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6月27-28日,中國綠公司聯盟圓桌會第21站走進酷特智能,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先生全程出席了活動,酷特智能董事長張代理、總裁張蘊藍和酷特云藍新動能治理工程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金柱為大家進行了分享,并與到場的中國綠公司聯盟成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中國綠公司聯盟圓桌會現場
來源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2003年前后,西服產品要想進大商場,就得給商場分管的經理送禮,這是一條不成文的行業規矩。但這一“潛規則”卻讓張代理犯了難,因為他是個“說出送禮的話就臉紅的人。”
張代理是酷特智能的董事長,這是青島一家服裝生產企業,因為性格內向和早年一絲不茍做木匠的經歷,讓他更喜歡呆在生產車間,與員工們一起琢磨生產流程的改造升級。
而他的這種性格恰又成為酷特智能轉型的一個動因。2003年,張代理就提出了要專心、專業地做個性化定制,心無旁騖地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解決先生產、再交貨,長期庫存積壓的商業模式痛點。
▲張代理| 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極致的標準化:數字化改造
“2003年之前,酷特智能是一家非常傳統的男裝生產企業,當時創始人就認識到,服裝賣的好壞,跟服裝本身沒有關系,而跟渠道和資源有關系。偏居青島的酷特智能,在產地、品牌和渠道上都不具備優勢。”張蘊藍在27日的研習會上,向與會的近100位綠盟企業家和高管們分析了轉型初期酷特智能面臨的困難。
▲中國綠公司聯盟圓桌會現場
她說,“當時,服裝品牌要進商場,進渠道,要去拉關系,但創始人不喜歡做這件事,既然不喜歡求人,還想發展企業,就得找到一條不求人的路。”
也正是在2003年,張代理提出了,酷特智能要專心、專業地做個性化定制,并在之后的16年間持續的迭代革新。
在轉型初期,酷特智能要攻克的第一個難關是打破個性化和工業化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量體的標準化、原材料的實時管控、打版的數據化。”張蘊藍說,“每一個環節都面臨著具體的挑戰。”
在此后的若干年里,酷特智能建立起了四大數據庫:版型數據庫、工藝數據庫、款式數據庫和原材料數據庫來解決這個問題。
張蘊藍介紹說,在服裝版型數據庫里,有上百萬萬億的版型數據組合,遠遠超過人類的總和。通過數量就可以知道,它不是簡單的積累出來的,是靠一套規則裂變出來的。
而為了尋找合適的規則,酷特智能反復根據訂單進行修訂,直到推翻了三次,重建了三次之后,才獲得了成功,而每重建一次的費用是3000萬。
現在,全球各地的訂單來了之后,直接進入版型庫,雖然人體是各種各樣的,但都可以在版型庫中找到匹配的版型。解決了版型庫的問題,就擺脫了對版師的依賴。
先銷售再生產:商業模式進化
數字化改造讓酷特智能迎來了“重生”,傳統的成衣工廠,是做了再賣,酷特智能變成了“賣了再做”,消費者提出個性化的要求,酷特智能按需生產,這解決了服裝行業最大的痛點問題:庫存。
張蘊藍說,“一般成衣花1000元購買,有300-500元是為庫存買單的。”而消費者在酷特智能的平臺上定制衣服,比成衣的價格還便宜,但品質比成衣更好。
在張蘊藍看來,自動化和智能化是兩個概念,在酷特智能工廠里,機器設備還是原來的機器設備,工人還是原來的工人,技能還是原來的技能,在這些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和改造,把工業大數據、物聯網的技術融入進來,這個工廠像一個大的3D打印機一樣,大批量的個性化定制數據進來之后,就可以快速地、低成本地生產出一件個性化定制的服裝。
▲酷特智能工廠內
也正因為此,C2M的模式是可以在中小制造業企業中復制的。事實上,張代理董事長的主要精力正是放在了這項事業上面。在28日下午的分享中,他指出:“酷特云藍建立的新動能治理工程研究院,就是通過幫助企業推動流程再造、組織再造和實踐驗證完成數字化轉型。”他認為,只有數據驅動、拋棄人治、實現自治,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
2016年,酷特智能正式推出這個解決方案,叫酷特云藍企業治理體系,對其他企業進行改造。目前研究院的客戶在不斷擴大。
▲酷特云藍新動能治理工程研究院
如果所有工廠被改造完之后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張蘊藍為大家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
首先,消費者不需要再為庫存買單。只要是做了再賣的東西都是有庫存的。消費者只要支付合理的價格就可以買到符合自己個性化需求的產品。第二,商家也不需要關注庫存的問題,只需要按照消費者的需求按需生產就可以了。整個社會就沒有任何的浪費。第三,整個產業鏈都是圍繞消費者需求轉起來。
自我成就:數字化后的組織變革
在今年4月22-24日舉行的中國綠公司年會上,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就與張蘊藍總裁就組織變革的話題進行過交流。也正是因為這次深入的溝通,讓王玉鎖理事長對酷特智能的模式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
在王玉鎖看來,酷特智能的組織變革與新奧集團正在推進的管理變革和文化重塑有相類似之處,酷特智能提出的關鍵詞是“治理”,新奧集團提出的是“理正”,目的都是讓組織能夠“自驅發展”,不同群組之間相互“賦能”。
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酷特智能就遇到了傳統科層制管理的挑戰。張蘊藍說,管理體制是“去人為”控制,通過對過程的管控,對結果負責。傳統管理中,都是結果出現問題了,才去追究過程的問題,實際上,只要確保過程正確了,結果就正確了。過程中管控,一旦出了問題,立刻出來糾正,結果自然就對了。
現在,在酷特智能的工廠里,沒有廠長,沒有車間主任,也沒有組長,全都是員工自管理。“公司實時的報表、費用和成本情況都是可見的;每個部門,每個人的表現也是可以看到的。這個過程是一個完全還原人性的自治,完全數字化的過程。”張蘊藍介紹說。
張代理在分享中也指出,管理的本質問題就是人性問題。還原人性,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成就“自我成就”的動機,才能“解放”老板。
當然,酷特智能也有非常強大的數字化的實時監控體系。每位員工的表現都是實時記錄的,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提示糾偏。
張代理董事長曾說,“只要我在,公司一定不會出問題,這個公司的每一個人我都非常了解,只要他們翹翹尾巴我就會知道。但我不能就這樣把公司交給接班人,我要建立一套體系出來,在這個體系下,每個人的實時表現,都非常的清楚。”
而這套體系對傳承非常有意義,讓接班不再困難。因為酷特智能建立的這套體系,讓所有員工的積極性都充分發揮出來,完全去掉了人為的控制。
活 動 圖 集
▲中國綠公司聯盟圓桌會酷特智能站學習小組
▲中國綠公司聯盟企業家們在咨詢量體
▲綠盟企業家和高管們參觀酷特智能
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