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竹編作為一項非常悠久的民間手藝,曾經和很多人密不可分。到現在,雖然漸漸地沒落了,但是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歡,只是越來越缺少專業的教程和講解。一件竹編從破篾到成品,一般要經過十幾至三十幾道工序。今天小愛同學就和大家講解這些工序。做一件竹編
竹編作為一項非常悠久的民間手藝,曾經和很多人密不可分。到現在,雖然漸漸地沒落了,但是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歡,只是越來越缺少專業的教程和講解。
一件竹編從破篾到成品,一般要經過十幾至三十幾道工序。今天小愛同學就和大家講解這些工序。做一件竹編通常要經過:破篾、染色、編織、裝提手等工序。以及圖解9大編織方法,7大收口編織方法。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去認識。
第一步:破篾
這一步的主要工序有有:分篾、分層、過劍門刀、刮青、蒸煮、過圓刀
1、劈篾——用一把竹刀把竹子逐漸對半等分,就劈成了一根一根可用的篾絲。(篾絲常用的規格有一毫米、兩毫米、三毫米、五毫米)
2、過劍門刀——保證竹篾寬度一致的秘訣。
3、刮青、過圓刀——刮青是保證竹絲均勻光滑的關鍵步驟。圓刀可以圓掉篾絲的棱角、摸起來不圓潤光滑不傷手。一根竹篾通常要三道四次才能夠有綢緞般的光澤和絲滑。
第二步:染色,碳化,防蟲蛀
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性使用。染色后正在晾曬的竹絲。
第三步:編織
竹篾加工好之后就要根據所編器物的情況運用不同的編織手法編織。編織技法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演變出了上百種技法。但是從大類上來講分為:平面編、立體編、經緯編。平面編織是立體編的基礎,其它技法都是在這兩種技法的基礎上變化而來。
4、安裝器物的提手、圈口和纏藤
以上就是大致的過程,下面我們就一起結合圖文來認識這些竹編的工具和編法。
竹編工具
1.竹刀(又名篾刀):刀我25厘米、刀背厚1.5厘米、刀柄長10厘米。用于剖竹、啟條、2劈篾、劈絲等。
2.劍門:有同樣大小兩把,每把全長14厘米。用于抽篾、抽絲等。
3.竹鋸、小鋸:竹鋸長55厘米,鋸齒寬0.3厘米,用于鋸竹、鋸料等。
4.一字刨:刨刀長15厘米,柄長24厘米。用于刨夾料、環料等。
5.尖頭銼、平頭銼:尖頭銼長27厘米,平頭銼長30厘米,用于銼夾料、環料等。
6.篾千:篾千有大小規格數種,大號的長21厘米、寬0.8~1厘米;中號的長20厘米、寬0.4~0.6厘米;小號的長19厘米、寬0.2厘米。用于編篾絲、插經、穿藤、彈花等。
7.鉆桿:鉆桿的長50厘米、鉆長6厘米、壓板長28厘米、重錘直徑10厘米。對于竹編裝配、串絲等鉆洞、銷釘之用。
8.刮刀:三角鐵形狀,彎轉處成直角。刮刀長23.5厘米。用于刮篾、刮絲等。
9.竹鑿:竹鑿長12厘米,用于剖竹。
10.線規:量篾絲和粗細、篾子的厚薄之用。
11.木圓規:木圓規長29~35厘米,對編織竹編底板、里板畫圓之用。
12.內卡、外卡:內卡長21厘米,外卡長25.5厘米。對量竹編產品的內、外圓與口徑的大小之用。
9大竹編基本編法
中國竹編雖然傳承數千年,但是沒有過多的資料記載,文字教程也是極其稀少,以下9大竹編基本編法,帶你走進竹編藝術的“殿堂”
一、一挑一編法:
先將經材排列好,緯材以1/1編織法,一條竹篾在上,一條竹篾在下的交織,編法極為簡單而易學。如圖1。可演變成各 式如4/4編法,如圖2,及兩一相間編法,圖3;或3/3,2/2編法。
二、斜紋編法
此編法是當橫的緯材第二條穿織時,必須間隔直的一條 ,依二上二下穿織,第三條再依間隔一條,于緯材方面呈步階式的排列,如圖(四)。除挑二壓二方式也可采3/3,4/4的編織方式,圖(五)、圖(六)。
