用這種原料釀出了“芳、洌、甘、醇”, 恰到好處,風味更為獨特完善的酒,這就是聲譽卓著的中國名酒“劍南春”。(摘自《劍南春史話》)
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酒廠采用“雙輪底發酵”工藝,完善“勾兌調味”技術,找出“劍南春 ”基礎酒的最佳儲存老熟期,至此,“劍南春”生產工藝完全成熟。一九六三年, 劍南春酒被評為四川省名酒,獲金質獎,一九六四年,雙沙酲色酒被評為四川省優 質產品,獲銀質獎。(摘自《劍南春史話》)
七十年代 一九七四年,“劍南春”開始出口,遠銷日本、香港、澳門等地,一九七九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名酒。“劍南春”、“綿竹大曲”等產品聲譽日高, 銷售量大增,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工廠進入了大發展時期。(摘自《有效管理的智慧》)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酒廠在實現系列產品全優目標的基礎上,劍南春酒又連續榮獲第四屆、 第五屆國家名酒稱號和國家質量金獎。一九八八年還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國際食品 博覽會上,獲國家金花獎。為了發展名酒生產,提高名酒產量,一九八四年,中商部決定撥款1430萬元, 擴建劍南春酒廠。一九八五年十月擴建工程破土動工。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試產出 酒。中商部同意再撥款3500萬元,擴建年產四千噸劍南春的第二新區。至此, “劍南春”進入了千古未有的黃金時代。(摘自《劍南春史話》)
九十年代 社會的發展,促進了劍南春的進步,改革開放,極大地豐富了劍南春酒文化的內涵 。跨入九十年代,劍南春人抓住歷史機遇加快發展。一九九0年起,投資近億元,年產曲酒6500噸,占地近400畝的劍南春二期、三期擴建工程相繼上馬投產。一九九四年,三星級大酒店也建成使用…… 劍南春以最新“史話”開始了宏偉的構思
鑒別真偽
劍南春除在外包裝盒上打印“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外,還采用了世界領先的新型防偽技術,概括起來具有“三重八關”的特點。“三重”是指新包裝劍南春使用的防偽的三大方面,“八關”是指第一重防偽技術中與最新版紙幣防偽極其相似的八種關鍵防偽鑒別方式。
第一重
第一關:防復印橘色。劍南春新型防偽標簽采用了防復印橘色,在紫外燈下會發出橘色熒光。一些消費者喜歡隨身攜帶微型紫外燈驗鈔機,可通過它一驗便知真假;不少餐廳也有紫外燈滅菌殺蟲器,消費者也可用它一照輕松識別,非常方便。
第二關:燙印金色。劍南春新型防偽標簽采用了金色燙印。
第三關:特敏油墨。劍南春新型防偽標采用了高新科技成果——特敏油墨印刷,只需用打火機或其它安全熱源稍微加熱,其標志上的粉紅色會逐漸消失,當移走熱源即很快散熱變回。俗話說“煙酒不分家”,很多消費者身上都帶有打火機,酒店、餐廳、小賣部更隨時有備,這對保真升級的劍南春是個隨手可得的識別工具。
第四關:中、英文微縮文字。劍南春新型防偽標上有高精度防偽印刷的中、英文微縮文字,在放大鏡下可見清晰的中、英文文字。當然我們沒有必要隨時都帶個放大鏡,聚會宴飲之時,正常視力者只需借用朋友的遠視眼鏡觀察即可。
第六關:安全模切。沒有遠視眼鏡也無所謂,劍南春新型防偽標采用安全模切技術,正常視力的消費者僅憑肉眼就能看到標志圖案邊緣的模切痕。
第七關:鏡像油墨。劍南春新型防偽標簽采用了鏡像油墨技術,在檢測窗下,兩邊為紅綠不同的顏色。
第八關:激光油墨。劍南春新型防偽標簽采用了激光油墨技術,用激光筆可測出亮點。
第二重
為一次性開啟拉環。為防止印有精密防偽標簽的劍南春外包裝盒被制假者利用,新的劍南春外包裝盒還新采用了一次性開啟拉環,當消費者通過防偽標簽確認無誤后,只要一拉開啟環,外包裝盒即產生不可修復性破壞,干凈利落,徹底杜絕假冒者回收利用之可能!
