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珠海圓明新園,地處拱北蘭埔,東西北三面環山,它是以北京圓明園為原稿,按照1:1的比例尺寸,挑選出原稿1/3的景,于1997年建成并對外開放經營。珠海圓明新園從收費到免費,經歷了什么自從1997開放以來,圓明新園景區就一直收取100-120元
珠海圓明新園,地處拱北蘭埔,東西北三面環山,它是以北京圓明園為原稿,按照1:1的比例尺寸,挑選出原稿1/3的景,于1997年建成并對外開放經營。
珠海圓明新園從收費到免費,經歷了什么
自從1997開放以來,圓明新園景區就一直收取100-120元的門票。游客花了錢進入景區看了之后,卻有不少人吐槽,說此圓明園為山寨版。復制搬運了北京圓明園的景觀,站在珠海這塊遠離北京二千多公里的土地上,感覺不到當年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義憤填膺。
也不知什么原因,游客們卻不愿再花冤枉錢到圓明新園,當地也曾經想把圓明新園當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復制重建的景觀都不是在原址上,讓游客感覺不到那種歷史韻味,實質上沒多大意義。直到2012年10月起,因為人氣不足,圓明新園只好作為珠海一張旅游城市名片的景點,對外免費開放。
圓明園該不該重建,一直是個充滿爭議的文化問題。圓明園舉清朝六代之力、歷經150余年建設,成為園林集大成者的“萬園之園”,卻被英法聯軍一把火,淪為廢墟。圓明園已成為歷史輝煌和悲情的矛盾體,留給人們巨大的想象和爭議空間。因而,重建圓明園的消息總會牽動社會的敏感神經。
珠海圓明新園仿照北京圓明園景觀
這是入口處的大宮門,建筑很霸氣,古典的皇家建筑。大宮門的上方懸掛著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的匾額"圓明新園"四個大字。門前的金水橋,架落在形如曲月的御河上,橋外聳立著雕刻精美的華表和威武雄壯的石獅,使大宮門顯得尤其巍峨壯觀,氣勢不凡。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坐落在北京西部,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園中面積340多公頃,建筑面積達20萬平方米,150余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可惜,我們無法感受到當年圓明園的美和魅,這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痛。今天,珠海的圓明新園再現了圓明園的輝煌。無論從面積、歷史背景來說,她贏在一個"新"和"完整"上,讓我們能從中深刻感受到圓明園作為萬園之園的名副其實。
穿過方塊大理石廣場,蜿蜒的金水河流淌于宮門前,白玉蘭的金水橋三座并列橫跨金水河上,挺拔秀美的華表雙柱擎天柱,雕刻著龍的圖樣,威武的石獅居高臨下的雄視著人間。
圓明新園以其濃厚的清文化、精雅別致的亭、臺、樓、閣和氣勢磅礴的全景舞蹈史詩巜夢回圓明園》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游客,為游客再現了清朝的盛世風華。
雖然都是仿制的景象,但今天己被賦予了新的內容,讓我們但仍可感受其皇家園林的恢宏氣勢。 莊嚴的大殿、輝煌的樓閣、幽靜的園林,讓人不知不覺地陶醉其中。
珠海圓明新園同北京圓明圓一樣,它融中國文化、西洋文化、歷史文化等于一體,包括大水法、長城、蓬島瑤臺等,吸引了無數游客。可想而知,作為皇帝別院的圓明園曾是多么的引人入勝。圓明新園沒有歷史感,也沒有圓明園帶給我們的歷史沉重。
游客享受免費進園,卻又吐槽
現在人們最關注的是,重建的圓明園能否原汁原味恢復清代皇家園林的光輝,再現當年北京“萬園之園”的風采?還是僅僅為了提升城市文化氛圍,提高城市文化的知名度,用金錢堆砌仿照一個山寨的“萬園之園”。
幾年前珠海圓明新園取消了百來元的門票,對游客和本地居民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但是我們又從中嗅到了多少貓膩?放眼圓明新園這么多年的發展,似乎越來越滯后了,甚至比晚它19年建設投入使用的第2個圓明新園,橫店影視城圓明新園還要落后。
珠海園明新園建設初衷越來越變味了,景區大門雖然免費,但景區內有好些地方都改成了收費的娛樂項目。古典味越來越少,商業化氣息越來越重,身邊已經有朋友說不愿再去第二次。
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