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2021年里,大家似乎漸漸地適應了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對于業界來說,除了新冠疫情,2020年開始出現的供應短缺問題,已成為長期存在的現象。在過去的一年里,各大品牌在2021年里都發布了不少新品,但能以正常價格買到心儀產品更像在碰運氣。在英
在2021年里,大家似乎漸漸地適應了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對于業界來說,除了新冠疫情,2020年開始出現的供應短缺問題,已成為長期存在的現象。在過去的一年里,各大品牌在2021年里都發布了不少新品,但能以正常價格買到心儀產品更像在碰運氣。
在英特爾、AMD和英偉達三家主要廠商里,策略各不相同:英特爾迫于壓力,這一年里更換了CEO并更新兩代酷睿處理器,而且大量運用了新架構和新技術,在以往是很難見到的;AMD繼續保持良好的發揮,穩扎穩打,不斷地侵蝕著英特爾傳統的服務器市場,不斷飆升的股價和營收是最好的證明;英偉達似乎沒有太大的動作,不過卻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收益,不動聲色地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在元宇宙概念的推波助瀾下市值也達到了高位。
點擊前往2021年度回顧目錄
整體而言,今年PC業界整體上比較平緩,除了英特爾迫于壓力有較大的舉動外,大多數廠商似乎都有點心不在焉,早早將重心放到了即將到來的2022年。在2021年即將結束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回顧業界在看似波瀾不驚的一年里發生了什么大事。
1月份:AMD和英偉達在高端游戲本聯手
CES 2021
2021年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21)于1月11日至14日期間,首次通過全數字化的線上方式舉行。世界各地的電腦電子科技產品的愛好者通過線上的直播,還有各大媒體的新聞,看到了2021年即將上市的諸多新品。此次CES展會共吸引1964家參展商,包括來自37個國家的近700家初創企業。
由于新冠疫情,CES 2021很早就確定只開展線上活動。
AMD發布新一代Ryzen 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
春風得意的AMD在這次CES 2021上為大家帶來了新一代Ryzen 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以及桌面平臺上兩位Ryzen 5000系列的新成員(僅面向OEM)。代號Cezanne的Ryzen 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是這次CES 2021展會上的焦點。與上一代Renoir一樣最多8核16線程,CPU的核心由Zen 2升級到了Zen 3架構,L3緩存容量翻倍,從8MB變成了16MB,核顯依然最高配置為Vega 8。
移動版RDNA 2架構獨顯也在發布會上露臉,還進行了演示。
英偉達發布移動版RTX 30系列和桌面版RTX 3060顯卡
英偉達不出意料地在CES 2021上發布了移動平臺的GeForce RTX 3060/RTX 3070/RTX 3080顯卡,同時還有桌面平臺新一代的甜品級顯卡GeForce RTX 3060,并在旗下GPU上首次引入了加密貨幣限制器。在2021年移動平臺上,Ryzen 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和GeForce RTX 30系列GPU的搭配,是不少品牌中高端游戲本的首選組合,AMD因此在移動平臺上搶占了不少原屬于英特爾的市場份額。
英特爾發布Tiger Lake-H35系列移動處理器
英特爾在CES 2021上發布的Tiger Lake-H35系列移動處理器屬于第11代酷睿系列產品,是Tige Lake-H架構高性能移動酷睿的先遣軍。英特爾表示這個系列是面向超便攜的游戲本,最高只有4核8線程,TDP為35W。除此以外,英特爾在CES 2021上也對接下來的Rocket Lake-S進行了技術上的介紹。
高通收購CPU初創公司NUVIA
1月14日,高通宣布將以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初創公司NUVIA,不包括營運資金和其他調整,雙方已達成相關協議。業界認為,這項收購可能是為了增強其自身的CPU性能,并在Arm架構的計算領域進一步挑戰蘋果。多家公司都發表了聲明支持該項交易,包括微軟,谷歌,華碩,通用汽車,LG,索尼等業界巨頭,這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英特爾停產消費級傲騰產品
1月18日,英特爾悄無聲息地宣布將停止向消費級市場供應純傲騰(Optane)技術的存儲產品,同時這些產品不會有新的替代品。這標志著英特爾在個人消費市場上傲騰產品一個階段的結束,也意味著英特爾對存儲業務進入了產品調整階段的末期,未來純傲騰技術產品僅面向企業市場。
高通發布驍龍870 5G移動平臺
1月20日,高通發布驍龍870,這是上一代旗艦驍龍865 Plus的后續產品,由Kryo 585架構CPU,Adreno 650 GPU和Snapdragon X55 5G調制解調器RF系統組成,主要提高了Kryo 585架構處理器的核心頻率,最高可達3.2 GHz。
聯發科發布天璣1100和天璣1200
1月21日,聯發科發布了兩款全新的5G SoC,名稱分別為天璣1100和天璣1200。兩款芯片都采用了臺積電的6nm制造工藝,集成了5G調制解調器,但僅支持6 GHz以下頻段,并且未添加對mmWave的支持。在2021年里,聯發科在中高端產品線上正不斷進取,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英特爾發布Iris Xe獨立顯卡
1月27日,英特爾發布了首款采用DG1 GPU的Iris Xe獨顯,不過僅提供給OEM廠商。其GPU是基于10nm SuperFin工藝制造,具有80個EU,顯存位寬是128位,配置了4GB的LPDDR4X顯存,帶寬為68GB/s。比起筆記本電腦上使用的Iris Xe Max獨顯,少了16個EU。無論如何,英特爾邁開了重返獨立顯卡市場的第一步。
2月份:英特爾更換CEO
帕特-基爾辛格正式成為英特爾CEO
2月15日,帕特-基爾辛格(Pat Gelsinger)正式接任英特爾CEO一職,取代了鮑勃-斯旺(Bob Swan)。帕特-基爾辛格是英特爾的老臣子,曾在英特爾工作了30年,從18歲加入英特爾,一路晉升最終成為英特爾首任CTO,在位5年。作為有著40年從業經驗的行業領袖,曾領導開發80486架構及多款處理器,及USB和Wi-FI等技術。2009年離職后前往EMC,2012年起成為VMWare的CEO。
當英特爾官宣更換CEO后,業界普遍感到驚訝。由于繼任者是英特爾的老兵帕特-基爾辛格,又讓人對英特爾重新充滿期待。
三星發布HBM-PIM芯片
2月17日,三星宣布新的HBM2內存集成了AI處理器,最高可提供1.2 TFLOPS嵌入式計算能力,使內存芯片本身可以執行CPU、GPU、ASIC或FPGA的操作。新的HBM-PIM (processing-in-memory) 芯片在每個內存模塊內注入了一個AI處理器,從而將處理操作轉移到HBM本身。
