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食肉庫瑪創作立場聲明:索尼大法好,還是腹肌南波灣?沒人規定必須二選一,那我就都要好了。一萬塊錢左右買什么相機,這是我在知乎的上回答的最多的問題,可能買相機的人不知道相機還有一個大頭的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食肉庫瑪
創作立場聲明:索尼大法好,還是腹肌南波灣?沒人規定必須二選一,那我就都要好了。
一萬塊錢左右買什么相機,這是我在知乎的上回答的最多的問題,可能買相機的人不知道相機還有一個大頭的投入叫鏡頭,但也有可能是機身的預算一萬先買著,鏡頭慢慢再投入,就像我一樣。
那么一萬塊錢是買一個旗艦半畫幅還是買一個入門全畫幅好這就是很多人糾結的地方,我正好有一臺旗艦級半畫幅相機富士XT4以及一臺入門級全畫幅相機索尼A7C,恰好他們的價格(線下渠道)類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相機各自的優缺點,為大家以后在購買相機的時候好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比較。
綜述
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我把分項的詳細對比放到了后面,而把結論和購買建議放到前面,這樣沒有時間的朋友就可以看完下面這一段就可以點贊收藏然后關閉,等以后有時間再慢慢研究了。
如果單純拍攝照片,在前期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富士XT4能給你的后期流程節省大量的時間,其優秀的LCD屏幕能讓你在拍攝后馬上就能發現其中不足,而后馬上就可以采取措施進行修正。但是面對高速移動的物體對焦準確度有待提高。
在沒有前期準備和現場燈光復雜的情況,A7C得益于其優秀的對焦性能,全畫幅相機更好的寬容度,進而在后期過程中可以一定程度的補救,當然這需要一定的后期技巧在里面。而屏幕的飽和度對比度過低,讓人無法直接看出照片的曝光問題是許多索尼相機的通病,進而導致索尼相機拍出來的照片要想達到可以發布的程度,便更加依賴后期。轉而言之,索尼用戶的后期水平普遍很高。
在視頻方面,富士XT4由于可以錄制更高碼率的視頻,在畫質上是完全領先于A7C的,但是缺點在于對于移動著的或者是突然進入畫面的物體,對焦顯得力不從心,而搭配穩定器拍攝成功率不高,問了穩妥只能多錄幾次,進而導致工程量增加。
而索尼A7C雖然只有8BIT420的4K30P視頻但是由于有HLG的存在,在動態范圍上也可以勉強堪用,但是需要在后期上花些心思。而對索尼焦更加穩定,在光線條件好,沒有大光比,有一定后期基礎的條件下,對于出片的穩定性(不失焦)是要高于富士XT4的,而在穩定器上,二者的差距被進一步放大。
購買建議
兩臺相機拍照一個偏重前期,一個偏重后期,視頻一靜一動,互有勝負,看具體需求,如果像我這種需求比較復雜的,那就都買,畢竟沒人限定你拍攝只能用一臺機器。
XT4線下好價在10500左右,而A7C線下好價是11500左右么,如果上面價格能買到24期免息可以入手!
總結完了上面那一段,大家可以點贊然后關閉了,接下來就是枯燥的細分項目了。
外觀和操作
正面
XT4有一個對焦方式切換按鍵,一個自定義快捷鍵,一個快門同步線接口。一個前波輪,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前撥輪是可以按下的,相當于多了一個自定義快捷鍵。
A7C前面沒有任何控制按鍵。
背面
XT4有11個實體按鍵,外加一個搖桿+按鍵,一個波輪+按鍵。EVF和屏幕都要更大一些。有一個專門的LCD/EVF切換按鍵。屏幕為270讀/180度翻轉屏。
A7C有實體按鍵10個,一個波輪,一個撥盤,LCD屏也是可以270/180度翻轉。
頂部
由于加了斯莫格的兔籠懶得拆,所以看起來有些遮擋。
XT4除了快門外有 ISO轉盤,快門轉盤和曝光補償出轉盤,有一個可自定義的快捷鍵,ISO轉盤下有一個功能切換開關,能切換七種常用的拍攝模式,快門轉盤下有切換視頻和拍照的開關有熱靴沒有內置閃光燈。
A7C除了快門外有模式轉換撥盤和曝光補償撥盤以及一個錄像開關(可自定義功能)。有熱靴沒內置閃光燈。
接口插槽
富士XT4為雙UHSII卡,有3.5mm麥克風接口,micro HDMI接口,2.5mm快門線接口和多功能USBC接口,底部有擴展增能手柄的接口。
A7C為單UHSII卡,有3.5mm麥克風接口,micro HDMI接口,3.5mm監聽耳機接口和多功能USBC接口,在接口豐富程度上一點不輸給XT4。
