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剛聽朋友說她要讓女兒放棄學小提琴的時候,我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我兒子是學習鋼琴的,我知道如果家有學習樂器的孩子,不論是家長還孩子都需要付出辛苦,堅持和毅力在這個時候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聽她說了原因之后,我也同意了她讓孩子放棄學琴的想法。
剛聽朋友說她要讓女兒放棄學小提琴的時候,我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我兒子是學習鋼琴的,我知道如果家有學習樂器的孩子,不論是家長還孩子都需要付出辛苦,堅持和毅力在這個時候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聽她說了原因之后,我也同意了她讓孩子放棄學琴的想法。
Part 1
她說一開始決定學小提琴的時候,孩子的確興趣很大。于是她咨詢了從事音樂方面工作的朋友,得知小提琴這種弦樂類型的樂器,是比較難學的,讓她一定考慮好。
朋友覺得無論難還是簡單,只要能堅持,無非就是比別人多付出些時間精力。她請了最好的小提琴老師,上一對一的私教課,課時費從300元1小時,漲到后來的400元一小時。
除了上課,她還經常帶女兒去聽音樂會,看演出,想讓女兒盡快入門。
而在日常練習方面,她則是絕對的魔鬼老媽,對孩子的要求很嚴格,無論是每天的練習時長上還是練習質量上。
一年之后,孩子就開始對小提琴產生厭倦的情緒了,但是在朋友嚴苛的要求下,孩子不得不堅持著。
又過了兩年,現在,孩子不僅是更不喜歡練琴了,練琴這件事對她的生活態度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孩子不敢輕易嘗試任何感興趣的事物,認為一旦自己說喜歡并嘗試了,就像練琴一樣掉進一個坑里爬不出來了。
因為平時朋友對孩子的練習要求嚴格,批評多于表揚,讓孩子慢慢對自己失去自信心。即使有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擺在面前,她都不敢去嘗試,更不要說去爭取。
對于練琴這件事,本就不喜歡的她,現在開始以應付來對待,上課不好好聽,回家也不好好練習,幾個月了也沒有什么進步。
現在,練琴這件事已經給她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它就像一個枷鎖一樣,鎖住了孩子的快樂和想像,禁錮住了她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雖然她不敢說,但是可是明顯感覺到,她是從心底里不喜歡這個事情,而且是非常地抵觸和厭惡。
Part 2
思前想后,朋友說這次真的是想放棄了。
以前一直覺得只要是隨時時間的積累,她會慢慢地愛上小提琴,慢慢地體會到音樂帶來美與享受,可是現在看來,這件事已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即使再堅持下去,孩子也不可能從厭惡的狀態到達一個喜歡的狀態。那就沒有必要再繼續投入。
更重要的是,學琴這件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她對于其它事情的看法和決擇,孩子會因為不敢嘗試而此失掉很多機會,其實這才是最可怕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我也覺得現在應該是時候讓孩子放棄了。
朋友說她不想再勉強孩子,也不想再勉強自己了。之前不想放棄,一是覺得已經投入了那么多的時間,精力,成本,不想讓這些成為沉沒成本。
作為家長,我們都認為學習一項技能必須要堅持下去,堅持是唯一的方法和出路,沒有第二種選擇。我也一直深以為然。
然而朋友的事情讓我思考, 堅持就是絕對正確的么?每一個孩子應該適合堅持嗎?
Part 3
朋友的經歷讓我回想起給孩子挑選興趣班的過程,我兒子學習的是鋼琴,選擇這項樂器也是當時孩子自己的主意。
那時孩子才剛5歲多一點,我帶他去試聽了好幾節不同種類的課程,什么街舞、籃球、美術、跆拳道,對于這些他明顯表示出我不喜歡我不想學,唯有鋼琴是他最終留下而沒有被Pass的。
我知道對于一個5歲的孩子,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么,但至少他知道自己不喜歡什么。于是我們便尊重他的意愿選擇了鋼琴。因為怕他堅持不了,我一上來并沒有買臺式鋼琴,而是買了一臺電鋼琴,用這臺電鋼琴練了將近三年,直到他考過了三級。
作為一個陪練的媽媽,我十分知道練琴的枯燥與難熬,特別是當孩子過了新鮮感,而且曲目越來越難的時候 ,這份枯燥會愈加地強烈,這讓孩子的忍耐力也一點點消磨殆盡。
有時孩子也會因為曲子難度大,導致進度慢而發脾氣,并開始自我懷疑,問我為什么要學鋼琴。
我告訴他,你現在覺得沒什么用,但在以后可能會讓你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機會。你利用別人玩的時間練習了一項別人輕易學不會的技能,你不覺得自己挺了不起的么?雖然你現在覺得難,但是到目前為止也并沒有你練不會的曲子,難道不是么?