3月份:英特爾宣布“IDM 2.0”戰略
AMD面向零售市場發售Ryzen Threadripper Pro 3000系列處理器
3月3日,AMD今天將正式向零售市場發售Ryzen Threadripper Pro 3000系列處理器,為普通用戶提供盒裝CPU。Ryzen Threadripper Pro系列是基于Zen 2架構的處理器,具備12核24線程至64核128線程,共四種規格。與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處理器相比,Threadripper Pro系列處理器的內存通道由四通道拓展為八通道,PCIe 4.0通道數量由64條拓展到128條。同時每個CPU最多支持2TB ECC內存,以及AMD Pro管理工具。
AMD展示Radeon RX 6700 XT
3月3日,AMD在“Where Gaming Begins”特別活動上,展示了采用Navi 22核心的Radeon RX 6700 XT顯卡,力圖以減少芯片面積,降低成本,以此讓最新架構的GPU下放到更接近主流玩家的價位。其目標是2K分辨率的游戲,配備40個CU即2560個流處理器,96MB的Infinity Cache,192位寬的12GB GDDR6顯存,TGP為230W,最高2424MHz的游戲頻率。不過Radeon RX 6700 XT正式發布并不是這天,而是3月17日。
英特爾發布第11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
英特爾在2021年初的CES 2021上就介紹過Rocket Lake,不過正式發布卻再等了兩個多月。這是英特爾六年以來第一次推出采用新架構的桌面處理器,其采用的是Cypress Cove架構,而上一次桌面處理器的架構更新要追溯到2015年的Skylake架構。Rocket Lake的核顯也采用了新的Xe-LP架構,最多32個EU。同時該CPU新增了AVX-512指令集,與PCH相連的DMI總線也從x4拓寬到x8,帶寬翻了一倍。
被眾多人詬病的是仍舊采用14nm工藝,最高僅有8核心16線程的配置,但發熱量依然巨大,整體性能也不足以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抗衡。加上早有消息指英特爾可能在2021年內就會發布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使得第11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未推出就被認為是過渡產品。
AMD發布Ryzen PRO 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
3月17日,AMD宣布推出Ryzen PRO 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將Zen 3架構的性能和效率帶入高端商務筆記本電腦。從規格上來說,Ryzen PRO 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和一般的Ryzen 5000U系列移動處理器基本一樣,主要有AMD PRO技術的加入,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各個級別上提供嵌入防御。
英特爾宣布“IDM 2.0”戰略
3月24日,在主題為“英特爾發力:以工程技術創未來”的全球直播活動中,英特爾CEO帕特-基爾辛格(Pat Gelsinger)分享了“IDM 2.0”愿景,闡述了如何通過制造、設計和交付產品,為利益相關方創造長期價值的未來路徑,這是英特爾IDM模式的重大革新。
IDM 2.0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面向大規模制造的全球化內部工廠網絡、擴大采用第三方代工產能和打造世界一流的英特爾代工服務。簡單來說,英特爾將擴展產能、確定尋找第三方晶圓廠代工(也就是臺積電)、以及成立英特爾代工服務事業部(IFS)為其他芯片設計公司代工。
英特爾公開其首個百億億次級計算GPU:Ponte Vecchio
在Intel Unleashed活動中,英特爾首次公開Ponte Vecchio。這是英特爾首個百億億次級計算GPU,使用了英特爾有史以來最先進的封裝技術,擁有超過1000億個晶體管,由47個被稱為“魔術貼”的芯片組成,包括了16個Xe-HPG架構的計算芯片、8個Rambo cache芯片、2個Xe基礎芯片、11個EMIB連接芯片、2個Xe link I/O芯片和8個HBM芯片,通過EMIB與Foveros 3D封裝中整合在一起,是現階段英特爾先進技術的集大成者。
Computex 2021主辦方宣布取消實體展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圍內肆虐,疫情一波又一波不斷反復,越來越多的活動受到了影響。為了更有效防反疫情的傳播,世界各國和地區對邊境實現更嚴格的管制。3月31日,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1)主辦方決定取消原定于今年6月1日到4日的實體展覽,改成以線上形式舉辦。
4月份:英偉達加大舊架構GPU供應量緩解短缺
英偉達加大Turing架構GPU供應以緩解短缺
4月3日,有報道指英偉達將增加GeForce GTX 1650供應量應對GPU短缺。事實上,英偉達此前已通過重新供應GeForce GTX 1050 Ti和RTX 2060(Super),以緩解市場的壓力。同時,有板卡廠商重新推出GeForce GT 1030,不過價格飆升。
AMD Radeon RX 6800 XT“Midnight Black(午夜黑)”版本發售
4月7日,AMD發布了一款意料之外的產品,Radeon RX 6800 XT“Midnight Black(午夜黑)”版本。這款顯卡除了配色不一樣外,與原來的版本相比,在規格和設計上并沒有什么不同。該款顯卡發售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微軟Edge瀏覽器更換為Chromium內核
微軟在4月13日起,將推送一個新的安全更新,其中一項內容就是把舊版Edge瀏覽器從所有Windows 10系統中移除,并且會安裝基于Chromium內核的新版Edge瀏覽器。舊版Edge瀏覽器是在2015年與Windows 10同步推出,基于微軟自家的EdgeHTML渲染引擎打造而成。
在Windows 10 Version 2004系統更新之后,默認自帶的Edge瀏覽器已經被替換成Chromium內核的新版了。
AMD發布Ryzen 5000G系列APU
4月13日,AMD發布Ryzen 5000G系列APU。這是2021年1月發布的Ryzen 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的桌面版本,使用的是Cezanne核心,使用了Zen 3架構CPU內核與Vega架構核顯,采用了臺積電7nm工藝制造。
英偉達發布Grace CPU
4月13日,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的GTC 2021主題演講中,推出了名為Grace的首個數據中心CPU。這是一款基于Arm架構的處理器,旨在為AI和高性能計算應用設計的,并不是消費級產品,預計2023年出貨。在Grace CPU上,英偉達會首次使用下一代Arm Neoverse內核,在內部通信上使用了第四代NVIDIA NVlink,CPU和GPU之間可以提供高達900 GB/s的雙向傳輸帶寬,CPU與CPU之間的傳輸帶寬為600 GB/s。同時會采用LPDDR5x內存,可以提供500 GB/s的帶寬,并具有ECC校驗功能。
