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90年,電影《大決戰》正在西柏坡拍攝,這一天,劇組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在一群人的簇擁下,一位50歲左右的女士被人領進了演員休息區,來人正是毛主席的小女兒李訥。李訥正好在西柏坡參觀,聽說附近正好在拍攝毛主席的電影,李訥就想來看看。在這里
1990年,電影《大決戰》正在西柏坡拍攝,這一天,劇組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在一群人的簇擁下,一位50歲左右的女士被人領進了演員休息區,來人正是毛主席的小女兒李訥。
李訥正好在西柏坡參觀,聽說附近正好在拍攝毛主席的電影,李訥就想來看看。在這里她見到了毛主席的特型演員古月,他們在一起聊了很多毛主席的往事。
李訥臨走時,古月跟她告別。她看著古月與父親極度相像的那張臉,和相似的神態與動作,忍不住痛哭起來。
“真的太像了!”李訥感嘆道。
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員有很多,但古月是很多導演和演員公認外形上最像毛主席,并且也是演得最好的。但鮮少有人知道,古月曾經對演毛主席毫無自信。
哪個敢隨隨便便模仿毛主席?
1937年,古月出生在湖北,家人給他起名叫胡詩學。在那個戰爭年代,父母早亡的他和姐姐相依為命。后來,姐弟兩人在別人的幫助下輾轉到了廣西一個孤兒院里生活。
一天晚上,古月聽到了無數槍炮聲,原來是廣西解放了。孤兒院的孩子們跑到街上看熱鬧,碰到了解放軍十三軍文工團。
孩子們都很崇拜解放軍,七嘴八舌地說要參軍。文工團的干部就在孩子們中間挑了一些長相出挑的,其中就有古月的姐姐。
古月跟著姐姐一起去了部隊生活,長大后的古月通過文工團的考試,成了文工團的一名文化干事。
在20多歲的青年時期,古月從來沒有發現自己長得像毛主席。直到有一次,古月去外地出差,他在火車上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
火車上,古月的對面坐著一個40歲左右的男人,這個男人一路上時不時地盯著古月看。這讓古月感覺很奇怪。
于是古月就問這個人:“你為何老看我?”
這人說:“你長得像一個人。”
說著,他從包里摸出一張《毛主席去安源》的畫報,并指著畫報上的人講:“你像他!”
旁邊的人聽到了,也過來看,七嘴八舌地說:“真的有點像。”
古月表面上很平靜,但心中呯呯直跳。他暗暗想:從來沒人說我像毛主席,我一個小人物是真的像毛主席嗎?
下火車后,古月立馬就跑到新華書店,買了一副毛主席的畫像。他一到家就把行李一丟,拿著畫像直奔鏡子前面,來來回回地照著鏡子,再看看畫像。他驚喜地發現鏡子中的自己跟毛主席還真有點的像。
跟偉人長得像,古月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自豪感。
過了幾天,古月為了證實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像毛主席,他就照著畫報給自己梳了一個中分頭,然后拿了一根煙,學著毛主席叉腰抽煙的樣子,問同事:“看看我像誰?”同事看了之后,都說像毛主席。
漸漸地,古月像毛主席的這件事就傳開了。很快,周圍就出現了批評的聲音,說古月不尊重偉人。緊接著,古月就被領導叫去了,批評了一頓:“你怎么能隨隨便便模仿偉大領袖毛主席呢?這還了得!”
古月害怕了,他趕緊認錯,并保證以后不再學毛主席。從此以后,古月再也不敢提自己像毛主席這事。但古月不知道,他與偉人的緣分才剛剛開始。
就讓你模仿毛主席
1976年,毛主席逝世,一代偉人離開,舉國悲痛。
為了將來拍攝一系列偉人電影來紀念毛主席,國務院文化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部聯合發出了關于挑選特型演員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尋找長得像偉人的人選。
有一天,總政文化部副部長胡可,來到古月的文工團視察工作。領導指派了古月前去接待陪同。此時古月還不清楚胡可是來干什么的,只是覺得周圍的人怎么老是偷偷在議論他。
胡部長是聽說這里有個叫古月的人長得像毛主席,特意趕過來來看他的。
其實在當時,胡可部長一共找了30多個長得像毛主席的人,他把這些人的照片進行了篩選,最后留下了三個人的照片送到了葉劍英元帥那里,其中有一張就是古月的照片。
這三張照片被擺到了葉劍英元帥面前,葉帥拿起了古月的照片,仔細端詳了一會兒,驚嘆道:“這個人太像主席了!大家快來看看!”
