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們先來看看北京的人口情況,根據北京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超過2189萬人。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超過259萬人,占11.9%;15-59歲人口超過1500萬人,占68.5%;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429萬人,占19
我們先來看看北京的人口情況,根據北京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超過2189萬人。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超過259萬人,占11.9%;15-59歲人口超過1500萬人,占68.5%;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429萬人,占19.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91萬人,占13.3%,每100人當中將近20人是老年人,老齡化程度比較嚴重。
我們再來看看北京領取職工養老金的人數,根據北京人社部門公布過的數據,2020年的參保離退休人員超過311萬人,這里面當然也包括了50歲退休的女性職工,55歲退休的女性干部和女性靈活就業人員等等。而享受居民養老金待遇的人超過92萬。也就是說領取職工養老金的人數,占到329萬的60歲以上人口的70%左右,屬于比較高的了。
由于領取職工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在去世后,家屬是可以獲得喪葬費和撫恤金等補助的(社保個人賬戶里剩余的錢也可以退回),那么我們這里介紹的,主要還是這部分人。
根據人社部等部門公布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遺屬待遇暫行辦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包括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撫恤金。
目前喪葬費和撫恤金在全國得到了統一,都是跟當地上一年度的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掛鉤。
而在本規定發布以前,各地的喪葬費和撫恤金標準都是有差異的,比如北京,去世退休人員的喪葬費是按照固定的標準發放的,統一為5000元。而一次性撫恤費方面,北京并沒有明確的規定。
不過,現在這個標準已經不再執行,需要根據全國統一的標準來發放。
在喪葬費這一塊,標準是退休人員死亡時,當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的2倍。
我們看看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2021年北京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1518元,對應的月可支配收入就是6793元。那么喪葬費就是6793*2=13586元.,相比以前的5000元,要高出將近3倍了。
再來看看撫恤金這一塊。撫恤金補貼計算相對復雜,因為跟個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以及養老金的領取時間有關系。退休人員以死亡時本省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基數,根據本人在職時的繳費年限確定最高發放月數,每領取1年基本養老金減少1個月,發放月數最低為9個月,發放月數最高為24個月。
假如北京的一位去世的退休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35年,養老金領取了9年,那么家屬可以獲得的撫恤金補貼月數就是24個月-9個月=15個月。補貼金額就是6793*15=101895元,如果是按照最低9個月的標準領取撫恤金的話,那么只能拿到6793*9=61137元的撫恤金,也是比較高的了。
因此,整體上來看,北京執行新的喪葬費和撫恤金待遇標準,相比過去的老辦法,還有明顯的提升。
最后,北京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去世后的喪葬費和撫恤金標準在計算上會有區別,也會更多一些。比如在撫恤金方面,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上本人生前40個月的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這就屬于比較高的了。
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