英偉達與聯發科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在4月13日的GTC 2021主題演講中,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簡短提及到,將會和聯發科(MediaTek)展開合作。根據展示的幻燈片展示的內容,聯發科將會得到GeForce RTX 30系列GPU的授權許可,將安培架構顯卡應用于MT819x SoC上。
AMD推出神秘4700S套件
4月27日,搭載AMD 4700S套件的主機開賣。其采用了7nm工藝制造,基于Zen 2架構,8核16線程規格,L3緩存為12MB,最大加速頻率4GHz,搭配了16GB GDDR6內存。根據后面得到的信息,這是PlayStation 5所使用的定制SoC,但核顯被屏蔽了。
Arm發布全新Neoverse V1和Neoverse N2平臺
Arm宣布,推出全新Neoverse V1和Neoverse N2平臺,將面向云到邊緣基礎設施。其中Neoverse V1是V系列的第一個平臺,而Neoverse N2則是N系列的第二代產品。此外,Arm還推出了Project Cassini,為軟件開發者提供更好的體驗。
索尼正式發布PlayStation 5國行版
4月29日上午11點,索尼中國召開發布會,宣布PlayStation 5國行版將于5月15日發售。PlayStation 5游戲主機包括帶光驅和無光驅數字版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3099元和3899元,并提供兩年質保。4月29日中午12點,PlayStation 5國行版預售正式啟動。
5月份:供應鏈短缺問題愈發嚴重
英特爾高管談及供應鏈短缺問題并承諾加大投資解決
5月6日,在英特爾舉辦的“Partner Connect 2021”大會上,英特爾首席營收官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承認,個人電腦的配套供應鏈目前供不應求,除了基板,還涉及到Wi-Fi模塊和顯示面板。此前就有報道指缺乏ABF基板,使得英特爾和AMD都加大投資封裝設施和基板的生產。類似的問題,在隨后幾個月里一直持續。
三星宣布新一代封裝技術I-Cube4已完成開發
5月6日,三星宣布其下一代2.5D封裝技術Interposer-Cube4(I-Cube4)已完成開發,將再次引領了芯片封裝技術的發展。三星的I-CubeTM是一種異構集成技術,可將一個或多個邏輯管芯(Logic Chip)和多個高帶寬內存芯片(HBM,High Bandwidth Memory)使用硅中介層,從而使多個芯片排列封裝在一個芯片里。I-Cube4是I-Cube2的繼任者,從高性能計算(HPC)到AI、5G、云和大型數據中心等地方,有望帶來更高效率。
IBM制造出全球首顆2nm芯片
5月7日,IBM宣布制造出全球首款采用2nm制程節點的芯片,并在紐約州奧爾巴尼的工廠展示了2nm工藝生產的完整300mm晶圓。雖然距離2nm制程節點量產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也是半導體設計和制造上的一個突破,在性能和能效上有質的飛躍。
英偉達發布RTX 3050和RTX 3050 Ti移動GPU
5月11日,英偉達發布GeForce RTX 3050和RTX 3050 Ti移動GPU,采用新的GA107核心,這意味著支持光追的RTX系列將擴展到50系列。在Ampere架構GPU的加持下,一些相對中低端的筆記本電腦也可以體驗到光線追蹤技術。
三星發布業界首款CXL內存模塊
5月11日,三星發布了業界首款CXL內存模塊,這是基于Compute Express link標準的新型存儲產品。三星表示,該模塊集成了DDR5內存,采用了EDSFF尺寸,可以極大擴展服務器系統的內存容量和帶寬。新模塊可以將內存容量擴展至TB級,減少由內存緩存引起的系統延遲,并允許服務器系統加速器AI,機器學習和高性能計算工作負載。
英特爾發布Tiger Lake-H45系列移動處理器
在年初的CES 2021上英特爾已發布了數款H系列的高性能移動處理器,不過均為Tiger Lake-H35系列。此次Tiger Lake-H45系列的核心數量增加到了8核,核顯規模從96個EU縮減到32個。CPU內整合Thunderbolt 4控制器,可提供速度高達40Gbps的高速I/O接口,單線纜就可實現供電、數據傳輸、視頻傳輸等多種功能,給用戶提供非常靈活的高速連接能力。CPU與PCH連接的DMI總線也從x4升級到x8,擁有翻倍的互聯帶寬,PCH則可提供4個USB 3和10個USB 2.0接口,并且支持WiFi 6E,擁有非常強勁的I/O擴展能力。
三星宣布超過一千億美元的晶圓產能投資計劃
5月14日,三星宣布將加大晶圓制造產能投資,到2030年其投資總額由1170億美元提高到1515億美元。此外,三星還介紹了將EUV技術應用在內存模塊的計劃,通過引入極紫外光刻技術,實現較小的晶體管尺寸。目前,ASML已在韓國華城投資,除了建立辦事處和開辦培訓中心,并打算為EUV設備設立一個再制造部門。
微軟官宣Xbox Series X/S國行版
5月14日,微軟宣布次時代家用游戲機Xbox Series X/S將推出國行版。Xbox Series X和Xbox Series S國行版的價格分別為3899元和2399元,5月19日零時起將于微軟官方商城、微軟京東自營旗艦店開啟預售,6月10日正式發售。Xbox Series X/S支持眾多新特性,包括硬件級加速光線追蹤、DirectML機器學習、VRS可變速率著色、可變刷新率、向后兼容性等等。不過相比競爭對手索尼的PlayStation 5的熱賣,Xbox Series X/S在銷量上還是稍微遜色一些。
英偉達發布GeForce RTX 30 LHR系列
5月19日,英偉達宣布推出GeForce RTX 30 LHR系列,包括了GeForce RTX 3080/RTX 3070/RTX 3060 Ti等GPU。其LHR是“Lite Hash Rate”的縮寫,意味著新版GPU將具有新版加密貨幣限制器。英偉達表示,新的措施僅限于帶有LHR標識的新版顯卡,不包括已經發售的舊版顯卡,這些GPU的哈希率會減半。搭載GeForce RTX 30 LHR系列GPU的顯卡外包裝和顯卡本身,都會清楚地標示出區別,以方便用戶識別。
Arm發布移動端新架構
5月26日,Arm宣布推出了新一代的Mali系列GPU,以及針對移動端的新架構,包括了Cortex-X2、Cortex-A710和Cortex-A510,分別對應超大核心、大核心和小核心,這些架構都是基于Armv9架構設計的。
6月份:微軟正式發布Windows 11操作系統
英偉達發布RTX 3070 Ti和RTX 3080 Ti
6月1日,英偉達在Computex 2021上發布了GeForce RTX 3080 Ti和GeForce RTX 3070 Ti。
GeForce RTX 3080 Ti配備了10240個CUDA核心,基礎頻率1365MHz,加速頻率1665MHz,擁有384bit顯存位寬,配備12GB的GDDR6X顯存,顯存頻率19Gbps。GeForce RTX 3070 Ti配備了6144個CUDA核心,基礎頻率1575MHz,加速頻率1770MHz,擁有256bit顯存位寬,但用的顯存是GDDR6X,顯存頻率可能是19Gbps,顯存容量8GB。
