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電商場上,許多的流量紅利正在逐漸消失,而且獲客成本也在不斷地增加。流量是電商人最頭疼的問題,但是像是抖音、快手這樣的天然流量聚集地,每天的流量都大到難以想象。
短視頻帶貨似乎成為了當下電商最火熱的變現手段。從2018 年開始,抖音就逐步引入了商品櫥窗,關聯淘寶,自營店鋪等功能,逐步引導抖音自媒體號主利用視頻或直播進行流量變現。那么,抖音上面的實際的電商成交場景都有哪些呢?
一般來說,目前從抖音上可以跳轉到淘寶、天貓、抖音小店以及京東等。
那么什么是二類電商呢?
簡單來說,大眾熟知的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稱為一類電商,而游離于這些傳統渠道存在的電商,比如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百度等,通過引流渠道進行推廣、產生訂單的,稱為二類電商。二類電商通常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買流量和做落地頁。如果流量質量高,落地頁轉化好,經常會出現一個廣告帶來上千萬收入的景象。
二類電商在抖音上有著天然的優勢,原因有二:
1.充分利用價格信息不對稱。讓一類電商賣家感到最頭痛的就是產品的權重,產品不靠前權重就低,產品點擊率和轉化率也就低。但是二類電商不同,只要買家看到了廣告,點進詳情頁,他只有買或者不買的選擇,而不存在去別家買的情況。
2.邊看視頻邊購買,轉化率高。因為抖音是流量模式,用戶在觀看視頻時,可直接點擊購買,不用跳出到其他平臺,這種形式帶來的轉化率非常高。同時利用免注冊和貨到付款的方式,極大的降低了訂單成本。
抖音電商起初是以短視頻為主要載體的,短視頻達人的帶貨能力與粉絲數、內容類型、人設等掛鉤。但直播注重“實時分享”“賣貨技巧”,相較而言對粉絲數體量的要求較低,更適用于粉絲數比較少的中小達人。由于視頻帶貨觀看期短暫的特點,用戶一般不會沖動性地購買價格過高的商品。
數據顯示,超六成的網友會在觀看短視頻期間購買100元以下的產品。由于這類產品更能讓用戶快速做出消費決策,因此多數主播也更愿意選擇中端價位的商品關聯視頻帶貨。
但是今年流量紅利已經開始呈現出不斷下滑的趨勢,公眾號打開率持續降低,個人號也遭遇大封殺,相比之下抖音這個巨大的流量池更加值得我們去挖掘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