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是好攝農夫,頭條號:鄉村搜羅社。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引子我養的都是比較普通的下山蘭,為什么不養名貴蘭,或者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藝蘭?原因有二,一是經濟原因,那些太名貴的蘭花真的不適合我
我是好攝農夫,頭條號:鄉村搜羅社。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
引子
我養的都是比較普通的下山蘭,為什么不養名貴蘭,或者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藝蘭?原因有二,一是經濟原因,那些太名貴的蘭花真的不適合我養;二是技術所限,不敢養那些名品,怕養壞了自己交待不了。
前段時間,有朋友與我交流蘭花藝草,所說他花了大價錢引種了幾苗藝蘭。因為自己不熟悉這些蘭種,所以也不能給他任何參考意見。
蘭花藝草
蘭花藝草(葉藝)是指葉片上有不同的顏色,常見有黃色、白色、半透明的水晶色。形狀有點狀、片狀、條紋狀。好像凡是葉片上呈現出不同顏色的蘭葉,大多可以稱之為藝草。
如果你在某個蘭友群稍加交流,就會有朋友說出一大堆的蘭花藝草名字:中透、金邊、虎斑等等。蘭花藝草不可否認具有藝術觀賞性,如果是葉花雙藝的非人工制品(野生蘭花),那么價格就不是普通蘭友所能承受的了。正因為蘭友們的追逐,藝蘭的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這也是它之所以值錢的原因。
蘭花藝草的形成原因,據有關資料講是由于葉片上葉綠素的不均勻,或者是蘭葉在制造和積累葉綠素時出現故障了,致使蘭葉呈現出斑塊。說起來有點像是人類的”白癜瘋“,是由于皮膚病造成的斑塊,但是好像人類并沒有把白癜瘋當作一種美來對待。
藝草也有兩種,一種是常見的蘭花葉藝,這大多可以傳承斑塊花紋。還有一種叫”拉絲藝“,這種藝草的紋路據說與蘭花絕癥的”拜拉絲“紋路非常相似。養這樣的藝草就有一定的風險,因為大多數朋友并沒有接觸過蘭花拉絲病,如果買回來的不是藝而是病,那么麻煩就不僅僅是損失一盆蘭花了。
野生蘭花出”藝“
我在自己的自留山上養了一片野生蘭花,那里是一大片闊葉林,現在已被規劃為生態林。所以橡樹、櫟樹之類的都不會再砍伐,每年落葉積累成厚厚的一層地毯。
今年有一棵野生蕙蘭上蓋了很厚的一層落葉,春天出新芽時就是在落葉下萌出土的。新芽頂著落葉慢慢長高,蘭花新苗的生命力是很強的,它們穿透了落葉。由于落葉比較輕,被穿透以后就一直夾在蘭苗的葉尖上。
經過一春一夏的生長,蘭苗現在大概有20公分高了。當我再次上山去看它們的時候,發現這棵蘭花新苗的葉尖有一段5公分左右的黃斑,像極了傳說中的蘭花藝苗。
可是我是一直觀察它長大的,老苗也從沒有出現過藝草跡象,這幾個新苗明顯是由于被落葉所蓋,長期曬不到陽光所致。而同一苗的其他部位卻可以正常光照,所以其他部位的蘭葉顏色是正常的綠色,這樣就形成更明顯的對比。
從蘭友的角度來看,這棵蘭花確實像是出藝了。但我是一直觀察它的生長情況,所以知道這僅僅是因為,落葉覆蓋了葉尖而造成的黃斑。用負責任的說法就是,這是一棵偽藝蘭。因為它的黃斑不可能傳承到下一代,連本代都不可以持續,只要拾掉落葉讓它曬一段時間的太陽,葉尖黃斑就會變成正常的綠色。
人工可以出藝蘭嗎?
有了這次的經歷,我想既然落葉覆蓋蘭花葉尖,可以產生這樣的效果。那么,如果在葉片上粘貼一些不透光的東西,比如黑紙片之類的材料,阻隔葉片某些部位的光合作用,是否也可以造成蘭花葉片的斑塊呢?
昨天就這件事與幾位資深的蘭友交流,發現他們或多或少都遭遇過偽藝蘭,大多是養了一段時間以后,葉片上的藝就不明顯了,或者干脆沒有了。
當然,沒有親身經歷就沒有發言權。畢竟用人工手段制造蘭花藝草,我并沒有實驗過這只是一種猜測而已,目的是讓蘭友們在選購藝蘭時多一個心眼。從這棵蘭花的葉片黃斑來看,如果方法得當的話,人工制造這樣的蘭葉斑塊并非不可能。
總結:養蘭花,首先是喜歡它,然后借養蘭的過程修養心性。最后等有了一些經驗與心得,還有種植管理技術成熟以后,才可以考慮引種一些比較名貴、奇異的蘭苗。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鄉村搜羅社會一一回答。
何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