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健康時報記者王振雅趙廣泉)就幾個月時間,西地蘭(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從不到10塊錢/支漲到了92塊錢/支,還買不到;兩年前,才20元左右一盒的氯解磷定,現在已漲到990元一盒,即使這樣,還是斷貨;去甲腎上腺素進不了醫院,即使漲到27元一支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 趙廣泉)就幾個月時間,西地蘭(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從不到10塊錢/支漲到了92塊錢/支,還買不到;兩年前,才20元左右一盒的氯解磷定,現在已漲到990元一盒,即使這樣,還是斷貨;去甲腎上腺素進不了醫院,即使漲到27元一支,醫院里也還是沒有藥……甚至在網絡上一些醫藥論壇里出現了“炒房不如炒急救藥”的調侃。
西地蘭(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是用于急性心衰的強效藥,據各省緊缺藥品掛網采購的公告顯示,目前在江西、北
氯解磷定、去甲腎上腺素、西地蘭……
急救藥缺了再缺
“大夫,快點救命呀,好好的怎么就喝了農藥了呢?快點呀大夫!求您了!”慌了神的家屬說完這句話直接癱軟坐在了搶救室門口的地上,眼望著急救床上躺著的人被幾位醫護人員推進了搶救室,生死未卜。
這是在很多涉及農藥中毒的影視題材里常見的情形,一般在這個時候,擅長解有機磷農藥毒的大夫就會帶著一個藥登場:氯解磷定注射液。
氯解磷定注射液是一種主要用于多種有機磷酸酯類殺蟲劑的農藥解毒急救首選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張向陽告訴記者,“現在,氯解磷定不僅我們醫院沒有,聽說全北京的醫院都缺。氯解磷定從2016年初的每支4.61元漲到現在的每支198元,一盒從20元左右漲到一盒990元,但還是買不到,目前醫院只有用碘解磷定替代。”
“我們沒有氯解磷定,我們有碘解磷定。”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鄧桂明介紹。“碘解磷定和氯解磷定的藥理作用相似,從藥品目錄的角度,醫院有碘解磷定就可以滿足臨床需求了。”
但我們需要正視的是,氯解磷定是有機磷農藥中毒的首選急救藥,而碘解磷定只是氯解磷定在缺貨情況下的替代品,顯然,效價會差些。
氯解磷定起效較快,耐藥性好,是農藥中毒急救的首選,而碘解磷定則常用于急救后的恢復治療。張向陽介紹:“目前由于氯解磷定缺貨,在搶救有機磷中毒的病患時只能使用碘解磷定。1.6克碘解磷定等于1克氯解磷定的效價。”
采訪中,張向陽不無憂慮地表示,在臨床中用碘解磷定替代氯解磷定,對患者的急救和愈后及不可逆傷害程度都有很大的影響。“在急救中,分秒必爭,每一秒都關乎患者的生命與日后的恢復情況,晚一秒都有可能給患者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是死亡。”
“由于氯解磷的定價較高,我們這里一直用的都是碘解磷定。”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院藥學部主任李鐘勇告訴記者,雖然碘解磷定和氯解磷定都是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救命藥,但目前四川省遂寧地區用的主要也都是碘解磷定。
2018年以來,貴州、寧夏、廣西、遼寧等地公布的短缺急救藥品清單中,氯解磷定均列其中。而且,即使作為備選的急救解毒藥的碘解磷定也依然面臨缺貨漲價的情況。
也就是說,當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患者被送到急診時,有可能出現沒有解毒藥的尷尬境地,即使快速轉院,也可能出現找不到有搶救藥的醫院。沒有一個醫生愿意看著患者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慢慢地消失,但急救缺藥,連替代藥都缺,醫生又能做些什么呢?
