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打車去吃飯時,司機師傅在感慨,這么久以來,武夷山也就這會多點游客。嗯,是嗎?那你們最近的生意應該很好了。五一那會連打車都不方便。也還好啦,過了5號以后,人一下子就少了非常多。武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打車去吃飯時,司機師傅在感慨,這么久以來,武夷山也就這會多點游客。
嗯,是嗎?那你們最近的生意應該很好了。五一那會連打車都不方便。
也還好啦,過了5號以后,人一下子就少了非常多。
武夷山這邊的常住人口其實不多,大部分都集中在市區(qū),你看,景區(qū)那邊本地人很少。你別看那邊沿街賣茶的店面很熱鬧,其實很多是外地人過來的。13、14年之前,三姑就只有老街那邊比較熱鬧,后面那些都是新建的……
當你在坐車時,碰到一個能聊的師傅,車程過得非常快。
并且,聽說我們要過去吃飯,師傅還熱心地給我們推薦了一家特色小菜館。
想著之前來了這么多趟,這家店確實沒進去吃過。再加上有本地人推薦,也就進去點幾個特色菜,嘗嘗味道。
推門進去后,發(fā)現(xiàn)里面的布置,別有洞天。
一旁做了幾間包廂,供客人喝茶。并且大廳前,也有一桌人在喝著茶。
另一旁,才是吃飯的地方。
正當我在點餐的地方,看這邊的山蘑菇時,聽到對面有人在大聲說話。
“你到武夷山一趟,最好還是帶點大紅袍回去,不管對方喝不喝得懂?喜不喜歡?關(guān)鍵是名氣擺在這里嘛……”
出于好奇,麻花在一缸子“紅眼睛”溪魚前,停駐了一會,好奇他們在聊什么。
《2》
原來大廳里,茶掌柜正在招待一組外省游客。
那組外省游客打算在離開前,買點茶作伴手禮。掌柜一聽,這簡單,到武夷山買茶,肯定要選大紅袍啊。
然后就到一旁,抓了一小簍某款大紅袍的干茶,燒了水就開始泡。
沒一會,香氣就飄了過來。
隔了好幾米遠,都能聞到濃濃的花香。
客人喝了茶之后,點頭贊許,確實夠香。不過話鋒一轉(zhuǎn),表示他們是從廣西過來的,他們當?shù)囟际呛燃t茶居多,大紅袍香是香,但是喝起來太濃了,味道太重, 他們適應不了。
掌柜聽了,很快就換了一套說辭。
這怎么會味道濃呢?這是清香型大紅袍。
你們自己拿回去泡的時候,可以放少一點茶,我們這邊歷來都是放8克,你要是買罐子裝的,放多一點少一點,都是可以自己調(diào)整的。
接著,就說到前面那句“金句”。
你們到武夷山一趟,最好還是帶點大紅袍。當然,紅茶這邊我們也有,像正山小種、金駿眉這些的,一會都可以給你們喝喝看。
按我的經(jīng)驗吧,你要是買回去送禮,最好是帶大紅袍,能體現(xiàn)武夷山的特色。要是自己喝,可以選正山小種。
聽完這番話,那幾位外省游客,明顯不再糾結(jié)了。
到這里,那位茶掌柜又加了一番“臨門一腳”。
“你們說這清香型大紅袍口味重,那是還沒有喝肉桂哩。肉桂你們知道吧,就是馬頭巖肉桂,牛欄坑肉桂里的那種‘肉桂’,喝起來茶味更足更霸氣。
聽到這一茬,客人明顯更感興趣。
那大紅袍和肉桂在這邊,哪個更出名?
“大紅袍。”
那大紅袍和肉桂,哪個更好?
“那要看你喜歡什么,大紅袍是比較香,肉桂的話,茶味比較足……”
只見那組客人稍微斟酌了一番,就去買單了,到一旁去挑包裝的樣式,買了剛才那款特別香的大紅袍。
但麻花聽完這小段插曲后,心里卻不淡定了。
很多巖茶新手對于大紅袍和肉桂的刻板印象,就是這么來的!
《3》
大紅袍的特點,就是比較香?
