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榮國府的活鳳凰賈寶玉,因銜玉而誕名聞京城,長大后更是不同于旁的貴族子弟。他只愛作脂弄粉,廝混綺羅,不喜八股文章,厭惡四書五經,咒罵為官者為祿蠹,就連僧道都常常被其毀謗。賈寶玉毀僧謗道,身邊的小廝丫環都習以為常。譬如在第二十八回,大家談起林黛
榮國府的活鳳凰賈寶玉,因銜玉而誕名聞京城,長大后更是不同于旁的貴族子弟。他只愛作脂弄粉,廝混綺羅,不喜八股文章,厭惡四書五經,咒罵為官者為祿蠹,就連僧道都常常被其毀謗。
賈寶玉毀僧謗道,身邊的小廝丫環都習以為常。譬如在第二十八回,大家談起林黛玉的病情,王夫人因想不起一種藥名,賈寶玉便稱那是“被金剛菩薩支使糊涂了。”言語中對神佛極為不屑。
所以在第四十三回,賈寶玉于鳳姐生日當天攜茗煙外出時,路上要進一個水仙庵,茗煙便好奇:
“我常見二爺最厭這水仙庵的,如何又這樣喜歡了?”
而在此之前,襲人在用回家要挾賈寶玉“約法三章”時,其中的一條就是:
“不準毀僧謗道”
可是,在第八十回,賈寶玉在與一個道士閑聊時,竟然一改以往的鄙夷態度,主動求助起這道士來,求助什么呢?
在齊天廟祈福后,賈寶玉便在靜房休息,奶媽婆子們擔心賈寶玉睡著,便打發廟里的王道士陪他嘮嗑。
這王道士,雖然堪稱相聲種子選手,但是真正讓他名聲在外的,還是因為他自主研發的藥貼。文中稱:
這老王道士專意在江湖上賣藥,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這廟外現掛著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備,亦長在寧榮兩宅走動熟慣,都與他起了個渾號,喚他作“王一貼”,言他的膏藥靈驗,只一貼百病皆除之意。
因為名字都帶著膏藥味兒,以至小廝茗煙都嫌棄,稱他的膏藥氣息會熏著寶玉,賈寶玉一聽就來了興致,問他“你這藥能治些什么病啊?”
王一貼聽后吹神附體啊,毫無底線給自己膏藥吹噓了一番,賈寶玉都聽直了眼,隨后就質疑起來:
“我不信一張膏藥就治這些病。我且問你,倒有一種病可也貼的好么?"
王一貼聽了繼續吹,稱橫豎包治百病,你只需說出病源來。后來我們知道來,賈寶玉是要討治療女人“妒病”的方子呢。可結果顯而易見,嫉妒這種病,根本不能有對癥的藥方子。
好好的,賈寶玉為何要討“療妒方”?他要給誰用?
很多人在看到這里時,第一時間便認為是給夏金桂用的。因為在此之前,賈寶玉身邊發生了兩件大事。
賈寶玉此番來齊天廟,是因為他為期一百天的臥病剛結束。而在這大半年里,他身邊就發生了兩件大事:迎春出嫁和薛蟠娶妻。
這是妥妥的兩大悲劇。
迎春誤嫁中山狼,才作新婦就被打罵欺辱,終日以淚洗面;
而薛蟠娶妻,原以為娶來一個家族的經濟靠山,誰承想卻是個“攪家精”。夏金桂過門不久,便拿香菱開刀,加之指桑罵槐,旁敲側擊,連帶薛姨媽、薛寶釵都被殃及。一時鬧得寧榮二宅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嘆。
這兩大悲劇,都被病愈后的賈寶玉所證實,為此納悶憂愁不已。
迎春的悲劇,是因為丈夫孫紹祖恩將仇報、暴虐無道。
而香菱的悲劇,全因夏金桂的嫉妒。
所以,許多人看到賈寶玉要討“療妒方”,便想當然得認為這是給夏金桂用的。事實上呢?
我們不妨停下來想一想。在第六十三回,賈寶玉為香菱尋來襲人的石榴裙給她換完后,和香菱所說的話便是讓她別告訴薛蟠。為什么呢?薛蟠是個醋缸子,如果知道香菱進大觀園和賈寶玉有所交集,尤其是當面換裙子這種事,那非鬧得雞飛狗跳不可。而香菱也深知他這種脾性,所以在賈寶玉叮嚀后也笑道:
“可不我瘋了,養虎口里探頭去呢?”
