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提到我國的百年老字號你能想到哪個品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還是北京的全聚德烤鴨?恐怕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一個醫藥品牌,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同仁堂”。作為一家始于清朝康熙8年的醫藥行業代表,同仁堂在我國已經有了300多年的風雨歷程。曾經的同仁堂可謂是
提到我國的百年老字號你能想到哪個品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還是北京的全聚德烤鴨?恐怕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一個醫藥品牌,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同仁堂”。
作為一家始于清朝康熙8年的醫藥行業代表,同仁堂在我國已經有了300多年的風雨歷程。曾經的同仁堂可謂是我國中醫藥行業的楷模,產品質量十分過硬,我國的故宮博物館現在還收藏了清朝末年時期同仁堂出產的安宮牛黃丸,即便時間已經過去了100多年,但這個安宮牛黃丸依舊色澤不變藥力不減。
此外,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歷史上數次公共衛生事件前,同仁堂也極具骨氣,寧可自我損失重大也絕對不發國難財,高尚的情操讓同仁堂在當下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顯得彌足珍貴。
但如今的同仁堂卻已經喪失了曾經的榮譽和骨氣,不僅產品本身多次深陷質量門事件,自家的產品也開始往保健品、飲品等方面拓展并且廣告打得也十分虛假,就更別說最近就在我國這段時間全民都在抵制耐克、H&M的時候,同仁堂卻相繼爆出董事長、原總經理嚴重違法違紀的丑聞,直接上了國家紀檢委的黑名單,甚至國家質量監管總局還直接撤銷了同仁堂“中國質量獎”的莫大殊榮,自身業績也是連續8年持續下滑。
我們們不禁要問,同仁堂到底怎么了?
同仁堂——我國最硬老字號
曾經的同仁堂說是我國“最硬”的百年老字號一點都不夸張,這里的最硬說的倒不是他們歷經300多年歷史不管任何社會制度下都沒有垮掉,而是在面對國難與生意之間,同仁堂的選擇一度都十分具有骨氣。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尚未擺脫物質匱乏,全民醫療條件雖然較過去的幾十年有了明顯的改善,但還沒有完全解決掉一些重大的傳染疾病。1987年甲肝病毒在我國大地上肆虐,據后來相關數據統計,僅僅那一年我國感染甲肝的患者就多達三十多萬,當時全國各地的醫院基本都屬于被擠爆的狀態,肝炎門診每天忙的連軸轉都顧不過來當時前來就診的患者。
當時的時間時值新春佳節前后,甲肝病毒的肆虐讓這個原本歡快的節日蒙上了一層陰影,為了配合國家醫療部委的抗疫指令,也為了全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同仁堂制藥二場的全體員工直接放棄了春節休假,在制藥場內加班加點趕制可以有效預防和遏制甲肝病毒傳播的板藍根沖劑,在全力運轉生產之下同仁堂僅僅只用了9天時間就趕制出了超過180多萬袋板藍根沖劑,為甲肝抗疫提供了強有力的醫藥支援。
一般來講,這個時候如果換了別家的醫藥公司,難免會因為各種原因上調板藍根這種“特效藥”的價格好好地賺上一筆,但當時的同仁堂并沒有這么做,不管眼前的利益有多么的巨大,同仁堂始終維持原價不變,而在制藥廠加班加點趕工的情況下,原價的板藍根實際上每一袋同仁堂都會虧損0.7分錢。
整個抗擊甲肝疫情下來同仁堂直接虧損了十七萬元!十七萬元放到今天來說并不是什么多么大的損失,但是要知道當時可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十七萬元無疑是筆巨款,但同仁堂并不在意這個損失,堅決不發國難財,是同仁堂上上下下全體員工共同的精神理念。
在面對虛假宣傳這件事上,曾經的同仁堂也是硬氣十足。在1995年的時候同仁堂有一款專門用來治療偏癱疾病的偏癱復原丸突然之間成了搶手貨,同仁堂藥廠外排隊等待購買的運輸車輛排起了一字長龍,換做是別家的制藥廠或者品牌,看到自家產品突然之間爆火無疑是喜出望外的,畢竟產品的爆火就意味著有大把大把的錢可以賺。
但對于當時時任同仁堂制藥廠副廠長的金靄英來說,這件事卻顯得十分詭譎,原因無他,因為同仁堂的專利藥和真正具備神奇療效的藥品并非偏癱復原丸,而且偏袒復原丸也并非什么新出來的藥品,突然之間一夜爆火背后一定有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在助推,而并非藥品本身的功效。
于是金靄英立刻著手對偏癱復原丸為什么會突然之間銷售火爆這件事進行了深入的調查,最后的結果也無不印證了金靄英當時的警覺和擔憂——原來偏癱復原丸突然從籍籍無名到銷售火爆真的并非這個藥有什么神奇療效,而是一些不法的經銷商為了自身的利益,罔顧事實在媒體上大肆對偏袒復原丸的藥效進行夸張的宣傳。
明明就是一個干預性的藥物,硬是被他們宣傳成了只要吃了偏袒復原丸就能鞏固治愈一切偏癱,并且還是只吃一次永不復發!對于九十年代初彩色電視都尚未完全普及的中國人來講,偏癱復原丸出產于同仁堂,并且還在電視媒體上做了宣傳,他們很難辨別其中的真偽,于是紛紛前往藥店購買此藥物,因此一時間偏袒復原丸銷售異常火爆。