據湖南、四川、北京等三家醫院提供的價格顯示,碘解磷定2016年9月之前是20元/盒,2016年9月至今漲到490元/盒。2018年以來,云南、寧夏、遼寧等多省公布的短缺藥清單,碘解磷定均列其中。
根據健康時報記者2018年10月14日通過查詢國家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管理信息平臺今年1~5月短缺藥情況數據發現,碘解磷定缺貨長達5個月之久。
而在全國城市公立醫院近2000個短缺藥品中,急救中常用的止血藥、麻醉藥、強心藥、解毒藥均包含其中,如西地蘭、去甲腎上腺素、解磷定、硝酸甘油、布比卡因等。
西地蘭是用于急性心衰的強效藥,據各省緊缺藥品掛網采購的公告顯示,目前在江西、北京、山東、陜西、河北、新疆等6個省市,都呈現缺貨狀態。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藥劑科主任艾超介紹:“在臨床中,西地蘭、去甲腎上腺素、布比卡因、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一直以來都比較緊張。雖然急救類藥品在臨床上使用量相對固定,但像西地蘭這樣的急救藥物經常出現斷貨的情況也不是新鮮事了。”
國家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數據顯示,硝酸甘油、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縮宮素等急救藥物更是出現連續5個月缺貨的情況。
遼寧、貴州、云南、寧夏、廣西等多地均出現急救藥告急的情況,且短缺情勢還在蔓延。而對于市縣級及以下基層醫院來說,急救藥短缺情況更是嚴重。
基層醫院、邊緣地區醫療機構里的急救藥儲備嚴重短缺,在搶救病人的過程中,只能向中心醫院轉移,而由于路途遙遠,很多病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和最佳治療效果。
3倍、30倍、60倍……
多種急救藥價格漲了再漲
如果說,急救藥缺貨讓患者用不到急救藥,而急救藥的藥價急速上漲了數十倍,則造成患者用不起藥了。
“西地蘭從2017年的11元錢/支一下漲到了現在92元/支;去甲腎上腺素從6元/支左右漲到10.7元/支;治療出血的維生素K1,2017年一支不到1元/支,現在漲到了15.8元/支。”艾超介紹,從2015年以后,急救藥每年都在漲,今年的漲勢更加兇猛。比如氯解磷定從2016年初的20元左右/盒漲到了現在的990元/盒。
健康時報記者綜合多地多家藥品價格數據發現,2015年以來絕大部分急救藥均在急速漲價,漲幅少的3倍,漲幅大的甚至漲了近60倍。比如,去甲腎腺上素上漲近4倍,西地蘭上漲25倍,碘解磷49倍,氯解磷定上漲51倍。上漲幅度最大的是重酒石酸間羥胺注射液,從過去的0.7元/支漲到了42元/支,上漲近60倍。
“雖然大部分急救藥用量都不會太大,但像去甲腎上腺素這樣的藥品在急救中需24小時不斷給藥,單體用量大。”張向陽介紹,除了去甲腎上腺素使用量大以外,在搶救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患者時,使用氯解磷定量多的時候每天可達6支,有的甚至達10多支。這也就意味著,患者需要承擔的治療費用也在不斷上漲。
對于急救藥急速漲價感觸最深的是身處急救一線的醫護人員。張向陽認為,氯解磷定、去甲腎上腺素等急救藥價格翻倍上漲,且在急救中使用劑量較大,這樣可能會導致一些貧困患者用不起藥。
“就比如目前氯解磷定是198元/支,如果一天用10支,就意味著光是這一天在氯解磷定上的費用支出就達到了1980元,這還不包括床位費等其他搶救時的費用支出。”
好在,“大部分患者一生都只使用一次急救藥,而且是在搶救的緊要關頭。”李鐘勇說道,“其實對于患者來說,急救藥價格上漲并不會像降壓藥、降糖藥這種常用藥帶來的感受那么明顯,”可問題是,“患者急救時迫切地需要藥,但是醫院又買不到藥,藥掌握在廠家和代理商手上,為了搶救病人必須隨行就市,這實際上是以斷貨來要挾醫院漲價。”
李鐘勇提出,目前國家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即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此舉目的是壓縮藥品流通環節,但同時也導致藥品生產廠家話語權增加,廠家要求配送公司必須漲價才能供貨。
急救藥斷貨、漲價的焦點落到了生產急救藥的藥企身上。
然而,氯解磷定近乎百分之百獨占市場的獨家生產商——上海旭東海普藥業,其營銷總監吳繼(化名)在采訪中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雖然氯解磷定現在的出廠價是980元/盒,一盒5支,加上中間商業公司的配送費,進醫院的價格是990元/盒,但這個價格是經財務核算,留取企業一定利潤后定的價格,是合理的。”吳繼還表示,“作為國家定點采購單位,我們的財務情況都是上報國家工信部的,相關部門可以來調查核實財務情況。”
健康時報記者采訪中還了解到,急救藥不同于普通常用藥,有時效且時效期較短,且有一定的儲備量要求,多數急救藥存在過了保質期還未使用需要報廢的情況。而隨著急救藥價格的上漲,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醫院的成本,這些成本最終還是要患者來埋單。
此外,急救藥價格急速上漲,也改變了醫生的用藥習慣。就比如前面提到的,以氯解磷定為例,由于價格上漲招標價格高,四川、湖南、遼寧多地的市級及以下醫院,已基本把相對便宜的碘解磷定作為備用首選的解毒藥,醫生在面對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患者時,急救用藥習慣也隨之而改變。
急救藥為什么價格暴漲還頻頻缺貨?
