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張曙霞新冠抗原檢測產品來了!“大概一周左右到貨,現在可以預訂,非藥店會員零售價656元/盒,里面有20份試劑。”大參林藥房深圳某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也就是每份試劑32.8元。另外,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
文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張曙霞
新冠抗原檢測產品來了!
“大概一周左右到貨,現在可以預訂,非藥店會員零售價656元/盒,里面有20份試劑。”大參林藥房深圳某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也就是每份試劑32.8元。
另外,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另一款抗原檢測試劑也已上架預售,優惠后價格為486元/盒,折算下來,每份試劑24.3元。
隨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文放開新冠抗原自測,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線下藥房以及電商平臺,紛紛啟動新冠抗原自測產品預售。接下來,除了做核酸檢測,居家自測新冠病毒感染成為可能。
那么,國家為什么要開始推廣抗原篩查?相較于核酸檢測,抗原篩查有何特色,優勢何在?適合哪些人群使用?
面對諸多問題,《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10款產品正式上市
3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簡稱《方案》),為進一步優化新冠病毒檢測策略,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
3月12日,國家藥監局批準南京諾唯贊、北京金沃夫、深圳華大因源、廣州萬孚生物、北京華科泰生物的新冠抗原產品自測應用申請變更。3月13日,國家藥監局又批準萬泰生物、熱景生物、博奧賽斯生物等5家新冠抗原產品的注冊申請。截至發稿,10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正式上市。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核酸檢測一直是新冠病毒感染診斷的“金標準”。為何現在開始推廣抗原篩查?
“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后,病毒的傳播速度在加快。如果我們的檢測速度還是像當初完全依靠核酸,就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
近期,全國疫情呈現多點發生、局部暴發的態勢,大多由奧密克戎BA.2亞型引起。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3月12日和13日兩天,國內新增本土病例均已過千,無癥狀感染者數量也顯著增加。
“由于奧密克戎引起的癥狀較輕,發現更難,更易傳播,對于群體防范來說難度更大,是一大挑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輕癥使得病毒隱匿性極強,難以識別。有更多輕癥病人待在家里面,在家庭傳播,只有當重癥病人出現時才去就診,才會被發現,這時候已經傳染了一大片。
專家介紹,由于大量感染者早期難以發現,全國基層核酸檢測的壓力激增,推出抗原篩查,正是為了促進感染者早發現,提高監測預警靈敏度。
張文宏說,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手段用于篩查,如果陽性的話基本就能確診,如果陰性的話要多測幾次也能提高敏感性和陽性率,或者通過核酸檢測來確診。
這意味著,有了快速抗原測試,更多輕癥病人有望被及早發現并及時采取隔離等措施,從而切斷傳播,有助于及時控制疫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曾提出,抗原快速檢測具備操作簡便、快捷高效、適用廣泛、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諸多優勢,可以極大減輕醫護人員、醫療衛生機構負擔。
為此,黃愛龍建議,盡早構建“以居家自測為主的大規模抗原快速檢測+有針對性的小范圍精準核酸檢測”相結合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模式。
此前,這類快速測試產品已在多國普及。新加坡、英國、德國等是首批使用的國家,美國也從今年1月開始向民眾發放5億份家用快速檢測試劑盒,用于對抗疫情。
更快更便捷,但只是輔助
抗原篩查之所以有助于提高“早發現”能力,正是因為做起來更快更便捷。
“抗原就像是病毒穿的衣服,核酸是病毒里的基因。抗原的檢測方法就是從已經有的抗體去測到這個‘衣服’,通過一些指示性的方法把它顯示出來。核酸檢測則需要通過基因擴增提高其敏感性。”張文宏介紹。
正因如此,核酸檢測對實驗室環境、檢測人員、儀器要求高,檢測靈敏度高、特異性好,一般2至3小時出結果。
而抗原檢測對實驗室要求低,且方便快速,居民在家中就可以自測,像驗孕棒一樣容易操作,大約15分鐘出結果。
此外,試劑盒常溫運輸存儲,物資調配、物流運輸等也非常方便,可在多樣防疫條件下成為疫情防控的有力補充。
不過,抗原檢測的缺點也比較明顯,沒有核酸靈敏,在病毒載量比較高的情況下才能檢測到。
所以目前,抗原檢測主要還是作為補充手段用于特定人群的篩查,陽性結果可用于對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但還無法替代核酸檢測,后者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
“抗原檢測用對場合很重要。”某省級疾控中心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最佳的應用場景是用于癥狀出現時檢測,也適合用于聚集環境,比如養老院、學校或大型活動篩查等。
《方案》明確了抗原檢測的適用人群:一是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伴有呼吸道、發熱等癥狀且出現癥狀5天以內的人員;二是隔離觀察人員,包括居家隔離觀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離觀察、封控區和管控區內的人員;三是有抗原自我檢測需求的社區居民。
和《方案》一同下發的《新冠病毒抗原自測基本要求及流程》中則提到,抗原檢測一般用于急性感染期,即疑似人群出現癥狀7天之內的樣本檢測。
如果抗原檢測陽性,怎么辦?