第三重
利用自然物質紋理隨機這一特點,在白色紙漿中摻入黑色纖維,造出纖維隨機分布的“紋理紙”,印制防偽標簽,再對每一枚標簽的紋理圖案進行動態采集編碼、存入防偽系統數據庫中,消費者可通過電話、短信、互聯網三種方式查詢。隨機形成的黑色立體纖維與控隨自便編碼的防偽序號決定了紋理防偽標簽的唯一性,絕對不會重復。
價值特點
六大價值
劍南春具備六大價值,也是六大競爭優勢:
釀造價值在于古窖;
工藝價值在于非遺(2008年,劍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輕奢價值在于稀缺;
歷史價值在于國酒;
產區價值在于風土;
品牌價值在于名酒。
六大特點
一、圣潔的水
神奇的青藏高原、神秘的北緯30度世界文明帶 劍南春酒原產地綿竹,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北緯30°09′- 31°42′,東經103°54′- 104°20′。北接龍門山脈,南連成都平原,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自然資源和農業資源的豐饒,促使當地釀酒歷史連綿興旺三千多年,神奇的1500年天益老號古窖和劍南春唐代宮廷御酒的尊貴,使之成為中華文明的瑰寶,閃亮在這條神秘的北緯30度世界文明帶上。劍南春釀酒用水即取自于綿竹西北部的珍稀的Q1fgl取水層。這里的地下礦泉水不受任何外來細菌和地表水的影響,得以安靜從容地和源于幾百萬年前冰川時代古老巖層、沙礫進行礦物質的交換,并最終被礦化,形成品質卓絕的天然弱堿性礦泉水。劍南春釀酒用水富含鈣、鍶、鈉、鉀等多種天然礦物精華和微量元素,與法國人阿爾卑斯山脈的“依云”水一樣,屬世界頂級礦泉水,珍稀無比。
二、古老的窖池
最神秘的中國釀酒發酵容器 中國白酒向來尊崇“窖為酒之本”,講求發酵容器對于白酒釀造的至關重要,似乎和國外的威士忌、白蘭地等蒸餾酒不同。不過,在歷史和現實中洋酒中也不乏特別講究發酵容器的,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單一純麥威士忌的凱撒大帝威士忌,就一直延續使用由冷杉木制成的發酵木桶,雖然與其它威士忌酒廠的不銹鋼材質相比,更加難以保養及控制,但是為了保證格蘭菲迪百年傳承的卓越品質,家族在生產工藝上決不妥協。這也成為凱撒大帝威士忌一大特色。中國人是在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酵母菌等有益菌進行生產和生活的,而利用泥窖作為發酵容器釀酒是中國濃香型白酒合理利用自然的再創造,濃香型泥窖經過長期不間斷地培養,再加上特殊的地質、土壤、氣候等等苛刻的條件,形成了世界上最豐富、最獨特的釀酒微生物菌群。天益老號”1500年窖池——世界上最古老的窖池 1985年6月6日,劍南春在加固“天益老號”酒坊墻體時,在拆除舊墻重挖基槽時,于地下2.5米深處發現三合土砌筑物及南齊紀年磚,同時出土大量青瓷器物及碎此片,南齊紀年磚上有“永明五年”四字銘文。經專家綜合考察認定:“天益老號”酒坊的地下窖池建造年代不晚于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永明五年,即公元487年。南齊地下古窖池的發現,證明中國利用地下窖池釀酒的歷史超過1500年。
三、古窖池群
695條古窖池構成規模宏大的“天益老號”古窖池群 在劍南春“天益老號”古酒坊周圍,明清遺存至今連續使用的古窖池有695條,面積達6萬平方米,構成規模宏大的“天益老號”古窖池群。它們或追溯至南齊,或興起于明清,均經歷了民國和建國初期兩次改造與完善,至今從未間斷過釀酒生產。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古窖池群 中國酒諺所謂“千年老窖萬年糟”的珍貴,從現代微生物的角度看,“天益老號”古窖池群已不是簡單的泥池酒窖,而是集發酵容器、微生物生命載體和孕育搖籃于一身。在漫長的釀酒過程中,每一輪窖藏投入釀酒的糧食,都是窖內微生物新鮮的養料,微生物吸收養料,得以不斷生長繁殖并進行釀酒代謝,不僅形成了超出一般窖池400多種的釀酒微生物,而且規模宏大的古窖池群在集群的效應下,形成了劍南春古窖車間特有的釀酒微生物環境,幫助劍南春酒形成了特殊的香味物質。
四、載入正史的宮廷御酒
劍南春酒是唯一載入中國正史的中國名酒,也是中國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宮廷御酒。劍南春酒被選為唐代宮廷御酒長期入貢的歷史,載入正史《舊唐書·德宗本紀》,記載了德宗皇帝親與朝臣商討“劍南燒春”進貢事宜。皇室宮廷的長期御用奠定了劍南春“大唐國酒”的歷史地位,也深深烙下了盛唐文明的印跡。絕佳美酒才能成為貢酒,這就要求精工細作,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極致品質。高昂的成本、復雜的工藝、低微的產出,方換得貢酒的生成。歷經千余年的發展,劍南春在采用糯米等原料上、深層冰川用水上、優中選優工藝上,至今堅持著貢酒的“極品釀造原則”, 嚴謹而苛刻一如過往。無法超越的至高榮耀作為最早載入正史的“皇室御酒”,劍南春代表了中國白酒文化的里程碑,也彰顯著中國白酒在國際的尊貴氣質。
