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人說:“人窮三分冷,心窮七分寒。最近看到一則視頻,某位媽媽發視頻炫耀,自己帶著兒子吃了一頓只需要花10塊錢的海底撈的全過程。寶媽是這樣操作的::一份免費清水鍋底,再點一份雞蛋2元,一份手搟面5元,一份米飯3元。點餐結束,花了10元。接著她
有人說:“人窮三分冷,心窮七分寒。
最近看到一則視頻,某位媽媽發視頻炫耀,自己帶著兒子吃了一頓只需要花10塊錢的海底撈的全過程。
寶媽是這樣操作的::
一份免費清水鍋底,再點一份雞蛋2元,一份手搟面5元,一份米飯3元。點餐結束,花了10元。
接著她用調料給自己調了一個鍋底,然后要了一份免費的寶寶面條。主食有了。
然后帶孩子去拿了免費的小吃和水果,這期間,為了給面條多加料。
不停去調料去挖牛肉粒,幾乎裝了大半碗。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這些網上薅羊毛視頻的影響,不久前3月5號海底撈就宣布停止供應免費的牛肉粒。
牛肉粒用素肉替代,這件事情還上了熱搜。
寶媽順便還拿了免費的黃瓜和西紅柿,黃瓜是涼菜,西紅柿用之前點的2元雞蛋變成了湯。
期間服務員還給孩子送了許多小禮品。結賬時候10元的費用讓這位寶媽迫不及待的將視頻上傳來跟網友炫耀。
網友忍不住吐槽她:
第一帶壞孩子。
第二真替孩子有這樣的媽媽感到害臊。
這位媽媽真的吃不起一頓海底撈嗎?肯定不是。只不過“能省就省,有便宜就占。”心態讓她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得到了快樂!
快樂到要迫不及待通過視頻的方式來跟大家炫耀,還號召大家:你們一定要學起來。
胡雪巖說過一句話:
世上隨便什么事,都有兩面,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就要吃虧。
大人自以為是地替孩子做出吃不吃虧的判斷,其實干擾了孩子別人對他的好惡和態度這種感知力的建立。
他將無法識別,并會認為自己這樣做理所當然,因為父母不僅同意他的行為,還會贊賞他。
這樣受父母鼓勵著、不能吃虧好占便宜的孩子長大后會怎樣呢?
1、自己變成了跟父母一樣的人
早有心理學家發現:愛占便宜的心理一般都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
知乎上有位網友說:
小時候,媽媽是個斤斤計較、愛占便宜的人,那時候,跟在媽媽身邊,心里很羞愧,一直希望長大以后,不要長成她的樣子。
但我悲哀地發現,我現在長大了,卻沒有辦法不受她的影響。
和同學們一起外出,我忍不住就想不出錢吃現成的;
去公共場所,忍不住會伸手把紙巾揣在包里帶回來;
到超市,看到免費試吃的就忍不住吃了一口又一口……
我終于也和我母親一樣,變成了愛占便宜、愛斤斤計較的人啊……
每個人在成年后,都會有意無意地重復著父母的行為。
宋慶齡說: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
由此可見,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家長有意無意地培養出來的。
2、很難擁有高品質的生活
愛占小便宜的孩子,難以擁有高品質的生活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曾提出過一種觀點:價格上的便宜,不是真正的便宜。
這個觀點源自于他兒時的經歷。小時候稻盛和夫的親戚們,經常把自家種的芋頭紅薯拿去賣,
賣不完就會順道來他家,用便宜的價格賣給他們。
通常稻盛和夫的媽媽都會礙于親戚的情面,加上價格確實便宜就買下了。
但是由于這些剩菜買太多,導致他們經常紅薯芋頭都爛了還沒吃完,最終也只能把爛地削掉繼續吃。
就是因為這個經歷,稻盛和夫從中領悟到一個經驗,趁著打折買入大量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表面上是占到了便宜,實際上因為量多便宜導致不愛惜,反而造成更多的浪費。
其實稻盛和夫的媽媽并不是單純的占小便宜,畢竟還有給親戚幫忙的情分在。
只不過確實造成了生活品質的下降。稻盛和夫有慧根,能夠從這件事情總結出不要瞎占小便宜的經驗,幫助自己事業上獲得進步。
但是我們一般人,可能就不會有稻盛和夫那樣高的悟性來處理這件事情。
因為父母經常絞盡腦汁去占小便宜,主動省錢,并且沾沾自喜。孩子多半也會成為一個會去主動省錢,甚至不惜犧牲生活品質的人。
我們大概身邊都會有這樣的朋友,趁著打折拼命買一堆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回來。
這些東西壓根不會給他們帶來幸福感,但為了用掉占便宜買回來的東西,不知不覺降低了生活的品質。
久了,怎么看都是得不償失。
3、難以擁有真正的朋友
愛占小便宜的孩子,很難擁有真正的朋友。
前段時間,班級群里組織了一次公園親子游。
我征求女兒的意見,問她想不想去。