AMD展示采用3D垂直緩存技術的Zen 3架構桌面處理器
6月1日,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博士在Computex 2021上,展示了采用3D垂直緩存(3D V-Cache)技術的Zen 3架構桌面處理器。這項創新的技術可以為每個CCX帶來額外的64MB 7nm SRAM緩存,使得處理器的L3緩存容量由32MB增加到96MB,容量增加到原來的三倍。
臺積電舉辦2021年度在線技術研討會
6月2日,臺積電舉辦了2021年度在線技術研討會,介紹3nm和2nm工藝技術及分享制造計劃。
AMD發布Radeon RX 6900 XT Liquid Cooled
6月17日,AMD正式推出Radeon RX 6900 XT Liquid Cooled(LC),不過僅限于OEM廠商。與此前風冷版的Radeon RX 6900 XT相比,Radeon RX 6900 XT Liquid Cooled除了采用120mm規格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外,TGP也由300W提高到330W,不過仍然只配置了兩個8Pin的外接電源接口。其游戲頻率提高到了2250 MHz,Boost頻率則提高到2435 MHz,同時擁有更快的顯存,達到了18 Gbps,這使得最大帶寬增加到了576 GB/s。
微軟正式發布Windows 11操作系統
在Windows 10正式上線將近6年時間后,微軟在6月24日帶來了全新一代視窗操作系統,名為Windows 11。新系統擁有全新UI、窗口排列模式、游戲功能增強、以及全新微軟商店等改進,而且利用了Intel Bridge技術,讓x86架構PC可以運行Arm架構的APP。由于此前有大量截圖以及開發版ISO的泄漏,所以并沒有帶來太大的震撼。
微軟表示,Windows 11將會為游戲玩家帶來有史以來最好的Windows操作系統,通過DirectX12 Ultimate、DirectStorage和Auto HDR等技術充分發揮硬件的潛力。此外,英特爾將在2021年發布首款采用big.LITTLE混合架構的x86桌面處理器,Windows 11會對進行相關的優化工作,運算效能引起了不少游戲玩家的關注。
新系統帶來的其中一個熱門話題是Windows 11的硬件配置需求,其中加入了對TPM 2.0的要求。通過可信平臺模塊,可以安全地存儲加密密鑰、密碼和證書,以硬件方式提高電腦的安全性。不過卻造成不少配置還不錯的PC失去了升級到Windows 11的可能性。按照微軟官方的要求,需采用英特爾酷睿8代或以上、AMD Ryzen 2000系列或以上、以及高通Qualcomm 7和8系列的平臺。
與此同時,微軟更新的一份支持文件里,已經概述了Windows 10的支持結束時間。Windows 10是在2015年7月29日推出,文件里顯示結束支持的時間將會在2025年10月14日,這個日期適用于Windows 10家庭版和專業版,與微軟對其操作系統的10年支持時間表一致。
AMD發布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自Computex 2021上,AMD公布了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技術以后,引起了專業人士到普通玩家之間的廣泛討論。6月22日,AMD正式發布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其利用低分辨率的圖像進行多幀合成,和英偉達的DLSS原理不同,并不是單純地基于AI輔助的機器學習來實現。上線當天,有7款游戲已支持,12款游戲即將提供支持。
7月16日,AMD兌現上線時候的開源承諾,將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的源代碼、開發文檔和實例放在了AMD GPUOpen網站上。到了11月24日,又為虛幻引擎 4發布了一個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插件,進一步完善了該項技術的運用。
7月份:英特爾公布新版制程工藝路線圖
英特爾停產Ice Lake-U、Comet Lake-U和Lakefield系列處理器
英特爾的質量文件管理系統(QDMS)顯示,已經將三個低功耗系列產品停產,包括了屬于第10代酷睿的Comet Lake-U系列和Ice Lake-U系列,以及屬于第11代酷睿的Lakefield系列,不同型號的最后出貨日期在2022年4月至7月之間。其中Lakefield系列是英特爾第一款支持混合架構技術的x86處理器,發布于2020年6月,距離停產僅僅相隔一年而已。
臺積電探索片上水冷散熱方案
7月13日,臺積電在VLSI研討會上,展示了對片上水冷的研究,作為新的散熱解決方法,涉及將水通道直接集成到芯片的設計中,這或許是未來解決芯片散熱問題的新方法。
微軟發布Windows 365
微軟正式發布Windows 365,利用云端強大的設備和功能來提供完整、個性化的Windows體驗,并創造了一個新的計算類別:云PC。從2021年8月2日起,Windows 365向不同規模的企業全面開放,讓用戶可以在個人或公司設備上訪問并使用。
黃仁勛獲得年度“全美亞裔工程師終身成就獎”
7月20日,英偉達CEO黃仁勛獲得了年度“全美亞裔工程師終身成就獎”,這是一項表彰杰出亞裔美國科學家、工程師和榜樣的年度盛會。在虛擬儀式上,大會稱贊黃仁勛在并行計算技術有遠見卓識,是一位加速實現人工智能計算的創新者。
英偉達將RTX SDK的支持擴展到了Arm和Linux
7月20日,英偉達宣布將RTX SDK的支持擴展到了Arm和Linux,其工具包里包含了五項關鍵技術,分別是深度學習超級采樣(DLSS)、RTX直接光照(RTXDI)、RTX全局光照(RTXGI)、NVIDIA Optix AI實時降噪技術(NRD)和RTX顯存實用程序(RTXMU)。在GDC大會上,英偉達演示了兩個在Arm平臺上運行GeForce RTX技術的全新Demo。
英特爾公布新版制程工藝路線圖
7月27日,在“英特爾加速創新:制程工藝和封裝技術線上發布會”上,英特爾CEO帕特-基爾辛格(Pat Gelsinger)發表了演講,展示了一系列底層技術創新,這些技術將驅動英特爾到2025年乃至更遠未來的新產品開發。同時英特爾宣布,AWS將成為首個使用英特爾代工服務(IFS)封裝解決方案的客戶。
在這次發布會上,英特爾公布最新制程工藝路線圖,重新定義了制程,展示了封裝技術的創新。
英特爾正式結束安騰64位處理器產品線
7月29日,是英特爾安騰(Itanium)處理器最后的出貨日期。這意味著英特爾正式告別這款使用IA-64指令集的純64位處理器,作為用于服務器和高端工作負載設計的產品,安騰處理器的生產持續了二十年。在2019年初,英特爾就已經確認了安騰處理器的最后發貨日期。目前惠普是安騰處理器目前唯一一個客戶,HPE的服務會支持到2025年12月31日。
AMD股價歷史性地突破了100美元大關
7月29日美股市場上,AMD股價一路飆升,歷史性地突破了100美元大關,盤中最高達到了105.732美元,最后收盤價為102.950美元,單日上漲5.13%,目前市值1251億美元。在第一代Zen架構處理器發布前,AMD的股價只有7美元左右,意味著已上漲了超過13倍。AMD可以說是過往幾年里,在成熟的美股市場上表現最好的其中一只股票。這得益于AMD的飛速發展,季度營收連續打破記錄。
