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知道大家在做胃鏡或者陪同家人朋友做檢查前有沒有注意到,醫生往往讓我們先喝一小瓶藥。這藥嘗起來苦苦澀澀的,親自喝了的人一定知道是干嘛用的,但是旁觀者都會好奇,為啥做檢查前要喝藥?而且為什么即便是做普通胃鏡我們也要2小時候才能吃飯喝水?今天我
不知道大家在做胃鏡或者陪同家人朋友做檢查前有沒有注意到,醫生往往讓我們先喝一小瓶藥。這藥嘗起來苦苦澀澀的,親自喝了的人一定知道是干嘛用的,但是旁觀者都會好奇,為啥做檢查前要喝藥?而且為什么即便是做普通胃鏡我們也要2小時候才能吃飯喝水?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被稀里糊涂喝進嘴的達克羅寧
老話說的好,人的恐懼往往來自于未知。對于胃鏡檢查來說,想象著一根粗細差不多快到1cm的軟體插入嘴中,怎么想都不會舒服吧...不過這種由未知產生的抵抗情緒還只是一方面,如果親眼目睹過別人做胃鏡,遇上一兩個干嘔劇烈的,恐怕這種視覺沖擊來的會更猛烈一些。所以我們常說,做普通胃鏡檢查一般都不會痛,最大的挑戰往往是鏡身刺激咽喉部由喉反射產生的惡心和干嘔。由此看來,如果有一種藥物能夠暫時麻痹自己的喉嚨,讓胃鏡通過順利一些,那可是極好的。
今天要說的這瓶要就起到這個作用,在我們醫院常用的是“鹽酸達克羅寧膠漿”。不同地域不同醫院由于供貨商不同,存在一些差異,不過達克羅寧這幾個字一般是不變的。一句話說明其在胃鏡檢查前應用的主要作用:作為局麻藥放松咽喉部,從而減輕胃鏡通過咽喉部時引起的不適感。
不過由于一般大醫院檢查人數眾多,很多時候負責發藥的護士姐姐們在面對眾多患者時,很少有時間解釋詳細,只能簡單地告知患者:“請喝下去并含在嘴里,含不住了再咽下去(有時候也會給出明確時間)。”都不知道即將咽下去的東西是干嘛的,稀里糊涂地就喝下去了,患者心中難免會犯嘀咕啊。不過相信看了今天這篇文章的大家,就不會再有小問號了。
用法不對,喝了也白喝
在知道達克羅寧膠漿是局部麻醉劑之后,我們還應該了解一下它的用法,否則使用方式不對,就白喝了。
達克羅寧在作為咽喉部局麻劑使用的時候,它的起效時間在2~10分鐘,也就是說(重點來了):如果我們把達克羅寧一飲而盡并且馬上就去做檢查的話,藥效無法及時作用,這藥約等于沒喝。
因為達克羅寧需要接觸粘膜之后通過浸潤作用才能發揮藥效,而且需要2分鐘以上的時間讓它“醞釀”一下,所以“干杯吧朋友”在這里肯定是不適用的。一般用法應該是在口中,尤其是咽喉部(嗓子眼)含服一定時間后再緩慢咽下,10分鐘后再去做檢查,才能真正起到局麻的效果。
所以有時候,排在這一波第一個做的患者,未必就是好運氣。
除了麻醉還有別的好處
不過講到這里,做過胃鏡的朋友們可能會有新的疑問了:那既然達克羅寧是局麻劑,我們含著到了時間吐出來多好,為何還讓我們咽下去呢?這就要提到達克羅寧對胃鏡檢查的另一個有益的作用——祛泡。
如果大家觀察過胃鏡檢查應該有體會,雖然患者盡可能得按照醫生要求空腹8小時以上來檢查了,但是如果不使用祛泡劑,當內鏡進入胃后依然會因為胃粘膜表面有很多氣泡殘留而影響觀察。臨床上常用的祛泡劑有很多種,達克羅寧祛泡的效果其實不如專門的祛泡劑,但是在一般情況下也是夠用了(對胃早癌重點患者,我們往往要加用效果更好的祛泡劑方便觀察)。
綜上,咱們在做胃鏡前喝下的這一小瓶藥主要是為了減輕做胃鏡時咽喉部的不適和方便醫生進鏡(因為咽反射是我們無法自主控制的,所以無痛檢查也需要喝),同時達克羅寧還可以作為祛泡劑減少胃粘膜上的氣泡對檢查的影響,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給醫生提供最佳的檢查環境,讓他專心于發現患者胃中的蛛絲馬跡。
解決另一個小問題
在文章的最后,我們再解答最后的一個問題:為什么普通胃鏡檢查后需要2小時之后才能吃飯喝水呢?細心的朋友們應該也知道答案了,就是因為達克羅寧的藥效一般在2小時后減弱。如果在局麻劑起效期內吃飯喝水,容易引起食材或水嗆入氣管,引起誤吸,這個嚴重起來可是要命的。
其實達克羅寧不光是作為胃鏡檢查的局麻劑使用,它還在其他身體各部位的止痛、局麻檢查和手術中發光發熱。以上就是對于達克羅寧的簡單介紹,吳醫生也打算以后多給大家介紹介紹我們在胃腸健康中常用的藥物,讓大家吃藥吃的心知肚明。
李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