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老劉家的“小糖豆”老劉是我本科時的同學,也是我的好哥們兒。他們家閨女“小糖豆”滿月時,我和媳婦兒還專門去看了。小姑娘吃的胖乎乎的賊可愛,絕對是老劉家最惹人疼的那種,老劉在一旁看著閨女樂得嘴都合不上。也是因為老劉自己本身就是內科醫生,所以
1、老劉家的“小糖豆”
老劉是我本科時的同學,也是我的好哥們兒。他們家閨女“小糖豆”滿月時,我和媳婦兒還專門去看了。小姑娘吃的胖乎乎的賊可愛,絕對是老劉家最惹人疼的那種,老劉在一旁看著閨女樂得嘴都合不上。
也是因為老劉自己本身就是內科醫生,所以對孩子的骨骼發育還是比較慎重。他指著“小糖豆”可愛的“羅圈腿”問我:“兄弟,我閨女這O型腿沒事兒吧?”
我又仔細看了看而后跟他說,沒事兒,小孩兒剛出生都是O型腿,后面還會變成X型腿的。這個不用擔心,后面仔細觀察下她的“臀紋”對不對稱就好。老劉是我大學同學,自然知道我是讓他注意觀察孩子,別有髖關節發育不良。
結果不想,還真被我說中了。就在“小糖豆”2個多月時,老劉發現孩子的雙側臀紋有比較明顯的不對稱,而且總覺得“小糖豆”的左髖關節有點活動受限制。老劉不敢大意,趕緊帶孩子來找我。我在科里檢查發現“小糖豆”的確雙側臀紋不對稱,左髖關節外展也確實有些受限。趕緊讓她查了個髖關節超聲,結果發現“小糖豆”還真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老劉知道后整個人都不好了。我專門帶著他們找了小兒骨科的老主任給看了。老主任說“小糖豆”的左邊髖關節的確發育的有些不好,但并不嚴重,而且好在發現的及時,可以不需要做手術,只是要佩戴一種特殊的Pavlik吊帶的特殊裝置(如下圖)即可,后面要定期復查,一般孩子都能自己恢復正常。
于是,“小糖豆”從那后邊戴上了Pavlik吊帶,盡管老劉全家都覺得孩子戴著這玩意腿沒辦法伸直太可憐,但是畢竟要治病沒辦法啊。幸運的是,在佩戴吊帶后,復查的髖關節B超提示“小糖豆”的髖關節發育被糾正的越來越好,一直到“小糖豆”半歲的時候,超聲看髖關節已經基本正常了。老劉全家甭提多高興了。
但是老主任還是覺得以防萬一,后面還要繼續復查,而且不能再查B超了,得拍X光片。
但是老劉這時又糾結了,這X光片可跟B超不一樣,X光片是實打實的有放射線啊,而且“小糖豆”才半歲,髖關節的X光片拍的多了,對“小糖豆”的全身,尤其是卵巢等肯定會有影響啊。這B超已經提示正常了,還有必要再復查X光片么?
2、髖關節發育不良,B超都正常了,還要復再查X光片么?
是的,這實際上是困擾著很多家長的問題。孩子先前的髖關節發育不良,經過保守治療好轉甚至正常后,盡管醫生會建議接著復查X光片,防止有不好的變化,但是孩子的家長很多都會因為擔心放射線給孩子帶來的不好影響,而自作主張的不去復查。
那么,究竟是放射線給孩子健康帶來的風險更大,還是后面髖關節發育不良再發惡化的風險更大呢?
實際上,不僅是家長們關心這個問題,骨科醫生也非常關心這一問題,因為這關系到后面究竟有沒有必要讓孩子繼續長期復查X光片。于是,就這一問題醫生們專門做了科學專業的研究。
2015年,J Pediatr Orthop雜志就發表了Eric J. Sarkissian醫生團隊關于的相關研究,如下圖。
他們發現:
那些之前檢查發現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孩子,經過保守治療病情得到明顯改善后,后期再次出現影像學發育不良的風險,超過了放射線所帶來的風險。而實際上,孩子生后6個月和12個月骨盆X線片檢查加起來的有效輻射劑量其實也并不大,低于0.01 mSv。
所以,Eric J. Sarkissian醫生團隊在文章的最后指出:
即便孩子們經過治療后,前期的手法和超聲檢查已經正常,依舊不能忽視后期的X光片等影像學檢查,以便及時的發現病情變化并給予及時干預。
3、寫在最后
是的,老劉作為醫生,最后還是聽從醫生建議給“小糖豆”做了幾次X線檢查,而且幸運的是,“小糖豆”后來恢復的非常好。如今,3歲的“小糖豆”已經要準備上幼兒園了。
實際上,不僅僅是拍片子,臨床上很多檢查和治療都像雙刃劍一樣,有好處有壞處。而醫生們作為專業人士,往往已經仔細評估對比了各種風險的大小,而給出了業內較為一致的建議。所以,其實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就是風險最小的選擇。
#真相來了#
李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