根據《方案》,抗原檢測陽性的,不論是否有呼吸道、發熱等癥狀,居民應立即向所在社區(村鎮)報告,由社區(村鎮)聯系急救中心將居民轉運至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后續根據核酸檢測結果采取相應措施。
抗原檢測陰性的,無癥狀的居民可密切觀察,需要時再進行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有癥狀的居民,建議盡快前往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進行核酸檢測;如不便就診,則應當居家自我隔離,避免外出活動,連續5天每天進行一次抗原自測。
零售價每份二三十元,本周內到貨
抗原檢測3月11日正式放開后,周末不少生產廠家、零售藥店、電商平臺都沒能休息,馬不停蹄安排試劑接單、生產、預訂、配送、上架等事宜。
《方案》提到,社區居民有自我檢測需求的,可通過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臺等渠道,自行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檢測。
“電話都打爆了,因為剛剛獲批,沒有現貨,周一正式安排生產,預計本周四就能出貨,預訂需要排隊。”南京諾唯贊北方某省銷售人員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透露,目前廠家出貨價為15元/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曾公布新冠病毒檢測試劑聯盟地區集團帶量采購的中選價格信息,其中,萬孚生物在抗原檢測試劑組獨家中標,中標價格為16.8元/人份。不過當時抗原檢測僅供專業培訓的人員使用,還未獲批用于居家自測。
多家連鎖藥店也紛紛開始了銷售預熱。
3月12日,老百姓大藥房稱,與廣州萬孚生物達成合作,第一批新冠抗原快測產品已在物流運輸途中,預計近日將在上海、湖南、江蘇等12個省市的門店上架銷售。
記者咨詢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老百姓大藥房門店,其工作人員均表示,大概一周內能到貨,可以加微信提前預訂,目前零售價約600元/盒,內含20份試劑。
大參林藥房、國大藥房等連鎖藥店部分城市門店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接受預訂,零售價約30元/份。
不過各地步伐不一。天津、安徽等地多家藥店的店員告訴記者“目前沒貨,后面具體訂不訂還得看情況”。
另據記者了解,多家電商平臺專門開辟了新冠抗原檢測專題頁面進行推介,有平臺已經開放預訂,價格也有所差異。
例如,美團外賣平臺上,廣州萬孚生物試劑線上售價為29.8元/份,北京金沃夫試劑售價為32.8元/份,“預計15天左右發貨”;淘寶平臺上,南京諾唯贊20人份試劑售價為486元/盒,24.3元/份,客服告知“4天內發貨,庫存非常緊張”。
在美團外賣平臺,記者順利購買了兩份試劑。值得一提的是,購買疫情防控類藥品時需要登記個人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出現的癥狀、14天內是否有境外或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等個人信息,但購買檢測試劑目前不需要登記。
對于目前的檢測試劑價格,網上意見不一,有網友覺得價格“還能接受”,也有網友表示“有點貴”。據業內人士介紹,參考核酸檢測試劑價格走勢,抗原檢測試劑價格有望進一步下行。
此外,《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還了解到,近日,廈門市海滄區、杭州市余杭區等地不少社區已為居民免費發放抗原檢測試劑盒。