英特爾發布至強W-3300系列處理器
7月30日,英特爾宣布推出至強W-3300系列處理器,這是英特爾專為高端工作站打造的產品。其采用10nm工藝制造,最多配置38核心和76線程,頻率最高達4 GHz,L3緩存最多為57MB,TDP最高為270W,提供了64條PCIe Gen4通道,最高支持4TB的八通道DDR4-3200(ECC)內存,支持傲騰P5800X固態硬盤。搭配C621A芯片組的主板使用,提供了Wi-Fi 6E和Thunderbolt 4連接。
英特爾發布NUC 11 Extreme“Beast Canyon”
NUC 11 Extreme“Beast Canyon”是一款體積為8L的高度模塊化的主機,是NUC 9 Extreme“Ghost Canyon”的后繼產品,在英特爾正式發布前已經被拆解了。該款產品最高可搭載酷睿i9-11900KB處理器,這是采用10nm SuperFin工藝的Tiger Lake,不過卻屬于桌面處理器,相關資料也早被英特爾放在了官網上。
8月份:英特爾2021年架構日介紹眾多產品
微軟將平臺抽成下調至12%
從8月1日起,PC游戲在微軟商店(Windows Store)的抽成將從原有的30%下調到12%,這意味著開發者賣出游戲獲得的分成將從70%提高到88%,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游戲開發者和發行商透過微軟商店銷售游戲。在大型游戲平臺中,Epic已經在微軟之前將抽成下調到12%,不過Steam仍然維持在30%。
AMD發布用于Mac的Radeon Pro產品
8月4日,AMD宣布更新Radeon Pro產品線,包括用于Mac Pro的Radeon Pro W6800X/W6900X/W6800X Duo。其中雙GPU配置的Radeon Pro W6800X Duo最為引人注目,除了采用RDNA 2架構、Infinity Cache和其他先進技術外,利用AMD Infinity Fabric互連技術在GPU之間提供高帶寬、低延遲的直接連接,支持高速 GPU到GPU通信。
AMD發布Radeon RX 6600 XT
8月11日上午11點整,AMD在Chinajoy上正式發布了Radeon RX 6600 XT。這款顯卡將配備Navi 23 XT核心,擁有完整的2048個流處理器,顯存位寬是128位,顯存為8GB的GDDR6,有32MB的Infinity Cache。其基礎頻率為2359 MHz,加速頻率為2589 MHz,配置了單個8Pin外接電源。Radeon RX 6600 XT僅通過AIB合作伙伴發售,不會有公版,搭配Radeon RX 6600 XT顯卡的整機也會同步上市。
英特爾關閉RealSense業務
8月18日,英特爾決定關閉實感(RealSense)計算機視覺部門,這意味著英特爾為機器人、3D掃描、無人機、工業監測和其他前瞻性應用而打造的高科技相機和傳感器的產品組合已經終結,,同時已在英特爾工作了十年的部門主管Sagi Ben Moshe也將離職。
2021年英特爾架構日
2021年英特爾架構日上,英特爾公開了未來一系列產品的信息,涵蓋了Alder Lake、Sapphire Rapids、Ponte Vecchio和Xe-HPC GPU等。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重點是Alder Lake和Alchemist顯卡。在這次活動中,英特爾詳細介紹了Alder Lake的混合架構,以及全新高性能游戲顯卡品牌Intel Arc(銳炫)的首款產品。消費者在2021年內就能看到前者,但后者要等到明年。
Alchemist顯卡的GPU將采用臺積電6nm工藝制造,使用的Xe HPG架構上將從過往的EU變成全新的Xe核心(Xe Core),包含了16個矢量引擎和16個矩陣引擎(Xe Matrix eXtension,XMX)、高速緩存和共享內部顯存,支持DirectX Raytracing(DXR)和Vulkan Ray Tracing的光線追蹤單元。此外,還將支持基于硬件的光線追蹤和人工智能驅動的超級采樣(XeSS),為DirectX 12 Ultimate提供全面支持。
IBM公布了其下一代Z系列處理器“Telum”
在HotChips 33上,IBM公布了其下一代Z系列處理器“Telum”。這款處理器采用了全新的內核架構,針對AI加速做了優化。其配置了8核16線程,頻率超過5GHz,采用了三星7nm工藝制造,核心面積為530平方毫米,集成了225億個晶體管,擁有全新的分支預測、緩存和多芯片一致性互連。
9月份: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微軟云游戲及串流服務正式登陸Windows
9月15日,微軟宣布旗下的云端游戲服務xCloud,也就是Xbox Cloud Gaming應用,以及用于遠程串流游戲的Xbox Remote Play應用已經可以在Windows 10以及Windows 11上的Xbox應用內使用,不再需要以瀏覽器來啟動。
黃仁勛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9月16日,英偉達的創始人黃仁勛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Time)》封面,被評為“2021年度世界10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英偉達官方博客也發布了相關消息。除了黃仁勛,蘋果的CEO蒂姆-庫克(Tim Cook)和特斯拉/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入選了榜單。
歐盟推動統一充電器標準
9月24日,歐盟宣布將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為所有相關設備建立一個通用的充電解決方案。在這次修訂的提議中,充電端口和快速充電技術將得到統一協調,USB-C將成為所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相機、耳機、便攜式音箱和掌上游戲機的標準端口。同時,歐盟委員會建議充電器和電子設備分開銷售,提高消費者的便利性,減少充電器的生產和處置問題,以切實支持環保和數字轉型。
龍芯中科發布龍芯3C5000L
9月28日,龍芯中科宣布推出龍芯3C5000L處理器。這是配備四核四Die封裝版本,也就是通過封裝集成了四個龍芯3A5000硅片,總共有16個核心,并支持2-4路互聯。在同一系統實現四路64核服務器配置下,其SPEC CPU2006分值大于900分,相比龍芯3B4000服務器性能至少提升7-8倍,可全面滿足云計算和數據中心的性能需求。
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博士獲得羅伯特·N·諾伊斯獎
因對半導體行業的貢獻,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博士獲得了羅伯特·N·諾伊斯獎(Robert N. Noyce Medal),成為首位獲得這項殊榮的女性。該獎項是半導體行業的最高榮譽,由英特爾資助,并由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授予,以表彰蘇姿豐博士“在開創性的半導體產品和成功的商業戰略方面發揮的領導作用,為微電子行業做出了杰出貢獻”,這也是該獎項首位女性獲獎者。
USB Type-C v2.1標準規范發布