就這樣的薛蟠,賈寶玉果真拿到“療妒方”,他怎么樣才能給夏金桂用?再說此事涉及人家床幃之事,賈寶玉再貪玩,也不會這么沒有分寸感,自討無趣。
所以啊,真正讓賈寶玉想治療“妒病”的,絕非夏金桂,而是另有其人。那么,這人是誰呢?
其實啊,作者已經通過王道士之口,跟我們透露了答案。不信我們來瞧。
在王道士問及賈寶玉要治什么病時,文中寫道:
寶玉命李貴等:"你們且出去散散。這屋里人多,越發蒸臭了。"李貴等聽說,且都出去自便,只留下茗煙一人。這茗煙手內點著一枝夢甜香,【庚辰雙行夾批:于前文一出。】寶玉命他坐在身旁,卻倚在他身上。王一貼心有所動,便笑嘻嘻走近前來,悄悄的說道:“我可猜著了。想是哥兒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要滋助的藥,可是不是?”話猶未完,茗煙先喝道:“該死,打嘴!”
在這段文字中,王一貼的話特別的突兀,一個道士突然跟一個未婚的公子問起房中之事,真乃唐突。然而,正是這一句話,暗藏著真正需要療妒的主人。
“哥兒有了房中的事情……”
縱觀全文,明確寫道和賈寶玉有房中之事的是何人?花襲人!
而王一貼為何貿然問起這句話?我們看此前發生了什么?茗煙點起了一只夢甜香!
夢甜香是什么玩意兒呢?一種熏香,如果我們沒記錯,這甜香此前出現過,那就是賈寶玉神游太虛之前,在秦可卿的房中聞到的香味,當時描寫的的是:
剛至房門,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襲人而來。
甜香、襲人。而正是在這甜香中,賈寶玉神游了太虛幻境,醒來后便與襲人進行了初試。
此外,我們在看一個細節。在張道士問出問題后。賈寶玉嫌房間臭,將李貴等人趕出去了,但是同為男性的小廝茗煙,竟然留在了他身邊。這是什么意思呢?
在賈寶玉的身邊,內有丫環服侍,外有小廝跟隨。而每一個隊伍,都有忠奸好壞之人。李貴,第九回鬧學堂我們就見過了,一個深具正義感、明事理、知禮儀之人。茗煙呢?仗勢欺人、小人得志。可是茗煙卻比李貴受寵,為什么?因為茗煙能投其所好啊,賈寶玉第一次看混賬書,就是他偷偷買進來的;賈寶玉想襲人,他就悄悄陪著去……
這既視感,是不是另一個花襲人?
大奸似忠,就是茗煙和花襲人的共性,一定程度來講,茗煙就代表了花襲人。
所以,李貴等人被趕出屋子,獨留茗煙陪著賈寶玉,亦是作者在暗喻,賈寶玉要的療妒方,是為了給花襲人用的。
為何要為花襲人討療妒方?記性再差的朋友都知道,跳過迎春出嫁和薛蟠娶妻,最大的事就是王夫人血洗怡紅院了。他的丫頭晴雯、四兒和芳官都被攆出,死的死,病的病。暴風雨過后,賈寶玉曾質疑襲人:
“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
這話外之音再傻的人都聽得懂,分明就是懷疑襲人作祟了。
雖然襲人一再解釋加耍情緒后,賈寶玉是一笑而過了。可是心中焉能釋懷?你看看晴雯死后,他寫的誄文:
諑謠謑詬,出自屏幃;荊棘蓬榛,蔓延戶牖。
那些造謠中傷,是身邊人所傳,旁邊的窗戶,到處都是刺探的耳朵。
對于花襲人,賈寶玉是一忍再忍。比起撕破襲人的假面具,他更不敢面對的,是長久以來對一個人毫無保留的信任和喜愛,尤其是“水做的骨肉”。
然而,在看到香菱的悲劇后,賈寶玉再次想起了襲人,她的妒病并不亞于夏金桂,并且有人因她而死。比起夏金桂來,花襲人不是更需要治一治這妒病嗎?一笑!
金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