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蓮藕健康科普團隊出品本期內容評審:張剛醫生(兒外科-副主任醫師)新生兒大多會有輕微的黃疸,這可能是新手家長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有些寶寶的情況能自行消退,但也有少部分癥狀會加重。為了減輕家長的擔憂,來看看怎么區分不同的黃疸?寶寶得了黃疸可以服
*蓮藕健康科普團隊出品本期內容評審:張剛醫生(兒外科-副主任醫師)
新生兒大多會有輕微的黃疸,這可能是新手家長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有些寶寶的情況能自行消退,但也有少部分癥狀會加重。
為了減輕家長的擔憂,來看看怎么區分不同的黃疸?寶寶得了黃疸可以服用茵梔黃嗎?
黃疸的典型癥狀:皮膚黃里透紅,鞏膜呈淺黃色;嚴重時顏色較深,尿色、淚液及汗液也是黃色的;其他癥狀常有發熱、腹脹、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或便秘等癥狀。
如何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出生后2-3天出現,一周后逐漸減退,最遲不會超過2周。但是早產兒可能延續2到4周左右才能消退,這是需要多注意的。
最早出現在臉上,后面會蔓延到全身,癥狀較輕,孩子不會出現不適情況。正常喂養,提倡母乳喂養。可適當曬曬太陽,一般選擇照藍光退黃。
病理性黃疸發病率不高,在萬分之一左右。一般有ABO溶血癥、核黃疸、母乳性黃疸三種情況。
ABO溶血性黃疸是母親o型血,而孩子A或B型血,容易發生ABO溶血癥。若母親是O型血,那多加注意了。
核黃疸也叫新生兒膽紅素腦病,聽力、視力、運動以及智力的障礙,這個早產兒應當注意的。
母乳性黃疸相對比較常見,是母乳喂養孩子過程導致的。停止母乳后兩到三天膽紅素迅速下降,重新哺乳會繼續上升。
新生兒黃疸茵梔黃可以用嗎?
茵梔黃用于治療退黃,歷史悠久,但是一種藥物,需要評估它的兩面。
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明確說明新生兒、嬰幼兒禁用的。至于茵梔黃口服液,如果有蠶豆病的患兒,引發溶血等不良反應,使黃疸加重。
茵梔黃成分屬于寒涼中醫,容易傷及脾胃,增加寶寶腹瀉風險。可能黃疸是退了,但寶寶的腸道桿菌也失調了!每個寶寶體質不同,不良反應是因人而異的。
大部分寶寶只是生理性黃疸或者母乳性黃疸,不需要用藥治療。所以,在新生兒黃疸正規治療上,不建議用茵梔黃。
新生兒黃疸如何護理?
首先,母乳喂養不能停,胎便中放有膽黃素,如果不及時排出,肝腸循環吸收入血,膽紅素就會升高,促進寶寶盡早排出胎便,母乳喂養增加循環排便,減少膽紅素的重新吸收有利于退黃。
其次,積極喂養,多排便,大便顏色從墨綠色變成黃色。監測寶寶奶量是否充足,新生兒一天至少6次以上的排尿,如果次數不夠,可能奶量攝入不足。
第三,適當曬太陽,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曬曬太陽,注意不要直射孩子眼睛。及時觀察寶寶的情況,注意分辨寶寶膚色的變化,監測黃疸值。
最后,給寶寶喝葡萄糖水、吃益生菌、所謂“退黃疸奶粉”,這些是錯誤的,沒有理論證據能夠促進黃疸消退。
新生兒黃疸是比較常見的病癥,希望家長們都相信醫學,相信科學的治療手段。不要盲目相信各種偏方,避免發生不良后果。希望寶寶們都能健康地成長!
關注「廣醫三院兒外張剛」,帶你一起長知識~
馬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