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張老家東北,現在成都上大學,接近180的個子,體重也接近200斤。國慶放假期間因為離家遠,考慮到疫情原因便留校休息。而國慶休息期間,小張自述感覺腰疼不適,以為是窩在寢室打游戲多了,也沒太多在意,便從坐著玩電腦游戲換到了躺著玩手機游戲。拖了
小張老家東北,現在成都上大學,接近180的個子,體重也接近200斤。國慶放假期間因為離家遠,考慮到疫情原因便留校休息。而國慶休息期間,小張自述感覺腰疼不適,以為是窩在寢室打游戲多了,也沒太多在意,便從坐著玩電腦游戲換到了躺著玩手機游戲。
拖了兩天,腰痛癥狀加劇,還出現了尿不出、尿痛、尿血的癥狀,這時小張才意識到了嚴重性,趕緊來到醫院。
血尿酸超標,痛風未至、腎損傷先來
來到醫院抽血檢查顯示:血尿酸640umol/L,肌酐也是達到452;尿常規顯示:尿蛋白+,隱血+;腹部彩超顯示:泥沙樣尿酸性腎結石。
診斷很明確:高尿酸血癥引發的痛風性腎病。
成年男性血尿酸標準值為420umol/L,當大于這個濃度時,體內過量的尿酸就容易以尿酸鹽的形式沉積于體內。遠端小關節如大腳趾關節是最容易沉積的關節,因為大腳趾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最差;關節皮膚薄,最容易受涼;關節部位充滿粘稠的關節液……這些原因都會讓攜帶尿酸的血液流經此處時變得緩慢,尿酸鹽也就容易留存此處。
有的朋友疑問:尿酸高,關節痛風能理解,那腎出問題又怎么說呢?
尿酸對于人體來講,基本算是“廢物”。大部分無用的尿酸都需要通過腎臟過濾出來,然后借助尿液排出體外。如果尿酸濃度過高,腎臟就會過濾出大量的尿酸,而如果又遇到了喝水少、尿液少的情況,過濾出來的尿酸就沒法及時排出體外,形成泥沙樣的結石堵在腎臟等泌尿道——這就屬于高尿酸導致的痛風性腎病。
痛風性腎病包括急性、慢性和尿酸性結石三類。急性尿酸性腎病多繼發于惡性腫瘤手術及術后放化療、大型手術后,是由于大量尿酸排泄,尿酸鹽結晶大量沉積于腎臟所致。慢性尿酸性腎病則是長期高尿酸血癥對腎臟產生損害所致,常常伴尿酸性尿路結石。
年紀輕輕得腎病,與他這兩個習慣有密切關系
小張自述,他大一剛來到四川時體重只有150斤左右。進入大學后一下進入放松狀態,除了上課時間基本都宅在寢室玩游戲。為了不影響玩游戲,以及對食堂飯菜口味不適應,小張大多數時候都點的外賣,其中經常點的一家外賣都會配送一瓶可樂,“快樂水”與“宅”自然是絕佳搭配。當然,更常見是它們連起來時叫作“肥宅快樂水”。
除了平時點外賣時配送的可樂,小張也喜歡點一些奶茶。第一年下來就長了30斤。到了大二后期時,小張終于覺得體重飆升太快了,有損形象。戒不了嘴,那就多動一動吧。
找到共同興趣愛好的群體,那運動就不再難堅持。小張跟隨著幾個體育系的同學一同每晚夜跑5公里,然后再擼下鐵,鍛煉完這一套回到寢室洗完澡再繼續打游戲、喝飲料。
雖然飲料未戒,但體重還是看得見減了些,身上脂肪變少了、肌肉明顯變多了。
這看上去不錯的表象,實際上與他現在尿酸升高、腎損傷脫不了干系。
1. 偏愛甜飲料、不愛喝水,抑制尿酸排泄
大多數人認為喜歡吃甜、碳酸飲料、奶茶,無非就是能量攝入過高,容易發胖。這只說對了一部分!
過度攝入的果糖會加速尿酸合成,并通過增加胰島素抵抗,間接增加血尿酸水平。
另一方面,小張因為愛喝飲料發胖后,還會進一步影響尿酸代謝。人體體表面積越大,血尿酸水平越高,體內尿酸總量越高。有數據表明,高尿酸血癥者中有75.5%的人屬于肥胖,肥胖不但會使尿酸合成亢進,造成高尿酸血癥,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泄。
2. 運動可以減肥,但劇烈運動會加快代謝、升高尿酸
有氧運動可以消耗糖分,避免過量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積聚;還能消耗體內脂肪,長期堅持起到減肥的目的。但在有氧運動過程中,所謂的能量(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分解增加,相應的代謝產物之一——尿酸也會增加。并且小張長期堅持的“擼鐵”運動則是無氧運動,不僅會產生尿酸,還會產生大量乳酸,乳酸會顯著抑制腎臟排泄尿酸。
在劇烈運動時大量出汗流失水分,尿量減少。但小張未及時補水,反而是繼續熬夜打游戲。平時也不喜歡喝白開水的小張,也存在尿量過少、尿酸排泄不暢的可能。
在這兩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小張體內尿酸生成持續增加而排泄不足,最終導致過多的尿酸以尿酸鹽結晶的形式“堵”在了腎臟,導致了腎病。
尿酸高導致痛風性關節炎最難受,痛風性腎病最危險,而對心血管系統影響最深遠
尿酸高最常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痛起來生活都無法自理。也就是痛風急性發作時,關注到尿酸高、想治痛風的人才是最多的。而如果沒怎么痛的時候,或者吃了止痛藥恢復后,又把降尿酸的事拋之腦后,拖久了出現腎損傷時大多已經沒了半條命,已難以挽救。
除了這兩種情況,高尿酸還會影響到心血管健康與自身代謝,久而久之,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脂肪肝的發病率也上去了。但是大多數人是無法聯想到尿酸與這些疾病間微妙的聯系的。有資料顯示,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μmol/L,糖尿病發病的風險增加17%,高血壓發病的風險增加13%,冠心病死亡的風險增加12%。
總結
經濟、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便利與享受,如果沒有節制、沉迷享受,是容易逐漸消耗掉健康的體質。家有子女的朋友,不妨多多提醒他們,大學生活可不是游戲與宅,更應該多多學習、鍛煉、社交與社會歷練。
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