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在目前美團點評公布了本年度第二季度的未經審計的財報。根據現有財報資料的顯示,美團當季營收227.3億元,經調整利潤為15億元。
一、美團Q2財報背后的隱憂
雖然美團點評財報數據有了起色,但并不值得欣喜。因為在美團首次實現“盈利”的背后,暗藏著眾多隱憂。
首先,美團的基本面并沒有太大變化,這個在招股書中誓言要成為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公司,仍然只是一家餐飲外賣公司。
其次,美團上市以來已經連續四個季度處于巨額虧損狀態。本季度之所以能實現“盈利”,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巨坑”的共享單車業務上減少了投入而來。美團收購摩拜單車花費的代價,保守估計在140億元以上。
而不斷攀升的傭金雖然提升了美團點評的“盈利”能力,同時也使得美團點評和商戶、合作伙伴的關系變得日趨緊張。
二、美團:大而不強的“虧損之王”
不可否認的是,美團點評已經是一家“大”公司。美團點評的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市值上看,美團點評已是一家“千億級”的大公司。二是從業務范圍來看,美團點評覆蓋的領域包含了餐飲外賣、酒店旅游、共享單車、網約車、雜食零售、金融家政等。
當前,雖然美團點評的市值總額已超過了不少互聯網企業,但“虧損之王”的名聲,始終難以讓人用“強大”二字來形容它。
三、美團、王興離“真強大”還很遠
王興曾對外表示,他要將美團點評做成“世界冠軍的企業”。然而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美團點評,讓美團距離王興的野心越來越遠。
每一個走出國門的世界級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阿里的運營,騰訊的產品、百度的搜索。
美團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目前來看,“大”勉強能算美團的優勢。但是,大并不能真正成為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也不代表“強”。比如摩拜,曾經是共享單車行業老大,最后卻被美團點評收購,現在萎縮得連名字都消失了。
而且要成為一個世界級企業,只想“做大”也是不行的。它必須配合世界級的戰略眼光和定力。而在這一點上,當前的美團點評是有缺陷的。如前所述,美團在核心競爭力上的缺失,與其盲目的“無邊界擴張”過度消耗資源有關。而這種盲目擴張的舉措,則直接來源于美團高層在經營思維上的缺陷:缺少戰略定力和隱忍力。沒有定力、沒有隱忍力,帶來的結果就是“見什么好做就插一腳”,最后卻什么都沒做成。
總之,當前阻擋美團點評進階的,不是它的商業模式,而是它的價值觀。如果王興能夠轉變自己的經營思維,不只以“賺錢”為目的,不在為應對投資者而苦惱,而是和大家一起賺錢,一起成長,美團點評的未來才會更好。
科技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