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2月17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雖然還是前蘇聯庫茲涅佐夫級的底子,但通過改造“遼寧艦”的研究,在整體性能上肯定是上一個臺階。其花費肯定要超過了改裝的“遼寧艦”。這讓我想起“遼寧艦”剛誕生時,網上的一篇“名帖”。沒錯,就是著名經濟學
12月17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雖然還是前蘇聯庫茲涅佐夫級的底子,但通過改造“遼寧艦”的研究,在整體性能上肯定是上一個臺階。其花費肯定要超過了改裝的“遼寧艦”。這讓我想起“遼寧艦”剛誕生時,網上的一篇“名帖”。沒錯,就是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的“不要拿我交的稅款造航母!”。
我不知道茅大師每年交給國家多少稅收,可能很多吧,不然他一大把年紀也不至于跳出來公開質疑中央的決策。當時茅大師的這篇帖子也還是有不少符合者的。想想也是,自己交了稅就可以以納稅人自居。國家沒把錢花到跟我息息相關的民生上,卻把錢拿去造那么大的一艘不能運貨的船,這不是那錢打水漂嗎?
根據公開資料,當初改造“遼寧艦”一共花費了30億美元,約合220億元人民幣。作為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由于其所有部件,大到機庫、動力設備,小到阻攔索,均要從頭到尾制造,甚至制造這些東西的設備也要從頭研發,所以其建造費用肯定是大大超過遼寧艦的。據權威媒體報道,國產航母的造價(包括艦載武器、雷達、艦載戰斗機)總成本將近90億美元。這個價格確實不低,要知道美國最新的大型核動力航母福特號,造價也只比常規動力,滑躍起飛的中型航母山東艦多了11億美元。這樣一看,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造價確實很高,但是,美國航母技術是從二戰前就開始積累,在建造和設計過程中的出錯率就會大大降低,再說其建造航母的船塢都是很早以前建成的,這樣分攤到每艘航母上的費用就會降低。而我國在山東艦之前沒有任何關于航母建造的經驗,即使算上遼寧號也只能算得上有一些航母改造的經驗,所以各種研發費用的大頭都算在了山東艦的頭上。
那這630億一艘的航母對我們這樣一個還有1500多萬貧困人口的國家來說,能承擔得起嗎?是不是用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呢?
首先,和平是生活的昂貴必需品。從亞丁灣護航到利比亞、也門撤僑,使我們國民看到了一支強大海軍對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有多么重要。就軍事上來講,航母在戰時肯定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在的世界并不太平,如果沒有強大的軍力,那么93年銀河號、96年臺海、99年炸館的三大恥辱,說不定就會重演。
其次,在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上,合理安排一定的軍費發展高科技含量的軍事技術,是有助于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我們國家現在的綜合國力,建造和養護5艘航母都沒有任何經濟壓力。
我國的經濟總量在去年已經達到90萬億元,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達到美國GDP的近三分之二,遠超1975年蘇聯巔峰時期,占比美國40.6%的體量。美國的軍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3.16%,中國只占GDP的1.87%。可以看出我國的軍費負擔并不重,在非常合理的區間內,更何況在比GDP更靠譜的工業生產總值上,中國在2011年就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所以考慮到我國的物價和人力成本也比美國低得多,即使是養5、6艘核動力大型航母,也不會對經濟有任何不利影響。
二、造航母可以消化我國造船業的過剩產能。
我國已經連續十多年超過韓國成為世界上第一造船大國。但近年來受新造船市場的長期疲軟影響,全球船廠手持訂單量已經跌破3000艘,訂單不斷縮減降至過去15年來的新低,而即將生效的IMO環保法規已經成為船東遲遲不敢下單造船的最大顧慮。雖然已有部分中小船企退出造船市場,但是,國內仍有800多家船企仍在等待行業復蘇。這也導致和造船業相關的上下游企業也面臨訂單銳減的局面。這時候國家下單可以幫助這些企業渡過寒冬。
三、造航母可以穩定就業。
如果中國船企受世界需求疲軟的影響,被迫減員甚至倒閉,對國家經濟發展是不利的。而且這些船企的員工都是熟練工人,如果以后有新訂單再重新招工,很可能又得重新培訓。
四、發展軍力也是投資,是投資就能拉動經濟發展。
以美國為例,美國1930年時遭遇經濟危機,而為了挽救經濟,美國實行了羅斯福新政,那時候美國窮不窮,窮,但美國卻根據其經濟復興法撥款建造了約克城級航空母艦,有人曾提問:為什么美國經濟危機時也要堅持建造航母,具體表示航母并不僅僅是一個裝備,而是可以帶動上下游大量的基礎工作建設,例如造船工業、冶金工業、機械加工工業等,所以發展航母,實際上還有拉動國家經濟的功效。美國曾做過統計分析,大概每一艘美國航母在其服役期間至少要花掉1000億美元左右,這無疑將持續刺激和拉動整個社會的生產和消費。
五、很多軍用技術后來都被用于民用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
2015年,我國也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中國國家戰略。美國現在的軍艦為什么造價那么貴,就是因為他的民用造船工業早就轉移到了日本、韓國、中國去了,整個造船業幾乎都靠軍品生存,導致每艘軍艦分攤的固定成本和人工費用就很高。
六、造航母可以提高我國制造業整體水平,而不是僅僅造船業受益。
數據顯示,在一艘航母的總造價中,設計費占10%、材料費占25%-30%、人工費15%-20%,其他各種設備費用大概占40%。一艘航母至少能帶動50個以上的行業,近千家直接和間接的配套企業從中獲益。
對于中國人來說,12月17日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13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在威海劉公島正式組建。而后發生的事,每個中國人都難以忘懷。盡管那時的中國在GDP上是超過日本的,但沒有軍力保護,只能眼看著強盜“入室搶劫”。現在我們國家發展起來了,就有人眼紅不淡定了,自己嘴硬不好說,就讓國內的所謂“公知”代言。這些“公知們”不顧美國政府欠債22萬億,還在建造新一代航母,反而對中國的一、兩艘常規航母指手畫腳,其險惡用心和當年茅大師說:“中國糧食不夠吃了可以去國際上買,根本不必維持18億畝耕地”有得一比。大家都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這些人騙了。
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