周圍的人趕緊過來一起看,大家都表示這個叫古月的最像主席。
接著,葉帥在古月的照片上畫了一個圈,就是這個圈把古月推到了做特型演員的人生道路上。
接待了胡部長之后不久,古月就接到了一張調令,通知他去北京八一電影制片廠報道 ,做毛主席的特型演員。
可是,接到調令的古月一點兒也不興奮,反而顯得十分焦慮。
因為他心里沒底,他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去演一個偉大的領袖,這能行嗎?萬一自己表現不好,會不會對毛主席產生不好的影響?
躊躇不前的古月,寫了封信去問姐姐自己該怎么辦?姐姐說:“軍人就得服從命令。”
1979年,古月鼓起勇氣,來到了北京八一電影制片廠,成了毛主席的特型演員。
這張臉怎么就長在你的身上呢?
但是,剛到北京的古月就開始后悔了。自己一點都不懂演戲,而且也不知道找誰學,心里倍感壓力,不由地打起了退堂鼓。
這時,他腦海里浮現起老領導老同事們對他的鼓勵與期盼,他們都說等著看他演的電影,他如果這樣一事無成地回去豈不是很丟臉。
沒人教那就創造條件自學。古月找了大約600張毛主席不同時期的照片和畫像,他把照片按時間順序排好,用繩子一張張串起來,掛滿了整個房間。他就天天看著照片,照著照片練習毛主席的動作和表情。
漸漸地,古月找到了一些感覺。
半年后,一個決定命運的機會來了,西安電影制片廠籌拍《西安事變》,正在尋找毛主席的演員。古月接到了試戲邀請。
經過努力,古月的試戲順利完成,他幸運地被選上了。
能出演《西安事變》,古月信心大增,他決心一定要演好毛主席。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古月進劇組沒多久,就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正式拍攝時,古月被一大堆機器設備包圍,眼前還有一架黑黝黝的攝像機正對著他的臉。旁邊是一群工作人員,有舉話筒的,有打燈光的。外圍還有一大群來圍觀的群眾。
這場面搞得古月十分緊張,他怎么都進入不了角色。拍攝的時候,古月的眼神總是不由自主地瞟向別處,臺詞也說得磕磕絆絆。拍攝十分不順利。
浪費了第一條膠片時,導演壓著火氣上來了,跟古月說:“主席同志,你這樣可不行啊!”
導演一說,古月更緊張了,接著又浪費了兩條膠片。這回導演是真生氣了。
導演氣呼呼地走到古月面前,在大庭廣眾之下,指著古月說:“哎呀,可惜呀,可惜呀,怎么這張臉就長你身上了呢?”
古月大受打擊,他感到很內疚,感覺辜負了大家對他的信任。但是他沒有被打垮,他收拾心情繼續拍戲。
他一次又一次地向導演請教,慢慢琢磨學習。最終在導演手把手地教導下,古月努力完成了電影的拍攝。
1981年,《西安事變》電影上映后,反響很好,古月也因此打響了名氣。但是古月知道,自己的能力還遠遠不夠,必須要狠狠地磨煉,從此他走上了改造自己的道路。
專注一個角色把毛主席演活
《西安事變》成功后,有不少人來找古月演戲,但是古月都謝絕了。他說:“我只想專注地演好毛主席。”
有朋友勸他:“你這樣會把自己的發展之路變狹窄,不利于個人以后的發展。”但是古月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所動。
要演好毛主席,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于是,古月開始全方位改變自己。
不太會吃辣的他,一日三餐都吃辣,他常常被辣得滿臉通紅,一頭大汗,但是他堅持了下來。不會抽煙的他,硬是把自己練就成了老煙民。
古月甚至還特意到毛主席的老家韶山體驗生活。他在韶山找了一戶人家,與他們同吃同住,天天一起下地勞作,學習他們的說話口音,模仿他們的語氣語調。
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體驗,古月學會了一口純正的韶山湖南話。當他回到北京時,人人都夸他,說話有毛主席的味道了。
除此之外,古月還經常出入圖書館,查詢各類毛主席的資料,拜讀毛主席的作品,從中尋找毛主席的性格、習慣和語言風格。
電影中經常會有毛主席寫字的場景,為此古月特意去模仿毛氏字體。他平時隨身帶著毛主席寫的墨寶樣本,只要一有空他就會拿出來照著練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后來古月寫出來的毛筆字幾乎可以和正品一模一樣,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古月就這樣不斷地鉆研和練習,漸漸地和毛主席越來越像。他的朋友看見他,都忍不住驚嘆:古月真的成毛主席了!
