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38年,在延安處理要務的毛主席,突然發現自己的香煙抽完了,他向來喜歡抽煙,辦公、思考的時候煙癮更大。眼看煙沒了,毛主席正面露郁悶之際,一旁的秘書及時取出香煙遞過來,給毛主席點上,然而毛主席后來卻向其他同志表示:這個人有問題,把他調走。毛
1938年,在延安處理要務的毛主席,突然發現自己的香煙抽完了,他向來喜歡抽煙,辦公、思考的時候煙癮更大。
眼看煙沒了,毛主席正面露郁悶之際,一旁的秘書及時取出香煙遞過來,給毛主席點上,然而毛主席后來卻向其他同志表示:這個人有問題,把他調走。
毛主席吸煙照
這個被毛主席認為有問題的秘書,就是沈之岳,后來被稱為是國民黨的第二代“特務之王”。
原本沈之岳作為一代特務之王,雖然其經歷稱得上傳奇,但也沒有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但沒想到的是,在其晚年后,張愛萍將軍竟對其稱贊有加,言其“一事兩主,兩俱無傷”。
何謂一事二主?難道沈之岳不是一個間諜如此簡單,而是游走于我黨和國民黨之間的雙面間諜嗎?
筆者今天就帶大家來聊一聊,沈之岳這個傳奇特務。
因參與愛國運動,沈之岳不幸被抓
1913年,沈之岳在浙江省仙居縣出生,他的家庭頗為富裕,從小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養成了謹慎沉著的個性。
童年和少年時期,沈之岳在家庭的支持下,一直過得很順利,沒有什么風浪。
到1930年,沈之岳不過十七歲年紀便進入南京中央軍校交通科學習,并于三年后考入上海復旦大學,可謂是高知識分子。
也就是在此求學期間,國內局勢變化,新時代、新思潮逐漸席卷中國大地。
受到五四愛國運動、以及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等多方面的影響,學生們的愛國情懷日益覺醒,尤其是共產主義的興起,讓國內眾多愛國人士找到了一條有望解救中國的道路。
沈之岳受友人影響,對共產主義有所了解,但出于從小養成的謹慎心理,他沒有第一時間加入共產主義當中,而是選擇中立觀察。
彼時中國大地被日軍入侵,民族危機爆發,思想覺醒的愛國青年們紛紛站出來,呼吁拯救民族,抨擊腐朽的國民黨當局,各地時不時會爆發大規模的學生游行抗議活動。
沈之岳心有抱負,見到同齡人一個個走上大街游行抗議,他也不甘落后,加入其中。
不過與其他人不同,沈之岳雖然表面喊著“愛國”口號,內心卻是希望借“愛國”口號有所作為,一展抱負。
這與他的家庭環境有關,沈之岳從小家境殷實,對于廣大人民的疾苦他感受不多,“救國”之心只是一時,此時的他意志并不堅定。
學生和工人運動給國民黨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他們無視民意,采取暴力鎮壓的手段,派出人馬抓捕抗議人士,甚至還有不少與抗議學生有聯系的共產黨人員都被順藤摸瓜抓捕入獄。
在多次大規模的抓捕行動中,沈之岳不幸被抓,而且這家伙野心挺大,是當時領導學生運動的領袖之一,他深知國民黨的手段,內心快速地思索逃生計策。
國民黨軍統對于抗議的學生絲毫不會手軟,任何不交代實情的學生都會受到他們的嚴刑逼供,為避免皮肉之苦,沈之岳強迫自己鎮定下來。
在面對特務逼問時,他運用高超的語言手段,成功給自己虛構了一個為“國民黨大官”暗中辦事的背景,而且表現得非常淡定,一群特務都被他唬住了,一時間竟不敢對他下手。
展露特務天分,深受戴笠賞識
就這樣,沈之岳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鎮住特務,在牢獄中待了一段時間,一點皮肉之苦都沒有遭受。
不過他表面看上去悠哉,但心里卻很著急,因為謊言只能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
果然,軍統特務們終于等到上頭的指示,經過查證,沈之岳所說完全是子虛烏有,特務們氣得咬牙切齒,要對他大刑伺候。
眼看沈之岳就要遭殃之際,一個人站了出來救了他一命,這個人,就是當時軍統局的副局長,在當時素有“特務之王”之稱的戴笠。
之所以救沈之岳,是因為他看中了沈之岳的天賦。
老謀深算的戴笠深信自己的眼光,這個年輕人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機智個性和深沉心機,絕對是個值得培養的好苗子。
當時的國民黨內部并不團結,各個派系之間時常明爭暗斗。
像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創辦的中統局就一直跟戴笠對著干,在與這幫家伙的斗爭中,戴笠時感頭疼,無人能分擔壓力,所以他時刻注意培養優秀人才,而沈之岳就是他看中的人之一。
隨后,戴笠讓人把沈之岳從監牢里帶出來,就在自己的辦公室中以禮相待,與之長談,結果兩人竟是相見恨晚。
戴笠見多識廣,不斷用語言挖出沈之岳內心所想,他知道這個年輕人有野心,渴望一展抱負,而沈之岳也感嘆找到了知音。
戴笠便順勢向他拋出橄欖枝:“如今中國內憂外患,蔣公有意‘攘外先安內’,解決內部矛盾后團結力量對抗外敵,你可愿意為拯救萬民于水火出一份力?”
