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信用經濟浪潮的翻涌讓人們多少有些猝不及防,它已不僅僅局限于刷二維碼騎單車、借還共享充電寶、手機錢包支付這樣相對簡單的生活化應用,轉而向個人的分期借貸、企業的融資貸款等更加宏大的金融課題轉變。就這樣,我們在潤物無聲的節奏里,悄然走進了信用經濟的新時代。
信用經濟的成熟與發展,離不開個人信用信息的積累。互聯網信息時代,每個人都處在數據環境之中,信用記錄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毫不夸張的說,已經滲透到我們工作、就業、消費、貸款、企業融資等多個領域。社會信用記錄就像是一支畫筆,勾勒出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誠信畫像”。
我們的信用已不再是個人品行的單一評價標準,轉而成為了可以用真金白銀來衡量的生產要素,信用關系社會化也成為整個社會再生產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在社會經濟體系運行的過程中,信用主體的信用價值越高,其所獲得收益也就越大。
可是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信用數據不可避免地激增開來,個人信用信息早已匯成數據的海洋,傳統的個人征信模式滯后明顯,怎么樣去合理地評價受眾的信用水平,怎么樣有針對性地去滿足特殊群體的需求,這些問題都給我國當前的金融科技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引起社會各界熱議的莫過于年輕人的信用消費問題。
當下,我國的年輕消費者很多都處于“無信用記錄無金融服務、無金融服務無信用記錄”的循環困境之中,不管是裝修、購車缺錢的年輕夫婦,還是剛進入社會的職場新人,他們都面臨著非消費行為積累的“信用積分”難以變現的尷尬。
面對這樣的市場痛點,如何讓“守信成為守信者的通行證”成為當前社會各界努力探索的主要課題之一,除了大眾所熟知的百行征信讓老賴、騙子等無處可逃外,企業層面也從未停止探索,玖富萬卡即是其中的踐行者之一。玖富萬卡定位于“年輕人的第一個數字賬戶”,以數字技術為驅動力、連接用戶和場景、提供信用信息服務和管理的APP,為大眾消費者以及特定機構提供信息咨詢、信用評估、大數據分析、信用管理等信息技術服務。
在消費的過程中,玖富萬卡秉持“誠信與財富互聯”理念,成功打通了金融科技與消費場景的壁壘,基于“火眼征信”得到的用戶信用數據模型可以讓用戶獲取一定的信用額度,并且這種額度是可以終生使用的,只是其數額的大小會根據用戶的消費行為、消費習慣等情況來進行動態更新,讓更多的年輕人享受到了普惠金融;同時,利用一系列的獎懲措施的實行,來鼓勵年輕人保持一個良好、健康的消費習慣和履約、守信的信用意識,以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為年輕人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
在鋼筋水泥的工業時代,縱橫沃野的交通線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阡陌相連的互聯網絡已成為社會無法或缺的必需品;而在信用經濟時代,一套完備成熟的社會信用體系成為了“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的切實保證。毋容置疑,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它既需要以政府為主導的頂層設計和宏觀調控,也需要企業主體的自主創新和開拓發展。相信未來,我們會看見更多像玖富萬卡這樣的創新之舉出現,通過技術“賦能”影響全社會樹立“信用+”的意識,共同推動中國的信用經濟向前奮進。
劉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