急救藥漲價還斷供已經不是一個新問題了。
2015年以來,從醫院到媒體,從患者到醫護人員,從兩會代表、委員到國家高層領導,多有呼吁也多有表態、批示,社會各方面都在努力,但始終沒有能夠有效解決此問題。
為什么急救藥的價格漲了再漲,卻依然一缺再缺?河南省人民醫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任藥師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原料藥稀缺、漲價導致急救成品藥漲價,招標價格倒掛導致生產企業放棄市場,壟斷性生產經營加劇了急救藥頻頻缺貨斷供。”
“生產急救藥的廠家較少,一個藥品往往僅有兩三家藥廠在生產,有的藥品甚至還只有一家藥廠在生產。”李鐘勇認為,急救藥由于本身價格低、利潤相對較薄,大部分企業不愿意生產,從而導致生產企業少的情況。
據了解,氯解磷定在國內僅有的生產企業為上海旭東海普藥業。這家企業原為中國第一針劑廠海普藥廠(現為上海醫藥工業公司)與臺灣東洋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建立的企業。2018年,遠大醫藥(中國)公司以15.4億元收購了旭東海普原臺灣東洋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所占的55%股份后,剩下的45%股份由上海醫藥工業公司占有。據上海旭東海普的官網數據顯示,該公司最為著名的急救藥品西地蘭注射液市場占有率超過80%,幾乎壟斷中國市場。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西地蘭生產企業只有上海旭東海普藥業以及成都倍特藥業。
另外,上海旭東海普藥業獨家生產的氯解磷定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占有率居第一位。溴己新、氟尿嘧啶、醋酸曲安奈德等藥品,在全國市場占有率排名也是前三。
同為急救藥的去甲腎上腺素雖然有3家藥企在生產,但是就在今年11月7日,遼寧省集采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發布遼寧省易短缺藥品2018年第3號預警預報的通知》顯示,去甲腎上腺素生產廠家之一的遠大醫療(中國)有限公司,自述由于采購不到原料藥而申請停產。
“去甲腎上腺素目前只有我們上海禾豐制藥、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天津金耀藥業三家企業生產。”上海禾豐制藥營銷部總監何力(化名)介紹,“遠大醫藥現在因為原料藥短缺已經停止生產成品藥了,而我們的原料藥也來自于遠大醫療,我們也面臨沒有原料藥的風險,目前的藥品庫存只能維持到今年年底。”
據了解,多家急救藥的生產廠家因在多省藥品招標掛網價格低于藥品成本價(價格倒掛)而棄標或不參與招標,生產廠家寧愿失去市場也不愿意繼續虧本生產。
2016年10月,遼寧衛計委發布了《2016年第2號藥品短缺預警預報的通知》,其中提到,氨茶堿、碘解磷定、重酒石酸間羥胺等急救藥因原料短缺而停產。
2017年3月,遼寧省發布的《關于醫療機構反映直接掛網藥采購有關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報》提到,14種藥品無企業參加本次直接掛網采購,19種藥品生產企業申請棄標。
2018年11月,遼寧集采小組發布了《關于發布遼寧省易短缺藥品2018年第3號預警預報通知》,其中提到,鹽酸利多卡因、硝酸甘油、去甲腎上腺素、氨基己酸等10多種急救藥因采購不到原料藥而停產。
“原料藥缺貨比較嚴重,像我們公司有鹽酸利多卡因的生產批準證書,但是買不到原料藥,也只能不生產了。”吳繼介紹,很多制藥企業因為購買不到原料藥都停產了,本來急救藥生產廠家就少,買不到原料藥,沒辦法開工,現在急救藥生產廠家就更少了,也因此導致許多急救藥最終缺貨。
“原料藥價格上漲這么厲害,成品藥企業也要生存啊,各地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還以五六年前的價格來招標,我們只能棄標,無法繼續供貨給一些省份了。”吳繼表示,氯解磷定、西地蘭全國都有貨,但是像遼寧、福建兩省由于招標價格太低而無法供貨。
