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異黃酮是有機(含碳)化合物,是一種類黃酮;類黃酮是很好的防氧化成分。異黃酮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豆類,尤其是大豆和含大豆的產品。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來自具有類似雌激素的荷爾蒙特性的植物),也是很好的防氧化成分,有研究顯示其有防炎和防菌特性。科
異黃酮是有機(含碳)化合物,是一種類黃酮;類黃酮是很好的 防氧化成分。異黃酮的主要食物來源是 豆類,尤其是大豆和含大豆的產品。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來自具有類似雌激素的荷爾蒙特性的植物),也是很好的防氧化成分,有研究顯示其有防炎和防菌特性。科學家認為,它們也可能在一些慢性病(包括心臟病和認知障礙)的預防方面發揮作用。
異黃酮可能提供前雌激素活性或抗雌激素活性,根據先前存在的雌激素活性而定。有研究 顯示,食用較多 大豆產品 和大豆異黃酮的更年期婦女,潮熱現象減少、生活品質得到改善。她們還擁有較好的骨骼健康,這可以幫助預防骨質疏松癥,最終可預防骨裂。此外,富含豆類和大豆食品的飲食可能有助于降低患上慢性乳腺疾病的風險。
豆類是異黃酮的最常見來源。它們包括:
異黃酮 被認為具有促進健康的特性,對以下健康問題可能有幫助。
異黃酮與骨骼健康
隨著年齡增長,骨密度會降低。男女都有患上骨質疏松癥的風險,而女性受影響的程度大于男性;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骨骼疾病,估計全世界有2億人受其影響。在一個人患骨質疏松癥之前,會經歷一種被稱為骨質減少的疾病,骨骼變得比正常為薄。發生骨質疏松癥時,骨頭會變得更薄、更脆弱。大豆異黃酮可能會提供保護。
一項2012年的更年期婦女系統回顧研究發現,與沒有服用異黃酮補充品的女性相比,有攝取大豆異黃酮的女性的骨密度增加了54%,而骨吸收降低了23%。
2017年的一項研究評估了200名更年期婦女的骨骼健康狀況。研究人員在六個月后得出結論:大豆異黃酮對骨骼健康有益處,作用類似于某些處方藥。然而,促甲狀腺素(TSH)有所增加,這是不想見到的結果。幸而可以進行簡單的血液檢查,以確保沒有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情況。
另一方面,一項以女性乳癌幸存者為對象的2015年研究則發現,每天攝入超過62克大豆異黃酮與女性前臂的骨密度降低有關,前臂是可以容易地測量骨密度的部位。但是,這項研究的結果與大部分其他研究不同。
最后,于2017年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評估了萃取自紅花苜蓿的異黃酮和 益生菌。在一年的時間內,這個組合減少了骨質流失(與安慰劑相比)。
如果醫生給你開了治理骨薄的處方藥,在咨詢醫生前不要停止服藥。 異黃酮 可能還有其他益處。
異黃酮與心血管疾病
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心臟病都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遺憾地,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西方生活方式來代替更健康的傳統飲食,心臟病和心臟病發作導致的提早死亡會繼續增加。
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近100萬宗由心臟病和血管疾病造成的不必要死亡。在全世界,死于心臟病的人數是該數字的十倍。血壓過高是心臟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在全球76億人口中,有超過10億患者血壓過高。吸煙、缺乏運動和不良飲食,也會顯著增加風險。
一項2018年的研究評估了大豆異黃酮對更年期婦女心臟病風險的影響。200名婦女被隨機分組,一組攝取15克 大豆蛋白 (含有66毫克異黃酮),另一組則攝取15克不含異黃酮的大豆食品。參與研究的婦女攝取的補充品,是在兩餐之間食用的營養條。研究為期六個月。
其后發現,血壓和其他代謝參數(葡萄糖、胰島素和胰島素抵抗)均顯著降低。研究人員估計,十年內的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會降低 27%、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37%、心血管疾病整體降低24%。此外,他們估計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可能會減少24%。
異黃酮、代謝、體重和糖
肥胖正在迅速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隨之而來的是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并帶來許多其他健康問題,包括心臟和腎臟疾病。飲食和運動很重要,大豆 異黃酮 在這方面也可能有幫助。
《營養學》上的一項2013年薈萃分析研究 ,評估了絕經后婦女補充大豆異黃酮的效果。研究顯示:「補充大豆 異黃酮 可能有助于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和控制血漿中的胰島素。」 201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特別是金雀異黃酮)可以幫助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水平。
雖然這些研究顯示出益處,但明智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選擇對于整體健康是至關重要的。
