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劉小土編輯|李春暉和每年一樣,事后的段子仍是人們看晚會的樂子。從這個意義上講,晚會還真必不可少。它是幫助這個越來越圈層化的社會再度達成共識的最佳粘合劑——劇和綜是各花入各眼,晚會總歸你得看這幾臺吧?這邊廂,元宇宙的話題進了央視春晚,不
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和每年一樣,事后的段子仍是人們看晚會的樂子。從這個意義上講,晚會還真必不可少。它是幫助這個越來越圈層化的社會再度達成共識的最佳粘合劑——劇和綜是各花入各眼,晚會總歸你得看這幾臺吧?
這邊廂,元宇宙的話題進了央視春晚,不過那是沈騰在新時代的“賣拐”,還遠落不到實處。那邊廂,B站拜年紀卻是扎扎實實被虛擬人攻陷。
作為每年B站除夕夜的保留節目,已經走過十二個年頭的拜年紀依然還能玩出些新花樣,也委實難為了創作者。今年驚艷場面依然不少,《弈》《龍的圖騰》《D大調卡農》等作品表現尤為突出。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一眾虛擬UP主,將節目翻出了各種花樣。
這場耗時數百天打造的晚會,折射的是多年來UP主生態、泛娛樂和人文思潮的種種變化。所以,一千個人眼里,便有一千出拜年紀。
好的創作思路應當學起來,只是,外界目光往往聚焦在創作本身,難免具有遮蔽性。實際上,B站拜年紀的重要價值還在于將一些文娛商業可能性攤了出來。
晚會內卷,虛擬爭鋒
追完拜年紀,硬糖君只有一個念頭:B站今年玩得太“虛”了。一場晚會,22個作品,虛擬UP主相關的占去7個。
虛擬UP主多數常年混跡音樂區,如今亮相B站拜年紀,自然優先考慮展示絕活。因此,初音未來、阿梓、緋赤艾莉歐、阿薩Aza、A-SOUL等人,都選擇了唱起來。
中老年朋友一定很疑惑——這配置算啥水平?硬糖君簡單粗暴地翻譯一下,就是公主殿下、異世界惡魔、騎士團團長、當紅偶像女團……全來了。
出道十幾年的初音未來,大眾知名度和粉絲基本盤遙遙領先。她的《快樂手帳》剛開唱,彈幕就已刷滿“參見公主殿下”,滿屏只剩綠油油的應援色。歌曲本身簡單輕快,而將民族樂器、電吉他、太鼓等元素融合其中,層次感頓時出來了。乍聽易洗腦,多聽會上頭。
一直以來,國內在對虛擬UP主進行本土化包裝上做出過頗多努力,成效可見一斑。今年拜年紀,早稻嘰、緋赤艾莉歐、阿薩Aza等虛擬UP主,齊刷刷唱起了國風音樂作品。
除唱紅新歌外,每年的拜年祭也必會出現一兩首“媽問跪”的經典燃曲。從《權御天下》到《萬神紀》,從《逆浪千秋》到《冠世一戰》,從《月光杯》到《萬象霜天》。 今年原創燃曲自然也沒缺席。虛擬歌手蒼穹一曲《弈》以圍棋為主題,唱的是AI對人類歷代棋士的觀測和計算,引導執棋者在黑白世界不斷追夢、尋求突破。一句“盡全力何關成敗,只為超越去存在”落音,觀眾滿腔熱血全化成彈幕里“震撼”二字。
《弈》從詞曲到PV,無一不帶國風古韻。拜年紀結束后,這則單品播放量突破117萬,成了站內熱門作品。在“如何評價2022拜年紀單品《弈》”的知乎話題下,業余棋手、作詞人、虛擬偶像愛好者前來作答,給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讀和點評,進一步推動著作品傳播。
更令人驚喜的是,現在的虛擬UP主不但唱跳俱佳,還在拜年紀演起了“小品”。
《健身房鯊人事件》陣容強大,Hanser、Hiiro、勾檀、咩栗和七海nana7mi五位主演,在B站都是響當當的角色。當然,觀眾認不出演員也沒關系,被搞笑反套路的懸疑劇情所吸引的不在少數。
《奇怪的春節》則走的是腦洞路線,虛擬UP主Warma(即:沃瑪)圍繞“怎么過節”的主線展開講述,中間穿插大量互動細節,觀眾不自覺便會沉浸其中,參與一次次內容共創。形式新穎,沉浸感極強,亦是難得佳作。
不得不說,時代真變了。虛擬UP主只在音樂市場爭鋒已是往事,文娛全領域才是他們真正的星辰大海。
兩個階段,兩種模式
時至今日,大家仍不免將“虛擬人”和“虛擬偶像”混作一談,怎么也跳不脫初音未來和洛天依定下的范式。其實經歷十幾年的發展演化,虛擬界的各位早已各有前程。
初音未來是世界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偶像,她的出現,奠定了虛擬偶像的養成模式。粉絲直接參與創造內容,并進行線上分享和傳播。而同為頂流的洛天依,便是該模式在中國的本土化鏡像。
洛天依出道后,也展現出驚人的成名速度,以《權御天下》《刀劍如夢》系列代表作強勢吸粉,曾登上央視春晚、湖南衛視等主流舞臺。幾個月前,洛天依還因演唱冬奧相關曲目頗得關注。
初音未來、洛天依之后,大批虛擬偶像,準確說是虛擬歌姬涌現,但很少能復制前輩的成功。面對產品同質化嚴重、粉絲經濟失靈、用戶的交互需求增強等一系列市場變化,業內開始嘗試開拓更多虛擬人類型,虛擬主播、虛擬UP主等新身份應運而生。
