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注:“飛天茅臺”即大家習慣說的“茅臺酒”,專業名是“大曲醬香酒”01酒友們的“靈魂拷問”“你們茅臺人太狠了,聽說5斤糧食就能釀1斤酒,其中5塊錢1斤的赤水河小紅糧也才2.5斤,其他2.5斤是小麥做的大曲;為什麼你的醬香酒賣我這麼貴?”這是茅
注:“飛天茅臺”即大家習慣說的“茅臺酒”,專業名是“大曲醬香酒”
01 酒友們的“靈魂拷問”
“你們茅臺人太狠了,聽說5斤糧食就能釀1斤酒,其中5塊錢1斤的赤水河小紅糧也才2.5斤,其他2.5斤是小麥做的大曲;為什麼你的醬香酒賣我這麼貴?”這是茅臺鎮釀酒人最不愿意聽到的問題,“茅臺人”注視著“上帝們”那極認真的眼神,趕緊掏出個計算器,把人工、水電、、、一算,不小心算出來比上市公司“飛天股份”公布的茅臺酒生產成本還要高!
這時客戶更生氣了,“飛天茅臺那可是有歷史,有文化的“曾經國酒”,你們算啥,能比嗎”?這時候,地處偏僻不善言辭的茅臺鎮釀酒人一般不跟你聊了,各種辦法打發你走人,或介紹點“竄酒”給你算了,心里已經把你歸類為“醬酒盲”。
其實了解生產管理的人都清楚,相同工藝,規模越大企業生產成本反而越低。茅臺鎮小廠的傳統工藝大曲醬香酒生產成本高過“飛天茅臺”非常正常!
02 幾乎沒有酒友會問多少斤葡萄釀一斤“法國干邑白蘭地”
同樣,也沒人會問這瓶“威士忌”用了多少斤麥芽,更不會去算麥芽才多少錢一斤。與法國干邑白蘭地、蘇格蘭威士忌同為世界三大蒸餾酒的貴州茅臺鎮大曲醬香酒為什麼常常會如此尷尬呢?
估計是中國白酒行業嚴重信息不對稱所造成。很多人對釀酒的記憶仍停留在小時候老家的“苞谷酒”、“米酒”場景;不了解在云貴高原的山溝溝里竟然殘留著一支獨步酒林的大曲醬香酒。其釀造工藝復雜到原物料成本幾乎可以忽略,每個工藝環節需要長期訓練的“工匠”注入心血,成本無法量化:跟優質威士忌、人頭馬一樣:是有著工匠精神的手工藝產品!
信息發達的西歐國家,以及他們行業高度透明與規范的商業環境,對于手工藝人及產品有著高度尊重,不會有人問這種問題。我們酒友很多文化自信就有待提升,不太好意思問老外;到了茅臺鎮聽到帶有濃重“醬香”口音山里人,就不“客氣”了,必須把用了多少斤糧都要問清楚!!!
03 更沒有人會問一克拉鉆石用了多少碳
上過初中化學的朋友都知道,鉆石是由碳在高壓高溫下形成;可他們身價天壤之別,一顆鉆石可以買一車皮煤炭。除了高難度的生產要求你家里燒不出來(據說現代科技可以做人造鉆石了,但AI還釀不出茅臺酒來)外;鉆石還帶著“一顆永留傳”的情感!其實,優質醬香酒不但可讓你微醺,打開你的思維,還能直接給你的人脈添彩與情感升華。
生意人稱之為優質稀缺產品的附加“價值”!當然,市場上的“工業化白酒”跟玻璃做的鉆石一樣,價值不高!
04 傳統工藝大曲醬香酒是唯一可以品嘗的藝術品
筆者聽過醬香酒里的泰斗季克良老先生的課,他說:“世界上的藝術品很多,有書法、繪畫、陶瓷等等;唯有茅臺酒(大曲醬香酒標桿)是可以品嘗的藝術品。”聽得出來,他是把優質大曲醬香酒等同于藝術品。
本文無法就傳統手工大曲醬香酒的工藝一一展開說明,不然數萬字也只能寫點皮毛;僅做一個簡單橫向類比、概念分享,讓愛酒人對大曲醬香酒多一些了解,珍惜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手工藝,敬畏自然。
以上僅為筆者在茅臺鎮長期學習醬香酒知識的旁觀與分享,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不一定全部準確;歡迎醬友們隨時批評指正!
王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