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牙周炎是“牙齒殺手”,這樣的形容并不夸張。齲齒(蛀牙)可能讓人掉一兩顆牙齒,但沒有及時治療的牙周炎,卻會導致一排牙齒全部松動、脫落。不久前,看到一個因為廣泛型侵襲性牙周炎,導致牙齒掉了一大半的信息。更讓人惋惜的是,她才29歲,剩余的10幾顆
牙周炎是“牙齒殺手”,這樣的形容并不夸張。
齲齒(蛀牙)可能讓人掉一兩顆牙齒,但沒有及時治療的牙周炎,卻會導致一排牙齒全部松動、脫落。
不久前,看到一個因為廣泛型侵襲性牙周炎,導致牙齒掉了一大半的信息。更讓人惋惜的是,她才29歲,剩余的10幾顆牙齒也已經3度松動,根本沒法保留,只能全部拔除。
這樣的結果,不免讓人震撼。這條信息很快上了熱搜,不少網友也在下面評論說自己也有牙周炎癥,真害怕自己的牙齒也會全掉光!
從中還了解到,她掉牙的原因是從19歲開始,刷牙就經常出血,沒有在意。以及晚上熬夜還愛吃宵夜,吃過之后也沒有刷牙。
牙周炎作為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常見六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口腔健康。
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類牙齒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35歲以上人群中,牙周炎(伴有牙槽骨吸收)患者比例可達到40%以上。
牙周病都有哪些表現
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支持組織(牙周組織)的疾病,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兩大類。
牙周病的早期癥狀不明顯,不易引起重視,患者常只有激發生性牙齦出血或口臭的表現,與牙齦炎癥狀相似。
隨著炎癥的進一步擴散,可出現下列癥狀:
(1)牙周袋形成:牙周膜被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與牙根分離,使齦溝加深而形成牙周袋。
(2)牙周溢膿:牙周袋壁有潰瘍及炎癥性肉芽組織形成,袋內有膿性分泌物存留,輕按牙齦,可見溢膿并常有口臭。
(3)牙齒松動:由于牙周組織被破壞,牙槽骨支持牙齒的力量不足,出現牙齒松動、移位等現象。
此時患者常感咬合無力、鈍痛,牙齦出血和口臭加重,有時同時出現多個部位的膿腫。患者可有體溫升高、全身不適,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等癥狀。
哪些因素導致了牙周病
1.局部因素
(1)牙菌斑。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牙石是由菌斑,食物殘渣,唾液混合鈣化而成。牙石為菌斑提供了很好的繁殖環境。它比牙齦硬,會刺激傷害牙齦,使牙齦發炎。
(3)創傷性咬合。咬合時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會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創傷性咬合包括咬合時的早接觸、牙合干擾、夜間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口呼吸等因素也會促進牙周組織的炎癥過程。
2.全身因素
全身因素會促進齦炎和牙周炎的發展,包括有:
(1)內分泌失調。如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分泌量異常;
(2)血液病。如白血病患者常出現牙齦腫脹、潰瘍、出血等;
(3)血友病可發生牙齦自發性出血;(4)某些藥物的長期服用;
(5)某些類型的牙周病。如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往往有家族史;
(6)飲食和營養方面。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D和鈣、磷的缺乏或營養不良等。
牙周炎的自我檢查
對于牙周炎,除了去醫療機構做專業的口腔檢查外,也可以通過一些癥狀表現進行自查。
1.照鏡子看看,如果有牙齦紅腫,一碰就出血;2.刷牙時刷毛上有血跡,咬食物時食物上有血跡;3.有口臭的人也可能有牙周炎;4.牙齒有不同程度的松動,牙根暴露或牙齦紅腫、有膿。
輕微的牙齦出血是早期牙齦炎的表現,可以換個軟毛保健牙刷認真刷牙,如果一周后還有牙齦出血現象,就應及時找口腔醫生檢查和治療了。
平時要如何預防
一、保持口腔清潔
認真有效地刷牙,可以保證口腔細菌群保持平衡不過量。
每天至少保證刷牙兩次,一次刷三分鐘,每顆牙齒每個面都要清潔到位,尤其是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
刷牙時舌苔也要刷,飯后可以用牙線、漱口水、沖牙器等輔助清潔牙齒。刷牙切記不可猛力地來回橫刷,否則會造成牙齦退縮和牙組織成楔形缺損。
二、注意口腔鍛煉
要養成雙側咀嚼的習慣,否則會引起廢用性牙齦萎縮,面部畸形。
每天可以給牙齦做按摩,每次2~3分鐘,可促進牙齦及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強,有利于牙周組織的代謝功能。
早晨作叩齒鍛煉,空口咬合(上下牙輕輕叩擊)數十次至數百次,約2~3分鐘,可達到堅固牙齒的作用(牙齒松動的人慎重)。
三、合理飲食起居
經常食用粗纖維食物,充分咀嚼,能刺激唾液分泌,沖刷污物,有利于牙齒自潔,并能強健牙周組織。
忌油炸、煙酒、海腥等刺激性食品。生活作息規律,保證睡眠,避免過度勞累。
有牙周炎癥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早發現早治療,不要因為拖延丟了牙齒!
王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