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馬上就要過年了。給孩子的壓歲錢,你都準備好了嗎?你準備給孩子包多少呢?有人統計了一張“壓歲錢全國地圖”后發現,除了廣東省的壓歲錢水平在50元,其他各個地區的壓歲錢水平都不低,基本都在500元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達到了上萬元。給孩子包壓歲錢,其
馬上就要過年了。給孩子的壓歲錢,你都準備好了嗎?你準備給孩子包多少呢?
有人統計了一張“壓歲錢全國地圖”后發現,除了廣東省的壓歲錢水平在50元,其他各個地區的壓歲錢水平都不低,基本都在500元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達到了上萬元。
給孩子包壓歲錢,其實特別折磨人。
不要小看紅包的金額,給多了自己覺得吃虧不舒服,給少了對方不高興可能影響以后的關系,特別是一個不小心,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尷尬和誤會。
瑤瑤媽媽去年就遇到了這種情況,瑤瑤媽有兩個娃,去年一個親戚給瑤瑤姐妹倆包紅包,竟然每個人給包了250元,瑤瑤媽媽特別生氣,和老公抱怨“他給少點也行啊,非要給250,這是罵孩子嗎?”
實際上,大家給孩子包壓歲錢,大部分人都沒有在意過具體的數字,一般都是比對方多50、100或者是和對方一樣多。
瑤瑤家的這位親戚就是因為瑤瑤媽媽給孩子包了500元,所以回禮的時候就一人給了250。然而好心辦壞事,250元和罵人的話一樣了,怪不得瑤瑤媽媽這么不開心。
近年來,壓歲錢不僅僅帶著一份吉祥寓意,也慢慢地變成了一種社交的重要工具。怎么給,給多少都變得非常講究。
所以,這些給壓歲錢的“忌諱”,你一定要知道。
一忌:壓歲錢的金額犯忌諱
在不少地方,對有一些數字是有忌諱的,如果紅包用了這個數字,很容易引起對方的不滿。比如像瑤瑤的這位親戚給了一個孩子“250”,音同罵人,怪不得人家收了錢還那么生氣。
在絕大部分地區的習俗中,雙為喜,單為喪,包單數,會讓對方覺得非常晦氣,引發不滿,
包紅包,一定先搞清楚當地的數字禁忌。比如有的地方不喜歡“4”、“3”、“7”等數字,那么包紅包的時候,要避免,免得鬧尷尬惹得都不開心。
一般來說,給紅包,要比對方多一點或者是一樣多即可。但是如果經濟比較困難,紅包壓力比較大,還是要選擇量力而行,切不可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圍,反而讓自己過年不開心。
二忌:“區別對待”的紅包
如果孩子比較多的場合,各位一定要注意,不要發“有區別”的紅包。
有的孩子會當場拆紅包,還有的孩子會互相打聽金額,一旦發現差別太大,場面也會比較尷尬。
所以即使場合中有和自己關系非常好的親戚朋友,只要是孩子多的場合發紅包,一定要保證金額一致,避免得罪人。
三忌:使用舊錢
一到年底,銀行就會有很多人排隊換新幣,就是為了給孩子發紅包!
發新幣,一是有“辭舊迎新”的含義,二是對方拿到嶄新的錢,心情也會變得更好。
所以給孩子準備壓歲錢,盡量提前去換新幣,如果沒有,也不要用破舊,有污漬的舊錢給對方。
四忌:使用錯誤的紅包封
有的人不講究,隨手拿個紅包就包給孩子了。結果呢,有的上面寫著“百年好合”、有的是“壽”或者“喜”、有的是“喬遷之喜”等等。這就太尷尬了。
特別是有的長輩會拿舊的紅包封包給對方,實話實說,別人拿到了心里也會有幾分別扭。
一包紅包封也就幾塊錢,而且現在市面上的樣式多,種類新穎,買幾個好看的給孩子,對方光看著紅包封都能很開心。
五忌:背著大人給發紅包
有的人背后給孩子紅包,結果呢孩子偷偷花了不告訴家長,對方還以為你小氣摳門不給孩子發紅包,對你心存芥蒂,這也太不劃算了。
發紅包,一定放在明面上,要當著對方家長的面給。
實際上,壓歲錢,就是一種儀式感,是為了給孩子討個吉利。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金額越來越大,壓歲錢漸漸地多出了一點社交的味道。那么我們每個人在給出紅包的時候,就更要多了解發紅包的禮儀和禁忌,免得花了錢還被埋怨,得不償失。
李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