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被譽為“徹底改變中國醫藥市場格局”的集采,造就了一批國內藥企。4月7日,匯宇制藥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18.27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33.69%,凈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30.%。究其原因,匯宇制藥方面表示,多款
被譽為“徹底改變中國醫藥市場格局”的集采,造就了一批國內藥企。
4月7日,匯宇制藥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18.27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33.69%,凈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30.%。究其原因,匯宇制藥方面表示,多款產品中選國家第五批集采,使業績快速增長。
三年集采下來,行業利空已經逐步釋放。健識局統計獲悉,匯宇、華海、齊魯、石藥等一批國內藥企擴大了市場份額。
當然,也有被全國藥品集采帶上“緊箍咒”的行業龍頭。恒瑞醫藥已多次在業績報告中表示受集采丟標、中標降價的影響,從去年6月至今股價累計跌幅超50%,市值蒸發接近3000億元。
靠著“光腳”參與集采獲利,匯宇制藥開始反過來向研發輸血。根據年報顯示,2021年,匯宇制藥拿出2.5億元投入新藥研發,執行“以仿養創-仿創結合-創新為主”的階段式戰略。
醫藥行業沒有永遠的黑暗,只有未達的黎明。
三年銷售10億元,靠獨家中標搶占市場
利用全國藥品集采的規則,一批藥企搶占市場份額,公司業績持續走高。
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匯宇制藥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收入為14.47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79.49%,是公司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健識局獲悉,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已在廣東聯盟繼續中標,中標價格每支599元(100mg),同時在江蘇也繼續中標,產品價格為每支525元,其余地區新招標方案出臺落實之前,均按原中選企業延續執行。
匯宇制藥認為,隨著一致性評價的工作逐步推進,市場競爭對手的逐步增加,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面臨著業績大幅下降的風險。
培美曲塞是臨床常用的大品種,主要用于惡性胸膜間皮瘤。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城市公立醫院的銷售額為41.82億元,原研廠家禮來、豪森和齊魯把持著近八成的市場份額。匯宇的產品2017年9月才獲批上市,面對市場一年后,2018年銷售收入只有2832.53萬元,公司被迫將產品交給第三方做推廣。
轉機就出現在全國集采。4+7集采試點時,匯宇制藥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是全國唯一過評的仿制藥,與原研廠家禮來競標,結果禮來丟標,匯宇中標。雖然禮來隨后在4+7擴容時也中標趕了上來,但匯宇已經通過集采打開了醫院市場:
從2018年底的進院82家,激增至2019年底的1206家,銷售額也飆升至6.56億元。
全國集采剛第一年,匯宇制藥就成功逆襲,牢牢奠定了江湖地位。盡管禮來、豪森、齊魯、吉斯美降價進入國家或各省級集采,但已無法阻擋匯宇制藥快速占領市場的步伐。
2020年,匯宇制藥的醫院終端銷售數量提升至2444家,單品營業收入突破10億元,更為關鍵的是,匯宇制藥已牢牢占據培美曲塞市場的主動權。
全國藥品集采讓匯宇制藥嘗到了政策紅利,即便市場從零起步,集采也有機會讓藥廠翻盤。
匯宇制藥還有5款產品分別納入第三、五批集采。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注射用阿扎胞苷2021年實現收入1.05億,比2020年增長487.69%;多西他賽的整體營收達1.5億,比2020年同比增長64.68%。
市場大戰剛剛開始,中小藥企上演逆襲神話
和成熟大藥企不一樣,匯宇制藥是典型的“光腳”企業。
結果短短幾年,乘著集采的東風,匯宇穿上了鞋。2017年時,匯宇制藥年收入只有1398萬元,到2021年,這一數字激增至18億元。
如今,基本上岸的匯宇制藥已經開始部署研發創新。年報披露,目前公司有10個一類創新藥在研項目,包括4個生物創新藥,6個化學創新藥。
一家藥企也許能靠單品種逆襲,但絕不能靠單品種吃一輩子。健識局梳理發現,自2020年以來,揚子江、恒瑞醫藥、正大天晴、齊魯制藥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相繼通過一致性評價。匯宇制藥在年報中也坦言,公司產品受競爭對手沖擊,今后將會出現銷量下滑的不利影響。
過去3年里,享受集采紅利的遠不止匯宇一家。
3月22日,石藥集團發布年報稱,2021年收入278.67 億元,同比增長 11.7%。蓋因全國藥品集采使多個新上市的仿制藥中選,快速放量帶來新一輪的銷售貢獻。其中,鹽酸普拉克索片是石藥集團的首款帕金森病治療藥物,2021 年 2 月中標集采,當年實現銷售收入增長 172%。
科倫藥業也力爭通過全國藥品集采,獲得公立醫院市場的份額。2021年第五批國家集采,科倫共計 11項產品中標,中標數量行業第一,成為國家集采的頭部供應商之一。正大天晴等藥企也抓住全國藥品集采的政策紅利,提高市場占有率。
全國藥品集采正在改變中國醫藥市場格局。任何一家有技術實力、能降低成本的中小企業都有可能成為黑馬,搶占公立醫院市場份額,讓大藥企此前數十年構筑的銷售王國頃刻傾覆。
很多醫藥巨頭不得不斷臂求生,恒瑞、信立泰、華東醫藥核心產品丟標后,出現業績下滑,轉而走上轉型創新之路。
分析人士指出,集采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給國內藥企提供了更多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也給研發能力不強的藥企巨大的價格壓力,促進產品同質化嚴重的藥企轉型。
文|雷公 運營|廿十三
#國內創新藥企##匯宇制藥#
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