女兒說:“可以啊,不過我們大家可能不愿意帶著小濤去。因為上次春游,老師帶了一大盒巧克力,說好了一人一塊,可是他自己吃了三塊。大家都挺煩他的。”
女兒還跟我說了這個小朋友的其他事情,看來孩子們之間的交往也是很看重公平的,誰打破了公平的原則,可能就會被排擠。
因為在孩子們的心里:如果一個同學總是貪小便宜,不遵守游戲規則,那就很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心理不平衡。
被同伴嫌棄、很難融入集體。就算是大人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對孩子來說更是會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久了因為被排斥在集體外,孩子要么變得更加調皮更加討人厭。
要么自卑怯懦,寡言少語。很明顯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4、為了點蠅頭小利,會丟了更重要的東西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被各種蠅頭小利所誘惑。
比如孩子會把在教室里撿到的漂亮玩具,偷偷藏起來自己用。
也會把學校的粉筆拿回來跟小朋友一起玩。
可能很多家長會不把孩子的這一行為當成是多大的事情,畢竟孩子沒有想過偷。
也覺得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沒有必要動不動就對孩子上綱上線的批評。
可是我們會越來越發現,一個從小就喜歡占小便宜的孩子,在學業上,交友上,工作中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弄不好有人會丟了工作,甚至丟了性命。
北宋時期有一則案子,就是一文錢讓一個小吏丟了性命。
北宋名臣張詠,曾被調到崇陽當地方官,張詠為人正直,,行事嚴厲。
有次一個小吏在庫房的時候,偷偷在帽子里藏了一文錢。不巧被巡查的張詠看見了。
張詠很生氣地責問了小吏的偷盜公物的行為,然后用棍棒打了他一頓。
沒想到小吏特別不服氣,頂撞他說:我只不過是拿了一文錢而已,你就因為這個不值當的事情打我,你只是打我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殺了我不成?
勃然大怒的張詠當場提筆寫了一個判決書: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然后提著劍走了過去,將小吏當場就斬了。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貨拉拉女生跳窗死亡事件,起因也是因為雙方都很在意的一點搬家費用。
不得不讓人感嘆,出門在外還是要有”窮家富路“的觀念,什么意思?
意思是家境再窘迫,路途中也要出手大方些,該花的要花,別虧待了自己。
5、沒有格局,沒長遠的眼光,很容易錯失機遇
很多人可能都說,占小便宜那還不是因為我窮。其實換個角度講,省著省著窟窿等著。
我就遇到過一對老夫妻,退休金不錯,但卻非常的節省,出門還是會撿菜攤上爛菜葉吃的那種。
結果老伴有次長期吃這些東西,吃出了一場大病,直接把他倆省下來的錢花得一干二凈。
所以說,越是熱衷于占便宜的人,往往越容易貧窮,就像一個惡性循環一樣。
如果一個孩子養成了斤斤計較貪小便宜的習慣,那么大了就會總是熱衷眼前的省一點,賺得比別人多一點。
看不到遠方更大、更長遠的利益。
久了就給人一種鼠目寸光,沒有格局的感覺。其實誰都不愿意跟這樣的人扯上關系。
那么就很難利用上朋友手里的人脈,資源,好的信息也無人分享,無人指點。自然失去很多機會而不自知。
有時候,能不能跟大家處好關系,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前程。
6、貪小便宜的孩子,活得很累
對于一個愛貪小便宜和斤斤計較的人來說,他每天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吃虧。
知乎上有位網友說:
不得不承認,占小便宜是一件很花心思的事情。看到不同價格的創口貼,要盤算怎樣花錢才是最省錢的,別人請客就感覺是賺到了,心里的小算盤一直在撥,直到找到盈利的平衡點,心里才會舒服,不去想這件事情。表面上占到了便宜,花費的卻是最珍貴的時間和心力。
為了避免自己吃虧,會常常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琢磨和盤算,時間都浪費掉了,更糟糕的是還是不由自主的。
因為對錢和物看得比其他人都重要,所以很容易對雞零狗碎的事情生氣,憂愁。
這樣的情緒波動,他會比任何人都要多,很難不累。
其實說了那么多,一個孩子是否養成貪小便宜的習慣,最終還是受到父母的影響最大。父母不貪小便宜斤斤計較,孩子自然不是這樣的人。
何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