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7月30日,有傳言稱微視和快手正在進行合并談判。且不論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大,但騰訊確實在為快手提供更多的資源,比如開放朋友圈分享,開放“在看”分享等。騰訊和快手的合作加速,更加折射出騰訊和快手在短視頻領域的焦慮。
一個多月前,快手創始人宿華、程一笑給全體員工發布了一封內部信,定下了快手春節前DAU達到3億的目標。隨后,快手商業副總裁嚴強再次喊出口號:為了沖刺3億DAU的目標,2019年快手商業營收目標將在原先百億基礎上增加50%。
宿華對快手的現狀頗為不滿:“我們已經不是跑得最快的那支隊伍,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的肌肉開始變得無力,反應變慢,我們與用戶的連接感知在變弱。松散的組織、佛系的態度,“慢公司”正在成為我們的標簽。快手要開啟守護未來的戰斗模式。”
一向佛系的宿華,一向慢熱的快手,為何突然急了?
01 | 短視頻行業增長空間變小
2018年是短視頻爆發的一年,也是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快速成長的一年。據QuestMobile的數據,2018年春節期間,抖音增長了近3000萬DAU,超越了西瓜視頻和火山小視頻,最高日活達到了6646萬。
到2018年底,根據《2018抖音大數據報告》,抖音國內DAU突破2.5億,MAU突破5億,成為現象級國民短視頻產品。最新的數據是,抖音DAU超過3.2億。
快手也經歷了瘋狂的增長。據快手官方數據,2015年5月用戶即突破1億。到2016年快手剛進入到一線城市用戶的視野時,總用戶數已經突破3億。在前不久的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快手官方宣布DAU超過2億。
快手和抖音的飛速增長,尤其是抖音幾乎創造了中國移動互聯網APP增速記錄。但同時高速增長也意味著在非常短時間內,短視頻行業用戶規模也在高速地接近天花板。
QuestMobile《中國移動互聯網2019春季大報告》數據顯示,短視頻行業用戶已經達到了8億,最新的報告顯示,短視頻行業增速已經從去年同期的132%到如今的32.3%,同比只有1/4。隨著逐漸接近用戶天花板,增速還會越來越低。
快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對手,可以野蠻發展。“南抖音北快手”,甚至是在和抖音共同高速發展的這段時間,雙方都是錯位競爭。而如今,除了抖音之外,短視頻戰場高手云集,競爭慘烈。騰訊不斷以微視和yoo等短視頻矩陣爭奪戰場,百度也成立好看視頻加入到短視頻市場的混戰中。
即使是快手主打的下沉市場,也在不斷地迎來對手。抖音其實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一直以來都不錯,刷抖音不僅僅是一線城市青年的娛樂方式,在三四線城市等下沉市場,很多年輕人的主要娛樂方式也是刷抖音。再加上頭條在下沉市場巨大的體量和引流,快手早已不能獨享紅利。
02 | 短視頻發展的未來
快手和抖音近些時期來的動作表明,短視頻不僅在用戶總量方面的增長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在內容形態上的發展瓶頸也越來越明顯。
以抖音為代表,原先主打的是15s短視頻,而后不斷地開放視頻時長權限。去年年底,抖音相繼推出2分鐘、5分鐘的視頻權限內測,4月25日,抖音宣布全面開放1分鐘視頻權限并推出Vlog十億流量扶持計劃。近日,抖音又在進行15分鐘內測。
而快手,也在進行視頻時長的升級。之前普通用戶只能發布11s、57s短視頻,近期正在小范圍測試10分鐘以內的長視頻。
抖音、快手等原先數十秒短視頻的形式,用戶對其新鮮感在降低,平臺對多形態的內容十分渴望。短視頻平臺不斷地放寬時間權限,豐富自身內容形態。
推測一下,當短視頻內容形態豐富達到一定程度后,整個行業會發生什么變化?