9月28日,USB-IF協會發布了USB Type-C v2.1標準規范,最大的變化是將PD協議下最高20V/5A的供電提升到48V/5A,簡單來說就是從100W提高到了240W,未來通過USB線可以為游戲本在內的大部分電子設備供電了。
10月份:英特爾發布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
英特爾發布第二代神經擬態研究芯片Loihi 2
10月1日,英特爾宣布推出第二代神經擬態研究芯片Loihi 2、以及用于開發神經啟發應用程序的Lava開源軟件框架,這標志著英特爾在神經擬態技術方面的持續進步。Loihi 2采用了Intel 4先進工藝(以前稱為7nm SuperFin)的預生產版本制作,這應該是首款采用7nm工藝制造的英特爾芯片。 與舊工藝相比,極紫外(EUV)光刻技術進一步簡化了版圖設計規則,使得Loihi 2的快速開發成為了可能。
微軟正式開始推送Windows 11
微軟從2021年10月5日起,正式開始推送Windows 11。凡符合條件的Windows 10 PC將可免費升級到Windows 11,同時預裝Windows 11的各款PC設備也將開始上市發售。微軟的推送和升級將分階段進行,預計到2022年年中,所有符合條件的設備都可以免費升級到 Windows 11。
三星公布了新版的半導體工藝技術路線圖
三星在舉辦的“Samsung Foundry Forum 2021”論壇活動上,三星代工業務總裁兼負責人Siyoung Choi博士介紹了其半導體工藝的研發和量產情況,公布了新版的技術路線圖。這表明三星將繼續開發先進半導體制造技術,與臺積電(TSMC)和英特爾競爭晶圓代工市場。三星將在在3nm制程節點引入了全新的GAAFET全環繞柵極晶體管工藝,第一代3nm工藝已推遲到2022年上半年量產,第二代3nm工藝將會在2023年量產。
除此以外,三星還介紹了用于CIS、DDI、MCU的17LPV工藝,即Low Power Value的17nm工藝。這是28nm工藝的演進版,在28nm工藝基礎上加入了14nm工藝使用的FinFET工藝技術,以相對低成本享受到新的技術優勢。
顯卡定價提高漸成常態化
雖然進入第三季度后,AMD和英偉達的顯卡價格曾出現了松動并下滑,但是隨后有抬頭上升的跡象,結束了自5月份以來的下跌趨勢。經過近一年的時間,許多消費者似乎也已經習慣了這種市場狀況,這更讓人擔心了。無論顯卡制造商、英偉達還是AMD在這一段時間里,營收和利潤都創下了記錄,隨著時間的推移,廠商和零售商越有可能將定價的提高變成常態化,成為一種長期戰略。
在2021年里,顯卡價格最高峰出現在5月份,達到了MSRP的三倍。即便出現回落,仍保持在MSRP的兩倍左右。
與Kepler架構說再見
10月13日,英偉達發布了GeForce Game Ready 496.13 WHQL驅動程序。此前英偉達已經表示,GeForce R495 GA1版將是首個不支持Kepler架構產品,以及Windows 10之前的操作系統的GeForce顯卡驅動程序。
該版驅動程序就是GeForce R495 GA1版分支的第一個驅動程序,這意味著未來Kepler架構GeForce顯卡只會接收到安全更新,而性能提升、新功能和錯誤修復等功能只屬于Maxwell、Pascal、Turing和Ampere架構GPU。GeForce 700系列里,僅剩下GeForce GTX 750 Ti、GeForce GTX 750和GeForce GTX 745這種Maxwell架構產品會繼續支持。
AMD發布Radeon RX 6600
10月13日,AMD發布Radeon RX 6600。其配備Navi 23 XL核心,擁有完整的1792個流處理器,顯存位寬是128位,顯存為8GB的GDDR6,有32MB的Infinity Cache,配置了單個8Pin外接電源。Radeon RX 6600的推出,使得新一代RDNA 2架構產品進一步貼近普通玩家。
基于Arm架構的芯片已出貨超過2000億顆
10月20日,Arm宣布其生態系統的合作伙伴已出貨超過2000億顆基于Arm架構的芯片。在過去的這些年里,Arm架構主導了微控制器和智能手機市場,這樣的數字并不讓人感到意外。目前,基于Arm架構的芯片正以每秒近900顆的速度生產,用在全世界的各種產品里。
英特爾縮減網卡產品線
10月27日,英特爾啟動了數十款網卡芯片及其產品的停產計劃,供應鏈短缺是誘因。這次行動涉及30多款產品,英特爾希望通過加快網卡芯片及其產品的EOL計劃,以鞏固和維持相關的供應。相關產品的訂單截止時間是2022年1月22日或4月22日,英特爾將在4月底或10月底前發貨,部分仍可能會在2023年發貨。
臺積電發布N4P制程工藝
10月27日,臺積電宣布推出N4P制程工藝,這是以目前5nm制程節點為基礎,以性能為重點的增強型工藝。臺積電表示,憑借N5、N4、N3和最新的N4P,臺積電客戶在其產品的性能、面積、成本和功耗等多方面都可以有非常靈活的工藝選擇。
英特爾發布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
10月28日,英特爾終于發布了第12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Alder Lake,這是桌面平臺首款混合架構處理器。最高配置的酷睿i9-12900K/KF將配備8個基于Golden Cove架構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和8個基于Gracemont架構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擁有16核與24線程的規格和最高5.2 GHz的睿頻頻率,高達30MB的L3緩存和14MB的L2緩存。
Alder Lake首次采用Intel 7制程工藝(10nm Enhanced SuperFin)的全新高性能混合架構,還首次支持PCIe Gen5和DDR5內存(最高4800 MT/s和支持XMP 3.0)。此外,還集成了英特爾Killer Wi-Fi 6E高速無線技術,以及獨立的Thunderbolt 4通用線纜連接功能。
搭配第12代英特爾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的是全新的600系列芯片組,DMI Gen 4.0增加了芯片組到CPU的吞吐量。英特爾卷管理設備(VMD)也首次引入到PC芯片組中,通過PCIe總線直接控制和管理基于 NVMe的SSD,無需額外的RAID控制器或其他硬件適配器,從而簡化了存儲控制。性能發燒友和游戲玩家可通過最新的英特爾至尊調試實用程序(XTU)7.5體驗全新平臺的超頻功能,XTU還將支持使用英特爾Speed Optimizer對未鎖頻版第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進行一鍵超頻。
英特爾希望通過Alder Lake,扭轉過去兩三年里與AMD之間競爭的頹勢,今年罕見地同一自然年內發布了兩代酷睿桌面處理器。
11月份:AMD全面更新服務器產品線
AMD發布Instinct MI200系列計算卡
11月8日,AMD宣布推出基于CDNA 2架構的Instinct MI200系列計算卡,這是第一款采用MCM多芯片封裝的GPU,是首款百億億級的GPU加速器,其中AMD Instinct MI250X是世界上最快的高性能計算機(HPC)和人工智能(AI)加速卡。AMD Instinct MI250X搭載了代號Aldebaran的GPU,擁有580億個晶體管,采用臺積電6nm工藝制造,搭配了128GB的HBM2e顯存(總帶寬3.2 TB/s),共有220個CU(14080個流處理器),TDP為560W。