五、科研力量
率領世界釀酒業邁入“納米時代” 我們肉眼能分辨的尺度頂多1毫米,而劍南春對白酒的研究已經精細到100萬分之一毫米的一納米,相當于單個細菌的距離。2001年,劍南春率先采用了原子力顯微鏡對包括中國名酒劍南春在內的多個國家名酒進行“微觀非均相性分布現象”研究,發現每支中國名酒都存在特殊的納米級形態特征,可稱之為白酒的“基因圖譜”。由此開創了白酒分子形態學,并將中國釀酒科技、世界釀酒科研領進“納米時代”。世界上最先進的釀酒科研設備劍南春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美國BIOLOG公司)、 原子力探針顯微鏡(美國DI/VEECO公司)、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聯用儀(美國LECO公司)、色譜聞香儀、頂空色質聯用儀、實時熒光PCR儀、液相色譜儀、DGGE電泳儀等世界一流的酒類科研設備。設備總投入達數億之巨。在全國白酒行業乃至世界蒸餾酒行業也是少有。最雄厚的科研力量劍南春總工程師是中國釀酒大師、中國釀酒協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酒體風味設計學之父,中國酒體形態學之父”。以徐占成為首的劍南春技術專家團隊,現有享受國務院津貼的4人,博士后兩名,中國白酒協會專家3人,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白酒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名,中國釀酒大師2名,國家級評酒委員5名。由他們研發的“揮發系數判定法”,解決了世界蒸餾酒準確判別真實儲存年份難題。
六、技術標準
“每一滴100%夠年份”的劍南春年份酒標準如何檢測蒸餾酒的真實年份曾經是困擾世界蒸餾酒行業的難題,因此,回答“什么樣的酒才是年份酒”更是是一個世界難題。世界通用的標準是將年份酒只是一種質量等級的劃分,只要那瓶酒里有一定比例的酒是存放了30年、50年的基礎酒就可以稱為30年、50年的年份酒。而“每一滴100%夠年份”是劍南春對消費者“什么樣的酒才是年份酒”的回答,旗幟鮮明的“每一滴100%夠年份”一步就將劍南春年份酒的標準推向了極致。而他們憑借的檢測標準,正是判榮國家發明專利、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蒸餾酒年份酒“揮發系數判定法”。最先進的年份酒檢測法——“揮發系數判定法” “揮發系數判定法”是劍南春集團總工程師徐占成帶領劍南春科研團隊歷時8年,經過上千次實驗發現的:隨著白酒貯存時間的延長,酒體中微量香味物質揮發系數隨貯存時間的延長而減小。通過測定相同規格、不同陳釀年份酒中不同微量香味成分的揮發系數(指當溶液的蒸汽與溶液達到熱力學平衡時,蒸氣中某種揮發性物質的含量與溶液中該種揮發性物質的含量之比),劍南春科研人員建立起相應的數據庫,然后根據揮發系數值與貯存時間的標準曲線圖譜,即可準確地鑒別出酒的貯存年份。[108]
所獲榮譽
2007年入選《2007最有價值中華老字號30強名單》位列第五名。[109]
2007年入選《第二屆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百強榜總榜單》位列第五名。[109]
2008年6月7日年劍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0]
2009年1月榮獲中國國家發明專利。
2017年,劍南春榮獲“中國食品企業七星質量獎”。[111]
2017年,24K金劍南在意大利國際米蘭食品博覽會上,奪得“博覽會金獎”。[112]
2018年,參加終極烈酒挑戰賽,以97分的成績(滿分100分),位列參賽的中國白酒產品第一名,榮獲最高獎“主席獎杯”。[113]
市場營銷
影視:曾廣告植入《變形金剛4》、《超凡蜘蛛俠2》等好萊塢大片。[1]
賽事:與美國NBA的合作,與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合作,成為APEC中國之夜戰略合作伙伴。[1]
其他:2017年春節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向全球華人拜年。
張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