“藥品是特殊的產品,需要有原料藥才能生產。”李鐘勇認為,原料藥的漲價斷貨是導致急救藥漲價斷貨的根源。
在健康時報記者采訪的過程中,成都倍特藥業、上海禾豐制藥、上海旭東海普藥業等企業普遍反映,急救藥價格的上漲源于原料藥價格的上漲。
原料藥價格斷貨上漲影響成品藥市場的情形不斷發酵,越來越多的急救藥廠家宣布因缺少原料藥而停產。
原料藥漲價缺貨問題如果得不到不解決,急救藥品漲價缺貨情勢將更加嚴峻。
解決急救藥價格上漲必須從源頭查起
“原料藥價格上漲是源頭,要從源頭查起。”李鐘勇認為,對于原料藥上漲的原因,目前有多少廠家在生產原料藥等原料藥的情況,國家應該重點摸底、解決,原料藥的問題不解決,整個急救藥的產業鏈條情況會越來越糟。
據了解,隨著近年來我國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強,不少生產成品藥的藥企因環保不達標被限產或停產。
另外,據健康時報記者了解,我國的成品藥生產涉及到1500種原料藥,但原料藥生產掌握在少數的生產企業手中,且原料批文少但制劑批文多。
2015年國家發改委發布《定價范圍內低價藥品清單》,地高辛、氨茶堿、布比卡因、利多卡因、阿托品、硝酸甘油、去甲腎上腺素等幾十種急救藥均列其中。2015年之前掛網價格顯示,急救藥大部分都是廉價藥,價格通常從幾毛錢到幾塊錢不等。
2015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絕大部分藥品的政府定價(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除外),建立起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但對于藥品價格如何管理更為合適,李鐘勇認為,國家應該建立專門的部門來對藥價進行宏觀調控。
2017年,原國家衛計委、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9部委聯合發布了旨在解決短缺藥問題的《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但是,由于我國尚未建立起短缺藥品信息收集和匯總分析機制,各省市大多是各自為政,未實行有效的聯動機制,實施起來效果不理想。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臺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元茂榮等5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于解決廉價藥短缺藥供應問題的6條建議:一是建立廉價藥短缺藥目錄;二是納入國家定點生產;三是給予政策支持和補助;四是藥品注冊方面開通綠色通道;五是加快價格改革步伐;六是建設中國廉價藥緊缺預警體系。
吳繼認為:“2015年以來,急救藥價格不斷上漲,這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而鄧桂明、李鐘勇則表示:“藥價不同于其他產品,還是應該加強國家整體管制。在藥價方面,國家應該嚴格執行《國家反壟斷法》。由于急救品用量固定比較少,一般兩個企業競爭生產就能滿足,對于壟斷企業國家應該管制,避免壟斷企業定價。”
目前藥企生產藥品都是以需求和利潤衡量的市場機制為導向,企業不可能不計利潤的生產藥品。艾超認為,“要解決急救藥短缺問題,需要國家、地方、藥企多方聯動,統籌管理,定點生產,合理定價并動態調整;同時建立有效的應急機制以及預警機制,保障低價藥品的穩定供應。”
本文參考資料:
①健識局2018-10-15《今年短缺藥品近2000個,國務院出手大力整治!》
②丁香園2018-10-01《西地蘭等搶救藥價格飆升10倍 你還搶救得起病人嗎?》
編輯:步雯、鄭新穎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客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標才是官方出品噢!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