在調查清楚整件事情以后,同仁堂立刻召集記者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公開表示電視上對于偏癱復原丸的宣傳是虛假廣告,偏袒復原丸只有對癥下藥才有效果,并非包治一切偏癱的“靈丹妙藥”。經過一年多的打假,雖然偏癱復原丸的銷量出現下滑,但同仁堂的金子招牌卻是很好地保護了下來。
2003年曾經造成全球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非典疫情自不必多說,當時的情況有多嚴重我們已經十分耳熟能詳了,在當時的那個特殊時期很多藥品的原材料都開始出現瘋狂的漲價,但同仁堂卻在自身成本急劇提升的情況下堅持不給藥品漲價,堅持原價出售以保證廣大國民的基本用藥需求,整個非典抗疫下來,同仁堂當時61家門店直接虧損額了六百多萬元。
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同仁堂都是我國中醫藥行業堪稱“民族脊梁”的存在,但很遺憾,自從進入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同仁堂就不斷的深陷各種產品質量門事件,讓同仁堂的形象一跌再跌。
連續十年黑料不斷 同仁堂的榮譽毀于一旦
從2010年開始,相關同仁堂的負面事件就開始層出不窮。
2013年,同仁堂的被抽查的65個產品樣本中,有48個都被檢測出“農藥殘留”超標,甚至部分產品的農藥殘留指標直接超過歐盟標準的五百多倍。而此時同仁堂的高管至始至終都沒有對這件事情做出任何正面的回應,還放出話說目前醫藥股正在被一些勢力做空,同仁堂的產品質量依舊過硬。
但就算再怎么強調自家產品沒問題,可層出不窮的問題卻實實實打實地被爆出來,僅2013年同仁堂被查出的“汞超標”、“朱砂含量超標”等事件就超過了3次之多,而且是連續幾個月相繼被爆出問題,讓同仁堂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2016年,同仁堂出產的各類藥品再一次深陷產品質量門事件,直接被相關部門和官方媒體點名達到6次之多;同年,旗下大名鼎鼎的東阿阿膠被爆出用豬皮替代驢皮熬制的丑聞,讓東阿阿膠這個百年老字號的藥品直接形象大跌。
這還不說當年同仁堂一個相當烏龍的狗血醫療事件:北京有一位月事遲遲不來的患者來到同仁堂新街口的診所就診,當時做真的張大夫直接診斷其為月經不調,還給對方開了含有紅花和桃仁的7天中藥服劑,狗血的是在這名患者服用了一段時間張大夫開的藥以后再次去醫院復診卻被告知其本人在喝藥之前其實就已經懷孕了,所以月食遲遲不來!
懷孕被診斷為月經不調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誤診了,這個錯誤簡直犯得得不要太低級,而且所開的藥物當中還含有孕婦碰不得的紅花和桃仁,這些對于胎兒而言是沒有任何好處的,結果檔這位患者找到同仁堂的那個張大夫理論時,那名誤診的張大夫只是說你這孩子最好是打掉以后,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患者面前。這件事到最后也不了了之,但其造成的惡劣影響卻讓大家對于同仁堂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除了這些問題以外,同仁堂在自身專業制藥領域不復往日榮光以后,還大搞保健飲品的研發和生產售賣,什么益生菌、奶粉、瑪咖烏龍茶等產品聽起來和中醫藥沒有任何關聯的產品都相繼擺上了同仁堂的貨架,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用暫且不說,就是曾經同仁堂最在意的虛假廣告他們卻是一個都拉下,對于自家保健品的功效宣傳那一個個吹得堪比美顏神器,當然最后的結果也是被國家相關部門以虛假宣傳對其廣告進行了查處,包括同仁堂清泉茶等多款保健飲品都被查出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的問題。
大搞微商、直銷的同仁堂
其實關于這個領域我們并不想說得太多,我們只跟大家分享幾個案例大家就知道同仁堂現在有多么的不務正業。
最奇葩還不是這,同仁堂自從開始玩起保健品開始,路子就走得十分的野,我們都知道在我國保健品最大的消費市場是那些年事已高的老年人,于是北京同仁堂就和旅行社勾搭在一起,在一些針對老年人的旅游項目中加上參觀被百年老字號北京同仁堂的項目,很多人在網上表示自己不過是報了一個旅游團,就被莫名其妙的拉到同仁堂參觀了一下,當然到底是參觀還是推銷保健品,這個大家都懂。
結語
百年老字號存活下來不易,但顯然我國的一些百年老字號在如今這個時代并不是很珍惜自己的這塊牌子,為了經濟利益罔顧積累百年的聲譽自毀長城。
這種事并非只有同仁同一家,文章最開頭提到的北京全聚德烤鴨,常年虧損至少兩點四個億債務一身,狗不理包子被很多人詬病為一個包子賣的死貴還不好吃專門騙外地游客,直至前段時間關掉了北京的最后一家門店。
除此之外,還有內聯升,號稱為文武百官制作朝靴的“北京布鞋第一家”,如今也并非全部手工制作的,也有機器制作的。畢竟買的人多了供不應求,機器速度快不是老顧客根本開不出來哪個是機器做的哪個是手工制作的。
這些吃老本、不思進取、為了錢啥都做得出來成為了我國很多百年老字號的一個通病。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再這么下去,再過幾十年我國還會有百年老字號的存在嗎?
張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