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天氣的越來越冷,“雙12”的銷售硝煙已經散去,目前已經進入12月中旬,廣西的南豐蜜橘也逐步收市,進入收果尾聲。但是,廣西桂林市興安、全州、靈川一帶的蜜橘滯銷,著實讓這個山好水美甲天下的桂林市在全國“火”了一把。只不過,這一次的火,并不是
隨著天氣的越來越冷,“雙12”的銷售硝煙已經散去,目前已經進入12月中旬,廣西的南豐蜜橘也逐步收市,進入收果尾聲。
但是,廣西桂林市興安、全州、靈川一帶的蜜橘滯銷,著實讓這個山好水美甲天下的桂林市在全國“火”了一把。
只不過,這一次的火,并不是因為山水美景,而是因為興安縣蜜橘滯銷收購價低至0.25元1斤、果農不得不忍痛沿路倒地,讓人心痛不已。
南豐蜜橘,因為原產于江西南豐縣而得名。這一秋冬季節上市的柑橘品種,在唐朝時就已經被列為皇室貢品。
最早引進廣西種植南豐蜜橘的,應該算是柳城縣,繁育出來的柳城蜜橘省內外有名。
最近十年來,由于周邊柑橘省區受到黃龍病為害,很多柑橘產區不得不砍掉病樹。而廣西,趁著這一市場空檔乘勢而上發展南豐蜜橘等柑橘產業。
短短幾年間,從蜜橘到茂谷柑,從砂糖橘再到沃柑,到2018年整個廣西柑橘類水果面積超過了700萬畝。
而桂林市,不僅成為廣西的水果第一大市,更成為了廣西柑橘第一市。其中以砂糖橘面積最大,其次就是蜜橘和金橘了。
南豐蜜橘在廣西的種植表現一直比較好,名聲好、品質好、色澤好、上市早,比早期種植的溫州柑更有優勢,也更好吃得多。
但是,為什么今年桂林市興安縣的南豐蜜橘出現滯銷倒地的情況呢?此事件雖然已接近尾聲,桂農通一直在關注著,也思考著個中原因。
第一,屋遇漏風又漏雨,正在上市中的桂林蜜橘遇上了連綿寒雨的鬼天氣。
據了解,桂林市2017年種植南豐蜜桔面積16多萬畝,產量27萬噸左右,主要分布在全州、興安、靈川等縣。其中興安最多,種有近6萬畝(當地報道2018年為8萬多畝),畝產約1噸多。
近幾年,桂林市的南豐蜜橘地頭收購價格一直持續在每斤1元左右。
今年桂林市的南豐蜜橘最早的是全州縣,10月底開始有零星上市散賣。到了11月20日左右,興安等主產區集中上市,均價為每斤1.5元,個別品質優的果園收購價達到每斤2.5元。
誰知天公不作美,從11月中旬開始,桂林興安等地出現持續十天以上的陰雨天氣。
由于持續下雨,樹上的蜜橘逐漸出現了浮皮現象,品相越來越差,品質也慢慢變化。
由于持續下雨,這段時間南豐蜜桔若冒雨采摘,難以進行保鮮貯藏,采購商不愿采購。
由于持續下雨,果農無法及時采摘,又將會錯過最佳采收期。果農真的是進退兩難。
天氣轉晴后,短時間內蜜桔集中上市,外加蜜桔品質下降,價格持續走低。
到11月29日前后,興安等縣不少南豐蜜橘平均收購價格已經由每斤1.0元降到0.6元。
12月4日,聞訊趕來的今日頭條三農合伙人“巧婦9妹”團隊現場調查發現,在銷售壓力最大的興安縣界首鎮一些果園里,以及批發市場里看到的南豐蜜桔,相當一部分蜜橘已經浮皮,果肉縮水嚴重,品質開始變差。
這些浮皮的蜜橘一般個頭小,或是帶有霉斑、局部發酵的殘次品,已經沒有商品價值,收購客商已經不愿再收購。
暫時賣不掉的南豐蜜桔,存放幾天就會發霉,因此出現了部分果農為降低損失直接將被拒收的蜜橘倒在市場及公路兩邊。
柑橘類水果必須在晝夜溫差大的地方,光合作用才更強,積累糖分才更充分,口感才會更好;但如果成熟上市期間遇到寒凍或陰雨,卻成為難銷滯銷的第一因素。