三、回字形編法
圖(七)、(八)、(九)、(十)皆為斜紋編法的應用。圖(十)四方形底起編法,是以中心為主,以壓三挑三法圖案做上下左右對稱。(實作篇—采果藍)
四、梯形編法
經材排列好備用,第一條緯材以六上二下編織,第二條用五上三下,第三條緯材以四上四下,第四以三上五下,第五以六上二下編織,即成梯形步階式圖案,以五條緯材為單位,依序增加編成,如圖(十一)。
五、三角孔編法
是以三條篾起編,第一條在底,第二條在中央,第三條在上交叉散開 ,而且角度相
等;第二次再以六條竹篾,分別穿插,而后依次逐漸增加。圖(十二)
六、雙重三角形編法
以六條竹蔑起編,而后增加六條,了解竹蔑之間的構成關系后,逐漸增加,如圖(十三)。
七、六角孔編法
此法系以三條竹篾起頭,再以三條竹篾織成六角孔,以后分別以六條逐漸增加。圖(十四)。(實作篇—字紙籠)
八、圓口編織法
先以四條竹蔑為一單位,依序如圖(十五)重迭散開,再增加四條,并注意其如何交織,理出道理后,逐漸增加,如圖(十六)。此乃難度較高的編法。
九、菊底編法
八條竹蔑以中心點為主,排成放射狀,如菊形;再以蔑絲做一上一下繞圓編織,注意!于第二圈開始處,先做一次二上于第一、二竹蔑之上,而后再做一上一下繞編,第三圈開始是在第二、三竹蔑處做二上,依此類推。如圖(十七)
7類竹編收口編制方法
圖(一)
一、圖(一)是經材往右下折,并將多余剩材剪去,但是此收編法不堅固,應從圖(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六)中選其一搭配,做收編。
圖(二)
二、圖(二)外圈右上斜的竹蔑往內、右下折,并剪去剩材及內圈竹蔑,并必須搭配圖(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其中之一收編法,才能更堅固美觀。
圖(三)
三、圖(三)外圈右上斜竹蔑往中間、右下折,而后剪去剩材及內圈竹蔑,必須搭配圖(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其中之一收編法,才能更堅固美觀。
圖(四)
四、圖(四)以二右上斜外圈竹蔑,采壓二挑二方式,向下折入,并剪去剩材。必須搭配圖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其中之一收編法,才能更堅固美觀
五、于收口處,加入一個與編物口同大小的竹框,再依圖(五)、(六)的方式收編。
六、于收口處加入一個與編物口同大小的竹框,使右上斜竹蔑呈壓二狀,如圖(七),再依圖(八)的方式收編,完成如圖(九)。
七、在收口處加入內、外兩竹框,夾著編物,可以利用藤皮、細藤心,來做收編。下列六種方法供參考:
這些看似普通的竹編,蘊含著祖祖輩輩的經驗和智慧,現在大城市里已經越來越見不到這些竹編作品,甚至很多小孩都沒見過,如今,農村還依然保持使用著!其實,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最終不曾改變的是,竹編一直在圍繞著我們的生活,從未離開,而且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
也希望竹編工藝,被越來越多的手藝人改變,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今天為大家分享就到這了。圖片和資料整理互聯網,如有不實,歡迎指出,分享大家學習使用,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關注@我愛DIY,每天分享生活好玩資訊,創意,手工DIY教程。歡迎大家薦稿和投稿,一起分享學習進步。做個愛生活愛動手的手工達人。
高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