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我們一起跟著老煙標一起來說說許昌卷煙廠。許昌,云煙崛起前的“煙葉王國”。在上世紀60年代云煙崛起之前,中國的煙草市場上,“言煙葉必稱河南”,老人家的一句話讓許昌作為“煙葉王國”聞名天下。在聊許昌卷煙廠之前,我們有必要簡單聊聊許昌的煙草
今天,我們一起跟著老煙標一起來說說許昌卷煙廠。
許昌,云煙崛起前的“煙葉王國”。
在上世紀60年代云煙崛起之前,中國的煙草市場上,“言煙葉必稱河南”,老人家的一句話讓許昌作為“煙葉王國”聞名天下。在聊許昌卷煙廠之前,我們有必要簡單聊聊許昌的煙草種植史。
許昌的曬煙,是從湖北經鄧州傳入的。明末清初,曬煙經鄧州傳至禹州、郟縣、襄城等地種植,并迅速向長葛、許州等地傳播。到了清朝同治年間,許州曬煙已經成為了河南八大農產品之一。1904年京漢鐵路通車后,許昌成為了許昌煙區煙產品的集散地。
1902年,英美煙草公司成立后,積極在華推銷卷煙。為了獲得穩定高質的本土煙絲,英美煙草公司派人在中國十余省進行曬煙種植和土壤調查。在調查報告中,他們認定“(河南)是中國生產最好煙葉的地方”。1913年,英美煙草公司在許昌襄城潁橋鎮試種美國烤煙成功,并迅速向周邊推廣。到了20世紀20年代,許昌煙區成為了和山東青州、安徽鳳陽并稱的全國三大烤煙種植生產基地之一。
優質的原料資源推動了許昌卷煙工業的發展。1917年和1920年,英美煙草公司和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先后在許昌開設卷煙工廠,許昌優質煙葉制成的卷煙行銷全國。1923年,河南長垣人王節亭在許昌興隆街創辦了河南省第一家手工卷煙作坊,開始與兩大公司爭奪本地市場。到了1950年底,許昌全區共有煙廠240家,月產卷煙4800余箱,許昌卷煙工業進入全面發展時期。
接下來我們正式說說許昌卷煙廠,許昌卷煙廠的前身是1949年2月創辦的許昌泰興煙廠。1964年前后,在原泰興煙廠的基礎上,另外八家煙廠先后并入,正式成為了后來的許昌卷煙廠。
追本溯源,許昌卷煙廠的前身——泰興煙廠
1948年10月,許昌豫昌祥商店成立,在中原煙草管理局指導下兼營煙葉購銷。1949年1月3日,“豫昌祥”將煙葉購銷業務整體下放,成立了新的公營泰豐煙草公司。1949年2月18日,公營泰豐煙草公司與瀕臨倒閉的許昌私營興亞煙廠合股經營,成立“公私合營許昌泰興煙廠”。泰興煙廠是當時許昌唯一一家公私合營企業,主要生產“幸福”、“全勝”、“長征”等牌號卷煙,廠址就設在原來的興亞煙廠。
1949年10月,泰興煙廠公私分家,私方撤股,公方重組“公營泰興煙廠”,廠址遷往許昌北九曲街。
幸福(公營泰興煙廠出品)
1953年2月10日,經主管部門批準,泰興煙廠企業性質由公營改為地方國營,正式更名“河南省許昌地方國營泰興煙廠”。同年5月7日,泰興煙廠由北九曲街遷入許昌城西新廠,也就是今天的許昌卷煙廠廠址。
1954年4月1日,河南省地方國營泰興煙廠正式更名為“河南省地方國營許昌煙廠”,并與次年7月29日,更名為“地方國營許昌煙廠”。隨后,進入了數年的煙廠合并期。
從1949年到1954年,煙廠主要生產牌號為:幸福、金駝、長征、國光、全勝、坦克紅等。
1956年,合并的開始(商水新華煙廠、禹縣大喜煙廠、周口振興煙廠并入)
商水新華煙廠,1950年9月由商水縣供銷社籌資創辦的集體性質煙廠,有卷煙機1臺,職工約50人,主要生產“拖拉機”、“金牛”兩個牌號。1955年,新華煙廠部分職工并入“地方國營周口振興煙廠”。1956年3月,新華煙廠正式停辦,剩余職工并入許昌煙廠。
