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老司機們”很多都聊過這個話題:適合戀愛的姑娘,不一定適合結婚過日子。而不打引號的老司機們,也都明白這個道理:買前覺得千好萬好的車型,用車時可能會不太省心。原因很簡單,市面上的車型,價格越來越便宜,再加上一些車型優惠力度很大,裸車價讓人覺得
“老司機們”很多都聊過這個話題:適合戀愛的姑娘,不一定適合結婚過日子。而不打引號的老司機們,也都明白這個道理:買前覺得千好萬好的車型,用車時可能會不太省心。
原因很簡單,市面上的車型,價格越來越便宜,再加上一些車型優惠力度很大,裸車價讓人覺得非常實惠,但這些門檻不高的車型,卻可能有著遠高于同價位車型的保養和維修成本。
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市場上那些讓人“買得起,養不起”的車型,看看同樣價位買到的車型,養車成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汽車保養,都在保養什么?
首先要簡單聊聊,汽車為什么要做保養,汽車保養都包括什么項目?
汽車是一種具有數萬個零部件組成的精密機器,其中有依賴潤滑油來良好運轉的齒輪、鏈條、汽缸等運動部件,有輪胎、剎車片、正時皮帶等會在運轉時會不斷損耗的損耗件,也有火花塞、空氣濾芯、空調濾芯等使用一段時間后、效果會逐漸降低的部件。
所謂的汽車保養,就是在一定的使用時間或行駛里程內,對上面提到的這些部件進行維護和替換,這樣才能保障這些大大小小的部件能夠正常工作,汽車也不至于開著開著出毛病。
那么一般情況下,汽車保養都需要做什么項目呢?
最基礎的,就是機油(發動機潤滑油)和機油濾芯,基本上每次小保養都會涉及;其次是空調濾芯、空氣濾芯,一般在第二次或第三次保養時需要更換;而隨著行駛里程的逐漸增加,保養項目還會出現火花塞、防凍液、制動液、變速箱油等需要替換的項目,這些都是按照里程或時間規定的常規保養項目。
除此之外,在行駛比較長的里程之后,4S店或維修店也會根據具體的損耗情況,判斷輪胎、剎車盤、剎車片、正時皮帶等損耗件是否需要更換,不過這些一般都不算常規保養項目了。
哪類車型保養成本比較高?
除了電動車之外,燃油車的保養項目大同小異,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保養成本就不一樣了。有些車型小保養兩三百元,大保養1千元以內,而有的車型小保養就可能超過1千元。
那么,到底哪些類別的車型,保養成本會比較高呢?
1、 豪華品牌車型
保養成本由配件費和工時費兩部分組成,一輛車保養貴不貴,就取決于這兩點。我們都知道,豪華車的保養費用,是遠高于普通品牌的,哪怕是保養時采用的是相同的配件,工人的工時費也有很大差別。
以采用相同平臺和動力總成的兩款車——大眾高爾夫和奧迪A3為例,高爾夫280TSI版的1.4T+7DCT動力總成,和奧迪A3 35TFSI相同,但它們的發動機保養成本,差別就非常大。
比如2萬公里時的大保養,高爾夫更換機油、機濾、空調濾芯和空氣濾芯四個項目,配件費和工時費分別為411元和123元,總計534元;而奧迪A3做相同的項目,工時費就需要892元,配件費1428元,總計2320元。
2、 渦輪增壓車型
原因也很簡單,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本質是在有限排量下,以提高進氣量的方式獲得更高的動力輸出,這本身就屬于“壓榨發動機動力”的一種方式,所以發動機的零部件精度和工作環境的要求,都比自然吸氣更高。
反映在保養上,就需要更高級別的潤滑油,很多渦輪車型,尤其是豪華品牌,都需要加注全合成機油,成本自然比同級別的自吸車型要高。
這方面非常典型的一個例子,是采用1.5T的本田CR-V和采用2.0L發動機的豐田RAV4,前者6萬公里的保養總成本為10200元,而同價位的RAV4 6萬公里保養成本僅為4800元。
當然,這一條也并不絕對,例如大眾采用1.4T+7DCT動力總成的車型,6萬公里總保養成本在5千元左右,甚至比同級別部分自吸車型還要便宜。
3、 和豪華品牌共享平臺和動力總成的車型
上面我們簡單對比了A3和高爾夫兩款車型的保養成本,發現高爾夫的保養成本比A3便宜很多,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A3的平臺和動力總成成本,主要用于大眾品牌車型上,我們可以視A3為源自高爾夫的車型,而并非高爾夫源自A3。
如果情況反過來,從豪華品牌衍生出主流品牌車型,情況就不一樣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領克。
領克目前所有的車型都源自和沃爾沃共享的CMA架構,采用的動力總成也源自沃爾沃T4、T5發動機,以領克03為例,它的指導價和高爾夫接近,而它的小保養成本卻高達980元,2萬公里單次保養費用1477元,遠超同價位的其它車型。
