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康美·靖州茯苓指數介紹靖州作為國內茯苓最大集散、種植、加工、優質供應地,具有全品規、全產業鏈大數據優勢。根據茯苓行業歷史、產業鏈實際結構、市場流通規模、商家實時行情,康美與靖州政府聯合編制康美·靖州茯苓價格指數,本指數為定基指數,基于茯
一、 康美·靖州茯苓指數介紹
靖州作為國內茯苓最大集散、種植、加工、優質供應地,具有全品規、全產業鏈大數據優勢。根據茯苓行業歷史、產業鏈實際結構、市場流通規模、商家實時行情,康美與靖州政府聯合編制康美·靖州茯苓價格指數,本指數為定基指數,基于茯苓鮮、干貨共21個品規價格,經分層演算展示,能及時反應從單品到整體茯苓行情的趨勢變化,是實現產業信息化的重要一步。康美·靖州茯苓價格指數體系結構請參見圖1。
康美·靖州茯苓價格指數是科學、完善的茯苓價格信息實時監測平臺,是中國茯苓價格風向標。通過發布茯苓藥材價格指數,可科學反映市場價格變動,行業冷熱;有效引導茯苓市場預期指導藥農和制藥企業安排生產;增加價格透明度,有利于政府對茯苓產業調控和監管,穩定市場價格和減輕患者負擔;有利于增強茯苓價格話語權,傳播茯苓文化,將靖州茯苓推向全世界。
注:《中國藥典》中茯苓一般指茯苓的干燥菌核,包括茯苓干丁、茯苓干片、茯苓干卷、茯苓干粉。康美·靖州茯苓價格指數體系包含了《中國藥典》中所指的茯苓外,還包括其他相關產品。
除特殊說明外,本文“茯苓指數”指康美·靖州茯苓價格總指數中的一個品類指數,覆蓋茯苓丁、茯苓片、茯苓卷、茯苓粉這些干燥品;“茯苓總指數”指康美·靖州茯苓價格總指數,覆蓋鮮茯苓指數、茯苓指數、茯苓皮指數、茯神指數。
二、 康美·靖州茯苓價格指數走勢分析
(一) 靖州茯苓總指數
據了解, 2018年上半年靖州茯苓市場茯苓來貨量較大,貨源充足,貨源走動一般。
2018年上半年,靖州茯苓行情變化不大。從康美?靖州茯苓總指數(以下簡稱總指數)走勢的變化來看,2018年1月1日指數值為879.38點,處于本期最低水平,6月30日指數值小幅漲至916.61點,上漲了4.23%,而去年同期水平是-1.71%。由于2017年下半年的下行,2018年上半年總指數雖有所上漲,但6月底指數值仍比去年同期低3.56%。
2018年上半年總指數振幅為5.68%,與去年同期14.09%的振幅相比顯得很低,說明行情穩定。從細節來看,一季度經過兩輪的小幅上漲,步入二季度,指數值扭轉上行態勢,開始往下走。二季度總指數以非常緩慢的速度穩步下行,3個月時間,總共下降了1.37%。本期指數最高點出現在4月8日,最高達到929.34點,截至此時,2018年以來總指數上漲了5.68%。
從圖2-b)可以看到兩年間,自2017年三季度后,靖州茯苓行情處于下跌后橫盤平穩期,總指數小幅波動,2018年上半年仍然處于該穩定期。
表1康美·靖州茯苓總指數要點
(二) 靖州茯苓子類指數
2018年上半年,靖州茯苓子類指數走勢形態各不相同。
鮮茯苓是價格起伏比較明顯品種,原因是受產地來貨大小的影響,以及各產地輪流產新上貨節律,指數先漲后降明顯,作為供應主力的云南,1-3月以云南貨為主,4月下旬云南貨上新接近尾聲,隔4-5天就會斷一天貨,廣西鮮茯苓跟上產新,但多以茯神為主,鮮茯苓市場此時開始漲價,鮮茯苓指數在4月8日達到最高點838.01點,較期初上漲7.94%,漲幅不小。但4月開始,由于干貨不好銷,且廣西,貴州,湖南茯苓不斷產新,鮮茯苓價格開始下滑,截至6月底,鮮茯苓指數收報于794.34點,較期初下降2.31%,二季度把一季度的漲幅消耗了大半。
茯苓指數則是以漲為主,兩次明顯上漲分別在1月底、3月底。3月30日茯苓指數漲至最高1014.19點,指數在5月底小幅回調后并保存穩定,進入淡季,且陰雨不利儲存,藥商開始試探性走一些貨,價格微降,6月底收報于1008.05點,較期初上漲了5.41%。
茯苓皮是茯苓產品加工中產生的非重要部分,其在茯苓類產品中的比重很低,價格也很低。2018年上半年,茯苓皮價格沒有變化,茯苓皮指數值穩定于521.74點。
茯神北方民族多習慣使用,由于產量少,是茯苓類產品中價格最高的部分。2018年上半年,茯神價格在1月上旬出現過一次小幅上調又回落外,沒有明顯變化。上半年茯神指數振幅為3.14%,6月底,茯神指數收報于764.27點,與期初持平。
表2康美·靖州茯苓子類指數特點
?