禹縣大喜煙廠,前身是創辦于1943年的“義生煙廠”。1947年該廠收歸公有,1953年更名為“地方國營大喜煙廠”,有卷煙機7臺,最高年產量2268箱。主要生產牌號為“大喜”、“柏寨”等。1956年4月,大喜煙廠攜資整體并入許昌煙廠。
周口振興煙廠,前身是1949年秋成立的“周口公營振興煙草公司”,1953年更名為“地方國營周口振興煙廠”。1955年,在接收了原商水新華煙廠部分職工后,振興煙廠職工約有70人,小型卷煙機3臺。主要生產牌號為:“工農”、“航運”、“錦旗”等。1956年4月,周口振興煙廠整體并入許昌煙廠。
三大煙廠并入以后,許昌煙廠職工人數增至375人,卷煙機增至17臺。
1958年,許昌裕大煙廠的并入
許昌裕大煙廠本身就是由7家煙廠歷經3次合并重組才形成的,它的并入使得許昌煙廠職工總數一下子突破了千人大關。
裕大煙廠的第一次合并
裕大煙廠的前身,是許昌的“私營裕生煙廠”和“私營天興煙廠”合并而來的“公私合營裕興煙廠”。私營裕生煙廠1941年創辦于鄢陵,1947年遷至許昌東大街。創廠之初有小型卷煙機3臺,職工多達200人,主要生產牌號有“金錢”、“五福”、“耕牛”等。天興煙廠創辦于1938年,初名“怡昌煙廠”,1948年遷至許昌東大街。該廠有小型卷煙機2臺,職工90余人。1951年12月,裕生煙廠和天興煙廠合并重組為新的“裕興煙廠”。1955年6月,裕興煙廠更名為“公私合營裕興煙廠”。
裕大煙廠的第二次合并
裕大煙廠的第二次合并發生在1956年1月,公私合營裕興煙廠、私營大新煙廠、私營大德煙廠三家煙廠合并,組建成立“公私合營裕大煙廠”。
私營大新煙廠成立于1944年,主要生產牌號有“金飛魚”、“雞尾酒”、“建國”、“飛馬”等。
私營大德煙廠1947年由魯山縣城西關遷至許昌天平街,主要生產牌號有“飛來福”、“大德”、“獅球”等。
裕大煙廠的第三次合并
從1956年4月到1957年2月,先后有鼎豐煙廠、豫昌煙廠和大眾煙廠三家煙廠并入裕大煙廠。
鼎豐煙廠,創辦于1941年,1955年11月實現公私合營,1956年4月并入裕大煙廠。
豫昌煙廠,由私營“原信煙廠”和私營“祥昌煙廠”合并而成,廠址在襄城縣北關。1955年豫昌煙廠實現公私合營,1956年9月并入裕大煙廠。
大眾煙廠,1947年創辦于郟縣,1949年轉為私營。1953年,私營“恒大煙廠”、“聚成煙廠”并入,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1957年2月,大眾煙廠整體并入裕大煙廠。
經歷三次合并后,公私合營裕大煙廠擁有小型卷煙機7臺,職工284人,成為許昌規模較大的卷煙生產企業之一。主要生產牌號有“金錢”、“獅球”、“五福”、“金飛魚”等。
1958年5月26日,“公私合營裕大煙廠”和“地方國營許昌煙廠”被批準合并。7月1日,合并完成,廠名仍為“地方國營許昌煙廠”。
1963年3月,扶溝豫東煙廠并入
1954年10月,公私合營裕記煙廠(1947年5月創辦)和公私合營興業煙廠合并組建為“公私合營豫東煙廠”,主要生產牌號有“加油干”等。
1956年1月,私營“扶溝縣利豐煙廠”和“中興煙廠”并入豫東煙廠,合并后更名為“公私合營扶溝裕東煙廠”。主要生產牌號有“新扶溝”、“加油干”等。
1958年,豫東煙廠企業性質改為地方國營,稱“地方國營扶溝豫東煙廠”。1963年3月,豫東煙廠整體并入許昌煙廠。
華豐煙廠,1959年和1963年的兩次并入
“許昌縣華豐煙廠”。1956年1月由私營“德華煙廠”和“福豐仁記煙廠”合并而成。許昌縣私營德華煙廠,1949年2月建廠,有小型卷煙機3臺,工人105人,主要生產牌號有“紅金魚”、“國友”等。私營福豐仁記煙廠于1949年4月創廠,有小型卷煙機1臺,工人51人。
