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李白曾有詩云“海客談瀛洲,煙波微茫信難求”,瀛洲之南,既是南澳。這是一個地處閩、粵、臺三省海面的交叉點,是廣東省唯一一個島縣。南澳一名,始于隋朝。“南”表示南方,“澳”指可泊船之處,并狀浪聲。有一種說法,因該島位于潮州以南,港灣多能泊船,故
李白曾有詩云“海客談瀛洲,煙波微茫信難求”,瀛洲之南,既是南澳。
這是一個地處閩、粵、臺 三省海面的交叉點,是廣東 省唯一一個島縣。南澳一名,始于隋朝。“南”表示南方,“澳”指可泊船之處,并狀浪聲。有一種說法,因該島位于潮州以南,港灣多能泊船,故叫“南澳”。
這是一個拿手機就可以拍到星星的地方。在海天的相接的地方,碩大的星星恬靜地撒在深藍色的天空里,伸手仿佛就能觸摸到星星。
總會有朋友來咨詢汕頭旅游路線,這里分享下這島上的美好。
交通:
1)自駕。
珠三角城市大約6個小時候車程(節假日一定超過這個時間)
2)高鐵。
目的地 潮州 站 預約順風到 汕頭 總站(預計50元)
到車站對面乘坐161A 161B公車(16元)上島 到達后宅鎮旅客中心下車。
3)大巴車
目的地 汕頭 汽車總站、 汕頭 中心客運站
到車站對面乘坐161A 161B公車(16元)上島 到達后宅鎮旅客中心下車。
4)摩托車
強烈建議汕頭、澄海 比較近的伙伴開摩托車搭渡輪上島。假期摩托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渡輪時間一天2班。
入島:9點和15點
出島:10點和16點 。
遇到惡略天氣出發前與渡口提前咨詢。酒店訂在云澳的伙伴們再乘坐小面包車10元-15元到達云澳。
進島時間:
早上7-8點最佳 ,其它時間總感覺到處都很擁擠,飯店時間更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下午4-5點為出島高峰期。
出發前準備:
1)防曬。地處北回歸線,像小編一上岸就被海水熏黑的都有。
2)需帶物品:披肩、小外套、泳衣、沙灘帽、拖鞋、雨傘、充電寶、蚊怕水、濕紙巾、手協小風扇、腸胃藥(有備無患)。
3)儲備部分干糧在車上。
住宿:
喜歡晚上熱鬧豐富多彩的伙伴可以選擇住后宅鎮。喜歡安靜詩情畫意的伙伴可以選擇入住云澳鎮。在去哪兒網、攜程網搜索重點詞:后宅沙貝灣、 海泉灣 、青澳灣、宋井附近的酒店民宿,均有你想要的海景房。
當你馳騁在連接 汕頭和南澳島的跨海大橋上,離目的地已經很近。
南澳跨海大橋,大橋起于澄海萊蕪圍,終于南澳長山尾苦路坪,接環島公路。長約11公里,2車道。限速60公里 ,最美環島公路之旅。
入島左邊是山 右邊是海 ,心情是欣喜無比的,卸掉你身上的鎧甲,帶著一顆放松的心。大概此刻每個人都可以是詩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一路鮮紅色的三角花、挺拔的杉樹、海浪敲打著錯落的巖石、漆黑的瀝青路和蔚藍的天空。讓你有種闖進了畫卷里的感覺。
景點
在每年6月22日的夏至日,當正午12點時,太陽有一瞬的時間直射北回歸線,市民可看到陽光從地球模型中間的小孔穿過,垂直照在地面上,這正是"立竿不見影"的天文現象。
地址:汕頭市南澳縣南澳島青澳灣廣場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南澳這里還有一口神奇的宋井。世上最不缺水的地方,要數海島了吧,被一望無際的大海包圍,水波粼粼。但世上最缺水的地方,也要數海島了吧,島上只有咸苦的海水卻無甘甜的淡水。
但南澳島的細軟沙灘上卻赫然躺著三口水井,汲水飲之,雖不甘微咸,但確確實實是淡水。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宋井。
