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關于養了一箱蜂4年,以前有6框,現在只有兩框了,是不是應該換王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看,因為雖然我們養了蜜蜂4年,其實王真正的年齡我們是不能確定的,而且4年的時間就算是野外的蜂王也有可能發生交替,所以關于一箱蜜蜂養殖了4年,
關于養了一箱蜂4年,以前有6框,現在只有兩框了,是不是應該換王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看,因為雖然我們養了蜜蜂4年,其實王真正的年齡我們是不能確定的,而且4年的時間就算是野外的蜂王也有可能發生交替,所以關于一箱蜜蜂養殖了4年,由6框變為兩框,究竟是不是因為蜂王的原因引發,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確定。
蜂王的使用年限
雖然說蜂王壽命可以達到3到5年,但是在實際使用中蜂很少使用到這個年限,一般以半年更換一次、一年更換一次、了,兩年更換一次、自動交替幾種形式居多,養殖的人群也不一樣。
第一:一年更換兩次
如果是一年更換兩次蜂王的養蜂人,一般都是追花奪蜜的養蜂人,因為他們的采蜜方式是很少讓蜂王有休息時間,一般用了半年左右的蜂王產卵會發生變化,同時又為了能夠結合治病,通常采用半年更換一次的模式,比如意蜂養殖中的斷子治螨就常用一年更換兩次的方式,就算不治螨,由于蜂王產卵任務重,養蜂人通常也會采用半年更換一次的方法。
第二:一年更換一次
一年更換一次蜂王的常見于定地養殖的蜂群,這些蜜蜂雖然也在采蜜,但是有休息時間,所以蜂王的產卵任務沒有追花奪蜜那么重,對蜂王的產卵影響不大,所以一般采用一年更換一次的方法。
第三:兩年更換一次
兩年更換一次的主要是一些業余養蜂人,他們通常不會培育蜂王,主要使用急造王或者自然王,因為就算是自然王在經過兩年以后產卵能力也明顯的下降,所以養蜂人通常采用兩年更換一次的方法來保持蜂王的產卵旺盛。
第四:自動交替
這種是不分時間,讓蜂王自動交替,常見于土法養殖的蜂群。這種蜂王什么時候更換,具體的根據蜂王的質量來定,一般蜂王的壽命是3到5年,所以這種蜂王最多也是5年左右自動交替,但是實際上能夠用上五年的是比較少的。
從蜂王的年齡來看,如果我們養殖蜜蜂的時候,蜂王正好出房,說明我們養殖的蜂王正好五年,單獨的一只蜂王是有可能用4年的,所以4年的時間蜂群群勢變弱,完全有可能是蜂王的原因引發,但是如果我們養殖蜜蜂,蜂王能夠用到4年,說明我們的養殖并不精細,所以造成蜂群變弱的原因,還可能是其它原因引發。
造成蜂群變弱的原因
相對來說造成蜂群變弱的原因,除了蜂王的原因外,還有可能是病蟲害,蜂部落認為在管理上引起的原因可能不大,因為蜂群能夠存在4年,說明平時要么較少打擾蜜蜂,要么日常管理是規范的。
第一:蜂王引發
根據上面的說法,養殖一箱蜜蜂4年的時間,可以確定養殖的是中蜂,而且蜂群由6脾變為4脾,說明采用了活框養殖技術,而4年的時間沒有經過換王,蜂群中的蜂王不完全可能是原來的蜂王,有可能中途蜂群已經經過了交替或者分蜂,而分蜂往往都是老王分走,所以如果我們的蜂群中的蜂王有4年的時間,除非我們的蜂群4年的時間內都沒有發生過分蜂。所以我們應該排除有沒有其它問題,一般中蜂常見的就是巢蟲,如果我們確定沒有巢蟲,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蜂王變老引發的蜂群變弱,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更換蜂王。
第二:管理不當引發
如果4年的時間我們取蜜不當,比如長期不取蜜,這會造成蜂群中的蜜蜂不斷存蜜,又不斷吃掉蜂蜜,然后不斷分蜂。由于沒有人工干擾,蜜蜂在分蜂后蜂脾關系發生很大變化,而且出現連續分蜂的現象,導致蜂群越來越弱,出現我們看到的只有兩脾蜂的現象。
如何更換蜂王?
其實一只蜂王采用活框養殖能夠維持4年時間,說明這個蜂群中的蜂王還是比較不錯的,所以我們可以繼續利用這個蜂群中的幼蟲來培育蜂王,最好采用裁脾育王的方式,這樣培育出來的蜂王質量好,可以使用的時間長。如果我們無法使用裁脾育王,蜂部落認為也可以使用急造王,畢竟是一個有著優質基因的蜂群,可以讓這種優質基因一直遺傳下去,所以在不能裁脾育王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急造王,先急造蜂王出來,然后讓蜂群自然交替,如果能夠采用這個蜂群來做移蟲育王,那也是不錯的。
總結
關于蜂王多久換一次的問題,其實只是限于我們一直采用人工分蜂的方式來避免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前提下,如果是自然生存的蜂王,一般每年都在更換,因為自然分蜂分走的是老王,所以對于自然分蜂的蜂群而言,在我們的蜂場中是不存在4年的蜂王的,當然,如果我們一直采用人工分蜂,這種現象是不能排除的。
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