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2年1月30日,江蘇官宣3月1日起正式執行延遲退休方案。其實延遲退休一直是個熱門話題,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可見,延遲退休早晚都會來了。可是,不少朋友對每月都要繳納一筆社保費用本就心痛不已,有人就說:我可以社保交滿15年,不再繼續打工,
2022年1月30日,江蘇官宣3月1日起正式執行延遲退休方案。其實延遲退休一直是個熱門話題,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可見,延遲退休早晚都會來了。
可是,不少朋友對每月都要繳納一筆社保費用本就心痛不已,有人就說:我可以社保交滿15年,不再繼續打工,以自由職業交社保,這樣能領養老金嗎?社保交15年或交25年,究竟會有什么差別呢?
一、先說答案:社保交滿15年,即可在國家法定退休年齡領取相應退休金
你只交滿15年社保,后面不想再繼續打工,以自由職業交社保,那是可以領取養老金,只是會有各種區別的。
如果你之前打工繳納社保,相當于是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比例繳納五險一金,具體為:
五險分別為:養老繳費比例--單位14% ,個人8%;醫療繳費比例--單位8% ,個人2%;失業繳費比例--單位1.5% ,個人0.5%;生育繳費比例--單位0.8% ,個人不交費;工傷繳費比例--單位0.2%-1.9% ,個人不交費。
那我每個月交多少呢?肯定越多越好。我以深圳為例,月入2萬,養老保險部分如下:
按最低基數2250繳納,個人賬戶的余額是180元/月 *12個月 *15年=32400元
按稅前工資20000繳納,個人賬戶的余額是1521元/月 *12個月 *15年=273780元
如果你個人以自由靈活就業的方式繳納社保,只能繳納養老和醫療。繳納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掛鉤,最低繳納比例從60%到最高300%不等。
至于退休后的待遇,自由職業繳納的肯定沒有單位繳納社保領取的養老金多,除非個人繳納200%到300%比例的養老情況除外。
比如說這個地方公布的2022年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其中60%的基數只有3519元,按照20%的比例繳費,一月只需繳納703.8元,一年是8445.6元。
如此看來,20年要交28萬,如果單是為了養老金,那我去買養老年險不更香一點嗎?一個月繳納上千元的社保,還只能享受醫保和養老,自然有點冤大頭吧。
二、再來談談:單位繳納比靈活就業社保更劃算,這是為何呢?
我們假設一個人職業生涯是35年,平均每個月工資是1萬元,每個月應繳納的社保金是4000元左右,如果這些錢都要自己承擔,一年就是4.8萬,35五年就是168萬。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社保有兩個賬戶:一個統籌賬戶,資金來源是單位繳的那部分,這部分錢理論上不算你的錢,是全社會的錢,要大家一起分;一個是個人賬戶,就是8%那部分,這才是自己的錢,到退休時可整存零取。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打算斷供了?先不要急著高興,還有醫保問題沒解決,醫保的最低繳納年限是25年。也就是說,你繳了15年社保,到退休時,可以拿到保證餓不死的退休金,但沒有醫保,看病要自己花錢的。
人老了最怕什么?是吃不上飯嗎?當然不是,是怕生病,最怕生病沒錢看,只能等死。吃飯能花幾個錢,沒有醫保是真要命,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現在明白了,繳社保不劃算,繳醫保劃算,我們光繳醫保行不行?不行!國家早知道你想玩花樣,社保和醫保是捆綁在一起的,交醫保就要交社保,所以為了醫保,我們也必須把醫保繳滿25年。
也許有人又會問,那自由職業是不是死定了,能不能買商業醫療險頂替?個人以為,商業險是社保的有效補充,但全靠這個可能真不行。從國外經驗看,社保只會越來越完善,這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是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窮人買社保只會占便宜不會吃虧。
三、最后,社保交15年和交25年,領取養老金有什么區別?
既然交滿15年就夠了,為什么我們還要一直把社保交下去呢?是不是浪費錢了?當然不是。交滿15年,只是剛好有了領養老金的資格,但能領多少,跟交費時間有很大的關系。
有些朋友不知道在哪聽到的,說養老保險交15年就夠了,等到退休就可以領錢。我們來看看如下表格:
那么,社保交15年和交25年,領取養老金會有什么區別呢?
我以職工養老為例,計算公式如下:
我再舉個例子來給大家看看:
30歲的李總,每月工資 5000 元,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3500 元,那么每個月交的養老保險為:
個人繳納:5000×8%=400元;
單位繳納:5000×16%=800元;
(注:此處繳納比例為假設,不同城市不同年份會有所變化)
假設李總每年的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漲幅一致,都按 5% 的速度上升。我們分別來看下,養老保險交 15 年 與交 25 年的區別:
當然,這只是以月收入5000元為例所計算的養老金,如果你的工資更高,那么將來領取到手的養老金也越多。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想要退休后領到更高的養老金,那么繳納社保的時間越長越好。
總之,你只要社保交滿15年,達到規定年齡后,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但是,我強烈建議你,就算交滿了15年,也要繼續交下去,否則吃虧的還是自己。
張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