短視頻會成為流量入口帶動內容升天,還是會變成底層形態,短視頻真的有必要以單獨的APP存在嗎?曾經火極一時的小咖秀等平臺為什么會沒落,為什么短視頻可以拉動微博用戶活躍度,千播大戰后為何沒有超級APP存活下來?內容生態的終局是怎樣的?
這里面的3個底層邏輯是:
1、文字在很多情況下,信息效率最高。短視頻、直播等形式雖然信息量豐富,但是信息效率較低。
2、短視頻的本質需求是分享,而并非記錄。這是張小龍的觀點,但是從快手和抖音上也同樣可以得到驗證。頭條副總裁李亮在2018年中的采訪中提到,包括抖音在內的頭條系視頻產品,每天有近1000萬用戶將視頻分享至微信。這也是張一鳴一直想突破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做社交的一層原因。
3、內容的審美在不斷地變化,人們對內容消費有尋找新鮮感的天然動力。無論是三四線的內容,還是一二線的潮流,時間長了都會煩。比如說,直播里的小姐姐不美嗎,為什么會被逐漸 “拋棄”。同樣到了短視頻平臺,同樣這批小姐姐,難道時間長了內容消費者不會失去新鮮感而再次拋棄嗎?
基于上述邏輯,目前的情況是,短視頻在逐漸成為一些超級APP的底層能力。
百度、頭條的feed流,都是文字、圖片、短視頻共存的形態,這證明人們對于信息的獲取、內容的消費,這種融合形態更友好。
微信的視頻也是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其實微信很早就轉變思路,要把短視頻變成其社交大生態下的一種底層形態。微信不斷開放朋友圈視頻時長(微視可發布30s視頻),增加視頻編輯能力,改變訂閱號文章形態(目前可以在訂閱號類信息流中直接點擊播放視頻內容),朋友圈視頻自動播放等等。
對于短視頻平臺來說,這個行業發展下去,會出現更多的不利因素。探索短視頻未來的形態,豐富其平臺的內容形態,在競爭如此激烈當下,其戰略意義更大。
03 | 除了APP,快手沒有護衛艦
宿華一直醉心于如何將快手APP打造成一款偉大的產品,而忽視了整個生態的建設。對比之下,字節跳動在短視頻領域不止抖音,在內容消費生態上不止短視頻。快手這個短視頻航母,沒有護衛艦保駕護航,而抖音可以依托字節跳動旗下頭條、抖音、火山、西瓜等一整個航母群。
頭條被稱為張一鳴的APP工廠,可以不斷地孵化出新的產品,可以給抖音不斷地導流。而對于快手來說,孵化和扶持新的APP,需要直接從快手上導流,如果策略失當,將會對快手產生直接沖擊。
在產業上下游和邊界拓展上,字節跳動也比快手的動作要快,涉及范圍要廣。最先挖掘到Vlog流量寶藏的平臺是今日頭條。歐陽娜娜與今日頭條旗下的西瓜視頻、抖音短視頻等平臺,聯合出品的《娜就是這樣之nabi留學記》6集播放量3000萬。此外,字節跳動還在2018年初招聘網綜網大制作人員,今年3月投資藝人經紀公司泰洋川禾,探索長視頻進入優愛騰的領地。
快手的產品矩陣建設地不那么順利,大多為內部孵化,而且效果不是很好。快手投資的項目里比較出名的就是A站,而A站在歷經動蕩后,數據表現和B站已經有很大差距。另外其孵化的宇宙視頻、Uget、豆田社區已經停止運營。
快手在今年初引入兩位高級副總裁:原美團戰略與投資部負責人王晨5月加入快手擔任戰略投資與并購部總經理一職,曾任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的夏辰安加入快手任高級副總裁、公司戰略部負責人。過去快手戰投部是在CFO下,現在獨立出來,直接向CEO宿華匯報。
對投資和戰略的重視顯示,快手今年在DAU與商業化的目標之外,很可能還有投資成果上的目標。
04 | 需要驗證商業價值的獨特性,也有上市的營收壓力
“真正創造社會價值的時候,你一定可以盈利。”這是宿華所相信的。
快手所獨有的較強關系鏈,使其在商業化上大體不會出現大問題,畢竟與微信公眾號生態非常類似。而快手的商業化,也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微信的影子。
商家號、品牌號類似訂閱號、服務號,快接單相當于微信生態中的新榜、微播易等,激勵計劃類似于廣點通,話題標簽則相當于微博的熱搜。快手大部分商業化的方向,都有較為成熟的模式指路。
那為什么快手急著商業化呢?