(三) 靖州茯苓產品報價情況
從以上指數走勢可以看出,2018年上半年,價格下行的產品主要是鮮茯苓。6月底,由于云南屬于椴木栽培,皮緊肉實,茯苓加工性好,在靖州市場上,各地產的鮮茯苓報價除云南鮮苓能達到8元以外,其他產地的鮮茯苓報價都不超過7.2元/千克。
對于加工品來看,由于茯苓加工相對復雜,加工工序成本支撐,且銷路廣泛,是出口十大品種。6月底,茯苓丁、茯苓卷、茯苓粉價格并沒有隨鮮茯苓價格降低而降低,這些產品價格都處于最近兩年的較高水平。具體產品價格參考如下表。
表:2018年6月底靖州茯苓產品價格
三、 靖州茯苓價格指數與其他指數的對比
指數解釋
“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_總指數”是國家發改委授權發布,由康美藥業采集全國6大藥材市場的中藥材價格數據編制而成的,反應的是全國中藥材市場整體行情。
“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_茯苓指數”是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體系中的品種指數,反應的是全國藥材市場中茯苓的價格整體行情。
“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_湖南指數”是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體系中的產地指數,反應的是湖南省所產的中藥材在全國藥材市場中的整體價格行情。
從下表看,其他指數較期初均呈現下跌,靖州茯苓指數上漲了4.23%顯得格外搶眼。說明藥材市場整體大行情、湖南產中藥材行情均表現不佳,靖州茯苓行情優于中藥材行情整體水平。
表3靖州茯苓價格指數與其他指數漲跌對比
從下圖看,靖州茯苓價格指數與“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_總指數”、“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_茯苓指數”、“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_湖南指數”的走勢相似度均不高。
反應全國中藥材市場整體行情的“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_總指數”在2018年上半年以跌為主,5月底得益于金銀花價格暴漲,指數有所回升,但熱點缺乏,支撐力度不足,產新密集,很快又下滑。6月底,指數有向好的趨勢。
反應茯苓在全國的整體行情的“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_茯苓指數”則是呈現“跌-升-穩”的走勢,與靖州茯苓指數“升-跌”走勢無明顯相關,鮮茯苓是否被選入計算導致兩者相關性不強。而靖州茯苓指數對茯苓上游基層流通情況更具有代表性和透視力。
反應湖南省所產中藥材在全國市場的行情的“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_湖南指數”則幾乎呈現直線下滑,主要受湖南品種木槿花、枳殼等品種價格下滑的影響,靖州茯苓指數二季度的走勢與湖南指數有一定相似性,跟隨湖南指數直線下滑。
*走勢不連續:春節期間(2月8日-2月28日),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暫停發布
四、 行情總結及后市走向
從2013-2017年的4年,茯苓經歷了兩起兩落,茯苓丁在16-25元之間震蕩,作為一個超級大品種和南北產區相對廣泛品種來說,資本介入相對困難,其漲漲跌跌始終和原料供應緊松掛鉤的。目前茯苓種植面積依然很大,云南、廣西、貴州菌種的銷路較好,茯苓在地種植面積依舊很大,目前菌種種植技術和疾控不斷突破,單產量也不斷創新,且產出相對穩定,受氣候干擾少,加上目前外貿茯苓需求量呈下滑趨勢,在無明顯需求拉動的情況下,茯苓各產品年底3季度價格上升有壓力,但夏季末10月云南產新以前,行情會筑底回調,保持穩定區間內震蕩。