1988年肖桂云導演開始拍攝《開國大典》,毛主席原定的演員是西安話劇團的張克瑤。可是在開機前,張克瑤不小心摔了一跤,誘發了腦血栓,需要休養一段時間。于是這個機會就給了古月。
此時的古月已經演過好幾次毛主席了,于是肖桂云導演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肖桂云告訴古月:“你對毛主席還停留在模仿的階段上,還是沒把自己變成毛主席。現在忘了你是古月,你就是毛主席。”
肖桂云還告訴古月:“不要把毛主席當成神,他是一個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你想想剛剛結束戰爭的新中國,主席要面臨多少困難?他也有煩惱,不要戴著面具演。”這段話讓古月深受啟發。
古月想了很多,他想到了今天的勝利是無數戰士的鮮血換來的,而新中國的成立,這些犧牲的年輕生命再也看不見了,主席的心里有多痛惜。而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該如何讓人民生活的更好呢?貧窮落后的國家又該如何站起來呢?這些都是毛主席的煩惱。
古月經過思考把這種煩惱情緒帶入了表演中。這一次他把毛主席演活了!
憑借《開國大典》中的出色表現,古月拿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個演員獎,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這個獎是對古月過去所有努力的肯定,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激勵。
想扮演100次毛主席,卻在演了87次時意外去世
在拍戲的歲月中,古月和鄧小平的特型演員盧奇成了好友。古月經常跟盧奇說:“我一生只演毛主席一個人,只想把主席演好,要演100次毛主席。”
毛主席一生為國為民殫精竭慮,古月對毛主席充滿了熱愛與崇敬之情。他希望他能演好毛主席,讓后世的人都能通過他,看到毛主席的風采與偉大。
八一電影制片廠制片人趙毅軍曾說,古月能演好毛主席主要是因為他認真,一句臺詞,一個動作他可以反復揣摩。
在拍《重慶談判》時,為了演好毛主席那次著名的“揮手之間”,古月事先練了幾百遍。
演好毛主席,古月做到了。
有一次古月受邀參加一個團拜活動,現場坐了很多老兵。當時,《東方紅》的音樂響起,古月緩緩地從大門進入。那些原本坐著的老兵,一個個都顫抖地站了起來,激動地熱淚盈眶。他們看著古月說:“是毛主席來了!”
古月看著這場景十分感動,這些老兵其實眼睛都看不清了,但是他們心里都深深刻著毛主席的形象。古月的到來,讓老兵覺得毛主席就在他們身邊。
但是,古月要演100次毛主席的愿望,卻在2005年7月2日晚上戛然而止。
那天晚上,古月和好友盧奇正在廣東一處飯店聚餐,晚上高興,古月多喝了幾杯。晚飯后,古月提出大家一起去洗個桑拿,洗完后回來一起打牌。
桑拿沒洗多久,古月就感覺自己不舒服,透不過氣。朋友們連忙給他找藥,又打了120急救。救護車很快就到了,醫生迅速開展了急救。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還是沒能留住古月。
68歲的古月就這樣告別了世界,告別了他熱愛的事業。到此時,古月已經演了87次毛主席了,離他的愿望演100次毛主席,僅僅只差13次了。
古月的意外離世,讓很多人都覺得十分心痛惋惜,這真是電影界的損失,也是無數影迷的遺憾。
有的人演了無數的角色都成不了經典,而有的人一輩子只演一個角色就成了傳奇。這與他背后付出的努力與認真是密不可分的。
張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