了解了這些,我們就來好好找找市場上那些保養成本遠超同價位對手的車型。
買這些車型,要想好自己能不能養得起
首先,我們把目標鎖定15萬元區間的緊湊級轎車,因為這個價位存在兩款門檻很低的豪華車——寶馬1系和奧迪A3,它們的終端起售價,已經和豐田雷凌雙擎、本田思域、馬自達3昂克賽拉這些主流品牌車型非常接近。
一般情況下,廠家都會推出3年/10萬公里的整車質保,期間大多數車主都會選擇在4S店進行保養。而普通車主每年的行駛里程一般在2萬公里左右,3年里程普遍在6萬公里左右,所以我們以6萬公里為標準,看看15萬級主流緊湊級轎車的總保養成本如何:
從表格能看出,上面10款終端價很接近的車型,保養成本的差距非常大。從6萬公里總保養成本不到5千元,到總計1.2萬元以上不等。
奧迪A3和寶馬1系,不出意外是保養成本最貴的車型,超過1.2萬元的總保養成本,相當于高爾夫、雷凌雙擎的三倍,對于每年行駛里程比較多的小伙伴,這兩款車的保養成本,確實是需要慎重考慮的。
不過讓人稍感意外的是,現代菲斯塔和別克威朗兩款主流品牌車型,保養成本僅次于A3和1系。這一方面和它們采用了調校比較激進的高功率渦輪增壓發動機有關,另一方面它們的保養周期只有5000公里,保養較頻繁,所以也拉高了最終的費用。
相比之下,領克03 1.5T版6萬公里8000元的保養成本,反而顯得比較親民了。畢竟采用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馬自達3昂克賽拉2.0L版,6萬公里保養成本還比領克03貴出大約400元。
所以,預算15萬元糾結買主流品牌還是豪華品牌入門車的小伙伴,除了考慮A3、1系的保養成本之外,還需要留心別克威朗、現代菲斯塔這兩款車,而昂克賽拉的保養成本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低。
至于對保養成本比較敏感的小伙伴,就可以重點考慮高爾夫、雷凌、卡羅拉和軒逸這類車型。
除了上面這些15萬級車型外,另一個需要留意保養費用的區間,是20-25萬元左右。因為這個級別也有著多款優惠幅度大、門檻不高的豪華品牌車型,很多小伙伴也會在主流品牌與豪華品牌之間搖擺。它們的保養成本,到底有多大差距呢?
20-25萬元區間,原本是主流品牌中級轎車和緊湊級SUV的市場,但如今豪華品牌優惠幅度大,在這個區間已經能買到不少豪華品牌車型,例如寶馬X1、奔馳A級、凱迪拉克CT5、捷豹XEL等等。
上面列舉的10款車型中,終端價都比較接近,但6萬公里保養總高的奧迪A4L高達1.7萬元,是保養成本最低的凱美瑞的三倍。而大多數豪華品牌車型的6萬公里保養成本,都超過了1萬元。
讓人比較意外的是林肯MKZ,身為一臺搭載2.0T發動機的進口豪華車,6萬公里總保養成本只有不到8千元,而采用可變壓縮比技術的日產天籟2.0T,總保養成本已經達到了8700元,遠超同價位的凱美瑞雙擎。
奔馳是豪華品牌中保養成本較高的品牌,而表格中列舉的是奔馳A級的1.3T版,6萬公里總保養成本沒有超過1萬元,比終端價便宜很多的奧迪A3(12700元)、寶馬1系(12300元)都要低。
這里保養成本最貴的非豪華品牌車型,是大眾邁騰2.0T版,6萬公里保養成本達到了1.1萬元以上,對于凱美瑞雙擎的5800元,這種差距還是值得在買車前慎重考量一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捷豹XEL,優惠后裸車價在25萬元以內,但6萬公里保養成本遠超同價位的其它車型。
你會因為保養貴而放棄心儀的車型嗎?
本文小編本人是一臺豪華品牌入門級轎車的車主,買車前曾經在主流品牌與豪華品牌之間糾結過,最終還是一步到位,入手了豪華品牌。
開的時候很開心,最早的小保養時,也沒有被嚇到。直到開了2萬公里之后,每次保養的費用飆升,普遍都在2-3千元,其中一次大保養,單次就花了5千元,導致我每次到保養前期,都希望能少開一些,盡量把保養往后推一推。
要說不心疼,是假的。但是讓我回到3年前,我依然不會改變選擇,因為豪華品牌車型往往在設計、品質、安全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雖然養起來比同價位主流品牌的車型貴不少,但如果你明確自己的需求,并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也就沒必要后悔了。
當然,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在做出選擇前,知道這個選擇未來的代價。看到今天的保養成本分析,你會因為保養貴而放棄一款車型嗎?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 END —
李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