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網貸行業內通常會把風控簡單劃分為貸前、貸中和貸后風控。對于一個網貸平臺來說,從貸前的進件反欺詐、貸中的信用額度評估,再到貸后的風險預警、逾期評估等,都需要嚴謹的反欺詐和信用決策系統。
強監管環境下,網貸行業已經不再以流量和規模論成敗。隨著大數據、AI技術的發展,并與互聯網金融深度融合,網貸平臺的競爭實際上就是風控能力的競爭。目前,大數據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前沿科技已經成功應用在風控系統中。“從網貸行業來看,良好的風控系統門檻變得更高,前期要求較多投入,后期還需要更專業團隊去管理和執行,因此對平臺的要求較高。”積木盒子CEO謝群分析。
與貸前的反欺詐和決策環節的量化評估相比,貸后管理,特別是有司法手段介入的貸后環節,一直不太為市場了解,但卻是網貸平臺日常貸后管理流程中重要的一環。“市場對于司法仲裁的印象普遍還停留在‘成本高、效率低、難以滿足網貸小額分散的需求’的層面,然而互聯網化的批量仲裁如今已經是平臺處理貸后的有效手段了。”謝群介紹。
采訪中,謝群以積木盒子的經驗為例,簡單介紹了仲裁執行的實施和效果。
貸后風控系統:仲裁執行是關鍵
據謝群介紹,積木盒子和合作伙伴經過多來年的探索,摸索出較為有效的貸后風控管理體系,與貸前、貸中形成了良性的系統循環,推動整個系統轉動的秘訣在于仲裁和執行。
(積木盒子貸后風控預警系統)
以個人消費信貸為例,消費貸一般指的是小額分散的貸款,比如手機、購物等的貸款,涉及的人數都比較多,地域分散,金額較小。這些特點對于網貸平臺來說,既是個人信貸最大的優點,但也為傳統貸后管理帶來一定挑戰。
比如用戶出現逾期和壞賬,走法院訴訟的周期特別長,就有可能會不了了之。假設一個平臺有100個人逾期,很難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100人分別立案、分別訴訟。“如果這樣的話,風控人員就只能什么都不做,天天待在法院打官司了。”
但是并不意味著平臺對于這些人毫無辦法,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法院及征信體系是對“老賴”最大的威懾,而法院訴訟也是解決逾期壞賬最見效的方式。
謝群表示,在這一塊,積木盒子和貸后管理的合作伙伴一起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批量化法院訴訟追償體系。“目前,我們的團隊已經與全國大多數的地方中級人民法院建立了聯系,同時有一套完整的后臺系統與仲裁委對接,批量傳送逾期壞賬數據,申請仲裁及執行。”
仲裁后執行:提升壞賬回收率的核心
近年來,仲裁執行案件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執行是難點,也是核心要點。對于網貸平臺來說,擁有批量化仲裁及法院執行體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壞賬率 ,實現提升壞賬回收率。
積木盒子擁有專業的團隊律師,在拿到仲裁書后,會去“老賴”所在的地區的人民法院執行庭申請執行。執行庭會根據法律規定,凍結“老賴”的所有金融賬戶,甚至包括微信等,并從賬戶中直接扣款,直到欠款執行完畢。
謝群分析稱,積木盒子的壞賬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歸納起來,其中較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擁有批量化仲裁及法院執行體系。其大大提高了壞賬回收率,同時對“老賴”們產生了很大的威懾力,很多人遇到法院執行庭,都會主動想辦法還錢。
積木盒子自成立至今始終堅持金融普惠和小額分散,一直專注于提示出借風險、識別項目真實性和信用風險、力勸分散投資、不過度投資,致力于做一個合格的信息中介
高熙華