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正常的脊柱,從側面去看是有一定的生理弧度的,但若是從背后看,出現了脊柱向左或者向右,偏離枕骨中線和骶骨的連線,就有可能是脊柱側彎。在我國脊柱側彎的患者很多,據中華預防醫學研究會統計,截止到2022年之前,約有500萬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患者,
正常的脊柱,從側面去看是有一定的生理弧度的,但若是從背后看,出現了脊柱向左或者向右,偏離枕骨中線和骶骨的連線,就有可能是脊柱側彎。
在我國脊柱側彎的患者很多,據中華預防醫學研究會統計,截止到2022年之前,約有500萬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患者,這些患者中,大部分是中小學生、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程度有輕有重,有些患者在外觀上和常人無異,但有些患者尤其是沒有及時糾正的患者,情況十分嚴重,最后只能通過手術來治療。
特別是近幾年,脊柱側彎在青少年中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所以不禁讓我們產生了思考,脊柱側彎多發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點呢?今天給大家好好地解答下脊柱側彎的相關問題。
為何會產生脊柱側彎?
引起脊柱側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先天性脊柱畸形、神經肌肉和肢體不等長、遺傳疾病等。此外,像是腦癱、肌營養不良、脊髓性肌萎縮和腫瘤、脊柱裂等疾病也可能會導致脊柱側彎。上述情況,雖然會導致脊柱側彎,但目前的研究發現,很多脊柱側彎患者都是“自行發病”的。
據統計,大約有75%~85%的脊柱側彎患者的發病沒有具體原因,這種也被稱之為特發性脊柱側彎。但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可能是長期不良的行為習慣引起脊柱結構性的改變。朋友們肯定也知道,長期坐姿不良對脊柱不好,但這種行為會不會導致脊柱側彎呢?
關于這個問題,湖北理工學院醫學院曾經做了一項調查,研究發現不良坐姿、久坐大于2小時以上的、BMI低于18.5kg/m2(偏瘦)和脊柱側彎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而站立姿勢、背包的方式(單肩/雙肩)、睡姿、午休方式等因素和脊柱側彎相關性不大。
除了不良坐姿之外,研究者還發現一個特點:女性青少年更加容易出現脊柱側彎的癥狀。
為何脊柱側彎多發青少年女性?
《中國公共衛生》曾對北京海淀區的青少年進行脊柱側彎調查統計,在通過對3611名同學進行X線檢查后發現,男生脊柱側彎的人數大概在40人左右,占男生總數的2.3%。而在1425名女生中,脊柱側彎的患者有71個,占比5.0%。
男女的差異如此之大,自然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通過對女生的心理和行為分析發現,青少年女性脊柱側彎的發病與大于男生的原因和下面這幾個因素有關。
第一點就是心理因素。青少年女性經常因胸部發育產生羞怯的心理,從而出現走路時含胸、駝背,坐下的時候不敢直起腰。長期處于這種體態下,脊柱壓力分布不均勻,就可能會導致脊柱側彎。
第二點就是不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研究發現,輕度的脊柱側彎患者,在經過鍛煉之后確實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改善,所以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減輕脊柱側彎的癥狀。而女性青少年相較于男性來說,運動量較少,所以就導致其患病概率大于男性。
第三點是激素方面的原因。據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骨科研究顯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是一種涉及到多種激素分泌所導致的復雜型三維畸形。就目前研究結果看,可能與雌性激素及其受體或在激素結合中的某些蛋白質有關。
此外,遺傳因素也是青少年脊柱側彎多發的原因之一。在臨床上發現,脊柱側彎的發生有一定的家族傾向,說明其發生和遺傳因素有密切的聯系。且曾有日本的研究小組在《人類遺傳分子學》的雜志報告中稱,在檢測了750萬個核苷酸后,發現有十個基因區域出現了明顯的相關性,但具體是通過何種方式傳遞,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因此,若是想預防脊柱側彎,應該要多運動、注意坐姿、避免久坐,尤其是青少年女性。
看完了脊柱側彎的發作原因和發病特點,接下來看一下脊柱側彎中最具有爭議的一個話題,脊柱側彎能否自愈?
脊柱側彎能否自愈?
脊柱側彎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脊柱側彎能自愈嗎?
