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為飲酒多年的老酒鬼來說,如果有兩瓶酒擺在面前,一瓶“杰克丹尼”一瓶“茅臺”,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茅臺,然后將其賣掉換錢,然后買三瓶杰克丹尼來喝。指責我崇洋媚外的朋友們,先等一下,聽我細細道來~一,白酒和洋酒的包裝區別(▼選擇的兩款酒價格相近
作為飲酒多年的老酒鬼來說,如果有兩瓶酒擺在面前,一瓶“杰克丹尼”一瓶“茅臺”,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茅臺,然后將其賣掉換錢,然后買三瓶杰克丹尼來喝。
指責我崇洋媚外的朋友們,先等一下,聽我細細道來~
一,白酒和洋酒的包裝區別
(▼選擇的兩款酒價格相近,且都是比較有名的▼)
中國白酒的酒瓶上基本是保留了傳統的元素,市面上賣的好的“老牌子”幾乎包裝幾十年沒變過,也許這是“經典”、“情懷”,但想用這套吸引年輕人顯然是不夠的。
而反觀洋酒的包裝,雖然也是幾十年沒換過的老包裝,但無疑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年輕人們相較之“負責的因素”更傾向于選擇那個“漂亮的”。
那為什么情懷和經典在年輕人這里不管用了呢?我想是因為“沒有參與感”,六零七零的回憶是“光瓶帶標二鍋頭”包裝,而八零后的參與了“玻璃、白瓷瓶”時代。而這些對九零后是沒有“情懷”的。
而這并不不是設計師的錯,在各大設計網站上對于白酒的設計簡直是層出不窮,其中不乏讓人看了大喊牛X的作品。但為什么...那些設計的作品沒有出現在市面上呢?其中道理很簡單,不做過多贅述。
(▼下圖為設計網站上的酒類包裝作品▼)
二,除了包裝之外,我們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口味。
年輕人的味覺相對與中老年人來說相對更為敏感,這意味著“刺激性”更大,相信諸君第一次喝白酒的時候一定感覺到了“嗆”和“辣”,而隨著接觸白酒的次數增加,這種刺激會逐漸消退。
而洋酒呢?
威士忌,在口感上較之中國白酒的刺激并不落后,但威士忌勝利的地方在于“淺層次”的香,年輕人可不管什么“回甘”、“留香”、“醬香”之類的東西,他們需要的是清晰的品嘗到的直觀的香氣。
而受年輕人喜歡的洋酒也幾乎是“清香型”和“果香型”的,相較于“濃香型”、“醬香型”的白酒,這些口味更容易入口,且度數更低。
白蘭度,無論是口感上還是刺激上 都相對與威士忌和白酒更柔和,且白蘭度最大的特點就是“甜”,而充盈的葡萄香氣也是年輕人選擇的原因之一。
伏特加,雖然刺激很強烈,但本身的“清冽”感,非常適合兌各種玩意兒喝,兌水喝都不奇怪,而較為正規的標準伏特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沒味兒”,是的,沒味。喝下去吐出來都沒什么味道。
那么年輕人喝酒是為了什么呢?當然是玩或者喝悶酒,因為酒桌文化在年輕人的群體里幾乎是不存在的,(有一個有趣的說法,九零后對社會的貢獻之一就是“結束”了酒桌文化的傳承)
既然是為了玩,當然首選的是啤酒或者低度酒,像是56°的二鍋頭三杯下肚基本就醉了,顯然不適合玩的適合喝。而喝悶酒的首選也變成了香味更突出的洋酒。
而最致命的地方在于,中國白酒企業雖然很想打開年輕人的市場,但始終搞不清自己的定位,還拿著“老一套”來對付“新青年”自然是不管用的。
不是年輕人不喜歡“經典”,也不是年輕人厭惡“情懷”,年輕人討厭的是產品只剩下了“情懷”而余他都沒有。
金酒、朗姆、龍舌蘭等在中國銷售較少,不構成統計意義。
三,白酒和洋酒飲用方法的差異
這點不得不說洋酒是很占便宜的,且不提“萬物皆可兌”的伏特加,就是沒那么好兌的白蘭地也開發出了,夏天加冰塊檸檬湯力水,冬天加紅糖肉桂加熱喝 的好幾種喝法。而經過幾種方法的調配和中和,降低了酒精的刺激,豐富了酒體的層次,還“好玩”。
威士忌這個雞尾酒界的王者自然不必多提。
但,反觀中國白酒,好像加什么都很奇怪吧。加檸檬也許沒問題,但兌水之后,那個味道不提也罷。(紅星藍瓶子二鍋頭加冰和檸檬其實也不錯)
四,我愛中國白酒,但中國白酒還有救嗎?
雖然現在看起來洋酒在國內的市場不算太大,甚至在小賣部內找不到。那么我們還有必要擔心中國白酒嗎?
有必要,何止是有必要,簡直就是有必要!
如果杰克丹尼或者其他幾個國際洋酒品牌,新開發幾款適合中國年輕人的酒,然后把價格壓下來,不都用對標“牛欄山陳釀白酒”,對標一下“紅星藍瓶二鍋頭”,簡直能把青年人的白酒界殺到潰不成軍。
“洋酒這么強悍嗎?為啥我身邊喝洋酒的不多啊?”
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買不到。除卻一些大商場內有賣最基礎的杰克丹尼、灰燕、黑白狗之外,洋酒的普及度并不是很高,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洋酒的價格也是不選擇購買的原因之一。
在一百五十塊左右的杰克丹尼和同樣價位的汾酒之間,我相信大部分中國人會選擇汾酒。而中國白酒購買力最強的群體是中老年人。
五,中國白酒應該怎么抓住年輕人的錢包?
1. 換包裝,換瓶子,換口號。既然要做年輕人的生意,那就要讓年輕人舒服。計較三塊兩塊的瓶子錢和設計費用,是很難在年輕群體中立住腳的。
2. 換口味,如果要開發年輕人喜歡的酒,那首先要忘記傳承和經典。度數降低,刺激降低,咖啡和各種果味搞起來,如果要做度數高的酒,首先要考慮的是“兌水喝”是否行得通。
3. 換規格,不要動輒一斤裝,尤其是在這個“單身”的社會中。半斤的小瓶子更時候年輕人獨自喝。
4. 性價比,年輕人買東西是感性的,但同時又是理性的。他們不是因為便宜而買,但確實會因為性價比高而買。那什么叫性價比,如果國產的威士忌(當然現在全都很差)相較于國際大牌口味稍差,但價格卻便宜了一大半,這就是性價比。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部分素材來源知乎,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