沈之岳對于是否投入共產主義原本就抱有疑慮,如今面對戴笠的橄欖枝,他心中原本搖擺不定的天平立刻作出判斷——跟著共產黨受苦受累,跟著國民黨當大官,光宗耀祖,還用選嗎?
就這樣,戴笠策反沈之岳加入國民黨,他先是讓沈之岳進入自己麾下的國民黨特務系統學習鍛煉,后為提高他的能力水平,又將其送入浙江警校深造,為以后的升遷做準備。
在此期間,沈之岳繼續對外保持著“愛國學生”的良好形象,由于他曾被國民黨抓過,很多人對其佩服不已,他的經歷和形象讓他非常順利地參與到各種工人、學生運動之中,摸清情況后,沈之岳便向國民黨特務機關匯報,導致大批學生和工人遭殃。
不僅如此,沈之岳甚至成功滲透進共產黨的外圍地下組織,成功套取情報,使得國民黨特務得以追殺多名共產黨人士。
眼看沈之岳一步步地成長起來,戴笠深感滿意,于是他作出一個重大的決定——派沈之岳打入延安內部,伺機收集重要情報,最好能殺掉一個兩個諸如毛澤東、周恩來等重要領導人。
因一根香煙,引起毛主席的警覺
自1937年9月,國共兩黨達成第二次合作后,雖迎來表面的短暫和平,但國民黨對于我黨暗中的打擊就沒有停過。
到1938年,沈之岳接到戴笠下達的任務,讓他尋找機會潛入延安。
同年4月,沈之岳的機會來了,他化名“沈輝”,隨同蕭致平教授的訪問團前往延安,為了這次任務,他自學了俄語和英語,特意研究過馬列主義,把自己偽裝成一個革命分子。
蕭致平教授一行在延安參觀了眾多學校以及部隊,還受到毛主席等人的接見,而在這個過程中,沈之岳給人留下了很不錯的印象,他表現得彬彬有禮,頗有涵養。
訪問結束后,沈之岳當即表示,自己深受延安的革命氛圍影響,想要留下來為共產主義盡一份力。
由于他精通馬列主義,渾身“進步”氣息濃郁,我黨很愿意接受像他這樣的青年,事實上,當時的延安確實讓諸多愛國青年為之向往。
不過我黨深知國民黨特務的手段,任何想要留在延安的人都要接受嚴格的政治審查。這些事情早在沈之岳的預料之中,戴笠早已經給他做好了準備,所以他一點都不慌。
經黨內審查,沈之岳乃是復旦大學畢業的優秀知識分子,參加過多次工人、學生運動,甚至被國民黨抓捕過,對馬列主義甚為推崇,似乎一切都是無懈可擊,沒有任何問題。
但有一個疑點,沈之岳說自己是河南人,但是他說話卻帶有江浙口音,引起了審查人員的懷疑,沈之岳的解釋是自己曾在上海住過一段時間。
其實這個破綻是沈之岳有意為之,其意圖是先引起我黨的懷疑,只要設法解除疑點,便可在無形中加深我黨對他的“可信度”。
事情果然如同沈之岳所預料的那般,審查人員派人前往沈之岳待過的中央大學調查,戴笠早就為沈之岳做好背景工作,審查人員查到的信息都是假的。
就這樣,沈之岳順利地通過審查,留在延安,后進入抗日軍政大學。
在此期間,沈之岳的表現相當優秀,學習成績突出,對于宣傳革命理念的演講甚是盡心盡力,做得很圓滿。
難能可貴的是,明明就是如此優秀,沈之岳在學習和工作之外卻出奇地低調,沉默少語,那時人們只當是他不慕名利,哪里知道這家伙是怕自己“言多必失”!