宋井之奇,在于700多年來,時隱時現。古井雖離波浪滔滔的大海僅10多米,常被海潮掩沒,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帶咸味,而且長年清泉不絕,水質清純甘甜,久藏而不變質,故被稱為“神奇宋井”。
地址:汕頭市南澳縣南澳島云澳鎮澳前村東南海灘
游玩時間:建議0.5-1小時
門票信息:12.00元
南澳島上有一個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的小島——金銀島,相傳島上藏著明朝嘉靖年間的海盜首領吳平一生的財寶。此人身材矮小,卻機制靈活,出沒于南澳與金門之間,并以獵嶼和虎嶼作屏障,在南澳島的深澳駐營,勢力衍生至臺灣和東南亞。這股海寇勢力逐漸威脅到了明朝廷,于是明朝廷委派潮州總兵俞大猷蕩平清剿,但未能取勝,朝廷又派遣戚繼光前往助陣。
相傳,戚繼光夜中夢見美髯公,得其指點,從背后突襲,與俞大猷前后夾擊,在雄鎮關前身的地址之上,大破海寇,吳平也落了個棄寨而逃的下場。吳平見大勢已去,卻惦念著十多年掠奪而來的金銀財寶,于是與妹妹將金銀財寶分裝成十八罐,分散埋于現在的金銀島上,以待來日挖出。萬萬沒想到的是,追兵隨即趕上,殺聲四起,吳平遂將妹妹殺死并與財寶一起掩埋在金銀島上,而自己逃之夭夭……
后事輾轉,金銀島上藏寶之地早已無人知曉,空留一句“水漲淹不著,水涸淹三尺”的藏寶口訣和屹立島上的吳平妹妹石雕與碑記,亭榭小橋、石洞山泉,也吸引著不少游人登島獵奇攬勝……
遙想當年,鄭成功背父抗清,收兵南澳,于南澳獵嶼(離岸0.4公里)揭竿舉義,會文武群臣定盟復明。南澳總兵府是全國唯一的海島總兵府,是南澳總兵的衙署,位于南澳島深澳鎮大衙口,始建于明朝萬歷四年。鄭成功在南澳島上訓練水師時的住處,也是收復臺灣的歷史見證。相傳鄭成功多次在總兵府前的一棵大榕樹下招兵,被后世稱為“招兵樹”。
南澳城隍廟,始建于明萬歷4年。鄭成功來到南澳后,就在城隍廟問卦,說“陽杯要斬竹,陰杯也要斬竹”,斬竹是用來制作舉義旗幟用的。在南澳島上,鄭成功除了留下住過的總兵府、府前招兵樹、定盟復明處獵嶼銃城、問卜斬竹的城隍廟、中澎國姓井、表彰其父顯赫剿賊抗荷大軍功的鄭芝龍大石坊等遺跡外,還有《國姓船不怕雞翁礁》、《陰杯要斬竹,陽杯也要斬竹》、《南風鵝投奔國姓爺》等諸多傳說。毫不夸張地說,南澳正是鄭成功光輝一生的發跡地。
地址:汕頭市南澳縣南澳島總兵府
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門票信息:10.00元
南澳,位于閩粵之交、臺灣海峽喇叭口西南端,是中國有名的“風柜”。在海拔四多百米的高峰上,可以看到巍峨的大王山、松嶺山、竹笠山、葫蘆山上,聳立著一根又一根白色的巨柱,片片巨大的風輪葉隨風旋轉,這就是南澳風能發電場,蔚為奇觀。
地址:南澳風能發電場
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
海上漁村
會讓你有種處在異國他鄉的錯覺。一排排的竹排好像威尼斯的貢拉。藍天白云漁排排青山細沙海浪 ,就像打翻的色彩罐一樣誘人。
在島上吃什么呢?
南澳餐飲主要分以下幾類:
海鮮大排檔/海鮮小炒:基本都是活海鮮,店鋪都有海鮮池,都有打氧,養著各個品種的海鮮。
農家樂:大部分在山上的村子里,農家菜為主,主打菜式是土窯雞。
燒烤:一般都是夜里沙灘邊,青澳灣沙灘、云澳灣沙灘、縣城環城東路兩側等。
1、紫菜炒飯
紫菜還能炒飯?第一次聽聞紫菜炒飯的人大部分會這么想。殊不知,紫菜炒飯真心好吃,配上雞蛋、胡蘿卜、蝦干或者海膽等混炒,賣相不錯,香噴噴的,讓人愛不釋口!