AMD發布采用3D垂直緩存技術的Zen 3架構EPYC處理器
11月8日,AMD公布了兩款Zen 4系列架構處理器,分別是代號Genoa(96核)和代號Bergamo(128核)的EPYC處理器。有所不同的是,后者采用的是名為Zen 4c架構的內核。同時,AMD宣布推出代號Milan-X、采用3D垂直緩存(3D V-Cache)技術的Zen 3架構EPYC處理器。由于原Zen 3架構EPYC處理器最多有8個CCD,這次升級L3緩存后,容量達到了768MB,而在雙路系統上L3緩存總容量更是達到驚人的1.5GB。
Gen-Z聯盟將向CXL聯盟轉讓其技術
11月11日,CXL聯盟和Gen-Z聯盟雙方已確定兩個聯盟之間的協同作用,近日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如果最終得到各方同意,會將Gen-Z的所有技術規格和資產轉讓給CXL聯盟。這意味著,兩個聯盟過去多年在相關接口協議上的努力,最終會集中在CXL聯盟之下,并將CXL協議作為唯一的行業標準繼續推進。
三星推出新一代2.5D封裝解決方案H-Cube
11月11日,三星宣布已開發出全新混合基板封裝技術H-Cube(Hybrid Substrate Cube)。這是三星最新的2.5D封裝解決方案,屬于高性能且大面積的封裝技術,專門用于高性能計算(HPC)、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和網絡產品等領域。
微軟慶祝Xbox誕生二十周年
為了慶祝Xbox誕生二十周年,近日微軟推出了一個虛擬Xbox博物館,以供玩家在線參觀。Xbox作為微軟第一款游戲主機,于2001年11月15日在美國地區率先發售,售價為199美元。2001年11月14日深夜,比爾蓋茨親自來到時代廣場,在午夜時分將第一臺Xbox交給了一位來自新澤西的20歲年輕人。隨后Xbox又相繼登陸北美其它地區、歐洲、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地區,微軟取代世嘉,成為游戲主機的三大勢力之一。
英特爾紀念4004微處理器誕生50周年
英特爾4004微處理器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微處理器,誕生于1971年11月,為現代微處理器發展鋪平了道路,奠定了現代計算的基礎。4004微處理器擁有約2300個晶體管,采用10微米工藝制造,16針DIP封裝,最高頻率為750kHz,執行4位運算。
英偉達發布DLSS 2.3版本
11月17日,英偉達發布了DLSS 2.3版本,在GeForce Game Ready 496.76 WHQL驅動程序中提供了支持,該版本的DLSS會更加智能地利用運動矢量來改善運動中的物體細節、粒子重建、重影和時間穩定性。同時英偉達還發布了名為ICAT的全新圖像質量比較和分析工具,讓玩家可以更快捷、更容易地對游戲截圖和視頻進行圖像質量比較。ICAT可以通過滑塊、并排對比和像素級放大觀察等方式,最多比較四個屏幕截圖或視頻,便于玩家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進行對比,找出差異。
AMD和聯發科合作開發Wi-Fi 6E模塊
11月19日,AMD和聯發科各自宣布了雙方的合作計劃,表示將共同設計行業領先的Wi-Fi解決方案。首批產品為包含聯發科芯片組的AMD RZ600系列Wi-Fi 6E模塊,將為2022年及之后的AMD Ryzen系列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提供動力,為Wi-Fi連接提供速度、低延遲和更少的信號干擾。
聯發科發布天璣9000
11月22日,聯發科宣布推出新一代旗艦SoC,名為天璣9000。這不僅是第一款采用Armv9架構的SoC,也是第一款支持7500 MT/s的LPDDR5X內存的SoC。其采用臺積電4nm工藝制造,在CPU部分采用了1+3+4的三叢架構,包括一個超大核(Cortex-X2@3.05 GHz)、三個大核(Cortex-A710@2.85 GHz)和四個小核(Cortex-A510@1.8 GHz),GPU則是有十個內核的Mali-G710 MC10,支持Vulkan API的光線追蹤技術。
高通宣布驍龍品牌產品將采用新的命名方式
11月24日,高通宣布驍龍品牌將獨立發展,旗下產品將采用新的命名方式。雖然距離11月30日至12月2日舉辦的Snapdragon技術峰會還有幾天時間,但高通已迫不及待宣布了新計劃,驍龍品牌進入了新時代。
芯動科技召開“風華1號”產品發布會
11月30日,芯動科技在上海召開了“風華1號”產品發布會,公布了“風華1號”GPU詳細的參數規格,這是國內首款4K高性能桌面GPU和首款服務器級別的GPU,并推出了基于該GPU打造的桌面顯卡和服務器級顯卡。芯動科技表示,其GPU解決方案具有完整的國內知識產權,具備3D圖形運算、AI訓了和推理計算、高性能并行運算和超高清編解碼加速等工作負載能力。
12月份:眾多品牌宣布退出CES 2022實體展
高通發布驍龍8移動平臺
12月1日,高通宣布推出了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臺。新一代的旗艦SoC將不再命名為驍龍898,而是改名為Snapdragon 8 Gen1。其采用了三星4nm工藝制造,CPU仍為1+3+4的三叢結構,使用了全新的曉龍X65 5G基帶,并集成了FastConnect 6900網絡解決方案、WiFi 6/6E、5G Releas 16標準等技術。
FTC對英偉達提出起訴阻止其收購Arm
12月3日,美聯邦貿易委員會對英偉達提出起訴,此舉等于直接阻止英偉達收購Arm。自從英偉達在2020年8月宣布這筆收購以后,就遭到業內不少企業的反對,也引起了包括美國、英國和歐盟等全球監管機構長時間的審查,時間表也一再延遲。
英偉達發布GeForce RTX 2060 12GB
12月7日,英偉達發布GeForce RTX 2060 12GB。其基于Turing架構的TU106 GPU,采用12nm工藝制造,擁有2176個CUDA核心,基礎頻率為1470 MHz,加速頻率為1650 MHz,顯存位寬為192位,配備12GB的GDDR6顯存,速率為14 Gbps,不會有Founders Editions版本。
英特爾宣布計劃將Mobileye單獨上市
12月7日,英特爾宣布,有意將Mobileye單獨上市。Mobileye是英特爾負責汽車自動駕駛業務的子公司,屬于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市場領導者之一。英特爾表示,Mobileye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預計會在2022年中旬進行,有關IPO及其條件和時間,將取決于市場條件做最終決定。
英特爾停產Comet Lake-H系列處理器
12月8日,英特爾宣布高端的第10代酷睿移動標壓版處理器(Comet Lake-H)已不在計劃內,相關的產品目前仍然可以下單,持續到2022年。雖然英特爾的處理器產品線要全面轉入10nm工藝還需要些時間,但采用14nm工藝的產品無疑將越來越少。
英特爾成立互連集成光子學研究中心
12月10日,英特爾宣布其英特爾實驗室近期成立了互連集成光子學研究中心,將匯集多所大學的世界知名的光子學和電路研究人員,以推動數據中心集成光子學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為未來十年的計算互連鋪平道路。該中心主要負責加速光學I/O技術在性能擴展和集成方面的創新,重點在于光子技術及其器件、MOS電路和鏈接架構、以及封裝集成和光纖耦合。