這番話,騙騙游客還行。
站在一個老茶客的立場看,這段話里的“漏洞”太多了。
眾所周知,現(xiàn)在的武夷巖茶里,大紅袍根本就不是單一的一種茶,而是一個統(tǒng)稱。
所有的巖茶,都可以冠名上“大紅袍”這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用“比較香”來形容大紅袍特點,非常不準確,不妥當。
真正說起大紅袍的特色, 或者說,武夷巖茶的特色,應該用“巖韻”二字概括。
喝起來,要香,要清,要甘,更要“活”。
茶湯帶有“骨鯁感”,湯水喝起來有“骨頭”,當茶湯咽下喉嚨時,能感受到舒適愜意的刺激, 茶味層次豐富,才是巖茶的最大特色所在。
而說到香氣,不客氣地說一句, 各大茶類里,有哪種茶喝起來是不香的?
白茶里,有毫香、花香、藥香、粽葉香。
紅茶里,有蜜香、花香、果香,松煙香。
綠茶里,有清香,蘭香、豆香、板栗香。
放眼過去,清一色都是香。
在介紹大紅袍的特點時,只形容它“非常香”,是很不專業(yè)的做法。
再退一萬步看,遠遠地聞著香到偏膩的濃香,再看了眼接近金黃、淺橙黃的湯色。
不難看出,那款被拿來作為主打招牌的“大紅袍”,實則發(fā)酵程度很輕,火功也極輕,甚至有 “走水焙”之嫌。
按我的經(jīng)驗看,這十有八九是用一堆外山高香小品種拼出來的,并且為了省成本以及保住香氣,在焙火方面做得非常粗糙。
所以才會做出,一副茶香妖艷的狀態(tài)。
但總體上,它表現(xiàn)出來的,完全不是一副武夷巖茶應有的樣子。
用這樣的茶,當做武夷山的“特色”,實在太砸招牌!
《4》
肉桂的特色,就是茶味更足更霸氣?
每每聽到有人,用“霸氣”、“刺激”等字眼形容巖茶里的肉桂時,我就會犯職業(yè)病。
原本以為,這樣的陳年老黃歷,早就應該翻篇了。
但是照這樣的情況看, 并非如此。
很多人,甚至很多茶掌柜對于巖茶的了解,仍舊停留在淺表層。
實際上,不應該如此。
武夷巖茶里肉桂,之所以能做到這么出名,不是因為所謂的苦澀味重、喝起來霸氣刺激。
而是肉桂的湯感,足夠特別,喝起來帶有獨特的辛辣感。
同時,在茶香方面,肉桂的品種香也很特別,是特立獨行的桂皮香。
跟其他巖茶品種比起來,統(tǒng)統(tǒng)都不一樣。
要香有香,要湯感有湯感,要特色有特色,要韻味有韻味……
正因肉桂非常“全才”的緣故,它才能在一眾巖茶品種里面,脫穎而出,火遍茶界,知名度節(jié)節(jié)高。
《5》
提到大紅袍與肉桂的江湖地位變化,不少朋友的心里是很糾結(jié)的。
大家都在說,近幾年,大紅袍的風頭逐漸被肉桂搶了。
甚者,有一回在斗茶賽時, 還聽到有茶農(nóng)如是說道。
“往大紅袍里拼進這么多的肉桂,真舍得‘下料’。”
仿佛是,肉桂先天就比大紅袍,要高貴一截。
并且,大紅袍的風味發(fā)展路線,還被限定了。
一說起大紅袍,就讓人想到一堆香氣發(fā)膩的小品種。
其實,不是這樣的。
拼配大紅袍的風味,應該是很多元的。
那種聞起來香到爆炸,香到發(fā)膩的,可以說是比較低端的一種。
在為游客們介紹巖茶時,為了求快,為了省事。
簡單地給大紅袍標上“比較香”,給肉桂標上“茶味足”等特定標簽。
純粹是,不負責任地誤導新手啊!
更多關(guān)于大紅袍的原創(chuàng)知識
真正的大紅袍,只有景區(qū)里那幾棵樹,剩下的都是假的?
武夷巖茶大紅袍一斤多少錢?請從大紅袍的三則故事說起!
聽說巖茶的拼配,哪怕是大紅袍,茶底都是水仙肉桂?
你知道大紅袍嗎?它瀕危了,但我們發(fā)現(xiàn)了它的兒子
探究,大紅袍、水仙、肉桂是當年好喝,還是隔年好喝?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guān)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yè)原創(chuàng)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jīng)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chuàng)文章。
張俊遠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