1956年1月兩家煙廠合并后,實行公私合營,成立“公私合營許昌縣華豐煙廠”,主要生產牌號有“鋼帥”、“白駒”等。1958年,華豐煙廠企業性質改變,更名為“地方國營許昌縣華豐煙廠”。
1959年,華豐煙廠并入許昌煙廠,1961年又重新分出復設華豐煙廠。1963年9月,華豐煙廠停業,再次并入許昌煙廠。
1963年2月,鄢陵宏大煙廠的并入
鄢陵宏大煙廠,由“鄢陵宏大合營煙廠”和“鄢陵永大義記煙廠”合并而成。1949年上下半年,鄢陵縣分別建了“大中煙廠”和“宏興煙廠”。1951年9月,兩廠合并為“鄢陵宏大合營煙廠”,主要生產牌號:“民樂”、“雙牛”等。
同年,鄢陵縣永興煙廠和大中煙廠分廠聯營,組建“鄢陵永大聯營煙廠”。1952年11月,義記煙廠與永大聯營煙廠聯營組建“鄢陵永大義記煙廠”。主要生產牌號有“陵塔”、“永大門”等。
1954年,宏大合營煙廠和永大義記煙廠合并為“鄢陵宏大煙廠”。1956年1月,宏大煙廠實行公私合營,更名為“公私合營鄢陵宏大煙廠”。1959年10月,更名為“地方國營鄢陵宏大煙廠”。1963年1月,宏大煙廠停產,2月設備和部分人員并入許昌煙廠。
駐馬店卷煙廠與許昌卷煙廠的分分合合
1949年駐馬店解放后,私營“華大煙廠”收歸國有,更名為“公營利華煙廠”。1951年到1952年,西平元泰煙廠、潢川華昌煙廠、潢川裕華煙廠先后并入利華煙廠。
1953年,公營利華煙廠更名為“地方國營駐馬店煙廠”。1957年1-4月,信陽強華煙廠和西平大興煙廠先后并入駐馬店煙廠。1964年1月,煙廠更名為“國營駐馬店煙廠”。1965年9月,根據中國煙草工業公司的指示,“國營駐馬店卷煙廠”整體并入許昌卷煙廠。1969年10月,原“國營駐馬店卷煙廠”職工回到駐馬店重新設廠,成立新的駐馬店卷煙廠。2003年7月,駐馬店卷煙廠與許昌卷煙廠再度合并,組建新的許昌卷煙總廠。
1964年1月,“地方國營許昌煙廠”更名為“國營許昌卷煙廠”,隸屬中國煙草工業公司鄭州分公司。從1954年到1964年,許昌煙廠研制出建新、經濟、精藝、許昌4個牌號,淘汰了長征、全勝、坦克紅、國光4個牌號,保留了合并而來的大喜、柏寨、金旗、航運、金錢、五福、獅球、平頂山、金飛魚、大前門等10個牌號。
“金旗”,最初為周口振興煙廠的“錦旗”牌,歸入許昌煙廠后更名為“金旗”。1967年后,“金旗”牌號改為“永紅”牌,后改為“公字”牌。
許昌卷煙廠的“大前門”煙標,是裕大煙廠并入后保留下來的,原商標由許昌大德煙廠1948年1月注冊。1971年,許昌卷煙廠恢復生產一度停產的乙級“大前門”。1983年,國家針對“大前門”亂象開始整治,許昌卷煙廠在上海卷煙廠監制下仍可使用“大前門”,直至1993年最終停產。
1976年,許昌卷煙廠共生產中原、大前門、紅藝、許昌、梅花、公字、建新、長纓、經濟9個牌號。
1977年,甲級華參問世;1978年,迎賓、秋月問世;1979年,紅蓮、冰山研制成功正式投產。截止1985年,許昌卷煙廠產品涵蓋甲乙丙丁戊五個等級,其中:
甲級——許昌、中原、游中原、雙獅、華參;
乙級——中原、遠方、858、大前門、紅藝;
丙級——許昌、雅樂、梅花;
丁級——銀鷺
戊級——雙桔、雪虎。
此外,在此期間,許昌卷煙廠還推出了北斗、檀香、春秋樓、文峰等牌號。
注:本文所涉及煙標牌號截止時間為1985年,所以未提及“帝豪”、“華英”、“老炮臺”、“金鳥”等后期著名牌號。
王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