微軟推出DirectX 12全新視頻編碼API
12月10日,微軟宣布將推出DirectX 12全新視頻編碼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該視頻編碼API可以讓第三方應用程序能夠使用GPU加速視頻編碼,以按照DirectX 12標準加速視頻編碼,為視頻應用程序提供了一致的標準流程方法,而且在Windows 11操作系統中提供了原生支持。
臺積電發布N4X制程工藝
臺積電宣布,將推出N4X制程工藝。這是臺積電專為高性能計算(HPC)產品苛刻工作負載而量身定制的,也是其首款專注于HPC的技術產品,有著N5系列制程工藝中最高的性能和頻率。臺積電表示,其“X”后綴代表Extreme,是為專注于HPC的技術而保留,也是首次在制程名稱中使用。
IBM和三星攜手推出VTFET技術
12月15日,在2021 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EDM)上,IBM與三星攜手,推出了下一代半導體芯片技術:垂直傳輸場效應晶體管(VTFET)。這項突破性的新技術允許晶體管垂直堆疊,與按比例縮放的FinFET相比,性能可實現翻倍,或將耗能降低85%。
AMD領跑2021年半導體行業增長
12月22日,IC Insights發布了新報告,涵蓋了2021年排名前17位的半導體企業。預計這些企業在2021年各自的銷售額均在100億美元以上,總銷售額將達到4600億美元,其中排名前三名的三星、英特爾和臺積電(TSMC)相加將達到2100億美元左右。其中AMD有著最高的增長率,達到了65%。三星在2021年的銷售額將達到831億美元左右,比英特爾高出75億美元,將成為2021年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商。
英特爾推遲新晶圓廠建設計劃
英特爾高達2000億美元的計劃原定于2021年末公布具體方案,主要涉及美國和歐洲地區的大規模新建項目,不過英特爾已經將時間推遲到2022年初。為了加速實現IDM 2.0戰略,英特爾計劃大幅度擴大產能,此前已投資約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Octillo園區新建兩座晶圓廠(Fab 52和Fab 62)。另一方面,隨后有消息傳出,指英特爾或許會改變原來在歐洲地區的半導體計劃,將部分資金用于新的投資,在德意法打造半導體供應鏈,涵蓋研發、生產、封裝和測試等設施。
英特爾發布oneAPI 2022版工具包
12月24日,英特爾宣布,推出oneAPI 2022版工具包。新版工具包擴展了異架構功能,為開發人員提供了更多的實用程序和架構選擇用于加速計算。這次引入了一整套高級工具,涵蓋了編譯器、庫、預優化框架、分析器/調試器等各方面。
眾多品牌宣布退出CES 2022實體展
12月24日,英特爾表示將退出CES 2022實體展,在現場僅保留最基本的支持團隊,會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人員數量。隨著近期新冠疫情形勢嚴峻,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不再參加實體展,此前T-Mobile、聯想、亞馬遜、AT&T、谷歌以及通用汽車等已先后做出同樣的決定,隨后微軟和AMD也加入其中。
不過CES展會負責人向媒體表示,半導體行業的企業更多是因為供應短缺而拒絕到現場,這比因新冠疫情而取消到現場出席活動的數量還要多,盡管許多企業都將后者作為理由。無論如何,眾多品牌的退出為明年CES 2022實體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AMD再度更新與GlobalFoundries之間的晶圓供應協議
12月25日,AMD發布了一份簡短的說明,作為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相關文件的一部分。在這份說明里,AMD已確認將更新與長期合作伙伴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之間的晶圓供應協議。根據最新的協議內容,雙方會在原協議基礎上,將期限延長一年,總額增加5億美元。該協議上一次更新是在2021年5月,相距并不遙遠。
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業務獲得批準
英特爾在2020年10月19日,以90億美元的價格向SK海力士出售了其NAND閃存以及存儲業務。其中包括英特爾的固態硬盤業務、NAND配件和晶圓業務,以及在英特爾大連的NAND閃存芯片制造廠,但英特爾仍將保留傲騰業務。在經過一年多后,全球各地監管機構批準。12月29日,英特爾發布公告,表示已收到SK海力士第一階段交易所支付的70億美元。SK海力士將成為名為Solidigm的子公司運營,總部將設于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圣何塞。
結束語
經過了這一年的廝殺,在年末的時候,英特爾、AMD和英偉達三者所處的位置有了些許的不同:英特爾的情況比2020年末要好得多,10nm工藝變得成熟,Alder Lake會在2022年全面推進,而下一代的Raptor Lake也在整裝待發,Ponte Vecchio和Alchemist也將分別沖擊數據中心和消費級GPU市場,不過要走出低谷估計還需要一些時間;AMD在2021年的穩步推進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更多是在服務器和數據中心市場,消費級市場似乎有些危險,受制于產能,GPU供應量有限,CPU在中低端市場缺乏新品,Zen 4架構Ryzen是否能應對Alder Lake/Raptor Lake挑戰,以及RDNA 3架構能否沖擊英偉達的產品線仍是未知之數;英偉達通過更新Ampere架構產品線不斷持續鞏固自己的領地,不過收購Arm進展并不順利,明年英偉達在數據中心和消費級市場都將迎來GPU架構更新,一切仍是未知之數。
這兩年里,臺積電吸引力眾人的目光,甚至影響了半導體業的戰局。昔日業界一哥英特爾主動向其求助,確定將代工未來的CPU和GPU產品。臺積電在各方面仍走在前列,估計接下來的幾年里都難以撼動。三星雖然已不斷加大投資,但在晶圓代工領域,技術、產能和營收都遠遠不如,最值得欣慰的,大概是超越英特爾成為2021年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商。
去年蘋果憑借基于Arm架構的M1自研芯片震驚了業界,在2021里繼續推進了自研芯片計劃,從上至下匹配自身體系由硬件層面量身定做的半定制做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到2022年,蘋果有可能以自研芯片完全取代英特爾x86處理器。
今年整個業界遇到了許多困難,不少廠商都是以“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態度咬牙堅持扛過去。這個過程中,或許會有新的機遇在醞釀。根據目前英特爾、AMD和英偉達公開的產品計劃,2022年將迎來不少新品,而且都是較大幅度的更新,估計廝殺會比以往幾年更加激烈。
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