異黃酮與更年期癥狀
潮熱通常發生在婦女接近絕經和絕經后的期間。這些突如其來的燥熱是由雌激素水平的波動和/或快速變化引起的,往往令人感到不適。幸而并非所有婦女都會有這個問題。有些人的癥狀僅持續幾年,但有些婦女的癥狀可能會持續十多年。
由于擔心荷爾蒙補充藥物的副作用,許多女性開始考慮使用更天然的替代品來改善更年期癥狀。大豆異黃酮就是其中一種。
2013年,《考科藍文獻回顧》 研究了 43項異黃酮的隨機對照試驗(參與者共4364人)。研究人員認為有很強的安慰劑作用。總體而言,他們的結論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異黃酮具有益處。但是,研究人員指出,未包括在內的四項試驗(其中有讓患者攝入30克或以上金雀木黃酮的)確實顯示了異黃酮在預防潮熱方面的益處。因此,如果你想以大豆異黃酮補充品來改善潮熱和夜間出汗癥狀,要確保其中含有金雀木黃酮。這種成分應該會列在標簽上。
2015年進行的一項異黃酮薈萃分析和系統評估研究,分析了15項隨機對照試驗,受試婦女年齡為49至58歲。根據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植物雌激素似乎可以減少更年期婦女女性潮熱的頻率,而并無嚴重的副作用。」
2015年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大豆異黃酮和雌二醇,雌二醇是醫生經常開的處方藥。結果顯示,在控制更年期癥狀方面,大豆異黃酮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會起作用。具體而言,在第13周, 異黃酮 才達到雌二醇總功效的一半,需要48周才能達到雌二醇總功效的80%。而處方雌激素則在三周后開始發揮作用。請咨詢醫生以了解最適合個人需求的選擇。
2016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上的一項回顧,審視了62項研究,參與研究的婦女共6653名。他們發現,植物雌激素(包括異黃酮)的使用與潮熱次數和陰道干燥感(更年期常見癥狀)降低有關。但是,盜汗的情況沒有變化。他們建議進行更多的研究。
最后,一項為期12周的2017年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發現,與單獨使用的安慰劑相比,紅花苜蓿異黃酮(>每天34克)和 益生菌 的組合對減輕潮熱癥狀更有效。
異黃酮與腦部健康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認知障礙、失智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在全世界變得越來越普遍。研究人員在探索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但許多人經常補充 維他命B群 和 姜黃 ,希望可以幫助促進大腦健康。 異黃酮 也可能對腦部健康有益。
一項2017年的研究回顧了15項異黃酮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大豆異黃酮「在一半的研究中改善了認知正常的老年人的執行功能和記憶領域,大部分均為中等效應量」。 此外,一項2018年的研究也顯示,異黃酮可能對阿茲海默癥(失智癥最常見的原因)患者有幫助。
必須注意,食用富含 堅果和種子的低糖飲食、定期運動以及避免吸煙,對保持大腦健康也很重要。
異黃酮與乳房健康
研究顯示,在大豆異黃酮攝入量較高的社會和文化中,患慢性乳腺疾病的風險較低。目前有更多研究正在進一步探索這種關系。其他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中的金雀木黃酮可有效遏抑導致慢性乳腺疾病的途徑。
注意:在慢性病的治療方面,絕對不可忽視醫生的建議。此項資料僅供參考。
異黃酮與大腸和胃部健康
在全球有二十分之一的人有患大腸癌的風險,大腸癌是排名第三的世界最普遍癌癥。富含植物性纖維的飲食是預防大腸并發癥的有效措施,同時還應在50歲后接受大腸鏡檢查。有些人可能需要更早接受檢查。
2008年的一項研究 顯示,攝入大量大豆異黃酮、味噌湯和大豆食品的人,并沒有獲得預防大腸癌的效果。但是,2010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飲食中有大量大豆食品的婦女,患大腸癌的風險降低了21%。這項研究沒有顯示男性的風險減少。
最后,2016年《歐洲營養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增加攝取大豆含量豐富的食物與胃癌風險的小幅降低有關。沒有證據顯示大豆 異黃酮 對已經診斷出大腸癌或胃癌的人有幫助。同樣地,此項資料僅供參考,并非治療建議。
異黃酮與攝護腺健康
攝護腺肥大的癥狀會影響40歲以下的男性中的25%,以及70歲以上男性中的80%。癥狀可能包括尿頻、尿急、尿潴留和滴尿。白種人的風險最高,亞洲人的風險最低。
水果和蔬菜含量高、糖和簡單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飲食,有助于保持攝護腺健康。超重和肥胖也增加了攝護腺肥大的風險。
據信, 異黃酮 可幫助阻止睪丸激素對攝護腺生長的促進作用。
一項2009年的動物研究 使用大鼠進行,結果顯示大豆異黃酮有助于遏抑攝護腺肥大。此外,2012年的一項研究得出 結論:「這項隨機對照的先導研究顯示,在12個月的時間里,在兩組都見到令人驚訝的效益,異黃酮比起安慰劑僅有少許優勢。」
最后,2014年一項循證的補充和替代醫學研究 顯示,黑豆異黃酮可以幫助縮小攝護腺,可能對攝護腺肥大的患者有益。
我本人也有許多攝護腺肥大患者從處方藥中受益。總體而言,藥物的耐受性好、副作用小。但是,想避免藥物的人會考慮 異黃酮 。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