杭州一位消息人士告訴記者,3月14日余杭區一例初篩陽性人員,就是使用社區發放的抗原檢測試劑自測陽性后,被轉運至相關醫院做進一步核查。記者致電余杭區余杭街道防疫辦,工作人員表示“情況屬實”。
對于試劑發放一事,廈門市海滄區某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在采訪中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暫停發放,還是要以醫院檢測結果為準”。
投資者密切關注,市場反應強烈
《方案》發布當天,萬孚生物、東方生物、華大基因等抗原檢測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大漲。
3月14日,受利好消息刺激,新冠抗原檢測板塊大幅高開,諾維贊、塞力醫療開盤漲停,熱景生物、萬孚生物、華大基因高開超10%。
在投資者交流平臺上,抗原檢測及相關企業的討論熱烈,不少企業都被追問是否有抗原試劑產品獲批,何時開賣。
在國外市場,由于歐美國家疫情持續發酵,新冠感染病例數持續保持大幅增長,對新冠抗原檢測試劑需求大幅增加,國內不少企業作為主要供應商,取得不錯的營收。
例如,熱景生物公告稱,預計2021年年度凈利潤20.0億元至23.5億元,同比增加1684.65%至1996.97%,海外新冠檢測試劑收入大幅增長是主因。東方生物公告稱,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凈利潤47.2億元至51.2億元,同比增加181.45%至205.31%,同樣得益于公司新冠抗原試劑在歐洲市場的大賣。
那么,隨著國內放開新冠抗原檢測,到底能給相關企業帶來多大的市場空間,是否有望繼口罩、核酸、疫苗等抗疫物資之后,帶來下一個資本高地?
資本市場對此持積極態度。華安證券研報認為,理性角度結合三類應用場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檢測需求市場規模約55億元,隔離觀察人員檢測需求約25億元,社區居民自檢需求約249億元,整體合計超300億元。
中泰證券研報表示,參考海外新冠抗原自檢試劑盒發放政策,預計國內新冠抗原自檢試劑盒市場單月規模有望達177億—266億元。
另據公開信息,雖然目前國內只有10款抗原檢測試劑獲批用于自測,但不少國內企業的抗原檢測產品早已在歐洲或美國得到批準并銷售。
以德國為例,我國的艾康生物、安旭生物、萬泰生物、熱景生物、明德生物、博拓生物等公司產品均被德國藥監局批準用于家用,其他公司如萬孚生物、亞輝龍、東方生物、樂普生物等產品也獲得歐盟CE認證。
接下來,考慮到國內抗原檢測潛在需求,不少企業或將加速在國內注冊申請或自測應用申請變更。
此外,部分企業還披露了自身產能,如北京金沃夫生物稱公司產能將提高到每日170萬人份,萬孚生物稱日產量達150萬人份,迪安診斷稱目前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產能是每日60萬人份,未來會提升至每日100萬人份。
不過,新冠抗原試劑最終市場空間如何,還有待諸多問題的明確。比如,居民購買抗原檢測試劑是否需備案,購買試劑后健康碼是否會變色、彈窗,自測陽性后上報是否有相關監測監督機制,檢測陰性能否作為公共場所和交通設施的準入憑證……
這些問題的答案,直接關系到新冠抗原試劑最終能否被大眾接受,也直接影響其市場表現。
持謹慎態度的業內人士認為,抗原試劑只是新冠感染檢測輔助手段,并非金標準,在自費購買情況下,居民檢測意愿可能不如想象中積極。“目前政策不明朗,不太敢進貨,怕進了之后壓手里。”一位藥店人士如是說。
李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