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的養殖業可謂是大漲大跌起起落落,像養豬業一片哀嚎,整個行業陷入了深虧中,不少豬農虧損了1000元一頭,集團化豬企也不例外,平均虧損了500多元一頭。而受生豬行業的大跌影響,其他行業也迎來了下跌潮,蛋價、羊價等都不例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的養殖業可謂是大漲大跌起起落落,像養豬業一片哀嚎,整個行業陷入了深虧中,不少豬農虧損了1000元一頭,集團化豬企也不例外,平均虧損了500多元一頭。而受生豬行業的大跌影響,其他行業也迎來了下跌潮,蛋價、羊價等都不例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蛋價跌入冰點
端午過后,市場上的雞蛋消費量有所下滑,尤其是氣溫持續上升,雞蛋的存儲更為困難,采購商的采購熱情不高,市場需求低迷的背景下,蛋價迎來了持續下滑中。
從今天的行情來看,北京蛋價為3.89-3.96元/斤,上海為4.04元/斤,廣東為3.82-4.2元/斤。而在主產區,東北行情已跌到了3.6-3.85元/斤;河北為3.73-3.85元/斤;河南跌至3.93-4.0元/斤;山東為3.83-4元/斤;蘇皖為3.9-4.04元/斤;湖北為3.85-4.11元/斤。
5月份時,蛋價普遍在4.2元以上,均價為4.25元一斤,然而6月份開始蛋價就迎來了一波大跌,最低更是探底3.6元,跌到了年內新低,這樣的價格讓很多蛋農無法接受。
按理說6月份開始,產蛋量降低,蛋價即便不漲也不會跌這么多,且每年的7-8月份蛋價會迎來一波大漲,即便是行情低迷的去年也是如此。但近期的蛋價一跌不起,讓很多蛋農信心大跌,不知該如何是好。
而如今中小學即將放假,這對雞蛋行情來說又是一大噩耗,隨著需求的走弱,再加上本身就是消費淡季,接下來的雞蛋行情怕是仍會下滑。同時,市場的豬肉行情已跌到12元左右,帶動了一波銷售,再加上今年的果蔬行情偏低,這些都抑制雞蛋的消費。
因客商的采購量偏低,如今的庫存也多了起來,蛋農們不知該如何是好。那么接下來蛋價該如何走動?會不會還要大跌?
筆者認為7月份蛋價仍有上漲的可能,畢竟每年7-8月份行情都會迎來一波反彈,主要是此時的產蛋量偏低,且淘雞速度也會加快,雞蛋供應偏少。同時,近期豬價有抬頭的趨勢,豬肉或迎來上漲,這對雞蛋行情有利。
02、金剛蝦大跌7元
盡管近期的小龍蝦、澳龍行情十分利好,行情又迎來了一波反彈,然而仍有部分蝦的行情低迷。如近期羅氏沼蝦就是如此,從6月初就一直下跌,肇慶蝦10天前42元一斤,但如今已降至38元,跌了4元/斤;中山地區,2-5錢塘口價為35元,3錢以上為39元,比起10天前跌了2-3元一斤。
白蝦行情也不是太好,近期北海的白蝦迎來了大量入市,本周白蝦跌了3-4元,塘口價21元/斤;江蘇白蝦塘口18-20元一斤,跌了1-2.5元,行情也不是太好。
不過最慘的是金剛蝦,跌幅更大一些。因近期的白斑病泛濫,湛江蝦價7天跌了7元,目前塘口價30元/斤;漳浦地區,40規格的22元一斤,30規格的26元一斤,20規格的35元一斤,其行情跌了4-6元,且40規格已跌到年內最低價。
主要是近期病害情況增多,引起了蝦農恐慌,不少人都在加快賣蝦,但珠三角近日的消費需求不是太好,進一步帶動行情的下跌。
03、牛價低迷
受豬價、羊價的持續虧損,牛價也沒能撐得住,近期行情也出現了一波下跌潮,市場零售已降至40元左右,北方地區更是跌到了38元一斤。
從批發行情來看,北京的批發價為63.5-66元/千克,河北魏縣更是降至61.5元一公斤,比起年初的80元來看跌了不少。主要是近期的豬肉跌幅加大,吸引了一大波消費者。
而從活牛行情來看,遼寧育肥牛報價為17.5元/斤,安徽行情為17.2元/斤,三門峽肉牛為16.9元/斤。不過這只是官方的行情,民間牛販子的報價要更低一些,已降至15元左右,盡管牛農并沒有陷入虧損中,但也沒有太多利潤。
如今的羊價已跌到12-13元一斤,很多人也擔心牛價會步其后塵,但就目前行情來看,大家沒必要太擔心。
04、牛蛙禁養令?
隨著環保政策的開展,近期不少地方已下令整改牛蛙養殖產業,如陽山縣已發布“禁養”文件,稱其為“外來物種”,引來了爭議,畢竟2020年官方明確強調可以養殖。
也正因“禁養令”的出臺,不少養殖戶只好拋售手里的牛蛙,結果也造成了市場行情震蕩下跌,從20元降至17元左右。當然,因今年的行情好,3-4月不少人購買蛙苗,對于這種情況,官方也給出了寬限時間,這批蛙養大出欄后再拆,11月前務必清理完。
這讓很多農民對此無奈,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畢竟農村農業部確定其可養可食,如今部分地區卻不讓養了,大家咋看?
高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