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幾天吳軍在頭條的訪談中批評谷歌、騰訊、百度的事情引發軒然大波,本來我覺得也就是夾帶一下私貨,抨擊下競爭對手罷了,抖音的公關總監還說我陰謀論,他們其實是很光明正大的哦。不過今天看到頭條又開始招人做搜索了,突然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畢竟如果說之前噴騰訊和百度我還可以理解,谷歌怎么看都是莫名躺槍的感覺,但現在頭條也要做搜索了,對標百度顯然很難支撐的起750億美金的估值的,畢竟2018年百度收入比頭條系高一倍,市值才四百多億美金,也只有對標谷歌才能提振一下身價了。真是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慢慢你就都能對上了。
一月份的時候,頭條的CEO陳林提問了一個問題,問社交是不是走到了終局,潛臺詞大概是我是不是還能挑戰一下,然后就推出了多閃。我當時還寫了一篇文章《公域流量,私域流量,公域社交和私域社交》,詳細介紹了一下 社交和流量的問題,也說明了為什么頭條做不起社交。當然,這和頭條的能力沒什么關系,主要是人民好友已經很多了,可能需要更新的約經濟平臺,但不需要什么社交平臺了。一語成讖,多閃沒成功,如火如荼的小紅書全面下線了。雖然原因還不確鑿,但大概率傳言就是因為現在大家都去種草平臺約了,社交什么的完全不需要了。可以說一個社交剛需已經變成電商需求了。當時我的一個結論就是,“所有的私域社交都會落地在微信,所有的公域社交都會落地在微博,新產品搶流量是有可能的,重建社交生態是不可能的。”也引發了軒然大波,甚至還被一些看好多閃的群主踢出了群聊,現在看來,他們應該是不好意思再拉我回去了。
做搜索這件事情其實是退而求其次的,畢竟BAT放在哪里,想要挑戰BAT,就起碼要替代一個BAT的業務才有可能,社交失敗了,退而求其次做搜索也是順理成章。不然難道去做電商啊?吳軍的訪談都不敢說阿里,想必是不會做電商的。目前看抖音的一些二類電商更多的還是涸澤而漁,還是給阿里導流才是正途。所以頭條做搜索我一點也不意外,而且應該也是蓄謀已久。早在4月份的時候,百度就起訴過一次頭條抄襲,可以說是相當套路深了。
因為百度在很多搜索結果里面都放了彩蛋,然后頭條中招中的也無可辯駁。我估計那時候還是在灰度收集搬運搜索內容階段,而現在應該是做的差不多了,就準備開始大張旗鼓的做了。
其實在我看來,頭條做搜索屬于倒行逆施,因為從搜索到頭條才是一個正向的發展模式。前兩天行業大牛caoz寫“搜索已死”的時候用了一個詞我覺得很精準,叫內容“投喂”時代。我翻了翻他之前的文章,其實一直在為這個事情憂心忡忡。不過他擔心的一直都是閱讀質量的下滑,直到最近這篇,才發現搜索也掛了,因為搜索是獲取內容的尤其是優質必須內容的途徑,當大家習慣內容“投喂”模式了,那么搜索的行為自然就會變得更少,更垂直乃至更精準和更專業了。
其實我對這個趨勢的變化也早有評論,在年初的時候我寫過一篇2019的預判文章《2019,互聯網應從養豬到愛豬》,其實也很清晰的指出了信息流模式的本質就是養豬,百度從搜索改做信息流其實也是沒有辦法。這個世界終究會被蓋豬圈的占領,那么你不蓋,肯定就會被蓋的打敗。
不過我也提出了一個比較積極的方向,那就是在“貧窮讓我清醒”的激勵下,豬是有可能覺醒的,他們可能會重新放棄這些信息流的糟粕,開始學習強國之路,而信息流類的產品也不可避免的會遭到沖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頭條現在開始做搜索,大概也是這個時機正在來臨。
正如我不看好頭條做社交一樣,頭條做搜索我覺得也不會成功的。這就好像京東可以賣書,當當就很難賣家電一樣。百度平臺的搜索用戶可以很輕松的向下兼容信息流內容,稍微一努力,活躍用戶就差不多1.9億了,比頭條多了7千萬。但是看慣了信息流內容的頭條用戶會重新回到搜索這個環境么?這恐怕是一個由奢入儉難的問題了。我百度都不用了,然后去頭條搜?這里同樣要說,并不是頭條做的不好,也不是能力不足,還是那句話,你的用戶不需要啊。而且這個坑還是自己挖的,現在大家都在這個坑里,你想跳出去,恐怕還是很難的。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之前360也做過搜索,憑借的是瀏覽器入口,一下子也拿到了超過15%的份額,幾年下來應該也超過了20%,但一個比較顯著的問題就是,盡管搜索量的增長和收入的增長并不匹配,換句話說,你的搜索量是百度的三分之一,但是收入卻做不到三分之一。這也說明了非核心的搜索需求可以被替代,但和收入正相關的核心需求,可能就比較難被替代。從這個角度來說,搜索的護城河比想象的要高,一方面是用戶的規模,另外一方面則是內容的壁壘,這個全部靠抄襲搬運恐怕是不太現實的。而如果靠頭條號作者,那我還不如看看百家號呢。所以這個事情一個是不會有什么結果,另一個則是頭條可能堅持不下來。畢竟現在是做收入上市的關鍵階段,社交的泥潭已經深陷過一次了,搜索的泥潭再來一次,恐怕會影響上市大計。
其實頭條對自身的問題一直沒有清晰的認識,而是簡單的認為互聯網的一切問題都是流量問題,只要解決了流量問題,就解決了收入和市值的問題。其實流量為王也沒錯,但也只能算對一半。騰訊和阿里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流量,更多的是因為生態,有大量的人愿意為這個平臺貢獻力量,才能做到今天的地步。而這一點其實是百度欠缺的,當然也是頭條欠缺的。頭條平臺的流量掌控一直被詬病,如果你沒有辦法提供私域流量,那么一切公域流量的運營其實都是為平臺打工,所有努力最后都要仰平臺鼻息,這其實才是一個最基本的矛盾。但視流量為生命的頭條是不可能放開這個資源給大家的,自然這個平臺會越來越萎縮。
當然,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讓縱橫谷歌、騰訊的吳軍老師來頭條主持搜索大局,沒準又能寫本好書呢。
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