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個人收款碼新規(guī)又變了?追查4年收款數據?還要補稅?究竟是怎么回事兒?使用微信個人收款碼會被查4年數據然后補稅?之前,人民銀行發(fā)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yè)務管理的通知(銀發(fā)〔2021〕259號)》,對收款條碼的管理提出新要
個人收款碼新規(guī)又變了?追查4年收款數據?還要補稅?究竟是怎么回事兒?
使用微信個人收款碼會被查4年數據然后補稅?
之前,人民銀行發(fā)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yè)務管理的通知(銀發(fā)〔2021〕259號)》,對收款條碼的管理提出新要求,并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中也專門提到過,詳見:《補稅+罰款!3月1日開始!微信支付寶個人收款碼將禁止商用》
現在臨近3月1日,又有網傳消息稱,個人收款碼近4年的數據將會被追查,一旦數額較大需按4.5%補稅,還要繳納滯納金和罰款!令不少個體戶和中小微商家驚慌失措。
2月15日,微信和支付寶回應稱,以上說法為謠言。
那么,距離“新規(guī)”執(zhí)行日期已經不足半個月了。到時間后個人收款碼還能用么?
誤讀!并非一刀切!但仍需轉為商用收款碼
在《通知》中明確要求,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為其提供特約商戶收款條碼,并參照執(zhí)行特約商戶有關管理規(guī)定,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
正是因為這句“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引起了不少誤解,一時間“微信、支付寶收款碼不能用于經營收款”的消息滿天飛,甚至一度沖上微博熱搜。
那么,個人收款碼還能使用嗎?
根據財付通公司(即微信支付的主體公司)的最新回復顯示:
3月1日之后,個人收款二維碼仍可繼續(xù)使用,但其中部分具備明顯經營行為的用戶需按照規(guī)定升級為經營收款碼,升級標準會在近期公布,符合升級標準的用戶也會收到通知。
同時,平臺會在用戶升級前會保留一段時間作為過渡期。
而央行有關人士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該說法系誤讀。
該人士表示:使用“碼牌”或者打印封裝的二維碼的商戶,需要向收款服務機構(如微信、支付寶等)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但消費者日常支付體驗和感受不會受到影響。
同時,財付通在“微信支付智慧生活”公眾號在“騰訊微信支付關于收款條碼現行使用情況的說明”中表示,微信支付積極深入研究新規(guī)要求,經全面、充分評估客戶的支付需求,現就過渡期內的收款條碼使用情況予以說明:
目前,微信支付個人收款碼和商戶收款碼都能正常使用,日后若涉及相關調整,將另行通知。
更有業(yè)內人士表示,主要由于近幾年頻發(fā)“跑分”、“賭博”、“電信詐騙”等違法行為,個人賬戶并不計入商戶經營資金,稅務方面可能存在“偷稅漏稅”的嫌疑。
個人收款碼限制遠程收款功能后,可能變成動態(tài)收款碼,不再具備打印功能。如有掃碼收款需要,可申請?zhí)丶s商戶收款碼。
小慧說
總結一下:
有明顯經營行為的個人收款碼確實不能再使用,除非升級成經營收款碼,并會有通知。
其他未接到通知(未達標)的暫不影響。并且會有一段緩沖期。
謠言是怎么來的?
官方既然已經辟謠了,那查賬4年、補稅4.5%的消息是怎么來的?
其實謠言來源于“微商教父“的龔文祥被罰的事情,有興趣的可以看下這篇:《2小時賺4萬的微商大佬被罰破產!央行明確!私戶收款違法》
龔文祥“致全體觸電會老會員最后一封信”中寫道:此后為其新社群付費“一定要打公賬”?!盁o論你過去4年還是現在只要是微信收款的,被大數據檢測到未來一定是按照你微信收款總額45%補交個人所得稅。”
此后,便傳出個人收款碼將被追查近4年的數據、按45%補稅、繳納滯納金和罰款的流言。
個人存取5萬元以上需登記
雖然而個人收款碼令不少人鬧了個大烏龍,但個人存取現金業(yè)務卻迎來實打實的新規(guī):個人存取5萬元以上現金需要登記。
自2022年3月1日起,央行等三部門發(fā)布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
辦法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zhèn)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yè)務的,應當識別并核實客戶身份,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根據招聯(lián)金融首席研究員的分析表示,現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蹤等特點,大額現金往往被利用來進行洗錢、逃漏稅等不法行為,危害國家經濟金融秩序。尤其是在如今非現金支付方式十分便捷的環(huán)境下,現金使用占比不斷下降,普通儲戶大額現金使用已經比較少見。
所以,三部門出臺新規(guī),參照國際通行標準進一步補充完善客戶盡職調查的相關要求,有助于完善反洗錢監(jiān)管制度,打擊非法的現金使用需求,提高反洗錢工作水平,減少洗錢等犯罪行為,維護金融安全。
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