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可能很多人都無法想象在一個沒有微信、沒有抖音也沒有網購的社會中,人們是如何聯系對方和開展娛樂生活的。但在20年前,我們的父輩就生活在這么一個看似有些貧瘠卻又處處充滿快樂的日子,借著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妨讓我們一起回到過去,看看當年我們的父母都
可能很多人都無法想象在一個沒有微信、沒有抖音也沒有網購的社會中,人們是如何聯系對方和開展娛樂生活的。
但在20年前,我們的父輩就生活在這么一個看似有些貧瘠卻又處處充滿快樂的日子,借著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妨讓我們一起回到過去,看看當年我們的父母都在使用什么樣的數碼產品,二十年后這些產品又是否依舊存留于世或是已經被我們這一代人逐漸遺忘了呢?
手機界的真傳奇——諾基亞
不管在座的讀者是90后也好,還是00后也罷,諾基亞絕對都是你們的童年記憶之一,在那個智能手機還未萌芽的年代,諾基亞憑借過硬的質量、不錯的外觀俘獲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和錢包。雖然當年三星和摩托羅拉的表現也還算不錯,但在真正的王者諾基亞面前,它們也僅僅算得上小弟。
圖片來源:Unsplash無版權圖庫
想要在諾基亞的茫茫機海中選出一臺極具代表性的機型并不容易,但對于我來說,諾基亞1110和諾基亞5230絕對是我的童年回憶之一。在我剛剛記事時就記得父親使用的是這臺諾基亞1110,1.8英寸的單色屏、分辨率為96×65像素,擁有內置震動,可換外殼,內置天線,時鐘,情景模式,通訊錄分組管理,備忘錄內置850mAh鋰電池,完全充滿需要三個小時;根據諾基亞官方給出的數據連續待機時間最長可以達到400小時。
或許從現在看來,這已經難以被稱作是手機了,但在那個手機剛在大陸流行起來的年代,能夠買得起一臺諾基亞手機的家庭經濟狀況都不會太差、它的經典程度不必多言,銷量足以證明一切,在諾基亞1100整個生命史中,累計共售出超過2.5億臺,這個記錄只有iPhone 6系列能夠與之持平。
圖片來源:Unsplash無版權圖庫
諾基亞5230同樣是當年的“街機”之一,雖然它發布時智能手機已經初具規模,iPhone、HTC的先后出世預示著諾基亞的王朝即將結束,但這并不影響它成為當時不少讀者父親的首選產品之一。
諾基亞5230是諾基亞旗下第三款支持觸控的“智能”手機。屏幕配置了一塊3.2英寸,1600萬色,360×640像素的觸控屏幕,內置一顆200萬像素的攝像頭,分辨率最大支持1600x1200像素的照片。
它搭載了最新的塞班S60第五版操作系統、WCDMA的3G網絡以及ARM 11架構處理器,能夠運行不少第三方軟件,例如騰訊QQ、QQ空間以及各種各樣的JAVA小游戲。
如今,功能機的時代已經過去,智能手機的出現徹底取代了它,諾基亞也因為跟不上時代等種種原因逐漸被市場和我們所遺忘,但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出現讓無數人用上了手機,哪怕是想聯系千里之外的家人和朋友也沒有那么困難了。
時代的眼淚——萬能充
既然提到了諾基亞,那就不得不提到萬能充這個神奇的東西了,顧名思義,萬能充就是什么都能充,只要你的手機電池是可拆卸的,就可以徹底拋棄自帶的充電器使用它來給手機供電。
當時手機廠商們用的大多數還都是自行可拆卸式電池,所以很多人買一個手機都會多準備一兩塊電池,這個電池沒電了直接換上另一塊電池就能滿血復活,這個“充電速度”可比現在的什么120W、150W快多了。
雷科技攝制,禁止侵權
根據有市場調查機構粗略的統計,光是中國地區,在2013年一年就賣出去了約3.7億個萬能充,幾乎做到了人手一個。
不過隨著手機廠商們開始注重機身的一體性,可拆卸電池的手機越來越少,讓萬能充的市場需求極速下降,再加上后來手機廠商們發明出更快的充電技術,能夠讓手機快速回血,萬能充便因此徹底淡出了我們的視野。
回憶收集者——數碼相機
當時的手機可不像現在這樣隨手就能拍出不錯的照片和視頻,能拍個照片就不錯了,想要更好的畫質就必須得用上數碼相機。在數碼相機未徹底流行起來的那個年代,起步價好幾萬的相機是一般人根本不敢去考慮的產品,大部分人都是選擇花錢到鎮上的小相館里給家里人來一張全家福,然后再把一張一張的全家福掛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
但隨著數碼卡片機的流行,將相機的價格下拉到了一個較為親民的水平,它的出現真正讓大眾可以用圖片記錄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煞有介事的拿上一個相機拍上幾張非常正經的照片。能隨時記錄自己的點滴生活,何嘗又不是一種幸福呢?
