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直以來鐵飯碗工作都是比較吃香的,家長們更是尤其喜愛這種行業,都想讓孩子將來能夠從事鐵飯碗工作。尤其,隨著近兩年就業競爭的加大,再加上受到疫情方面的影響,大家更認識到了“鐵飯碗”的重要性,也就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到考公行列當中。但鐵飯碗真的就那
一直以來鐵飯碗工作都是比較吃香的,家長們更是尤其喜愛這種行業,都想讓孩子將來能夠從事鐵飯碗工作。
尤其,隨著近兩年就業競爭的加大,再加上受到疫情方面的影響,大家更認識到了“鐵飯碗”的重要性,也就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到考公行列當中。
但鐵飯碗真的就那么香嗎?讓很多人都甘愿放棄自己的高薪工作,而選擇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就好了嗎?
且不說體制內工作有多不好考,就單是辭掉高薪的工作選擇一份穩定的,在我眼里看來就是不太理智的。但這樣的事情卻時常在我們身邊發生著。
70萬年薪的程序員和4000塊的公務員到底該怎么選?別再被體制內騙了
之前就曾經聽說過,有的人為了要一份穩定的公務員工作,辭去了自己的高薪職業,回老家備考去了。
聽到這些的時候,我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放在我身上,高薪但卻勞累和底薪卻旱澇保收的工作我會怎么選?
這一問題之前或許我也會猶豫不決,而身邊朋友的經歷卻讓我看清了現實。看清了鐵飯碗的性價比或許也沒那么高。
有個朋友是一所不錯的211高校畢業的,他學習的是計算機編程專業,畢業以后也憑借多年的努力,在一所互聯網大廠做了一名程序員。
雖然他的能力非常優秀,而且大廠的工資也開得很高,年薪能達到70萬左右。但大家也知道,程序員每天的工作有多辛苦,他每天都要加班加點地干活。
所以有段時間他就陷入了不安中,干起活來也很不開心。正好家里的老人也總催促他回家鄉找一份工作,考個公務員什么的,對將來有很大好處。
他聽了父母的建議,便參加了公務員考試,等到政審通過以后便果斷向公司提出了離職,一時間他感覺自己放松無比,從來沒有這么快樂過。
但之后的日子,卻讓他并不好過。雖然公務員的工作強度比較低,但做了一段時間卻讓他感覺很空虛,每天沒有什么目標,也沒什么工作動力。
而且公務員一個月4000多的工資,雖然有各種津貼補助,在小城市里也足夠生活了,但想要更好的生活水平還是遠遠達不到的。
所以一時間他便有些后悔,后悔當初的決定。但如今他再想辭職對自己就更不利了,所以只能跟我們吐槽吐槽罷了。
公務員鐵飯碗雖好,但真的并不適合所有人
之所以很多人愿意辭去高薪工作選擇報考體制內,一方面是覺得體制內穩定、工作強度低、社會地位高以外,另一方面也多半是受家長影響。
在老一輩人眼中,他們不求子女大富大貴,但愿孩子們能夠衣食無憂就好。而體制內工作就成了他們心目中的最好,子女在體制內工作他們也更有面子。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現如今的體制內工作真沒有以前性價比高了。要是放在十幾二十年前,毫無疑問體制內工作就是最好的。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體制內雖然穩定卻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很多年輕人的需求了。現在經濟壓力這么大的情況下,體制內工作工資方面確實稍低了一些。
可能這在小地方或許還好,但在一線或者一些發達的二三線城市就遠遠不夠了,所以那些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同學,或許真不太適合鐵飯碗。
再有有些人本身就是不甘于平凡的,每天都喜歡有新鮮感、有挑戰性的東西,如果讓他們去在體制內工作,可能他們也無法適應這種生活。
從社會地位上來看,體制內的工作確實比較受人尊敬。但是一般來講官職越大的人,社會地位才越高,普通體制內小職員也是沒什么高人一等的。
而大家也都知道,體制內工作晉升、升職方面也都不太容易,所以從多方面角度考慮,如果不能接受這些的就完全沒有必要考體制內工作。
最后想說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的獨特魅力,我們不能說那些放棄高薪,選擇追求穩定的人就一定不對,但也不能說工作穩定就是所有人的目標。
具體選擇什么還要看大家到底是什么性格的人,要看大家自己是怎么想的,這些都將成為選擇中的重要指標,同學們最好仔細斟酌。
無論是高薪還是穩定,肯定都有很多人追求,所以同學們更要不斷地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競爭力才更大,將來才能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今日討論:
如果是你,面對高薪和穩定會怎么選擇?歡迎來一起討論交流吧。
高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