然而,沈之岳再怎么小心,終究還是棋錯一招,無意之中露出了一個破綻。
因為表現突出的緣故,沈之岳被提拔成為毛主席的秘書,這讓沈之岳興奮萬分,只要成功刺殺毛主席,那絕對是無法估量的功勞!
結果,他低估了毛主席的能耐。
毛主席工作、思考時總喜歡抽煙,有一次在工作時習慣性地要掏煙來抽,結果恰巧煙已經抽完,正郁悶間,沈之岳在一旁遞了一根過去,毛主席不動聲色地接過,還與他攀談起來。
沈之岳自以為博取了一番好感,殊不知在這次事情過后,毛主席便向其他人表示:這個人有問題,把他調走。
沒過多久,沈之岳就被調離到他處,無法再接近毛主席和其他重要領導人。
毛主席是如何看出沈之岳有問題的呢?
其實并不復雜,因為當時沈之岳遞給毛主席的煙竟然是毛主席最喜歡抽的那種,要知道,他才剛調到毛主席身邊沒多久,而且毛主席敏銳地察覺到沈之岳的抽煙手勢很生疏,似乎是近期才開始學抽煙。
綜上,可以推測出,沈之岳不是一個喜歡抽煙的人,他卻隨身帶著煙,而且恰恰就是毛主席喜歡抽的種類,他似乎在研究毛主席的習慣。
研究領導上司,放在現在不奇怪,但是放在過去,就足夠引起重視了。
畢竟在延安內部,真正的革命分子是不會花心思去揣摩領導喜好、借此溜須拍馬的,毛主席由此對他產生疑慮,雖然沒有證據表明他居心叵測,仍是將他調走。
沈之岳和戴笠都沒有想到,籌備多年的刺殺計劃,竟然因為這一個小小的破綻付之東流,世事當真難料?。?/p>
往事已久,身份成謎
被調離毛主席身邊后,沈之岳心里頗為不甘,他多次收集情報交給國民黨,還曾化名“李國棟”在陜西一帶活動,為國民黨培訓打入延安的特務。
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沈之岳活動的同時,我黨內對于外敵滲透之事也逐漸警惕起來,從1938年開始便對延安內部進行多次排查,潛伏在延安內部的反動派分子逐漸被挖了出來。
其中有一個特務透露,國民黨已經派出高級特務潛入延安,伺機殺害共產黨的領導人,那時沒人知道,這個所謂的高級特務就是沈之岳。
1939年,深感繼續待在延安已經不安全的沈之岳心頭警覺大起,趁著自己還沒有暴露,及時逃出了延安,回到國民黨內部。
雖然沒有完成刺殺共產黨領導人的任務,但回歸之后沈之岳依然受到重視,他成為了東南特別情報站的站長。
后來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中大敗,被迫逃到臺灣,沈之岳立刻展現出超強的業務能力,讓人弄來了蔣介石的祖墳照片,一切完好無損。
蔣介石父子由此對沈之岳刮目相看,他的官路蒸蒸日上,不斷得到提拔,即戴笠之后,他成為國民黨的第二代“特務之王”。
到1960年,沈之岳被任命為國民黨內國防部情報局副局長兼中央委員,此后多年一直深受重視。
在沈之岳位極人臣之后,原本與軍統對著干的中統要員被他逐步拔除,完成了戴笠都不曾達到的目標。
到此,沈之岳此人應該就是徹頭徹尾的國民黨才是,但耐人尋味的是,晚年的沈之岳因為身患重病,不得已來到大陸治療,結果竟然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接見,張愛萍將軍甚至還夸獎過他,“一事二主,兩俱無傷”便是出自他口。
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莫非沈之岳并不是什么國民黨特務,而是雙面間諜嗎?莫非他一直默默為我黨潛伏在敵人內部?
關于這些疑點,筆者自己也有一番見解,僅代表個人觀點。
沈之岳并不是什么雙面間諜,他就是一個國民黨人士。
如果說沈之岳是雙面間諜,為何不曾見過他對共產黨有任何貢獻?他“潛伏”多年,爬到這么高的地位,按理來說不該沒有建樹才是,相反,關于他針對我黨的行動倒是有一大堆。
那為何鄧小平同志和張愛萍將軍會對他另眼相看呢?
我覺得這兩位對他的態度并沒有什么特別深的含義,彼時戰爭已經結束,臺灣因為各種原因尚未回歸,我黨出于團結全國、表達統一善意的目的,已經沒有必要再對過往之事計較,所以沈之岳來到大陸后被友好對待并不奇怪。
以上僅代表個人見解,無論如何,往事已久,沈之岳的身份已成謎,便留待后人探索吧。
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