一份紫菜炒飯也就30元左右,經濟實惠,大伙不可錯過,基本所有海鮮大排檔都有出品。
2、海膽(刺身、蒸蛋、炒飯)
海膽也是南澳特色。海膽刺身非常鮮甜,蘸點芥末醬油更能體現其鮮味,加上芥末的刺激,不說了,流口水了。海膽刺身加工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將刺身整齊排版到木盒里,一盒零售價大概25元左右(14-15年行情),可直接跟青澳灣的海膽老板拿貨。
海膽蒸蛋,兩種做法,一種是洗凈海膽殼,將海膽又長又尖的刺剪掉大部分,再把海膽肉(姑且就叫肉吧)洗干凈放回去,加上雞蛋和蔥花等一起蒸,這種海膽鮮味濃,一個6-10塊不等。
另一種做法是直接把海膽肉和蛋攪在一起,做成水蒸蛋,得以大口大口吃!
3、特色貝類
石蜐(雞冠貝),烏尼,是貽貝的一種,類似即青口(也稱淡菜),都是鮮甜可口的貝殼類食材。還有一種叫藤壺的貝類,也是鮮到沒朋友了!
4、龍須菜湯
也許你在環島路上看到很多褐色粉絲一樣的東西,還帶有一定程度的腥味,那肯定是龍須菜了。
路上見到的龍須菜有兩種情況,一是準備再投入海里養殖的,這種一般是一條長繩展開來,每隔十來公分將龍須菜系到繩子上去,另外一種是批量曬干,在沙灘或者空地上很大一片。據當地人說,龍須菜是制作膠囊外殼、果凍的原材料。
喜歡龍須菜的爽脆口感,要起來非常得勁。煮之前有腥味,但做成湯其實挺鮮的。
來南澳,要么紫菜魚丸湯,要么龍須菜魚丸湯。
5、鮮灼魷魚仔
夏天是盛產魷魚仔的季節,不少漁民駕著小舟亮著疝氣燈,等魷魚游到船邊時,迅速用網抄起。這種當天晚上十一二點就能回到岸上,大家爭先恐后搶著買。這種只要用水燙熟就可以吃,蘸點芥末醬油,又一人間美味!
Tip:魷魚鮮活的兩大特點:身體透明、身上斑點大小會變動(會閃)。當然,觸須身體會動更證明是活的。
6、土窯雞
土窯雞做法和叫花雞類似。
先用土塊壘成一個小堡,然后在里面生火,烤得差不多了,把腌制包好的雞放入窯中,再將窯推倒,這樣滾燙的土塊直接包住了雞,要不了多久,雞肉就會被捂熟。這種做法也可以做板栗、番薯等,別有一番風味。南澳大多數農家樂會有土窯雞,也是農家樂主打菜式。
7、炒冰
夏天,在沙灘邊吹海風、吃燒烤配冰啤酒,真是莫大享受。
除了冰啤酒,好多人還喜歡配炒冰,其實就是果汁冰加上紅豆、花生米等配料,用炒冰機炒成碎冰狀,然后裝到果汁杯里面,用勺子或者吸管享用!
但,吃起來就是感覺比果汁冰更過癮!
炒冰在燒烤攤附近都有配,最喜歡云澳路邊的炒冰了,價格便宜還好吃!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好多經典的菜肴可供大家選擇。
炒番薯葉:一般用豆醬炒,香嫩可口。
粉絲蒸扇貝:加上蒜蓉,香!