目前大部分的茯苓種植老產區都有封山育林和限制性砍伐措施,以靖州為例的核心產區開始轉移,并省內多用松枝廢料種植,人工成本升高,得益于云南產區公共林資源富饒,土地遼闊,對伐木育苓提供了便利和低成本優勢,是鮮茯苓最大輸出產區,占茯苓40%以上的產量。隨著林木砍伐嚴重,環保部門的施壓,當地政府也越來越覺得把控的重要性,4月傳出云南只準當地交易茯苓的消息,并在將在當地拓建茯苓市場,保護本地產業,導致鮮茯苓上漲。但靖州作為菌種和茯苓加工的研究中心,憑借核心競爭力和3萬噸流通交易量,靖州在茯苓育種加工流通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印證“茯苓不過靖州賣不出去的”說法。靖州仍是南方鮮茯苓最大的集散地。
附錄:茯苓產品介紹及靖州茯苓產業情況
一、 茯苓產品介紹
(一) 產品特性
茯苓,出自《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淮南子》云:“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絲。”李時珍說:“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堅如石者,絕勝”。俗稱云苓、松苓、茯靈,茯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于湖南、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享有“十方九苓”和“藥膳白銀”之譽名。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
(二) 生長習性
茯苓為好氣性真菌,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通風透氣的環境。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25~30℃。子實體生長適宜溫度為24~26℃。空氣相對濕度為70~85%。對土壤要求,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重粘土,鹽咸地不宜種植。
營養基質一般認為是松科植物,如馬尾松,黃山松,云南松,杉樹,紅松,赤松,黑松,楓香樹等,以南方的低密木質松樹更適合菌絲生長。
茯苓每批種植可以收獲2-3次,間隔6個月,一般1年即可收完。需要視木料多少,若足夠多,能陸續結2-3年。
全國大部分地區產新集中在3-4月和10-11月,一般以秋季產新量最大,春季為第二次收獲的較多。
湖南的種植時間可以拉得很寬,從3月到11月都能種植。且茯苓是成熟一批,采收一批,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鮮貨上市。
二、 靖州茯苓產業概況
(一) 靖州茯苓產業歷史
靖州栽培茯苓歷史悠久,享有“靖州茯苓甲天下”的美譽,素有“中國茯苓之鄉”之稱。靖州茯苓人工栽培始于上世紀60年代末,主要是從野生茯苓菌核組織分離、純化、選育茯苓菌種。靖州科技人員選育的茯苓菌種于1974年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鑒定定名為“5.78”菌種,并在茯苓產區推廣。靖州開創了菌種培植茯苓的先河,被譽為現代茯苓種植技術的發源地。2007 靖州茯苓協會科研人員成功選育出茯苓新菌種“湘靖28”并通過認定,2014年,全縣17個鄉鎮盛產茯苓,有近5萬人從事茯苓產業工作,茯苓粗加工專業戶1500戶,交易茯苓5萬噸,制干茯苓2萬噸。隨著補天藥業推廣新品種,并通過GAP認證,帶動全縣種植面積約2萬畝,年產鮮茯苓約2萬噸。2015年茯苓產業的快速發展,有效帶動了貴州、廣西、四川、云南等地過十萬人從事茯苓生產、加工、銷售。靖縣有上百名茯苓種植技術人員及茯苓經紀人分別在10余個省建立150多個茯苓種植基地,生產的茯苓運回靖州交易加工。靖州已成為全國茯苓最大的集散地,是馳名中外的茯苓之鄉。