很多家長在確定孩子脊柱側彎之后,都會隨口問出這個問題。首先明確一點,脊柱側彎是很難自愈的,發生脊柱側彎后,脊柱關節的結構也會相應地出現變化,并不僅僅是脊柱“彎了”。關節可能會變得一邊高一邊矮,受力自然而然地往被壓縮的一側偏移,反而會加重癥狀。
可能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在生長發育期,脊柱僅有一點彎曲長大后就好了,或者說現在脊柱側彎度數小不用去醫院,平常注意坐姿、多多鍛煉就行了,等嚴重了再去醫院進行治療。還有人說輕微的脊柱側彎吊單杠可以緩解,完全不用去醫院。
首先,多鍛煉確實能夠緩解脊柱側彎。像是吊單杠,對脊柱有一個拉伸的作用,再加上在鍛煉的過程中背部的肌肉也在增強,就可以對脊柱側彎起到一個緩解的作用。但結合兒童本身情況,考慮到運動時間段和運動量的因素,鍛煉對脊柱側彎的治療效果并不算特別好。
其次,骨骼的生長和發育是無法預測的,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均不知道接下來脊柱會正常生長,還是會加重彎曲。且脊柱側彎的患者一般都在10-14歲,正是青少年生長發育的最快時期,稍不注意,可能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由醫生給出準確的治療方法,不耽誤治療,才是正確的選擇。
另外,脊柱側彎矯正手術難度高、對有些醫院來說風險太大,可能部分醫院怕擔責任,一味地推行保守治療法,或者對患者說成年后進行手術矯正更穩妥。這不僅僅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還耽誤了病人的一生。所以如果發現這種疾病,一定要到專科醫院找專業的醫生進行評估治療。
至少目前臨床上認為,在骨骼成熟前,無論是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治療時間越早,恢復效果越好。但很多患者發現較晚,發現脊柱側彎時已經成年,骨骼已經停止發育,那么是否還有治療的必要呢?
接下來,我們看看成年之后脊柱側彎還會不會繼續發展?
成年之后脊柱側彎還會發展嗎?
一般來說,女性18歲左右骨骼停止發育,男性20歲左右停止發育。很多患者認為,骨骼停止發育之后,側彎情況不會再加重了,因此也不用去醫院了。而事實上,骨骼定型后脊柱側彎仍有發展趨勢,且畸形越嚴重,發展可能越迅速。
特別是脊柱側彎大于30度的重度側彎患者,在骨骼停止發育后,每年甚至能夠增加1度左右的畸形。更加危險的是,成年之后胸腔的大小、臟器的體積已經基本上確定。隨著畸形的發展,內部臟器所受的壓迫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對器官造成一定的損害。
比如說,脊柱嚴重側彎導致肺容積發生變化,就可能會出現呼吸不暢、潮氣量降低、呼吸頻率加快等癥狀。嚴重的脊柱側彎還可能會壓迫心臟,引起心臟功能異常、心衰等情況。
中老年患者,因衰老的緣故,脊柱往往會出現退化,這也會加重脊柱側彎的程度。尤其是45歲之后,若是出現了骨質疏松,脊柱側彎的程度還會加重。
所以,若是重度、中度脊柱側彎的患者,或者是年齡比較大的人群,建議去醫院進行治療。若是輕度脊柱側彎的患者,沒有影響到工作和生活,是否治療就要看自己的個人意愿,即使不進行治療也要多做檢查,避免脊柱側彎程度加重。
一般來說,手術是治療重度脊柱側彎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很多人擔心手術風險大,不愿意動手術,從而錯過了最佳時機。所以,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手術的風險是不是像很多患者想的一樣大?
手術風險大嗎?
治療脊柱側彎主要圍繞這四個方面:減緩脊柱側彎的發展、減輕脊柱側彎的癥狀、恢復脊柱的平衡、矯正畸形。在進行手術之前,醫生會評估患者的情況,確定手術的風險,若是矯正畸形后的后果患者無法承受,或者風險太高,醫生會選擇相對穩妥的方案進行手術。
除患者身體導致的手術風險外,主刀醫生的技術和手術設備也會影響手術安全。脊柱側彎的手術涉及到脊髓、脊柱、神經等重要的組織,風險遠超普通的外科手術。所以,是否由一位手法熟練的醫生主刀是手術是否安全至關重要的因素。
第二點就是手術設備的問題。脊柱側彎的修復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醫生的熟練程度,也需要手術設備的支持。先進的導航設備可以幫助醫生尋找合適的固定位置;神經監護設備能時刻注意神經是否有損傷,防止意外的發生。
所以說,脊柱側彎手術確實有風險,但先進科學的手術設備、技術成熟可靠的醫生、詳細的手術方案,這三者相輔相成,已經大幅度地降低了手術過程中的風險。因此,不必過于擔心手術的風險,相信醫生,做出正確的決定即可。
手術治療的花費有多少?
每個省、市的治療花費不同,且病情嚴重程度不同,手術的費用也不相同。這是去年十月的一場手術,總花費12.8萬報銷7.5萬左右,報銷比例58%左右。從這則手術來看,脊柱側彎手術費用并不是很高,且還能享受高額的報銷,并不是很多患者說的治療一次就會傾家蕩產。
醫生有話說
脊柱側彎在青少年之間十分常見,尤其是特發性脊柱側彎。脊柱側彎前期外觀表現不明顯,但因青少年發育過快,經常有一年側彎增加5-10度的例子。不僅會引起患者的體態變化,還會對其正常學習和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所以這種疾病要及早發現,盡早治療。
手術治療效果好,風險并不大,且金額并不像大家所說的是一個天文數字。若是能治療,建議盡快治療,以免耽誤其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我是骨科李醫生,骨的安全,我來守護。
張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