由此看來,南豐蜜橘這種水果雖然好吃,但銷售期間很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
第二,皮薄松殼心太軟,既不耐運也不耐放,成為電商銷售的最大硬傷。
南豐蜜橘皮薄核少,平均果皮厚在0.11厘米,種子1-2粒或無核,汁多少渣,色澤金黃,甜酸適口,營養豐富,風味濃甜。
但這皮薄松軟的優點,在銷得更遠而采用的大貨運輸或電商上,恰恰成了最大的缺點。
桂林這幾個縣這么大面積的南豐蜜橘,如果不運輸到外地,僅靠本地鮮銷是很難消化得完的。
皮薄松殼心太軟的蜜橘,卻受不得長時間的重壓擠壓,傳統的大籮筐裝車運輸已經跟不上形勢,或是拉不運地方。
如果采用電商通過網絡銷售的方式,這么柔軟的蜜橘對快遞物流的暴力裝卸潛規則更是無法適應。
以至于“巧婦9妹”等三農合伙人在12月4日至11日的助力興安銷售蜜橘行動中,不得不將發貨地區設限在長江以南,而且每件只發8斤。
再重或再遠,真不敢發貨了!畢竟,既要幫果農,也要對購買的粉絲負責。
與此同時,受南豐蜜桔遇雨過熟易腐爛的影響,12月初后,外地收購老板數量明顯減少,并借此壓低收購價格。
據12月4日“巧婦9妹”在興安縣市場調查,興安市場上的蜜橘,優果價每斤跌到0.8元,一般的果每斤0.5-0.6元左右,較差的蜜橘只有0.2-0.4元一斤。
第三,生不逢時恨綿綿,前有同類品種沖擊,后有砂糖橘追殺,最容易受到市場擠壓。
南豐蜜橘最大的優勢就是上市相對于砂糖橘早,但這點優勢是有時限性的。
從口感來說,南豐蜜橘的水分并不是很多,有渣,也不是太甜,在柑橘同類品種市場上的競爭力并不強。
南方的柑橘品種十分豐富,進入12月份后,正是各種柑橘陸續上市的旺季。在砂糖橘、茂谷柑、沃柑等柑橘新貴面前,南豐蜜橘如果不能在11月底全部出貨,就已經占不到什么優勢了。
就桂林而言,所出產的南豐蜜橘既要遭受湖南等地量更大更便宜的柑橘沖擊,更要直面12月中下旬陸續上市的砂糖橘的競爭。
同時,目前廣西各地種植的南豐蜜橘,經過十幾二十年的種植,品質逐步在退化,逐步失去了它原有的香氣與味道。相對于砂糖橘來說,化渣不好的南豐蜜橘以前最高賣到5元一斤,現在正常年份也才賣1-2元一斤了。
受今年初廣西砂糖橘價跌的陰影影響,一些果農將吸取上年度惜售到最后賣不出導致虧本的教訓,今年有部分果園將不再依賴蓋膜保鮮技術,在春節前就將果子銷出去,畢竟“到手才是錢”。
而桂林興安這些地方的南豐蜜桔,越到最后,果實浮皮越厲害越難賣,客戶早已經瞄上即將上市的砂糖橘了。
據了解,2018年廣西西林縣的砂糖橘已經于11月19日開市采摘,優果地頭收購價達到4-5元/斤,統果價2.8-4元/斤。其他產區如荔浦、陽朔、靈川、岑溪、昭平、金秀等市縣也開始有少量出貨,陸續采摘上市了。
據預計,每畝南豐蜜橘種植成本4000-5000元,按平均畝產5000-6000斤計(也有部分果園畝產高達8000-10000斤),如果每斤售價0.8元,剛好處于收支平衡點保本。
如此算來,桂林市部分果農在12月份才賣出的蜜橘,虧本已經在所難免。
痛定思痛,廣西的南豐蜜橘路在何方?歡迎留言討論,一起分享您的見解。歡迎關注支持頭條號“桂農通”。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