生蠔:清蒸,一打三十塊左右,蘸著芥末醬油,最鮮的味道。
皮皮蝦:清蒸或者椒鹽,前者原汁原味主吃鮮甜,后者滿嘴留香。
此外,魚、蝦、蟹、螺等也是海鮮主打,大家去海鮮大排檔可以有很多選擇。
8、上南澳島必吃的幾樣美食
1)南澳金薯,味蕾的牽掛金薯與眾不同,一條一條的瓤,感覺像粘稠的蜜糖,金黃色,鮮嫩欲滴,甜甜的熱氣撲鼻而來。咬上一口,粘粘的,糯性十足,滑嫩可口,比記憶中的甜,吃下一口,滿口香甜,先前口中濃郁的海鮮腥味蕩然無存,這才明白,原來海鮮宴和南澳金薯也是一組無與倫比的美食搭配。
2)薄殼,南澳美食第一絕不管是本地熟客還是外地游客,只要打算在夜宵攤上破費一下,有樣東西一定是不二之選,它就是潮汕名吃——薄殼。“薄殼”只是本地人的一種通俗的叫法,因其外形很像葵花子,一些權威資料上都叫它“海瓜子”,在閩南的一些地方還有叫“蜆仔”或“土鬼仔”的。但不管叫什么,薄殼就是一種貝類海產品,在淺海中生長,殼小而薄脆,殼表呈褐色或淡綠褐色。這看似普通的東西,卻是南澳夜宵桌上不折不扣的霸主。
3)南澳蛤蜊湯,天下第一鮮蛤蜊的個頭比較大,但肉質非常少,如果用它來充當下飯菜,則有點虛張聲勢的感覺,這東西似乎天生就是用來煲湯的。品嘗一盆好的蛤蜊湯一定需要耐心,因為時間越久鮮味越濃,時間越久營養越豐富,立等可飲的蛤蜊湯并非上品之作。好的蛤蜊湯呈奶白色,濃濃的,甚至有層油膜覆蓋,掀開薄薄的油膜,陣陣清香會撲面而來,哧哧喝下,滿口鮮湯純美至極,甜中有酸,令人胃口大開。
難怪民間早就流傳“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一湯蓋百味”等諸多的美譽。再撈幾只張開的蛤蜊,會看到一塊即將滑落的肉塊,那便是精華所在,輕輕一吸,便滑進了嘴里,嫩嫩的,脆脆的,甜甜的,瞬間,你定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4)龍須菜,長壽密碼曬過后的龍須菜是金黃色,細細的,像一團纏繞的金絲球。它的吃法更加豐富,可以涼拌、煲湯、清炒、煮青菜……每一種做法,都有濃郁的芳香,都是垂涎的美味。據科學檢驗,龍須菜不但有清熱解毒、利濕助消化等功效,還可以可治感冒、便秘等癥。龍須菜因不含脂肪,故有山珍“瘦物”之美稱,還因其天然的保健功效,有著“長壽菜”的美譽。
5)南澳紫菜,味蕾的極致享受距今1400多年前中國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上,其中有“吳都海邊諸山,悉生紫菜”之說。
在唐代孟詵《食療本草》中也有“生南海中,正青色,附石,取而干之則紫色。”的記載。直到北宋年間,紫菜已成為沿海州府進貢朝廷的珍貴食品。而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更加具體的描述了紫菜的形態、采集方法以及藥用價值,指出紫菜主治“熱氣煩塞咽喉”,“凡癭結積塊之疾,宜常食紫菜。”等等。
6)南澳苦瓜。南澳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獨特的氣溫、濕度和土壤條件,造就了一種特殊的苦瓜品種。這種苦瓜瓜體翠綠帶白,瓜瘤大小均勻,就像一顆顆珠子,因此得名“白珠苦瓜”。它的肉質緊實,口感柔軟,味道微苦帶甘。每年5月至8月是南澳白珠苦瓜的盛產期,這個時候吃正當時令。
7)白灼小魷魚這是一款制作方法非常簡單、口感卻鮮甜無比的菜肴,真正保留了小魷魚鮮美的原汁原味和豐富的營養。
把新鮮的小魷魚仔整個漂洗干凈,抽出骨片,不要剖開,保留完整的墨囊,瀝干水分;鍋里放水,姜片,煮滾,放入洗好的小魷魚;十成熟時馬上撈出,控水,放入碗盤中,食用時,注意墨囊不僅可以吃,還有特殊的營養和功效,所以,一定要買新鮮的 ,墨囊完好的小魷魚。
配上醬油芥末,墨囊之幽香,風味獨特。
我在等風,也在等你。希望這個攻略,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假期。
來源:南澳視窗、整理自雪糕環游記
原創作者: 陳小冰
高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