外觀小結
在操作的便利性上,XT4是完勝A7C的,不過在實際拍攝中,調整設置這件事大多都是利用拍攝中的碎片時間去設置,在熟悉操作菜單的前提下,并不會有太大的不方便。只是學習時間要更長一些,有些功能我相信索尼肯定有,但是我就找不到,這就很難受。
而A7C的手柄深,機身也更輕,在拍攝中的手感要比XT4好一些,拖后腿的是花生豆一般大小的EVF,在強光下可能要難受一些。
XT4勝在操控,而A7C勝在輕便和手感。
總體來說XT4略勝出一籌。
值得一提的是在操控方面,索尼的迷宮菜單,應該怎么形容呢?就好比看一篇沒有分段沒有標點的小說,除非你熟讀理解+背誦,否則突然想改變一個設置恐怕的一頁頁的翻才行,這一點佳能尼康富士都做了非常好的分類,不要說自定義菜單這個事,那是無奈之選,就算算上功能菜單再來比較XT4的操作也是要遠勝于A7C。
性能比較:照片拍攝
先放一些硬參數
XT4為XTRANS處理器,最大像素2600萬,照片尺寸是6140*4160,原生ISO范圍為160-12800,快門參數為機械快門最快1/8000s,15張/秒連拍,電子快門最快1/32000s,20張/秒連拍,裁切連拍可達到30張/秒。
A7C為拜耳處理器,最大像素2400萬,照片尺寸是6000*4000,原生ISO范圍在100-51200,快門參數為機械快門最快1/4000s,10張連拍,電子快門最快1/8000s,連拍速度也是10張/秒。
從紙面參數上來說,富士XT4像素更高,快門速度更快,連拍更好,而索尼的優勢是高感更好。
而對于拍照來說,畫質差是原罪,下面就來比較一下這兩臺相機的畫質。
以下為富士XT4
ISO160
iso 12800
ISO 51200
以下為索尼A7C
ISO100
ISO12800
iso51200
照片主要看獨角獸犄角部分,在原生最低ISO的時候,富士的細節更少,也就是涂抹,而索尼的細節更豐富。
放到ISO51200,同樣可以看到富士的邊緣細節涂抹的疼嚴重,而索尼雖然也不怎么樣,但是能好一點。索尼是原生51200,而富士是擴展了兩個EV。
在富士最大的原生ISO12800的下面,我個人覺得是差距最小的,但是仍然有差距。
所以在畫質這方面索尼A7C是完勝的,這也符合一貫的結論,畢竟2400萬全畫幅得像素密度要低于半畫幅2600萬的,像素密度越低,高感越好。
色彩玄學
色彩我認為是主觀的,這個主觀也是要隨大流的,沒有存在絕對一說,就好比我的兩只眼睛看東西的顏色還有所不同,不可能指望別人和我看到的都一樣,喜歡的也都一樣。所以色彩這個東西只要是拍攝者自己喜歡,看照片的人喜歡,二選一即可。
作為我主觀來說,富士更讓我喜歡,而我的照片更多用富士的直出微調。
下圖為富士XT4+85 1.8鏡頭拍攝
索尼A7C就得下一些功夫了。下圖為索尼A7C+50 1.8拍攝
小姐姐更喜歡A7C+50 1.8這張,因為風剛剛好吹起了裙子和頭發。
時刻要記得拍人像三要素。
妹子好看!妹子好看!妹子好看!
對焦
2021年了,就算是公認對焦最差的松下也不會有人拿拍照對焦來說事了,而且對焦更多取決于機身驅動以及鏡頭自帶馬達的性能,富士的問題在于老鏡頭太老,好久沒有更新,給人一種對焦不太快的感覺。就算是以對焦著稱的索尼,倘若使用索尼原廠FE50 1.8這種鏡頭,即便配上索尼的三代機,對焦仍然拉跨,這就給了其他廠家機會,比如說我手里這只副廠鏡頭,在對焦和畫質上基本可以對原廠50 1.8全方位包圍式的超越,就算用55za來比也一點不虛。
不過在實際使用下來,索尼在對焦方面的可選功能更多,對于人臉識別的距離和準確性也更強,總體來說略優于富士,但是總體差距感受不大,對焦最大的差距還是在視頻上,下文我會著重講。
其他拍照功能
其他拍照功能比如高低速連拍,比如HDR合成,比如延時攝影,比如包圍拍攝,比如創意攝影等等等等這些富士XT4是都有,至于索尼嘛,我也傾向于它是有這些功能的,但是就那個菜單讓我失去了尋找的欲望。
性能比較:視頻拍攝
老規矩先上視頻的參數
富士XT4:內錄最大4K30P 10BIT 420 400Mbps 幀內編碼,4K60P 10bit 420 200mbps 幀間編碼,有FLOG,有HLG。
索尼A7C:內錄最大4K30P 8bit 420 100Mbps 幀間編碼。有LOG有HLG。
畫質表現
咋一看,富士XT4的視頻質量全方位領先A7C,而實際表現上富士XT4的畫面色彩和照片一樣優秀,即便是用普通模式,也是如此。
而A7C為了得到后期更好的調色空間,不得不壓縮高光和陰影,使畫面顯得發灰。
而在后期調色過程中,由于一個是10bit一個是8bit 即便是使用了HLG進行拍攝,索尼A7C的后期空間也是相當有限的。這也是為什么網上索尼調色的LUT那么多的原因。
