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大伯因外傷導致肋骨骨折,住院后進行了三大常規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血常規結果解讀可參閱血常規解讀,再也不愁看不懂。結果便隱血陽性,結合高齡的特點,考慮可能有消化道腫瘤,腸鏡檢查果然發現了結腸里面長了個小腫塊,腸鏡下切除腫塊,病理
我大伯因外傷導致肋骨骨折,住院后進行了三大常規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血常規結果解讀可參閱血常規解讀,再也不愁看不懂。結果便隱血陽性,結合高齡的特點,考慮可能有消化道腫瘤,腸鏡檢查果然發現了結腸里面長了個小腫塊,腸鏡下切除腫塊,病理檢查未發現腫瘤細胞轉移,屬于早期腫瘤。
大伯算是幸運的,骨折住院卻發現了一個早期腫瘤,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便隱血試驗陽性
癌癥是導致死亡第二多的原因
一提到癌癥,大家都會感到恐懼。目前癌癥還是不治之癥,除了少數癌癥有特效藥,可以長期存活之外,大多數癌癥都還是傳統的手術、放化療、靶向藥等治療,效果也是差強人意。癌癥占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心血管疾病。
癌癥治療困難之處在于癌細胞的遠處轉移,如果沒有轉移,外科手術完全可以把腫塊切干凈。可怕的就是癌細胞到了一定程度就會開始通過淋巴管、血液或直接浸潤到周圍組織的方式進行轉移,轉移到周圍淋巴結或者遠處的其他器官。到了這一步,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早發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治療癌癥的關鍵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癌細胞轉移之前就徹底把腫瘤組織切掉。
早發現腫瘤誰都知道,也都能被理解,但這個事兒做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癌細胞又不傻,它不會舉著旗子告訴你,我在這兒,快來抓我啊,它可是捉迷藏的高手。
癌癥早期往往沒有癥狀,有的病人腫瘤組織已經長的蘋果大小還沒有一點兒癥狀,通過癥狀來發現腫瘤比較困難。而且腫塊很小的時候,常規的影像學檢查比如B超、CT、甚至PET-CT也發現不了。
如何發現早期腫瘤?
有些腫瘤雖然沒有癥狀,但已經對身體產生一些損害,某些化驗檢查可以給我們提示,通過進一步的檢查發現腫瘤組織。
大伯的例子中,便隱血檢查幫助發現了早期結腸癌,對于一些常規檢查,千萬不要因為覺得不用做或太便宜,而不重視。還有一些化驗檢查可以幫助發現早期腫瘤,如腫瘤標記物,這是腫瘤細胞產生和釋放的某種物質,常以抗原、酶、激素等代謝產物的形式存在于腫瘤細胞內或宿主體液中,根據其生化或免疫特性可以識別或診斷腫瘤,常用的有CA125,CA199,PSA等等。
現在很多人體檢時也會檢查這些腫瘤標記物,對發現早期腫瘤有一定作用,但準確率不高,常常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結果。
隨著影像學技術的進步,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小的腫塊,也就是在腫塊更小時既可以被發現。例如,現在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提高很多,就是因為B超分辨率比之前明顯提高,甲狀腺癌早期就可以被發現。
新技術更準確發現早期腫瘤
一些新的技術也在逐漸完善,以求更早發現癌細胞,如循環腫瘤細胞CTC、腫瘤相關基因片段檢查等,是通過基因分析手段更精確的尋找癌細胞,這些都是研究的熱點,目前還處于實驗室階段,尚未用于臨床。
不遠的將來,我們肯定可以更早、更準確的發現癌細胞,更早介入,在癌細胞轉移之前徹底切除腫瘤組織。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我的頭條號。
#北大國際醫生說##清風計劃#
高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