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根據中國青年網的報道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物業管理行業的營業總收入達到了11800.3億元!又是一個突破萬億產值的行業,雖然說物業公司們總是喊著利潤微薄,甚至入不敷出!但是現實中我們基本沒有看到過主動退出管理小區的物業,甚至往往新舊物業交
根據中國青年網的報道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物業管理行業的營業總收入達到了11800.3億元!又是一個突破萬億產值的行業,雖然說物業公司們總是喊著利潤微薄,甚至入不敷出!但是現實中我們基本沒有看到過主動退出管理小區的物業,甚至往往新舊物業交接大打出手的也不在少數,可見物業并非所謂的利潤微薄。
物業收入
物業的收入可謂是穩如老狗,基本不受市場風險的影響,以我所在的小區為例:我們小區系萬科開發的,物業直接由萬科業務接手,小區住戶總計共有1000戶,總建筑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目前物業費為3.4元平方米/月(我們當地物價局對物業費的限價1.9元平方米/月,萬科賣房時讓每個人都必須簽約一份物業增值服務,每個月1.5元/平方米)。
因此,小區每個月物業費收入:12萬平方米*3.4元/平方米=40.8萬元(小區物業費不論你實際住與否都必須繳納,也就是說你就算空戶,依然要繳納)。除了物業費之后,還收取了一個車輛管理費,車位管理費一個90元/月,小區的車位與住宅匹配是1.08:1,也就是說全小區有1080個車位,因此每月車輛管理費:1080*90=9.72萬元;這兩者合計約為50萬元。
上述是物業每個月的固定收入,但物業的收入不僅僅于此,小區中庭以及電梯的廣告費,外來人員到小區做宣傳費用(比如保險、信用卡之類的架個小攤宣傳或電器企業在中庭布置宣傳等)以及維保收入,這些收入具體多少不清楚,但是那么多廣告位置,一個月二三十萬應該不成問題,一個電梯按照一個月1萬元承包就好(實際不可能這么低),僅電梯就可以20來萬了,再算上中庭及其他的,一個月30萬元的收入沒問題。
以此計算,我們小區物業每個月的收入在80萬元(理論上廣告收益要分給業主,但實際上從沒見到過),80萬元/月看似并不多,但是你要考慮到物業的支出才多少?
物業支出
物業有多少人員呢?小區四個出入門口,兩班倒的話,也就是8個人保安,每棟樓2個打掃衛生的,也就是16個人再加上中庭的算上2個,地下停車場再算2個,最多20個打掃衛生的,此外算上樓棟管家4人(一人2棟),維保人員+行政人員再算5個人,合計也就是37人,我們再多算點,按照40人計算,平均工資就算給他算5000元/人(實際不可能這么高,行政和管家可能有,打掃的阿姨肯定沒這么多),所以在人員開支方面,最多也就是20萬元的而已,物業每個月凈收入達到了:80-20=60萬元。
當然,我們非專業人士,不知道物業是否還有其他隱性的開支,但就算有,再給他扣除個10萬元(這已經很高了,畢竟小區內公共設施的重大維修都是使用公維金,而業主家中的維修,過了房子的保修期后是收費服務的),那么物業一個月保守依然還有50萬元以上的收入,而且這個收入是極其穩定的(也許有少數人拖繳,欠繳,但最終基本都還是會繳納),每個月穩穩當當50萬元的收入,試問除了水電費之類,還有什么生意這么穩定,而這還是一個小區的收入而已,現實中很多物業公司可是管理數個,數十個甚至數百千個小區的。
當然現實中不是每個小區的物業費都這么高,也不是每個小區都有上千戶的住房,但是我們就是在保守一些,一個月40萬元,如果有100個小區,就是4000萬,1000個就是4億的利潤了。以恒大物業為例,根據恒大的財務報表,2020年恒大物業的凈利潤就達到26.47億元,這已經超越多少A股上市公司的凈利潤了,更別說千千萬萬尚未上市的企業。
金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