對焦表現
對焦表現是我購買A7C的最大理由,而在實際中A7C也并沒有讓我失望,在速度和精度上都對XT4完成了全方位的超越。
下面這個是剛出爐的我用XT4+穩定器拍攝的視頻,為了確保后期能用,整個視頻我拍了6遍。雖然妹子也跳了六遍。
即便是我剪輯過的,也能看出有明顯的失焦,不過色彩是真的好看。
A7C買的比較晚,所以只有一次拍攝的機會,當我看到這個框的時候,我就覺得我這個一萬多塊錢沒白花。
實際剪輯后的視頻可能過一陣才能發,現在就不放鏈接了。
富士XT4在剛發布的時候一直被說有視頻對焦抽搐的問題,當時我也進行了反駁,后來想想沒哈必要,本身這兩個相機的對焦邏輯就是不同的。
XT4的視頻對焦只有兩種模式,區域和全局,區域中最大的區域也不大。在日常使用中如果你用對焦差不多的鏡頭,可以保證在對焦區域內平滑的對焦。但是你如果打開了人臉識別,它就會脫離原本的對焦區域,在全屏幕找臉。
如果這個臉找的準還行,如果找的不準,就會變成另外一種尷尬。
原來你還喜歡胸毛,口味夠重的。
索尼的視頻對焦就邏輯就非常清楚,我找在我對焦區域內的臉,其它地方的我不管,如果想全屏幕找臉,那也好辦,把對焦框放大到全屏幕。
而索尼對于對焦區域的限定比富士更加的細致,分為自由點,中間,區和廣域四種,調整起來更方便。
關于富士XT4的對焦大家可以看這個視頻。拍照和視頻的對焦都有提及。
佳能引以為傲的鎖定對焦功能在A7C上實裝了,不過我才發現富士也有。。。
索尼A7C的對焦我沒找到這么暴力的測試,只能用A7R4的視頻來充數了。
至此索尼A7C終于在被壓制了半場之后扳回一城。
視頻防抖和果凍
這個我覺得通過一個視頻來對比更加直觀,因為兩臺相機都裝了斯莫格的兔籠,所以只需要一個怪手就能把兩臺相機固定到一起。
防抖的表現如下視頻。忽略我亂糟糟的家吧。
可以看得出來在只有機身防抖的情況下,富士要比索尼好的多,索尼的防抖就跟鬧著玩一樣,可能也是由于卡口小原因。
在另外一個視頻中,A7C在拍攝快速移動的物體時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果凍,這也有可能和他的讀取速度較慢有關。
而XT4這方面要好很多。
視頻其他
富士的視頻可以直接調整NTSC或者PAL制,也就是你可以直接選擇是29.97P 還是25P,或者24P,而索尼只有30P或者25P的選項,需要先在菜單里修改才行,而索尼這個菜單讓我比較為難。值得一提的是富士的4K50/60P只能錄制20分鐘,發熱量很大,有過熱風險,而4K30P也只能一次錄制30分鐘,這對于一些需要長時間錄制的題材會造成一些困擾。而A7C的4K30P可以達到無限制錄制。索尼為了不落人口舌把長時間錄制會導致電池發熱的提示印在機身上,并說這是正常現象。
富士XT4的升格能達到240P,但是到了240P之后畫質就慘不忍睹了,A7C最大只能120P,兩臺相機都可以自動對焦,不像隔壁佳能那么雞賊。
其他方面對比
富士的APP普遍反映很難用,但是富士可以連接打印機直接打印照片。
索尼的APP據說很好用,但是索尼A7C的開機速度和反應速度都比不過XT4。
富士XT4雙UHSII卡槽,寫卡速度也是100M/S,機身緩存大概在1.8G左右。
索尼A7C單USHII卡槽,寫卡速度大概在100M/S,機身緩存大約2G左右。
富士XT4的電池采用的是W235電池,原廠電池售價580,續航大概600張。
索尼A7C的電池采用的是FZ100電池,原廠電池售價599,續航能達到740張。
兩者都沒有搭配座充,XT4搭配的是雙C口15W充電頭和線,A7C搭配的是A口10W充電器和線。
富士原廠也有40多只鏡頭,副廠不多大概有10只左右(蔡司,圖麗,唯卓仕),共有50多只鏡頭。
索尼的鏡頭目前原廠有近40只,龍馬三陽以及國產永諾唯卓等品牌副廠有近50多只,加起來有將近100只鏡頭可供選擇。
鏡頭單價上同規格索尼原廠>富士原廠>龍馬家鏡頭>三陽圖麗>永諾唯卓仕
而索尼的其他配件,諸如兔籠,皮套,濾鏡,貼膜等等比富士的品種要多,而且價格更便宜。
總結
XT4的優點:操控好,連拍更快,快門速度更快,色彩好,視頻畫質好,視頻后期空間大,雙UHSII卡槽。
XT4的缺點:靜態畫質涂抹,高感表現差,連續對焦性能略弱。
A7C的優點:靜態畫質好,高感好,連續對焦表現給力,機身更輕便。
A7C的缺點:波輪和快捷鍵少,單卡,屏幕顏色差勁,菜單邏輯差勁,開機速度慢。
購買建議:
翻到開頭再看,我是兩臺都買了。
最后,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何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