近年來,虛擬人慢慢撕掉“偶像”“御宅”等標簽。透過今年拜年紀,我們也能直觀感受如今虛擬UP主的豐富性。這主要體現在形象和創作兩大方面:
先說形象。略有熱度的虛擬UP主,基本都有專屬的鮮明人設。比如,古靈精怪的吃貨“小可學妹”、宅家唱歌打游戲的“阿梓”、在異世界唱歌的惡魔“早稻嘰”。
比起“歌姬”“舞姬”這些早年的模糊身份,擁有獨特人設的新一代虛擬UP主形象更加立體,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收獲追捧。這種心理邏輯和造星是一致的。
多元性反映在創作層面,是虛擬UP主覆蓋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已經從音樂延伸至游戲、舞蹈、動畫,甚至是知識領域。拜年紀里以腦洞服人的沃瑪,投遞的B站視頻稿件涉及搞笑、游戲、動畫、美食等眾多題材,堪稱全能型創作者。
數據顯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共有32412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同比增長40%;直播彈幕互動量高達5.6億,同比增長100%;虛擬主播投稿量達到189萬,同比增長50%;虛擬主播稿件播放量高達83億,同比增長70%。
如今的虛擬領域,新面孔驚喜涌現,老前輩加速出圈。拋開初音未來、洛天依兩位初代前輩,泠鳶yousa所代表的第二梯隊也在破圈吸粉的道路上狂飆突進。她不僅登陸東方衛視跨晚,領克、特步等商務合作也拿到手軟。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處于頂尖的少數虛擬人搶占了全部注意力和人民幣。如今隨著行業生態日漸成熟,越來越多中腰部虛擬UP主、虛擬藝人以多樣方式嵌入產業鏈,新的商業模式已經顯現。
虛擬偶像打工中
大家愛拿虛擬偶像和真人偶像做比,二者運營邏輯、粉絲經濟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由此推論,其發展軌跡也會有所重疊。硬糖君做個不一定恰當的聯想,當下虛擬偶像所處的階段,正是鮮肉偶像轉型求生的關鍵時刻。
2014年,歸國四子、楊洋、李易峰等初代鮮肉填補了國內偶像市場的空缺。此后,國內加快造星運動,向市場批量輸送“流量”偶像。但同樣的傳播機制和市場環境下,在如此密集的周期內,粉絲并不需要這么多同質化“新品”。
同樣的,元宇宙概念興起后,大量公司推出虛擬人。但多數產品缺乏技術實力,沒有代表性作品,還急于變現,很難沉淀粉絲。這等場面,大家看幾檔虛擬人選秀就能感受到。
從B站拜年紀也能看出,虛擬人看似風口,但真做起來的還都是有長期主義精神的,都做到了深耕作品和強化互動。
偶像無論虛實,實力始終是硬通貨。登上拜年紀的那些虛擬UP主,都在B站展開過數年的內容輸出和精細運營。2016年,泠鳶yousa就開始在站內投稿,持續分享音樂視頻,原創、翻唱、改編,類型豐富。
她先后投遞的128首音頻里,《流光樂夜》《千里邀月》《新·九九八十一》等優秀代表作,既是其跟核心粉絲互動的紐帶,也是激活潛在受眾的養分。截至發稿,泠鳶yousa已斬獲B站粉絲316.9萬,獲贊1398.2萬次,足見受歡迎程度。
同樣的故事在眾多虛擬UP主身上上演。早稻嘰就因抓住機會窗口,B站粉絲量從十萬漲至三十萬,迅速突破五十萬大關。如此可觀的轉化率,依賴的正是B站提供的穩定互動場域。在此,老粉和虛擬UP主的情感黏性持續加強,新粉則擁有無數試吃機會,培養起追虛擬形象的喜好,慢慢入坑。
虛擬偶像的發展曾普遍面臨一個尷尬問題:內容本身離用戶很近,但內容創作者離用戶太遠。作為整個產業的最上游,虛擬形象的持有者在發展初期為傳播和變現操碎了心。
如今,這道橫亙在商業化道路上的藩籬,正在被B站不斷打破。
B站的獨特優勢不只是給內容兩端提供互動空間,讓創作者和接受者實現共創養成,還在于涉足產業鏈上下游,圍繞內容、合作、商業化、大眾形象構建等所有環節,摸索出一套相對完整且流暢的運轉閉環。
一個優秀的虛擬UP主可以在B站進行創作積累,在粉絲“調教”下成長蛻變,并鼓勵其參與二創和互動,依靠養成感、歸屬感吸粉留存。
在整個過程中,他可以通過直播進行多元內容經營,除了能夠獲得可觀流量、提升IP價值,還可以直接完成變現。虛擬女團A-SOUL的成員珈樂,便已在B站收獲12000艦長成就。
此外,B站還在持續探索虛擬UP主的演出合作、商業變現、評價體系等。以B站百大UP主頒獎為例,泠鳶、hanser、嘉然和多多POI四位虛擬UP主,都在2021年的百大榜單中留下姓名。
科技的發展在模糊虛擬和現實的邊界,虛擬偶像發展成可持續的長線生意,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有人上升,有人下墜,可以肯定的是,要在這頁篇章留下姓名,光有概念和皮囊遠遠不夠,最終還得拼作品。
金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