最重要的是,數碼卡片機讓用戶省去了等待洗照片的時間,基本按一下快門就能在電子屏幕上看到相關畫面,雖說它的保存難度要比沖印出來的照片更大,但依舊無法阻止它在大陸地區流行。
圖源:veer圖庫,已取得授權
而它的結局和前面提到的幾款產品幾乎一致,隨著智能手機在影像方面的表現越來越強,卡片機的銷量大幅下滑。畢竟卡片機的用戶群對成像質量本就沒太高的要求,尤其對“數碼白癡”——女性用戶而言,什么是感光元器件、什么叫廣角,都不在關心范圍內,一臺操作簡單,拍攝效果還不錯的智能手機更容易俘獲用戶的芳心。
有意思的是,近期有不少女性用戶又重新盯上了這些老古董,她們認為這些卡片機能夠拍出更加復古的照片,二手卡片機的價格也隨之上漲,只是它的地位已經淪落成了娛樂工具。
合家歡樂必備神器——影碟機
影碟機叫做VCD/DVD/DVCD機,第一臺VCD是中國在1993年9月份發明的,VCD的問世,徹底改變了當年影音市場的格局。它可以播放光盤上的音視頻數據,看電影、看歌曲MV都用它,港臺電影和音樂專輯當年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VCD光盤。
在VCD流行的那個年代,集市上導出都是售賣光盤的小販,只需要花上幾塊錢就能買一張刻有盜版電影或是影視劇的光盤。畢竟當時的電視還不像如今這樣智能,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去搜索相關的影視資料,想要看到電視上沒有播過的內容,也就只能去買一張一張的光碟回家播放觀看。
當時的 VCD 機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唱卡拉 OK。我們手里的這臺新科 VCD 就有兩個麥克風插口,上面密密麻麻的數字按鍵,正是為了方便選曲,有條件的家庭還會再連上一套音響設備,在家里盡情嗨唱。當時火遍全國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中,也有一集插入了萬燕 VCD 的植入廣告,對,就是造出世界上第一臺 VCD 的那個品牌。
圖源:veer圖庫,已取得授權
在之后的幾年時間里,VCD 逐漸被更高畫質的 DVD 所取代。它能夠支持多語言、外掛字幕、片段播放,并且壓縮率更高,正版 DVD 被很多人電影愛好者作為收藏之用。DVD 機的價格也降到了大多數家庭都能夠承受的范圍,并且體積更小,更加時尚。
現在回頭看,VCD、DVD 的黃金年代不過短短十年左右,但它卻是很多中國消費者邁向數字信息時代的開端。隨著高清電視機、家用電腦、手機的普及,數字光盤逐漸被淘汰,退出歷史舞臺。而我們對于影像時代的記憶,也永遠被刻錄在那一張張光盤上。
其實當年我們的父輩還有很多既實用又流行的電子產品,例如錄音機、隨身聽等,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產品也伴隨著父輩們的青春永遠停留在了過去。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讓父親能夠回到過去,但我們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至于如何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關心父親,就得看讀者們各自的想法了。
丁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