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今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老人,人口數量超過了2.6億。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這一群體的人數會更多。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人,退休之后可以按月領取幾千塊錢的養老金,足以維持他們的日常生活。但是,還有更多沒有參加職工社保的城鄉居
如今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老人,人口數量超過了2.6億。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這一群體的人數會更多。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人,退休之后可以按月領取幾千塊錢的養老金,足以維持他們的日常生活。但是,還有更多沒有參加職工社保的城鄉居民,老年生活堪憂。
為此,針對城鎮居民,國家實行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針對農村居民,國家同樣開展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在2014年,國家將兩者合并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照100元到2000元不同檔次繳費,實行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方式,到60歲以后按標準領取自己的養老金。
不過,農村里面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或是因為沒有意識到養老保險的重要性,或是因為當年自身沒有多少錢財,總之沒有積極的繳納養老保險,如今到了60歲,無法領取養老金。那么,之前沒有繳納的農民可以補交養老保險嗎?如果一次性補交3萬元,60歲后每月能領多少錢呢?
首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允許補繳
在2016年之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也可以采取補繳的方式,來獲得退休之后領取養老金的資格。但是自此之后,國家就已經不允許這么做了。對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一塊,就目前政策而言,還可以繼續補交。
補交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一次性補交,最高可以補交15年。對于那些已經年滿60歲的居民,采取這種方式最為劃算。補交之后,去當地辦理相關手續之后,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另一種方式是分期補繳,最高補繳年限也是15年。但是,按照這種方式,如果不能補足的話,就拿不到養老金。
需要注意的是,農民采取補交方式,不享受國家財政補貼。但是可以按照國家最新的基礎養老金水平發放養老金。按照養老金發放模式,農民可以獲取的養老金等于國家基礎養老金,再加上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除139之后的數額。2021年基礎養老金是93元,但是各地在國家最低標準的基礎上,規定了自己當地的基礎養老金,比如上海今年已經達到1200元,南京也達到了500元,安徽只有125元,其他大部分地區都在100元左右。
其次,一次補繳3萬元,每月可領多少錢?
剛剛我們已經說過了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計算方式,如果以3萬元來計算的話,除以139個月,這樣一來每個月能夠拿到216元(這里為了說明簡單,采取四舍五入,省略小數點后的數字)。這是個人養老金賬戶中每月可以拿到的錢,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過了60歲之后就可以按月領取。
當然,農民實際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金比這一數字要多。因為在養老金的構成過程中,除了個人賬戶以外,還有國家制定的基礎養老金賬戶。前文說過,國家制定的基礎養老金最初是55元,到2021年已經提高到93元。實際上,各地制定自己當地養老金標準時,往往都要高于國家的最低標準。
這主要跟當地的財政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有著極大的關聯。比如說,如果您生活在上海,去年基礎養老金是1100元,今年又漲了100元,達到1200元。如果一次性繳納3萬元,現在每月可以領取到1416元。
但是如果你生活在山東青島,今年養老金基礎標準漲到200元,如果一次性繳納3萬元的話,現在每月可以領取416元。如果在安徽,今年最低標準是125元,加上個人賬戶部分,每月可以領取341元。如果在重慶,按照115元基礎養老金的標準,現在每人每月可領取331元。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2020年全國平均基礎養老金為170元,如果一次性繳納3萬元的話,現在每月可以領取386元。換句話說,能夠補繳3萬元,60歲以后最少能夠領到300~400元。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的基礎養老金水平還會繼續提高,未來農民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錢也會越來越多。
很多人說,如果農民一個月能夠領500元,就足以維持基本生活。一個家庭兩個老人,一個月加起來能有1000塊錢,只要不生病,基本生活無憂。而從目前國家基礎養老金不斷上漲的情況來看,未來達到平均500元的水平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可以說,短時間內就有可能實現。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在購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時,你會選擇哪一個檔次標準來繳費?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一說您的情況。
張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