他想了想,覺得我說的也對,就會慢慢調整情緒繼續練。
Part 4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忘記了培養孩子特長的初心和目的到底是什么。
對于我來說,我并沒有想讓孩子以后靠這項技能來吃飯,除非他自己極度熱愛并愿意投身于此。我的目的就是讓他有一項自己的特長,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可以逐漸體會到音樂帶來的美,可以在自己疲憊時找一個宣泄的出口。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都是普通人這個事實,這項技能可能會讓他在眾多“普通人”中有一點點優勢,以后可以獲得比別人多一點的機會,結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僅此而已。
當學習一項特長已經成為一個孩子的“標配”時,我們切勿忘記了一些最根本的原則:學習特長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是對他有益的;如果說不上喜歡,至少孩子是不排斥的。
我們不想放棄,不過是不想讓那些曾經付出的金錢和時間成為沉沒成本,我們在這個時候格外堅信"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道理。
紀伯綸曾說:不要因為走的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
如果真的因為學習特長,而影響了孩子的價值觀和心理健康,那就必須要及時止損。
Part 5
關于孩子學習特長能否堅持下去這件事,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家長在孩子選擇特長時的自由度和練習過程中的反饋會讓孩子判斷,我做這種事到底值得不值得。
1.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并設定一個初始時間
選擇特長班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即使他選擇了一項很小眾的興趣,或是你覺得沒什么用的興趣。如果孩子當時是真心喜歡的,也要尊重他的選擇,畢竟這是堅持下去的基礎。
即使是這樣,也要給孩子設定一個期限。要求孩子必須要堅持半年或是一年,中途不能放棄,過了這個期限之后,你可能考慮要不繼續學習。
這樣做一是讓孩子充分體會這項特長到底是否適合自己,二是給了他放棄的選擇,讓他心里沒有壓力。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先堅持一段時間,這讓他也絕不能敷衍了事。
為了增強儀式感,可以把這個約定寫在紙上,并讓孩子簽上字。如果在限期之內孩子不想堅持了,就拿出它讓孩子看一看,讓他知道并不是想放棄就放棄的。
2.鼓勵是一劑催化劑
在陪兒子練琴的過程中,我也經常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當他一個錯誤重復犯改不過來,或是講了半天還是聽不懂的時候,或是不專心的時候,我都會失去耐心,對他河東獅吼。
但是我發現,越是和他喊他就越是抵觸,表現越是不好。孩子和我說:媽媽你一和我喊我就緊張,越緊張就越是表現不好。
從那以后,我就盡量控制情緒,平和地和他溝通并常鼓勵他。當我有耐心的時候,孩子也更容易專注,練習的效率更高和效果也更好。
有一次他彈完了一小段,我對他說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了,非常不錯。孩子很驚訝地說:“我覺得彈得不好啊,我還以為你會說,這彈的是什么呀,沒想到你會表揚我!” 結果當天的練習進行得很順利,練習效率也很高。
對于中國家長,特別喜歡使用打擊式教育和激將法”,但是考慮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個方法真的不如“鼓勵式”教育更好用。好孩子是夸出來,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真理。
3.成就感,是讓孩子堅持下去的源動力
曾聽過很多教育專家說過,學習是一件反人類的事情。孩子們往往不知道上學是為了什么,學習是為了什么,更不要說學一項特長是為了什么。
孩子們理解不了家長們的深謀遠慮,而更容易被一些“短期利益”所吸引,如果他總是得到正面的反饋和持續的“短期利益”,他就會更容易把這件事情堅持下去。
都說只有培養孩子學習的內生動力才可以真正讓他愛上學習,“短期利益”可以說是一個初始動力,至少讓他知道,我學習了這個到底能對我有什么好處?
成就感和自信應該是孩子這個時間能得到的最實際的好處了。成就感來源之一就是家長的鼓勵和夸獎。當孩子建立了初步的自信心之后,就可以鼓勵孩子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長處,這絕不是炫耀,因為孩子一上來有可能因為緊張而表揚不好,但是依然要表揚他的勇氣和值得肯定的地方。
隨著孩子的心態越來越好技能越來越強,就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這類的比賽,一是開闊眼界讓孩子得到鍛煉,二是讓孩子看到,高手之外還有高手,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
4.學費是孩子成長必須要付出
現在不論讓孩子學點什么,家長都必須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以及大量的時間陪練,這也是讓家長們不愿意放棄的重要原因。其實我們心里不想放棄的,只不過是那些付出而已。
也許這就是為了一個孩子長大,家長所要交納的學費和要付出的代價吧,我們不可能因為心疼那些付出,而讓孩子去堅持一個明顯對他無意義甚至有傷害的事情。
所以允許孩子去嘗試,允許孩子犯錯,他才會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金錢和時間真的比孩子的成長更重要么?這應該就是為人父母所要付出的吧。想想我們自己小的時候,哪里有這樣的條件可以去學習一門特長?作為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支持就是為他的嘗試而買單,讓他釋放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育兒日記##育兒哪些事#
何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