靖州人工栽培茯苓已有五十多年,經歷了計劃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發展,更經歷了茯苓產業發展從弱縣到茯苓產業大縣,現已邁開了向強縣發展的步伐。九十年代初靖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經統一規劃,發動苓農自籌資金修建了一個集科研、制種、加工、營銷為一體,日可容納一萬多人從業的“中國靖州茯苓大市場”。2004年又組成建立了“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茯苓專業協會”。靖州茯苓產業的發展,從此就以茯苓大市場為依托,政府部門做指導,龍頭企業為主導,縣茯苓專業協會做技術、信息、引導,現已形成了中國哪里農民想種茯苓,哪里有鮮茯,哪里就有靖州人在指導技術和收購茯苓,目前經過靖州茯苓專業協會,茯苓龍頭企業科研人員的努力,現已研發出了“茯苓茶”、“茯苓酒”、“茯苓口服液”、“茯苓各種糖果”,引導把茯苓做成菜肴進入酒家、家庭餐桌,特別是正在研發中的茯苓針劑即將成功,還有美容品、飼料都在研發中。近兩年來全縣年產、銷干、鮮茯苓6.2萬噸,產值5.2億元,帶動全縣城鄉從事茯苓科研、制種、種植、加工、銷售1.38萬戶,從業人員6萬多人,并帶動我國南方8省十萬余戶種植茯苓,數十萬人從業。
(二) 靖州茯苓市場簡介
靖州縣已建成全國最大的茯苓專業市場,市場位于靖州縣中心地帶,市場總投資2400萬元,占空中積8萬元平方米,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可同時包容5000人進場買賣。
市場中心是鮮茯苓開放式自由市場。每天鮮貨交易的時間是早上3-4點開始,持續到早上10點結束,日均上貨量在100噸左右,收購商將茯苓統貨堆放成數百公斤一堆,供加工戶挑選。7-8點則是茯苓成品的高峰交易時間。
(三) 靖州茯苓加工業情況
靖州茯苓產業園將于2014年10月動工。產業園將通過吸引大量的茯苓企業進駐,以企業帶動農戶的形式進行生產,從而更便捷地對茯苓市場各方面的管理。目前,產業園各方面的標準制定完備,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這種標準難以在依靠種植戶自覺執行,因此在產業園竣工后,政府只需督促企業按照各類標準進行產品生產即可。目前,靖州擁有3個支柱型茯苓企業,湖南補天藥業、靖州和盛茯苓公司和龍豐茯苓公司,下一步將繼續引入更多的企業帶動當地茯苓產業的發展。
湖南補天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植、研發、生產于一體的股份制龍頭企業,2002年成立,中國癌癥協會推薦產品“茯苓多糖口服液”獲國家發明專利一等獎,已進入抗腫瘤藥品目錄;心血管藥品“復方銀杏通脈口服液”獨家專利;示范茯苓GAP種植已經進入審查階段。“羧甲基茯苓多糖凍干粉針”與荷蘭皇家醫藥研究院、美國泛華公司合作研發已經進入實際性的臨床階段,已列入“重大新藥創制”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另外禮盒裝的茯苓養身保健食品——“養身寶”,禮盒內包括:茯苓破壁粉、茯苓糕、茯苓面、茯苓固體茶飲等。
湖南龍豐茯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經營茯苓全系列產品,種植研發,為龍頭企業,茯苓協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利用加工優勢生產無硫茯苓制品,下有1個茯苓專業合作社,由于國內市場不規范,含硫產品大行其道,所以難以在國內開展業務,主要銷往韓國,日本,香港,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靖州縣和盛茯苓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茯苓全系列產品的種植開發,開發無硫加工技術,品種有卷、片、丁、塊、淀粉、茶和生茯苓,2014年聯合68位農民一起組建了靖州和盛茯苓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分配原則,在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也促進了合作社的健康發展。
PS:點擊下列的“了解更多”,即可進入康美中藥網官網,查詢中藥材價格漲跌、行情趨勢、市場分析等。如果您對以上文章觀點有疑問,歡迎留言。
金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