首先,抖音的商業化做的比快手好太多。抖音去年營收不到200億,雖然快手也有200多億的營收,但兩者的區別是,抖音的商業化收入大部分來自廣告,而快手的營收主要是直播分成。在快手內部看來,商業化指的是廣告營收而非直播等。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究其根本,直播屬于內容,其收入類似于微信文章的贊賞。
在廣告、直播、游戲三個收入來源中,宿華也更看重廣告的變現,他認為這可以和商業伙伴們探索更大的未來。這里面的邏輯是,直播和游戲屬于賺C的錢,而廣告收入來自B,是快手外部引進來的錢。只有這部分錢流進來,快手的整個商業生態才會健康。
另外一方面,快手需要驗證其社交+內容的高商業價值。快手副總裁嚴強表示,快手社交關系鏈的稠密程度遠高于行業均值。
較行業更高的關系鏈是快手短視頻價值拔高的優勢,在快手的商業體系中,KOC信任背書的價值被當成重點——快手把自己獨特的內容+社交優勢概括為KOC,延伸自KOL,其中C指的是消費者Consumer,也是創作者Creator。
這是快手的優勢,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快手認為:信熟人=信產品。如果KOC們有優質的產品推廣,和用戶產生二次互動和二次信任,那么這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產品沒有那么好,就會消耗“老鐵們”的信任。這也是為什么快手會上線“真會選”的原因,只有保證商品品質,才能維持生態健康。
短視頻“內容+社交”,沒有哪家的模式可以做參考,需要快手自己去探索。
越高的信任,意味著越需要謹慎。業界普遍認為公眾號的價值比頭條號等分發平臺的商業價值大。在頭條、抖音這種信息分發形態下,信息流中的品牌廣告對用戶打擾低,以假亂真的小廣告用戶看到了會心一笑滑走就好了,也不會耗費用戶太多時間。
而用戶打開、閱讀每個公眾號都會有一定的心理和時間成本,不合適的廣告(商業化)方式對用戶的傷害會更大。微信之所以在廣告上克制一方面與張小龍的產品理念有關,另一方面,強關系下的價值如果開發不當,對生態的傷害會更大,這也是快手面臨的商業化困境。
據自媒體開柒報道,今年快手定下的目標是要搶在字節跳動之前上市。這么看來,快手在商業化上的急躁,情有可原。快手獨有的、高于普通信息流平臺的商業價值,到底能挖掘出來多少,這是快手需要向投資投資者證明的。
05 | 結語
快手正在積極的轉變,從去年7月開始,成立7年的快手首次主動邀請MCN入駐。今年6月又再次召開閉門交流會推出政策扶持MCN機構。7月1日,快手開始對快手小店商品收取5%服務費,含傭金推廣信息的商品收取50%服務費,并將其100%用于商戶成長獎勵金。
此外,據LastNews晚點報道,快手內部孵化了“歡脫”等新社交產品,“快手在嘗試各種可能性,想打造像頭條一樣的產品矩陣。”成果也是有的,在QuestMobile最新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19半年大報告》中,快手旗下的一甜相機DAU近100萬,成中國移動互聯網2019Q2增長黑馬。
快手,正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元化。急歸急,希望快手在飛速發展中不會丟失對用戶體驗的追求。
一點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一點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